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55.50KB ,
资源ID:85626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5626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14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14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14高考文综历史一轮复习测试题分课名题汇编必修一专题一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14Word下载.docx

1、”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6(2011年10月惠州市调研12题)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A郡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7(2011年10月平顶山一模24题)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从当时的背最看,郡县

2、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 B C D8(2011年9月济宁市月考3题)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9(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6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突出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

3、治C.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风行 D.以郡县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中央集权制形成 10(2011年11月襄阳市四校期中1题)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说明汉朝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11(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3题)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

4、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亚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2(2011年12月安徽名校模拟3题)“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13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14(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4题) 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

5、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皇帝地位的独尊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15(2011年11月滨州期中2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转向“家天下”16(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7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

6、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A. B. C. D.17(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3题)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8(2011年10月三明一中段考2题)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

7、在现济宁地区设任城县,隶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D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19(2011年9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2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20(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12题)秦汉时期,经常使用的礼仪是朝礼,朝礼又称朝仪,是臣子朝见君王的礼仪,用以“明君臣之义”。朝礼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形成君臣等级 B确立皇权至上 C保证皇位世袭 D维

8、护君主专制21(2011年12月衡阳市六校联考2题)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四十郡之多。对郡县制的认识正确的是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元代所设行省与秦始皇所设郡的数量一致 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 C D22(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9题)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23(2011年

9、11月德州期中29题)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4(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2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是,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25(2011年11月荆州市质检2题)唐朝政论家柳宗元在评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里对“公”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建立了“三

10、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改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C.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D.首创自下而上的人才荐举制度26(2012年1月太原市期末2题)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说明秦始皇( ) A认为分封制不利统治 B认为自己功勋盖世 C准备推行郡国并行制 D主张实行严刑酷法27(2011年11月辽南协作体期中2题)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

11、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28(2012年1月厦门市期末1题)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29(2012年1月杭州市一模2题)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12、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30(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3题)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C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31(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7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

13、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32(2011年10月汕尾市一模12题)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33(2012年1月揭阳市期末12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上述秦

14、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A、实行郡县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C、设立中外朝制度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4(2012年2月济南月考1题)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此大臣主张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35(2011年11月泉州一中期中6题)某一制度有下列特征 国家以法令规范人民;政府编列户籍,有效掌握税收;官员由中央派任;中央与地方藉文书传递讯息。这些特征与下列何者有关?A周公制礼作乐 B秦汉推行郡县 C欧洲实施封建 D印度种姓制度36(2011年12月

15、北京昌平区月考16题)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宗法制 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37(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4题)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有一朝代的统治范围“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记载应该引自( ) A史记秦始皇本纪 B汉书武帝纪 C资治通鉴贞观十五年 D元史地理志38(2011年9月吉林市高三摸底2题)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

16、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39(2012年1月日照市期末2题)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40(2011年9月唐山市摸底24题)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 ) A中

17、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41(2011年11月德州期中1题)“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B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C皇权至高无上,不需要别人帮忙,因此皇帝休息不好。D当皇帝也很辛苦,要日理万机,因此要定额每天的奏折。42(2011年10月福建四地六校25题)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立石琅琊,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徙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规定了皇帝是最高的

18、统治者 B皇帝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C蒙古大漠也受秦朝统治 D反映了国家的大一统 43(2011年10月诸城市月考1题)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4(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7题)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

19、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45(2011年12月湖南四市九校3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和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史约三百年。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转型46(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1题)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20、)。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 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47(2011年9月兖州摸底1题)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48(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6题)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 B多安置官吏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49

21、(2011年12月山西诊断2题)秦朝正式颁布了官印制度,皇帝用御玺,丞相用金印,各级官吏按等级分别使用金、银、铜印。右图所示秦朝官印可以说明当时 A官吏相互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B分封制在局部仍然存在 C与地方行政制度相适应的官僚机构形成 D考查和选拔官吏十分严格50(2011年10月莱芜一中测试5题)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51(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区月考17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

22、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材料所描述的时代应该是 A西周 B春秋 C秦朝 D唐朝52(2011年9月温州八校联考1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 转向“家天下”53(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2题)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睦(秦之郡名)”。阳陵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书法篆刻艺术 民族关系 冶金铸造水平 A B C D54(2011年9月山西省诊断2题)千秋兴

23、亡秦朝一书中提到:“秦始皇试图将赢氏家天下传之永远的想法,不过是一场白日梦。但他从千秋万代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却开创了延续2000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在此,作者肯定的是( )A.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55(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2题)春秋时期,赵简子说:56(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4题)下图为某博物馆藏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C人民生活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57(2011年9月豫南九校联考3题)

24、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58(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区月考19题)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各位大臣的奏章外,还负责执法或监察,不仅可劾奏不法的大臣,而且还可奉诏收缚或审讯有罪的官吏。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59(2011年9月安徽泗县高三质检2题)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

25、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行省制60(2012年1月湖州市期末2题)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61(2011年12月北京东城区示范校4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

26、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62(2011年11月广东六校联考3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63(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区月考20题)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64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