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3 ,大小:241.65KB ,
资源ID:85219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52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水污染控制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水污染控制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

1、环境工程(李宝珍、宋全波主编著)环境土壤学(马耀华、刘树庆等编著)第 1 模块水污染控制概论第一节 水污染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水污染类型及主要的污染物质,掌握水质、水质指标的概念、分类以及我国水质指标体系的组成。水污染类型及主要的污染物质、水质指标的概念、分类以及我国水质指标体系的组成。学时数第一节 水污染1、水污染的分类: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分为以下几类A:化学性污染:无机污染物(酸碱性盐),主要由于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酸、碱或无机盐而导致污染。无机有毒物质(重金属),Hg、Cd、Pb、Cr(六价)、As(三价)、硒(四价、六价)以及氰化物等。有机有

2、毒物质(有机农药),有机磷、氯等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胺等。耗氧污染物质(一般有机物),BOD、COD,分解而耗去水中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氧而导致水体污染。植物营养物质(N、P),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一般来说,P 为限制性因素。油类污染物质(石油),石油泄露、船舶污水等造成的。B:物理性污染:悬浮物质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C: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外来物种第二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水质:水和其中含有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中杂质分为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三类。水质指标是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指标:1.

3、物理性指标:色、温、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电导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2. 化学性水质指标(1) PH、碱、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盐、一般有机物(2) 有毒的化学性质指标:重金属、氰、农药(3) 氧平衡指标:如 DO、COD、BOD、TOD3.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补:总 H2O 136 000 0000 km3、97%贮存在海洋中,77.2%的淡水在两极及高原地区,22.4%的淡水在地下和土壤中余下的淡水中河 、湖、大气中能为以人类所利用的有 37 500km3 约占总水量的 1/3-4 万二、水质标准1. 国家正式颁布的统一规定:生活饮卫生

4、标准GB-5794-8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2. 水质要求: A: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及水质指标2、我国水污染大体上分为几个类型?各自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3、我国水质指标有哪些?水质指标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授课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授课教师:第 1 模块第三节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第四节 水体的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废水

5、(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城市污水)的成分与性质,理解水体自净作用机理,了解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废水的成分与性质以及水体自净作用与水体环境容量水体自净作用与水体环境容量第三节 废水的成分生活污水(典型组成,)(mg/l)二、工业废水(主要水污染源):一般都含量较高的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同行业,差别较大,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三、农业废水(农药、化肥)农田径流水、渗流水、病原茵、病毒每一家畜废料排放量的人口当量数四、城市污水家庭污水生活污水公共污水(建筑污场)城市污水医院污水(消毒处理) 工业污水 (去重金属、中和预处理) 初雨径流第四节 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自净的过程:污染物质

6、参与水体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化学和物理化化过程: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被水中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和扩散(一)稀释机理无机物有机物总量BOD5不可沉固体4010014055可沉固体25709565溶解固体210420总固体275380655160N152035P538家畜牛6.018.4马3.013.0猪1.84.4羊0.6鸡0.10.3(接上页)推流、平流Q=VCKdC扩散:Q2=dX(二)水体混合稀释混合系数=Q(参与)/Q(总量)(未完全混合液)河水的流量与废水流量的

7、比水体的生化自净(微生物)影响因素废水排放口的形式有机河流的水文条件(三)水体中氧的消耗和溶解氧化分解大气氧的溶解呼吸分解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溶解二 水体的生化自净1. 作为水体中微生物的营养,合成新的细胞。2. 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三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就称为水环境容量,其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1) 水体特征:水文参数(河宽度、流量、流速等)、背景参数、工程因素、自净参数;(2) 污染物特征:物的扩散性、持久性、生物降解性;(3) 水质目标: 水体的用途和功能第五节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解决废水问题的主要原则1 改革生产工艺、减少废

8、物排放量2 重复利用废物3 回收有用物质4 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5 选择处理工艺与方法时,必须经济合理,并尽量利用先进技术二、废处理程度的确定1、水体的水质要求Ci C0E= 100%CiCi :未处理废水的平均浓度C0:废水排入水体时的容许浓度2、按处理厂所能达到的处理度:“2230”标准、总悬浮固体、BOD 处理程度处理方法悬浮固体沉淀50-7025-40沉淀及活性污泥85-95沉淀的生物70-9075-953. 考虑水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 三、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1) 、物理法:沉淀、过滤、气浮、蒸发(2) 、化学法:中和、氧化还原、电解、核脱体废水处理系统分为:一级处理:只去除水中悬浮

9、物物理法二级处理:溶解和胶体物去除生物法三级处理:除去营养物质盐(滤废处理)生活废水处理程序:初沉池沉砂格栅生物处理设备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消毒二沉池原污水排 放沼气利用脱水干燥污水流程污泥流程 沼气污泥利用污泥浓缩池污泥消化池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序:(不同的工业废水,要分别对待,一般按如下程序处理澄清回收毒物处理一般处理回用(或排放) 一般生活污水处理结果 :(含悬浮物 220ppm,BOD5200ppm 左右)处理效果(单位:ppm)处理等级悬浮物氮磷去除率出水浓度一级处理5069011025314015二级处理85920305015203035四. 作业及思考题五. 教材及参考书1、名词解释

10、:水体自净水环境容量2、水体自净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实现的?3、影响水环境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简述我国处理污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水污染治理工程(黄铭荣、胡纪萃等编著)第 2 模块物理处理技术通过节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水中粗大颗粒物质去除的机理掌握常见的处理方法,掌握各种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格栅、筛网、调节池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第一节 水中粗大颗粒物的去除一 调节池1.调节池的作用(1) 调节水质(浓度均匀)(2) 能量调节(浮子、重力输水)(3) 调节流量(保证流量均匀连续)2.调节后的浓度和流速C=(ciqiti)/qtV=qt/qitTi)/20.7二 格栅1. 格栅隙缝:=5

11、0mm ,但处理系统前的不能大于 25mm2. 作用:去除或拦截较大杂物,保护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并防止管道堵塞3. 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4. 设计参数1. 过栅流速:栅前为 0.40.9m/s,栅后为 0.61.0m/s。当过栅水头损失达 1015cm 时要清捞2. 格栅间距: 三 筛网(预处理)1. 作用:纤维、藻类、 纸浆、2. 类型:旋转式振动式转鼓式3 常见微滤机,见 P20 图 212 211四 沉砂池1. 去除水中的砂粒(较大的无机颗粒和少量的有机杂质(骨屑、种子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3. 沉降过程:自由沉降A:平流式:最大速为 0.3m/s最小流速为 0.15m/sH

12、:0.21m宽度为 0.6m停留时间为3060s,一般为 30s池底有 0.010.02 的坡度,斗壁与水平面倾角不小于 550,排沙管直径不小于 200mm,其结构见下图:(P35 页图 24)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去无机颗粒和有面杂质1.旋流速度为 0.250.3m/s2. 池内有效水深为 23m,,宽深比为 123. 空气扩散管距池底为 0.60.9m,每方污水的曝气量为 0.10.2 方。五离心分离去除水中的粗大的颗粒(或乳化油)水旋分离设备(水力旋流器、旋流分离器),器旋分离设备(离心机) A:压力式水力旋流器重力式水力旋流器1、调节池的用途是什么?调节后的流量及浓度怎么计算?2、格

13、栅的用途是什么?3、筛网的用途是什么?4、常见的沉砂池有哪几种?第 2 模块第二节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去除的方法与机理,掌握常见的沉淀池、滤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沉淀池。沉淀池、滤池的工作原理,工艺设计工艺设计理论讲授 2 学时,实验 2 学时,现场教学 2 学时 一、沉淀(一)、沉淀池的理论基础(自由、絮凝、拥挤、压缩四种沉淀方式)1、 自由沉降:(低浓度的离散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其形态、尺寸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不受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通过沉淀实验可得颗粒沉速累计频率分配曲线,如下:A1.0H0B 0U=H/tu

14、0沉速=残余颗粒浓度/总颗粒浓度一颗粒从 A 点沉降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t0,则其沉降速度 u0=H/to 为,残余颗粒百分比为 X0。因此总颗粒去除率 E=(1X0)+ 1/u0X0udx,可近似化简为:E=(1X0)+xu/ u0例:某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不高,且为离散颗粒,有一水深为 1.8m 的沉淀柱内作沉降试验,结果表如下:时间 t(min)6080130200240取样浓度(mg/l)3001891801681561117827求此废水在负荷为 25m3/m2.d 的沉淀设备中的理论总沉淀去除率?解:(1)、计算各沉淀时间下,水中残余颗粒所占的百分数与相应的沉降速度。残余颗粒百分数

15、 C/C0(%)63565237269沉降速度 u=H/t0.030.0250.020.01550.010.00830.0048(2)、画残余颗粒百分数与沉降速度间的关系残余颗粒百分比浓度与沉降速度关系曲线残余颗粒百分比浓度0.80.40.20.0048 0.00830.010.01550.020.0250.03沉降速度(3)、U0=25(m3/m2.d)=0.0174(m./min)(4)、uX=0.46%(5)、总去除率:E=(1X0) 1/u0X0udx=(1X0)xu/ u0=(10.54)0.00460.0174=72%2. 絮凝沉降:在沉降过程中,悬浮颗粒因相互碰撞、粘结而使尺寸变

16、大,沉速随深度而增加。(需加絮凝剂)3. 拥挤下降(成层沉淀)( 1g/l23g/l 的颗粒浓度较大时,在下沉过程中彼此干扰,在清水与浑水之间形成明显的交界面,并逐渐向下移动。)4. 压缩沉淀池(污泥浓缩):颗粒在水中的浓度增加到颗粒相互接触、相互支撑,颗粒之间缝隙中的水被挤出,而不是固体穿过水,从而达到浓缩。(二)、理想沉淀池1. 沉淀池中各过水断面各点的流速均相等2. 沉降过程中悬浮物颗粒以等速下沉3. 下底不起W=H.A=Q.t0U0=H/t0=Qt0/At0=Q/A=q0池底面积B:进水流量q0:表面负荷过流率t0:停留时间(理论) q0:数值等于 U0设计时通过做静置沉淀实验求出符合

17、沉淀效率的 U0:则得到 q0(过滤率)设计取值为:q=(1/1.251/1.75)U0 或 t=(1.52.0)t0(停留时间)(三)、普通沉淀池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1. 平流式沉淀池:(如右图) 沉淀池可根据:h)q(过流滤):颗粒最小沉淀速度 u;沉淀时用 t 来计算沉淀区有效低面积为:A=Q/q=Q/u ,Q 为设计流量(m3/ 有效水深为:H=Qt/A=qt=ut池子的长宽比 L/B 一般为:35 为好,一般不少于 4,沉淀池的个数不少于 2最大设计流量的水平流速 Vmax:一般初沉淀池设计为 7mm/s;二次沉淀池为 5mm/s因此池长 L=Vmax.t3.6L/H 一般采用 812

18、(一般为 2.53.0m 之间)Q=500m3/h,悬浮物浓度为 250mg/L,E=65%,t0=1h,求沉淀池的主要尺寸? 解:u0=1.8m/t0=q0=1.8/(11.5)=1.2m3/(m2.h)沉淀池面积 A=Q/q 设A=500/1.2=417m2用四座池子:S=417/4=104m2,取 B=4.5m,则 L=104/4.5=23m L/B=23/4.5=5.174W=4171.8(m)=750.6m31.8:设计时的有效水深T=750.6/500=1.5h(余下省略)污泥区:W=Q(C-C)100*T/r(100-P)污泥斗:V=(1/3)*h4(A1+A2+(A1*A2)1

19、2)取:池底坡度采取 0.02,斗底角度 450,斗底边长为 0.4m,则斗高=(4.50.4)2=2.05m经校正,V=17 m3 ,因此,符合要求。池子缓冲层高 0.3m,则总高度为 4.85m。设计草图:0.5230.3 450侧视图正视剖面0.022.052. 竖流式沉淀池:V 上升=U0=0.51mm/s T=1.52.0h俯视平面V 水=30mm/s(中心管)d 中心出水口=1.35d 中心管d 反射板=1.3d 中心出水口反射板水平面倾角为 170V 出水(中心管)=2.75m(4) 喇叭口与反射板的缝隙:h3=qmax/(v1.d1)v1:出流速度d1:喇叭口直径(5) 工作有

20、效断面:A2=qmax/v(m2)v :沉淀池液面上升速度,一般为 0.3-0.5mm/s(6) 沉淀池总面积:A=A1+A2(7) 沉淀池的直径 D=(4A/)1/2 (m)中进周出竖流式沉淀池正视图俯视图3. 辐射式沉淀池:中进周出、周进中出、周进周出4. 斜板斜管沉淀池(1) 浅池沉隆原理U0=Q/AA则 ET=h/U0U0 不变则 h则 t-(2) 斜管沉淀池的结构(倾角为 600 ) 分类:异向(逆向流)周向流,侧向流(横向)4137265斜板(管)沉淀池示意图1、配水槽2、穿孔墙3、斜板、斜管(11.2m) 4、集水槽5、集泥斗6、穿孔排泥管7、阻流板板间垂直距离为 80-120mm斜管 50-800mm 斜板管颂角为 600 为一般斜管底部缓冲区 0.5-1.0m上部水深一般采用 0.51.0mt0=30min(初沉)t0=60min(二次沉淀池)l1l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