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1.62KB ,
资源ID:8535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53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6课《三国鼎立》讲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6课《三国鼎立》讲课稿.docx

1、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 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 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过程与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 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 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 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

2、 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重点难点:重点: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难点:理解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 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教学准备:魏国的水利、蜀国的丝织、吴国的造船等资料;三国故事;电视剧三国演 义里“火烧赤壁”片段;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曹操生平资料;PPT 课件。教学基本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第16课三国 鼎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的四个时期,大体回顾一下, 第一个时期:原始社会;第二个时期:夏商周时期;第三个时期:春秋战国;第 四个时期:秦汉时期;今天要学习的是七年级上册的

3、最后一个时期:三国两晋南 北朝。说到三国,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很多同学都看过有关三国时期的影视作品, 包括影视剧三国演义、戏剧、京剧等。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放一段歌曲,从中 再次感受那战火纷飞的历史。这首历史的天空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词, 苍凉而荡气回肠,正如歌词所说,历史已过去,但那些鲜活的事件和人物经过史 书记载成为我们熟知的“历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真实的三国时期。第16课三国鼎立(板书)一、感知理解一、官渡之战1 .引导: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3课学习的东汉历史。由于东汉后期 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在后期爆发一 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

4、东汉政权,使其一蹶不振。然而,在镇 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官吏和豪强地主组织私人武装力量,独揽军政大 权,占据地盘,形成割据一方的军阀,历史也再一次进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 军阀混战局面。下面请同学阅读课本74页正文第一段、第二段内容,说说当时 在北方主要有哪几股势力,各自情况如何。有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和盘踞在河北的袁绍。其实除了这两股主要势力外, 还有河内的张杨、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等,在 这许多势力中,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势力逐渐强大,威势大增。先来说袁绍,他 本出身东汉名门,袁氏家族中有四代人的都位居三公,袁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 公孙瓒,占据幽州、冀州、

5、青州、并州之地,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这时, 曹操势力也在迅速发展。曹操,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后三年,运 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相继击败张绣,擒杀吕布,困死袁术,赶走刘备, 占据豫、兖、徐等州,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在汉运将终之际,袁曹都想称帝 天下,他们在官渡交火了,这是一场关乎中原大地归属权的决战。2 .官渡之战。(1)引导:请同学们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复述“官渡之战”的经过。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3、 4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意见,袭击袁军屯粮处, 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

6、。袁绍带领数百骑兵逃 回河北。(2)引导: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正文第一段,小组探究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何能胜利?答案:大家找的答案非常准确,在东汉天子已无任何权力可言的时候,他首 先发现了天子的价值。曹操196年,曹操率军迎汉献帝到洛阳,总揽军政大权, 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实行屯田,重视农业;在军事上战术得当; 袁绍不善于用人,骄傲轻敌。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 统一了北方。正如他在龟虽寿中写到的雄心壮志,那么他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想乘胜南下,统一全国。然而,刘备、孙权的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最大障碍, 在南下途中,遭到孙刘联军的阻击,双方在此

7、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 名的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1 .赤壁之战的背景。大家来看地图,北有袁绍、曹操,长江中下游一带同样有两个军阀势力。一 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关于 刘备,他是汉景帝的后代,三百余年传到刘备的时候,已经是个普通老百姓,曾 依附于公孙瓒、刘表及曹操,他利用汉室宗亲的身份以“仁”号召天下,与诸葛 亮之间成就千秋佳话,有谁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吗?刘备三赴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那年刘备47岁,苦苦相求下,诸葛亮 决定出山辅刘,并且帮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孙曹拥有百万之众,不可与之抗 衡,唯有与江东孙权联合,先取荆、益二州为基地

8、,安抚西南各族,内施新政, 外结孙权,等待时机,北进中原,则统一大业可成。由此。此后,刘备的势力迅 速发展起来。同样,江东军师鲁肃同样英雄所见略同,建议孙权:汉室不可能复 兴、曹操暂时不可能铲除,为将军计,唯有与刘联合,鼎足江东,伺机而动。双 方的都把目光聚集在处于南北两势力的中间位置荆州,既可以对中原发动攻势, 又可以对江东发起攻势,决战落在赤壁。此时孙刘联军有五万人,曹操有二十万 大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2 .赤壁之战。(1)请大家阅读75页“赤壁之战”这一子目,最后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这里有两个典故,一个是草船借箭,一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能给大家讲一 下这两个故

9、事?(2)提问: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主要采用了火攻的战术打败曹操,三国 演义中说是诸葛亮又借来东风火烧赤壁,其实这就太玄妙了,赤壁之战是在冬 天,冬天我国常刮西北风,而大战的晚上恰好刮东风,这可能是偶然因素,而且 在这场战役过程中,黄盖确实诈降,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被打的经历,火烧赤 壁也不是孔明所借,而是周瑜的计谋。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比如温酒斩华雄的 也不是关羽,而是被孙坚部队所杀。所以,真实的历史和文学作品并不是一回事, 希望大家能认真鉴别。(3)曹操为什么战败?他低估了江东这种自然条件对他的限制及孙刘政权抗 敌的决心,这场战役除了勇气更需要智谋。曹操乘胜而来,又因胜而骄,最终失 败。大

10、的战争或战役,它打的是军力、人心、士气、经济、政治等,绝不是一 个因素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或战役的胜败的。这场战役,曹操打的太心急了,曹 军虽众不习水战;军心不稳;远离后方,补给困难;长途行军,士卒疲弊;胜兵 压境,骄傲轻敌;水土不服,已染疾疫等。除此之外,曹操还有一大弱点,即后 方不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活动,曹操有后顾之忧。对孙刘一方来说,以少胜 多、以弱胜强绝不是偶然的。而这次赤壁之战就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三、三国鼎立1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请大家看图,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大部分地区,

11、又向 西占领四川。这样的话,在曹、孙、刘之间形成了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220年,曹丕废献帝自立,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 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请大家动手设计一下三国鼎立图,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这时的局面表示出来。注 意标出时间、建立者和都城。过渡:三国鼎立期间,魏、蜀、吴三国为了打败对方,都特别重视发展生产, 增强自己的实力。因此,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后来的西晋统一 奠定了基础。2 .三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现在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我来担任记者:“请问您三位是怎样发 展经济的呢? 那么谁愿意扮演充当曹魏、孙

12、吴、蜀汉三国的三位发言人呢?请 问你是曹操还是曹丕?所以说曹操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大家把课本上的知 识点画起来。本课小结: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主要知识的学习,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是智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对曹操而言,赤壁之战是句号,从此曹操 退回北方,终止了南征的步伐;对孙刘而言是逗号,他们还要继续划分曹操退出 后的半壁江山;对社会进程而言是问号,三国时期比起东汉末年来是混乱中的暂 时稳定,三国打成的最后平衡如鼎的三足一样,鼎有三足,三足而立,但三足毕 竟不是整个鼎身,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是最后走向统一的一个步骤,那历史还要 经过怎样的道路,我们下节课再看,下课,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