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7 ,大小:439.31KB ,
资源ID:85644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5644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京经济结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京经济结构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1、1990-2005年南京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如表1-1所示:表1-1 1990-2005年南京三次产业增加值状况年份增加值(亿元)占GDP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199017.2696.0363.23176.529.8054.4035.80199117.89107.3377.15202.378.8053.1038.10199219.94142.12101.61263.677.6053.9038.50199325.28191.67138.30355.257.1054.0038.90199434.85248.26189.06472.177.4052.6040.0019

2、9544.97297.46242.16584.597.7050.9041.40199645.93339.49297.36682.786.7049.7043.60199749.85379.86344.07773.786.4049.1044.50199851.72406.18392.34850.246.1047.8046.10199953.53432.86451.50937.895.7046.2048.10200057.56491.87524.111073.545.4045.8048.80200161.94544.66611.911218.515.1044.7050.20200265.73610.

3、65708.761385.144.7044.1051.20200369.51802.24819.021690.774.1047.4048.50200475.271003.99987.922067.183.6048.60200580.041200.281130.792411.113.3049.8046.90 (数据来源:南京“十五”资料汇编)由表1-1可知,从1990年至2005年,南京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1)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1990年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6亿元, 到2005年全市第一产业上升到80亿元,年均增长5.7%。而从所占GDP比重来看,

4、南京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从1990年的9.8%逐渐下降到2005年的3.3%,平均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2)第二产业增加值飞速增长,所占GDP比重先降后升。1990年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6.03亿元,2004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99亿元;2005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215亿元,比1990年增长752.2%,年均增长14.3%。从所占GDP比重来看,从1990年至2005年,具体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至2002年,比重不断下降,从1990年的54.4%下降到2002年的44.1%,平均每年下降 0.86个百分点

5、;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2005年,比重逐步上升,从2002年的44.1%上升到2005年的49.8%,平均每年上升1.2个百分点。(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经历了连续增长后,近三年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1990年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3.23亿元,到2000年超过五百亿元,达到524.11亿元,比1990年增长378.4%,年均增长15.3%;到2005年超过1000亿元,达到1118亿元,比1990年增长807.4%,年均增长14.8%。从所占GDP比重来看,从1990年至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同第二产业一样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但趋势相反:第一阶段是1990年至

6、2002年,比重不断上升,从1990年的35.8%增加到2002年的51.2%,平均每年上升1.3个百分点;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2005年,比重逐步下降,从2002年的51.2%缓慢下降到2005年的46.9%,平均每年下降0.8个百分点。 图1-2 1990-2005年南京各产业增加值变化图 (单位:亿元) 由图1-2可知,1990-2005年,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总量远远低于第二、三产业。从1990年至199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一直高于第三产业,从1999年至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加快,超过第二产业,从2004年至2005年,第二产业

7、增加值又超过了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的结构随着增加值的变动而相应变化,(见图1-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交替上升。1990-1998年,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1999-2003年,第二产业比重小于第三产业,呈现“三、二、一”类型。但在2003年以后,南京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实施“工业第一方略”的发展战略,第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速,其比重再次超过第三产业。1990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分别为9.8%、54.4%和35.8%,第二产业比重比第三产业比重高18.6个百分点;到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是3.3%、49.8%、46.9%

8、。图1-3 1990-2005年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单位:%)2、与其他副省级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为更好地对南京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我们选择了副省级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对各产业的增加值及各产业的比重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1-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从生产总值总量分析看,南京目前处于中上水平由表12中数据可知,2005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为2411.11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于第6位,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广州、深圳、杭州、青岛、宁波。虽然排名比较靠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南京与广州、深圳两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排在前两位的广州、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154.23亿元和4926.9亿元,

9、而南京仅为2411.11亿元,不及这两个城市的一半。从各产业的增加值来看,南京除第一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外,二、三产业分别位居第5、6位,二、三产业增加值同样不及广州、深圳的一半。上述现象说明南京经济规模虽然处于所有副省级城市的中上水平,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2)从各产业增加值比重分析看,南京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05年南京第一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32%,排在第12位;第二产业比重为49.78%,在所有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排在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宁波、厦门、青岛、深圳、杭州,它们的比重分别是54.89%、54.87%、52.49%、52.48%、50.87

10、%,可以看出南京第二产业比重与排名前5位的城市差距不大;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46.9%,排在第8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城市有3个,分别是广州、西安、沈阳,比重分别达到57.79%、52.2%、50.45%。表1-2 2005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产业结构状况城市各产业增加值(亿元)GDP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第一产业第二第三南京3.32 49.78 46.90 大连183.33996.06972.842152.238.52 46.28 45.20 青岛178.331396.251121.242659.826.70 52.49 42.15 宁波132.261344.

11、46975.592449.315.40 54.89 39.83 广州130.222045.222978.795154.232.53 39.68 57.79 深圳10.362580.822335.724926.90.21 52.38 47.41 厦门20.96552.29433.331006.582.08 54.87 43.05 哈尔滨299.9646884.51830.4516.38 35.29 48.32 沈阳126.3906.31051.52084.16.06 43.49 50.45 西安67.47539.61663.061270.145.31 42.48 52.20 武汉109.5710

12、191109.4322384.90 45.53 49.57 成都182.051006.51182.212370.767.68 42.45 49.87 长春180786.4712.071678.4710.72 46.85 42.42 杭州148.211496.941297.52942.655.04 50.87 44.09 济南134.34864878.271876.617.16 46.04 46.80 (数据来源: 相关城市统计局整理提供)(二)主要产业内部结构分析1、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状况分析(1)工业结构分析工业总体状况分析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构成了工业。20

13、05年南京工业增加值为1043.18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43.3%。目前,南京工业仍处于重工业发展阶段,2005年全市规上工业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29,相差24个百分点,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间,轻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5倍,而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4倍。根据南京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04年南京拥有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企业471家,从业人员106684人,在工业企业中所占份额分别为4%和13.68%,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6.7312亿元,占全部工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的28.21%。2004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95.4418亿元,比200

14、3年(140.09亿元)增加了39%,占全市工业增加值(823亿元)的23.75%,增长速度也快于同比的工业增加值(23%)。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3.13亿元,比2003年21.07亿元增加一倍。与其他副省级城市工业结构比较在对南京工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时,我们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即因子)来表示这种结构。我们选取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8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分别计算出各个城市在各主因子上的得分及综合得分,并由此对南京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的工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a.指标体系的建立在分

15、析中,我们分别从规模总量、经济总量、效益水平三个方面选取了十个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3所示: 表1-3 工业指标体系规模总量企业单位数资产总计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值利税总额效益水平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b.因子分析 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资料进行整理,表1-4中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4 2005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各项工业指标企业单位数(个)工业总产值(亿元)销售值(亿元)利税总额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23444063.48 4013.24 3355.52 365.

16、08 98.5 5.1 60.9 1.4 11300621102562.80 2523.36 2579.13 98.09 98.1 13.6 57.8 4.9 12155036974316.60 4216.20 3072.30 373.30 98.3 13.5 60.1 5.9 6141087884890.97 4808.69 4148.11 446.13 98.0 15.8 54.1 7.3 11705352406031.92 5912.08 4833.84 693.97 97.5 12.9 6.2 10646652159567.68 9329.98 7017.48 719.02 99.1

17、13.0 55.1 7.1 9094615492029.12 2010.93 1613.93 188.54 95.7 6.9 73.0 3.3 922418141197.46 1150.60 1122.70 98.91 13.1 63.2 2.4 12788730332246.60 2207.28 2647.95 122.15 8.4 65.0 3.1 82814902981.02 956.87 1503.85 67.25 11.3 59.4 6.6 15110014592285.41 2248.38 2784.63 293.02 98.8 12.6 57.6 5.2 177101237516

18、61.44 1670.78 2024.97 162.80 100.6 9.0 62.1 5.5 1128061728.97 1700.25 1905.57 140.33 8.2 61.1 2.8 13410473595441.13 5346.01 4781.34 450.68 98.2 11.8 59.2 4.7 11613216702237.51 2191.99 1868.06 244.61 14.3 66.3 5.4 178624 (数据来源: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4.65%,即用3个指标代替原来的10个指标时,仍保留了84.65%的信息量,因

19、此,对保留的3个因子进行因子旋转后得出因子载荷表1-5:表1-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指标公共因子1230.7680.383-0.0240.9600.1660.1150.9620.1630.1160.9420.1850.1970.9020.2270.064-0.0280.0220.9550.1180.9270.057-0.384-0.458-0.6770.3230.800-0.6060.3990.262由表1-5可知,第一主因子主要由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值、资产总计、利税总额合计这5项指标构成,这些都是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所以把第一主因子称为经济总量因子。第二主因子主要由总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构成,它们是反映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因此把第二主因子称为经济效益因子。第三主因子主要包括产品销售率和资产负债率两项反映竞争潜力的指标,所以把第三主因子称为竞争潜力因子。表1-6 2005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工业水平排名总量因子排名效益因子潜力因子总得分0.496-2.08150.734-0.06-0.549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