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1 ,大小:4.35MB ,
资源ID:870437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043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气控制系统技术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气控制系统技术要求Word文档格式.doc

1、2.2.1声明2.2.2范围2.2.3控制等级的划分2.2.3.1目的2.2.3.2划分原则2.2.3.3小规模控制方案2.2.3.4中大规模控制(plc)方案2.2.4 plc系统要求2.2.4.1控制范围2.2.4.2处理器要求2.2.4.3电源要求2.2.4.4通讯要求2.2.4.5系统框架2.2.5 HMI(触摸屏)要求2.2.5.1硬件规范2.2.5.2显示要求2.2.5.3人机接口HMI及其他显示和操作设备图例要求:2.2.6 现场分布式I/O要求2.2.6.1硬件规范2.2.6.2通讯2.2.6.3通讯联网的具体要求与架构2.2.7 电气传动系统要求2.2.7.1范围2.2.7.

2、2电气传动系统规范2.2.7.3通讯2.2.7.4电气驱动的具体要求2.2.8 工控机要求2.3 控制系统安全标准2.3.1 总述2.3.2 控制系统的安全要求2.3.3 安全产品的应用规范2.3.4 安全门2.3.4.1基本要求2.3.4.2自动循环周期时要求进入的设计步骤2.3.5 紧急停止要求2.3.6 复位/重新启动2.4 文档及命名标准2.4.1 目的2.4.2 文档类别2.4.3电气设计图纸文档2.4.3.1标题栏2.4.3.2线路图编号2.4.3.3图纸2.4.3.4文本组成2.4.3.5电气元件的布置图2.4.3.6图纸状态文档2.4.3.7电气文档提交2.4.3.8验收文档要

3、求2.4.4 BOM清单文档2.4.5 PLC程序文档2.4.6 HMI清单文档 2.5 程序设计标准2.5.1声明2.5.2范围2.5.3编程思路2.5.4编程环境2.5.5命名规范2.5.6编程规范2.5.7程序注释规范2.6 用户界面标准2.6.1目的2.6.2范围2.6.3界面结构及功能2.6.4界面功能要求及示例所有独立的设备控制系统都应该在 20 年的使用周期内,在正常的节拍下有一个最小的平 均故障间隔时间,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可靠性。此技术标准用于定义华瑞华祥公司车间现场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规则。1.3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控制系统的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1-8)

4、:1.设计标准依据相应中国国家标准2.制造标准依据相应中国国家标准3.安装标准遵循使用国家最新的要求和说明4.必须使用获得业主赞成并批准的设备5.在项目开始实施前,所有出现的矛盾和分歧由业主负责解释和澄清6.所有设计方案的临时改变必须取得业主的同意7.设备控制要求满足国际安全等级 3 以上的标准要求8.液压设备的控制满足国际安全等级 3 以上的标准要求9.安全是我们的首要问题,安全的目标是允许执行其任务的人员没有受伤的风险。因此, 设计中坚持安全健康的原则和安全的设计规范,当一个风险不能消除,它应当控制。如果风险无法控制,那么应当是有限的或其他保障措施、过程应提供保护。1. 设备动作步骤为 4

5、 步以上(包括 4 步),必须采用 PLC 进行控制。 PLC 与现场总线模块,组成现场总线形式的网络,现场各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安装在设备现场的总线模块反馈给PLC,PLC 经过逻辑运算完成对执行元件(气缸、电机等)的控制,达到自动、精确地控制目的,满足生产与工艺要求;2. 设备总的动作步骤在 6 步以上(包括 6 步),须配置人机界面(HMI 要求见2.2.5)。3. 对于独立的工装和设备,动作要求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例如仅仅需要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等的系统,不需要采用 PLC 控制(须经业主方确认);4. 为方便安装,缩短现场安装时间,要求电路设计时应尽可能沿工装或输送设备的骨架布置 线路,尽

6、可能使用活动对插接头;5. 为保证人身安全,机器人单元须采用安全回路。安全回路原则上采用 24V 安全电压。6传感器、电磁开关的固定要求,要求首次安装调试完毕后在固定支架处做好标记,以便以后维修更换方便、位置准确。1.电气控制系统及元件能够适应工厂电网上正常的电压波动和脉冲干扰,如有必要则需加 入滤波环节,这需要获得业主的同意;2.在电压干扰和掉电之后,被中断的程序必须能够重新启动运行;3. 电源系统的一相或两相掉电时,所有设备电源必须随之自动断开,如有必要则需加入带 缺相保护功能的断路器,这需要获得业主的同意;4.在电源断电或设备急停时,为了避免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不允许设备的任何运动执行

7、部件还有任何运动;5.电压下降到定值时,设备将自动停止运转,以免在有电压干扰的情况下,引起继电器释 放造成受控制序列失控而损坏设备。1.必须采用过载保护装置,而且要防止它自动再次接通,严禁自动复位;2.三相电机的电流过载保护器必须分别安装在三相线路上;3.为了保护维修人员的安全,电机现场应有二级断路器,断路器的辅助触点须反馈到PLC并有准确的报警指示。1. 存在前后动作逻辑关系的各应用单元间必须具有可靠的机械互锁与程序互锁的关系,前后 不能产生误操作,以免产生危险;2. 无论自动或手动方式各应用单元内部的前后动作顺序也应有互锁。 2.1.3 配线标准2.1.3.1 颜色规范 颜色参考表:注意:

8、橙色和带橙色套管的线表示当切断主隔离开关时,这些线上还带电,为系统的HOT 电源。1. 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线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 动力线接压接线端子,动力侧用 O 型端子,控制线用 Y 型或欧规插入端子,且同一端子座不 可配置超过两个端子。(COM 搭接线限于 2 个)3. 所有接线端子与其导线的连接必须使用压线钳夹紧,不允许焊接连接;4. 在带有螺丝夹紧的元件,为保护导线,不允许元件上的接点和导线直接接触,必须采用 O型端子接线的形式;5. 超过 100A 大电流的接线端子必须用绝缘盖罩进行保护;6. 在端子台的每一侧,每个端子接头只可以连接一根导线;7. 柜内配线采用一线到底方式,不

9、可断线连接。配线完成后变更及元器件条件限制等施工确 有困难者,须经业主许可;8. 地面以上配管采用线槽式,附外盖以便于维修,各检测元件配线至接线盒超过 1M 以上,则需串防踩护管并加装防踩踏板;(铺设要符合人机工程)9. 所有的元器件必须以便于维护的方式进行连接;10. 控制柜内需使用线槽,与柜门连接部分采用防护软管进行连接;(如图)11. 允许不配管施工部分,电缆使用金属或塑料电缆固定在箱体上; 12. 未使用线槽/管等的电线须用固定夹固定,不可用粘附方式;13. 活动的电缆必须有适当的柔韧性的耐挠曲形式电缆,以便承受过分的弯曲和拖曳,并有适当的外保护;(线缆采用LAPP或同档次品牌,须经业

10、主的同意)114. 高温的场所(如涂装车间烘干炉)必须使用耐高温的电缆;15. 需要走外的导线或柔性电缆必须走保护软管(如:防踩波纹管且强度足够),不能外露;16. 设备的急停,异常超限,电压低等异常或故障检测采用 B“接点”(常闭)配线方式;17. 如利用原有配管,线槽,需保证留有 10%空间;18. PIT 及线槽内部采用防潮式(避免油、水可能侵入的场所设置);19. 预备线预留 20%,至少 2 条以上;20. PLC 需单独接地;21.信号线,DC 控制线和动力线需隔离排布;22. PLC DATA LINK 同轴线需与动力线及等离子切割机等远离,避免干扰,单独走线或中间足 够隔离.2

11、3. 导线的横截面积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必须满足设备和电气元件正常稳定运转;24. 导体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的负荷计算电流,并为以后扩展预留 30%余量;25. 接入控制柜的电缆线不允许从柜体顶部接入。1. 动力侧压接端子处须加装绝缘套管,以颜色区分相序;2. 控制线两端(含预备线)须加线号且不可共用;3. 线号须永久且不易脱落;(详见标准)4. 各连接电缆均须标明编号。5、各线号、标号、标识与图纸、程序要一致。2.1.4 控制柜,接线盒及操作站制作标准2.1.4.1 电源标准1. 主电源 380V10% 3 相50HZ2HZ(三相五线)2. 辅助电压表 2-1 辅助电压控制电路DC 24V

12、控制设备电源电路AC 220V 单相 50Hz控制柜内的荧光灯控制柜内的插座AC 220V专用控制电路DC 5V24V交流感应电机AC 380V3 相 50Hz控制电压AC 220V 50Hz 或PLC 的输入电压AC 220V(隔离变压器 之后电源)或 DC 24V指示灯、电磁阀、接近开关、行程开关的电压HMI 的输入电压2.1.4.2 电源主开关1.每一设备主控制柜都装备一个机械控制的主开关并且应装有“主开关 ”( “MAIN SWITCH”)的符号标记;2.1.4.3 控制柜及接线盒制作标准(建议采用威图品牌与标准,如有变动须经业主同意)1. 控制柜及接线盒使用 2 mm 以上的铁/钢板

13、;2. 控制柜尺寸:高 2000mm X 深 600mm X宽度(宽度由承制厂商设计经业主认可),控制柜底座高度: H=200mm,型式:防尘密封型;(各种控制柜选型标准及要求详见附图) 3.控制柜内附设内板,箱体外观不得凸出螺丝等;4.控制柜内须设空气滤口,侧边配置冷却装置(柜内温度保持在 25),大型方体上方须另 附吊耳;5. 各柜体均附门开关,且不得干涉操作,柜门必须用拉杆同时锁住门的上下两端;6. 针对油、水、气的场所,设备须设有防水设计;7. 控制柜内门须设操作、维护手册放置盒和笔记本电脑托架;8.控制柜和接线盒的安装位置需确保维修空间;9.烤漆须以一底二度处理;10.箱体颜色规范如

14、下:(参考华晨汽车设备颜色规范和色卡)表 2-2 箱体颜色规范箱体颜色各类配电柜RAL7035开关箱操作台控制箱/柜字体色黑色底色RAL900111. 标注,控制柜所控制设备名称,以及控制柜编号(实际配线要与图纸等文件一致,下述仅供参考)12. 在每一个控制柜内需安装 220V 的插座;13.在电控柜门上部便于观察的明显位置,用永久标识方式标注电控柜所控制设备名称;14.采用同上一样的方式,在每个控制柜的柜门上部标注该控制柜内安装的主要元气件,如:PLC、低压配电柜、变频器等;15.控制柜内的安装面板要被制造的足够大,需留有 20%的进一步扩大空间,基本布局如下;控制电源配电柜布局分路配电塑壳

15、断路器主塑壳断路器大电流进线端子控制柜布局 16. 在控制柜内连接电压高于 36V 元件的接点必须用绝缘防护盖板进行保护,防止被接触, 防护盖必须是不用任何工具就可以被拆卸;17.各控制柜采用置地式,定位后须固定避免人员碰触即发生倾倒;18. 各控制柜上方设声光警示器(颜色区分及功能详见后部图示),设备的动力配电柜门上部 需安装电源指示灯。19.在电气柜、操作站和接线端子盒上必须有警告标识符(详见图示)。2.1.4.4 控制柜内配线标准1.控制柜内预留 20%空间;2.PLC 的 I/O 接点预留 20%,且不得重复使用;3. 变压器与 PLC 电源模块进线端电路需有适当的保护(串联额定容量的

16、保险丝或断路器); 各分支线路(包括 PLC 输入/输出模块的电源供给)必须安装额定容量的断路器保护。在 设计时,使用安全继电器等安全等级比较高的电器元件,来对控制线路进行检测与保护;4.一次侧装漏电断路器;5.每一驱动电机须设过载保护,超过 3KW 的电机过载保护需采用 3E RELAY 或根据现场经业 主同意配备变频器;6. 所有的控制输出(除信号灯以外),必须采用中间继电器进行信号放大后输出,不宜由 PLC直接输出控制;7.电路设计时,要保证各分支电路能源尽量平衡分配,控制柜内部电器元件分布合理;8.变压器等端子盖需加透明保护外盖;9.控制柜内部电气元件以使用标准导轨(加止挡装置)为主,

17、以利维修;10. 控制柜内须设 2 组插座(二孔和三孔),容量:220V,15A,1P;11. 配线端子座采用一层式规划,内外控制线,PLC 端子,各预留线均分别配入控制柜、接线 盒、操作箱的端子站再转换各元件;12. 控制柜内配线,元件的配置距离地面高 200mm 以上(若有架台则含架台高,但元件距离 柜底不得低于 100mm),侧边,底面不得配置,除散热风扇外,各元件配置不得相互重叠);13. 除控制柜内配线可配散线外,连接至控制柜外的配线均采用多芯电缆线配置;14. 配线完成后端子站预留 20%接点数;15. 控制柜内元件按顺序排列并达到足够的使用要求,图纸设计完成后需由业主认可;设备柜

18、内部元件分布及要求如下列图示:(simens 为例)16. 各元件,配线接头须明确编号(含控制柜内、外各元件,各配线接头);如下图示:电源柜设备标识接线箱与双手按钮盒等设备标识小型控制单元及现场电气设备标识控制柜现场设备电缆标识现场模块与 I/O 标识柜内标识按钮标识1按钮标识2标签不得隐藏或被任何软管,管道或电缆遮蔽。安全常通电端子的标识:2.1.4.5 操作站制作标准(如图示)1.标注,操作站所控制设备名称,以及操作箱编号;2.使用 2.0mm 以上的铁/钢板;3.操作台的安装位置需确保维修空间;4.操作站上必须在左侧布置操作按钮,右侧布置急停按钮;5.手动操作站:须设于看得见各动作单元处

19、,并就近设置(立地或吊装方案另外讨论),各 动作单元均须设操作按钮(尺寸由承制厂商设计经业主认可)。2.1.4.6 操作面板1.面板设计需预留空间供日后增设使用;2.面板的操作开关/指示灯均使用 22.5 元件(有特殊要求的指示灯除外)品牌由业主选择;3.紧急停止开关要统一布置在操作面板的右下部;4.电源通/断(ON/OFF)开关采用钥匙开关;5.在各级操作面板上分别单独安装试验操作面板上各指示灯是否正常的开关;6.开关的铭牌必须是由铝板制成,字母和文字都必须用黑色;7.每一操作面板事先准备多于 3 个的备用开关安装孔,并且用塑料盖封闭;8.必须在操作面板上设置手动操作情况下各手动开关动作顺序

20、的标牌;9.面板需配置内容(具体内容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得到业主确认):表 2-3 面板需配置内容及相关颜色序号配置说明使用位置1生产线所有运转状况表示(指示类):(1)运转,程序执行:橙色(2)电源及正常运转:白色(3)故障及异常:红色(4)停止/暂停:黄色(5)初始位置,准备,检测:绿色(6)空负荷,器具寿命警告,自检不正确电池不足等:控制柜 操作站2操作按钮(连动/单动及各动作之操作)(1)操作按钮:(2)暂停按钮:(3)复位按钮:(4)灯泡测试:(5)启动按钮:绿色(按钮上有灯)(6)停止或结束:红色(按钮开关)(7)确认按钮:(8)手动/自动转换:黑色 转换开关(钥匙开关)(9)急停按钮

21、:红色(蘑菇头型按钮并带灯)控制柜 操作站3蜂鸣器4控制柜外的把手开头须附锁型具体由业主确认2.1.4.7 铭牌制作规范1. 控制柜面板操作按钮或指示灯均采用 22.5 元件,其铭板厚 3MM;2. 现场检测元器件和传动元件,其铭牌板厚 3MM,铆接于元器件旁可永久固定处,材质为铝;3. 控制柜面板/操作站面板/面板按钮、指示灯/柜内元器件均须使用中文(含编号)铭板标 示明确;4. 配置于高空部位的元器件的编号铭牌,大小尺寸须使维修人员从地面可明确辩识,并耐久 不易脱落;5. 特殊规格的铭板根据现场状况选定;6. 控制柜/操作站的铭牌字样、式样须考虑整体外观及明确易辩识为设计原则;2.1.4.

22、8 按钮规范 按钮开关的形式、颜色如表 2-4 中所示:表 2-4 按钮开关规范开关备注操作准备(液压启动,润滑 启动)按钮上有灯自动启动复位按钮按钮开关停止或结束紧急停止必须是蘑菇头型带 灯按钮选择开关双向开关声音关闭开关操作钮工位控制按钮确认钮暂停钮灯泡测试钮2.1.5 控制指示元件颜色规范不允许开关装置串联排布。 指示灯的颜色规范如表 2-5 所示:表 2-5 控制指示元件规范指示灯颜 色电源接通,PLC 运转,自动,手动白 色(LED)发光二 极管紧急停止,故障红 色全部原始状态,原始位置,准备,检测绿 色警告(电池,等等)黄 色运转,程序执行橙 色巡视灯的颜色规范如表 2-6 所示:

23、表 2-6 巡视灯颜色规范条件设备运转的所有故障信号空负荷,器具寿命警告,自检不正确,电池 不足等信息2.1.6 照明系统1.控制柜上方设照明日光灯(20W 以上 220V 50HZ 1P);2.照明系统主要是为控制柜提供照明,门开则通,门关则断;3.照明设备和控制柜内插座的接线是从设备照明电路里连接;2.1.7 空气调节器1.空气调节器安装在控制柜的侧面;2.必须使用迂回型内吹风空气调节器;3.必须考虑空调的容量,使其与控制柜的空间和散发热量值相匹配,并保证柜内电气元件 的正常稳定运转;4.空气调节器的选择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并得到业主确认。2.1.8 电缆桥架、管路安装及接地规范1.电

24、缆桥架应单独支撑固定;2.所有电缆桥架的连接固定、T 型等部件不能够在现场生产,需购买标准产品;3.所有的尖锐的边缘不允许存在,线缆与桥架接触的边缘都应安装胶皮或其他包边套,防止 卡破线缆;4.桥架应接地良好,当电缆桥架安装在暴露或者人有可能走到的地方应该用铁板保护起来并 且增加支撑防止被破坏;5.电缆桥架使用镀锌材料,颜色为白铝色;6.动力电缆绝对不允许与控制电缆布置在同一线槽内;7.线槽里要至少预留 30%的空间,并有分层隔断。地面安装电缆桥架的宽度应最多 300 毫米,电缆桥架应附加到钢支架离建筑地面至少 25 毫米所有机器人应当有自己的外部设备连接导线的连接,机器人地基中央位置或直接到最近的接 地电极(建筑侧)地线导体铜的大小应根据下表:设备侧: 接地棒侧:控制柜内接地接零保形式2.1.9 其他1.光电开关/接近开关/行程开关各托架强度须大于 5KG 且三维可调;2.特别注意:异常超限检测开关与正常停止开关不能安装在同一现场总线模块的同一组上;3.可能与设备干涉的各类检测传感器须加 COVER 保护或以间接接触方式设计;4.应该考虑控制设备对焊接飞溅的防护;5.规定的元器件若购买困难,可选用同级品,但需经业主同意;6.按钮开关须互锁或采用切换按钮型,急停按钮须采用自保型;7.同类型元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