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37.21KB ,
资源ID:86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美术第九册教案杨蜜治.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术第九册教案杨蜜治.docx

1、美术第九册教案杨蜜治第1课 色彩的对比教学目标: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课前准备: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教学用具:教师:课件。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2、: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 色彩的和谐课时:1课时教

3、学目标: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3、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1、引导欣赏:(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

4、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 家居图片B、 生活图片C、 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3、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4、作业展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3课:美丽的纹样教学目标:1、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2、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

5、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

6、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

7、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板书设计:美丽的纹样方法有:写生 、概括、变化教学反思第4课

8、趣味文字一、教学目的;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三、教材分析: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

9、号笔(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2、发展阶段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趣味文字的分类、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

10、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欣赏优秀美术字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

11、骤和特点:、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5、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5课 画龙点睛教学目标: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

12、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组织教学。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3、导入课题。二、发展阶段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

13、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5、教师巡视指导。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三、教学拓展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

14、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6课 快乐刮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学习材料: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教学准备:范画、刮画工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向学生提出要求

15、:认真倾听,大胆尝试,遵守纪律。二、激趣导入出示刮画纸:你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让学生说说感受。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刮出课题。三、引导探究,认识刮画。、学生欣赏有趣的刮画作品与黑笔直接画的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四、深入探究,尝试刮画。、学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教师先介绍新型刮画纸的特点教师后说明工具的多样性:谁注意到了,刚才老师用的是什么工具? 你们还带了哪些工具?来试一试,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有何不同?、学生分组尝试

16、使用工具,谈体会。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各组学生挑选一张喜欢的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线条?应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表现?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1) 学生:看作品分组讨论研究。(2) 学生:汇报展示。(实物投影)(3) 教师:归纳演示。(实物投影)五、自主探究,理解刮画。、学生欣赏作品: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的处理方面加以总结。六、学生自由创作一幅刮画作品。七、自由创作,大胆尝试。1、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2、及

17、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八、展示作品,自评互评。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3、教师客串记者采访:这位同学你喜欢今天的美术课吗?为什么?同学,请谈谈你今天有何感受?被选为小画家高兴吗?你今后有何打算?九、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制作,体验到了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好这一小技法,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7课 无笔画教学内容与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不用画笔,利用排水法、对印法、粘贴法、喷刷法、化水法、吹法等制作方法来创作图案。(2)过程与方法:在制作图案中,发现肌理,

18、认识肌理,创造肌理,从而获得无笔画的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无笔画的乐趣,体验肌理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种图案制作技法的掌握。难点:颜色搭配与色彩浓度的掌握。一、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教学意图:通过大量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掌握各种无笔画的制作技法。师:除了上述两种制作技法外,还有许多不用画笔来制作的技法,今天,我们就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技法。出示课题:无笔画(一)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那些不用画笔制作图案的技法。1.排水法:利用水与蜡不相溶的原理,用蜡笔画纹样,再用颜料涂在纸上

19、。(教师演示)2.对印法:用颜料在对折的纸上印、拖、拉,产生出各种机理。3.粘贴法:用胶水画出纹样,并在其上撒上染了色的纸屑或沙子等材料4.喷刷法:用喷枪或刷子蘸上颜色后喷刷与画面上。5.化水法:用颜色点在湿润的深色画面,造成柔和或渐变的渗化效果。6、吹法:颜料滴于纸上,吹出各种图案。7、刮画:在自制的蜡纸上,用工具在纸上进行刮蜡创作。8、拓印法:用准备好的模具在画纸上进行创作.师:由学生总结:制作中,不用画笔,应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可以产生出许多不同的艺术效果。二、堂练习:要求:不用画笔,参考以上图案的制作方法,或根据自己的工具材料,创作一张漂亮的图案。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四、作业展评、

20、评比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8课 鸟语花香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教具准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

21、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2、发展阶段:(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3、展示交流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22、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9课 诗情画意一、课型 造型 表现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 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

23、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24、二)发展阶段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第一课时: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第二课时:1)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三)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

25、为什么?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四)课堂延伸: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10课 彩墨脸谱一、课型 造型 表现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2、学习脸谱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性地画出一个脸谱样式。3、提高对中国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常见脸谱样式的绘制步骤及有关知识教学难点:脸谱纹样的流畅、和谐与色彩的恰当运用。教学准备:课件、彩笔或油画棒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1:课件播放京剧节目,提问:这是什么音乐?(生答。引出戏剧)除了京剧外,你还

26、知道中国有哪些戏曲剧种?戏剧表演除了要唱、念、做、打的功夫处,表演前还需要做什么准备?戏剧的化妆与生活化妆有哪些不同?教师小结:戏剧化妆色彩浓重,形式夸张,具有象征性和约定俗成的程式。2:课件出示张飞和角图片并简析形式特点二;欣赏分析1:在戏曲表演中,脸谱的描绘往往根据戏剧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来分别对待,特别是净、丑角脸谱显多种多样,丰富多彩2:课件打出资料,并讲述不同样式特点3:课件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欣赏并分辨角色行当4:教师小结:脸谱既是化妆手段,也是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较高审美欣赏价值,人物的忠*善恶,爱憎分明地跃然脸上,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三:步骤演示1:课件打出步骤图,老

27、师演示(1)画出头形、定五官位置(2)确定人物类型(红、黑、反派、正派.)(3)用线画纹样(流畅、和谐、美)(4)涂画色彩(有主色、黑色和白色)四:学生作业1:大部份学生在作业纸上绘制2;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别画出生、旦、净、丑脸谱。3:放戏剧音乐,挂出“戏剧大舞台”作业展示板五:展评总结今天,我们学习脸谱,大家不仅知道了戏剧脸谱的审美价值所在,还自己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脸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体会欣赏脸谱艺术,提高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传统艺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11课 陶泥的世界教学目标: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过程和方法,能富有创意的制作塑造物体。教学重点: 利

28、用富有创意的逃匿制作技法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塑造物体。教学难点: 掌握陶泥制作中的基本技法并能应用。教具准备:陶泥及制做工具、陶泥制作成品、课件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 (媒体展示陶文化 )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出示黑陶图片 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

29、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捏制法、盘条 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四、用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制陶工具和泥巴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