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4.04KB ,
资源ID:87148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148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业设计基础一体化新讲课稿.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业设计基础一体化新讲课稿.docx

1、工业设计基础一体化新讲课稿工业设计基础一体化(新)第一章 工业设计概论1.工业设计指的是与我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一切工业产品的设计。2.工业设计是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新兴的学科。3.工业设计所包含的范畴很广,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尤以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为主。4.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5.广义的理解主要有: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递设计;作业环境设计。6.狭义的理解主要指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材料等方面。7. 工业设计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设计平台。8. 21世纪是市场竞争

2、取决于设计竞争的时代。9.工业设计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第二产业,还广泛应用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公共文化事业、环境保护事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0.工业设计把产品、环境、流程三大设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有机组合起来。11.工业设计把工程技术设计和工业审美设计交互作用、双向渗透、内在融合为一体。1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由过去的单纯结构性能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功能、结构性能、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环境等综合性、系统性设计的时代。13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

3、接影响。14.工业设计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15.工业设计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二个时期,大体上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16.工业设计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期。17.英国人莫里斯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18.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

4、19.新艺术运动对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20.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欧洲的工业设计运动进人了高潮,而第一个产生巨大影响的团体组织则是德国工业联盟,它是由德国设计理论家、建筑师穆迪修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倡议组成的。21.德国工业联盟是1907年组成的。2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建筑师格罗佩斯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首创了设计学校国立包豪斯。23.包豪斯的理论原则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理论。24.包豪斯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工业设计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日趋成熟。25.工业设计的普及化和商业化开始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同时也推动

5、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26.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于1957年4月在英国伦敦成立,其事务所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27.本课程基本特性之一是科学与艺术结合双重性28.本课程基本特性之一人机系统的协调舒适性29.本课程基本特性之一启迪思维灵感创造性30.本课程基本特性之一建立系统设计观念协调性31.本课程基本特性之一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时尚性32.本课程基本特性之一提倡功能价值分析经济性33.产品设计必须把满足物质功能需要的实用性与满足精神功能需要的审美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考虑其社会效益,这就构成了本学科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特征。34.产品设计应该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合理地运用人机系统设计参数

6、,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劳动条件,为提高系统综合使用效能服务。35.灵感,是指创造者在顽强的、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涨和紧张的时候所处的心理状态。36.工业设计提倡在产品造型时,思维方式多角度,形态创新多样化。37.创造性指功能组合和形态创新两方面内容。38.人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良好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操作(动手)能力等五个方面。39.在产品系统设计中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40.物与人的协调关系首先是物与人的生理特征相协调的关系,其次是物与人的心理特征相协调的问题,解决好物与人的协调关系对于提高产品使用效能具有重

7、要意义。41.物与物的协调关系首先是单件产品自身各零件、部件的协调,它包括结构、形态、大小及彼此间的连接关系,其次是单件产品与构成相互关系的其他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42.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首先是物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其次,应综合考虑物与人、物与物、物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即人机系统相协调。43.工业产品进人市场就成为商品。44.工业设计是依附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45.随着产品功能的多样化、综合化,必然促使产品造型朝着组合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46.人们审美观是随着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旁系学科的影响而变化的。47.从心理原因看,在人们的心理特征中,好奇、好胜、求新、求美

8、的心理作用是促使产品造型演变的心理原因。48.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慰则更为强烈。49.若从产品的经济性与时尚性的关系上讲,则有产品的物质老化与精神老化、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等一系列问题。50.产品设计还应当考虑物质老化和精神老化相适应,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相同步,实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等问题。例1 选择题1. 工业设计指的是与我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一切( )产品的设计。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技术答案:A2. 工业设计是从( )初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新兴的学科。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答案:C3. 工业设计所包含的范畴很广,是一门

9、涉及多学科的( )学科,尤以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为主。A.科学 B.技术 C.艺术 D.交叉答案:D4.( )是市场竞争取决于设计竞争的时代。A. 18世纪 B. 19世纪 C. 20世纪 D. 21世纪答案:D5. 工业设计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 )。A.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后期 D. 21世纪答案:A6. 工业设计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二个时期,大体上为( )。A.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后期 D. 21

10、世纪答案:B7. 工业设计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指( )。A.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B.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后期 D. 21世纪答案:C8. 英国人( )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A. 莫里斯 B. 格罗佩斯 C. 魏玛 D. 包豪斯答案:A9. 德国工业联盟是( )年组成的。A.1907 B.1919 C. 1957 D. 1933答案:A10.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建筑师( )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首创了设计学校国立包豪斯。A. 莫里斯 B.

11、格罗佩斯 C. 魏玛 D. 包豪斯答案:B例2判断题1.工业设计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答案:()2.广义的理解主要有: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递设计;美术环境设计。答案:()3.狭义的理解主要指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的形态、色彩、人机关系、材料等方面。答案:()4. 工业设计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设计平台。答案:()5.工业设计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第二产业,还广泛应用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公共文化事业、环境保护事业等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答案:()6.工业设计把产品、环境、流程三大设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地

12、有机组合起来。答案:()7.工业设计把工程技术设计和工业审美设计交互作用、双向排斥、内在融合为一体。答案:()8.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由过去的单纯结构性能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功能、结构性能、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环境等综合性、系统性设计的时代。答案:()9.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接影响。答案:()10.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答案:()

13、11.新艺术运动对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答案:()12.莫里斯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工业设计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日趋成熟。答案:()13.工业设计的普及化和商业化开始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答案:()14.产品设计必须把满足物质功能需要的实用性与满足精神功能需要的审美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考虑其社会效益,这就构成了本学科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特征。答案:()15.产品设计应该运用工程力学的研究成果,合理地运用人机系统设计参数,为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劳动条件,为提高系统综合使用效能服务。答案:()第二章 产品造型美学基础1.美学是研究美的存

14、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为主要内容的学科。2.工业产品的美至少有两个显著的特征。3.产品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一般称为“形式美”。4.产品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呈现的美,一般称为“技术美”。5.比例,指形体自身各部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在度量上的比较关系,一般不涉及具体量值。6.尺度,指产品形体与人使用要求之间的尺寸关系,以及两者相比较所得到的印象,它是以一定的量来表示和说明质的某种标准。7.对称,指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空间和谐布局与相互对应的形式表现。8.均衡,是对称形式的发展,是一种不对称形式的心理平衡形式。9.稳定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10.轻巧也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

15、。即在满足“实际稳定”的前提下,用艺术创造的方法,使造型物给人以轻盈、灵巧的美感。11.节奏是事物运动的属性之一,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12.韵律是一种周期性的律动作有组织的变化或有规律的重复。13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间存在较大差异时,通过另外的构成要素的过渡、衔接,给人以协调、柔和的感觉。调和强调共性、一致性。14.对比,是突出同一性质构成要素间的差异性,使构成要素间有明显的不同特点,通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烘托,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感觉。对比强调个性、差异性。15.统一是指同一个要素在同一个物体中多次出现,或在同一个物体中不同的要素趋向或安置在某个要素之中。16.变化

16、是指在同一物体或环境中,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性;或在同一物体或环境中,相同要素以一种变异的方法使之产生视觉上的差异感。17.比拟是比喻和模拟,是事物意象相互之间的折射、寄寓、暗示和模仿。18.联想是由一种事物到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推移与呼应。19.单纯是指造型物的高度概括而给人以鲜明清新的结构轮廓印象。20.风格是指产品造型中的一种格调,这种格调是通过某种可以认识的方法与别的格调相区别的,它是由造型物中那些显而易见的所有个性特点综合起来所形成的。21.过渡是指在造型物的两个不同形状或色彩之间,采用一种既联系两者又逐渐演变的形式使它们之间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和谐的造型效果。22.呼应:是指造型物

17、在某个方位上形、色、质的相互联系和位置的相互照应,使人在视觉印象上产生相互关联的和谐统一感。23.功能美是指产品良好的技术性能所体现的合理性,它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24.技术美是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相融合的新的物化形态。25.结构美是指产品依据一定原理而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结构系统。它是通过结构形式和结构尺寸来实现的。 26.工艺美是指产品通过加工制造和表面涂饰等工艺手段所体现的表面审美特性。27.材质美是指选取天然材料或通过人为加工所获得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面纹理,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质感美。28.舒适美是指人们在使用某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人机关系的协调一致而获得的一种美感。2

18、9.规范美是指产品设计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在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基础上所体现的统一、协调的美感。30.错觉是指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错误的感觉或知觉。31.错觉一般可分为视觉错觉、听觉错觉、触觉错觉、味觉错觉等。32.视错觉是指视感觉与客观存在不一致的现象。33.视错觉一般可分为形的错觉和色的错觉两大类。34.形的错觉主要有长短、大小、远近、高低、残像、幻觉、分割、对比等。35.色的错觉主要有光渗、距离、温度、重量等。36.长度错觉:是指等长的线段在两端附加物的作用下,产生与实际长度不符的错视现象。37.分割错觉:是指图形受分割线分格后而产生的与实际大小不等的错视现象。38.对比错

19、觉:是指同样大小的物体或图形,在不同环境中,因对比关系不同而产生的错觉。39.透视错觉:是指人们观察物体时,在透视规律的作用下,由于人们所处观察点位置的高低、远近的不同而产生的错觉现象。40.变形错觉:是指线段或图形受其它因素干扰而产生的视错觉现象。41.光渗错觉:白色(或浅色)的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具有较强的反射光亮,呈扩张性的渗出,这种现象叫光渗。由光渗作用和视觉的生理特点而产生的错觉。42.翻转错觉:是指眼睛注视位置不同,可得出虚实的翻转变化。43.工艺美是依靠制造工艺和装饰工艺两种手段获得的。44.舒适美是通过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两方面来体现的,其中更侧重生理上的感受。

20、45.质感按人的感知特性可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两类。46.美的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技术美。47.对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镜面对称、点对称和旋转对称三种。48.稳定表现有实际稳定和视觉稳定两个方面。49.在形体构成中常采用的韵律形式有:循环韵律、连续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 50.比拟是模式,而联想则是它的展开。典型例题例1 选择题1.产品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一般称为( )。A. 形式美 B. 技术美 C.韵律美 D.调和美答案:A2.产品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呈现的美,一般称为( )。A. 形式美 B. 技术美 C.韵律美 D.调和美答案:B3.( )指形体自身各部

21、分的大小、长短、高低在度量上的比较关系,一般不涉及具体量值。A. 比例 B. 尺度 C. 对称 D. 均衡答案:A4.( )指产品形体与人使用要求之间的尺寸关系,以及两者相比较所得到的印象,它是以一定的量来表示和说明质的某种标准。A. 比例 B. 尺度 C. 对称 D. 均衡答案:B5.( )指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空间和谐布局与相互对应的形式表现。A. 比例 B. 尺度 C. 对称 D. 均衡答案:C6.( )是对称形式的发展,是一种不对称形式的心理平衡形式。A. 比例 B. 尺度 C. 对称 D. 均衡答案:D7.( )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A. 稳定 B. 轻巧 C. 节奏 D. 韵律

22、答案:A8. 工业产品的美至少有( )显著的特征。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四个答案:B9.( )是事物运动的属性之一,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A. 稳定 B. 轻巧 C. 节奏 D. 韵律答案:C10.( )是一种周期性的律动作有组织的变化或有规律的重复。A. 稳定 B. 轻巧 C. 节奏 D. 韵律答案:D例2判断题1.美学是研究美的存在、美的认识和美的创造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答案:()2. 轻巧不是指造型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答案:()3.功能美是指产品良好的技术性能所体现的合理性,它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要求。4.技术美是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相融合的

23、新的物化形态。答案:()5.结构美是指产品依据一定原理而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结构系统。它是通过美的形式和美学尺寸来实现的。 答案:()6.工艺美是指产品通过加工制造和表面涂饰等工艺手段所体现的表面审美特性。答案:()7.材质美是指选取天然材料或通过人为加工所获得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面纹理,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视觉美。答案:()8.舒适美是指人们在使用某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人机关系的协调一致而获得的一种美感。答案:()9.规范美是指产品设计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在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基础上所体现的统一、协调的美感。答案:()10.错觉是指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错误的感觉或知觉。答案:()1

24、1.错觉一般可分为视觉错觉、听觉错觉、触觉错觉、味觉错觉等。答案:()12.视错觉是指视感觉与客观存在一致的现象。答案:()13.视错觉一般可分为形的错觉和色的错觉两大类。答案:()14.形的错觉主要有长短、大小、远近、高低、残像、幻觉、分割、对比等。答案:()15.色的错觉主要有光渗、距离、温度、质地等。答案:()第三章 形态构成1.形态:是指形体内外有机联系的必然结果。2.自然形态: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有自然力所促成的形态。3.人为形态: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使用某种材料、应用某种技术加工制造出来的形态。 4.工业产品都是人为形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形态。5.在人为形态中

25、又可分为内在形态和外在形态两种。6.内在形态:主要是通过材料、结构、工艺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它是构成产品外观形态的基础。它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7.外在形态:是指直接呈现于人们面前,给人们提供不同感性直观的形象。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而且与时代的、民族的、地区的特点相联系。8.概念形态:只是形态创造之前在人们意念中的感觉。9.构成: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造型要素组合成美好的形态,是抛开功能要求的抽象造型。10.传统概念中的构成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方面的内容。 11.构成技能:是指将自然形态分解、变化、打散、抽象、提炼、升华及其

26、重新组合的能力和技巧。12.感性构成:是建立在主观感觉基础上,依靠对感性认识的积累而进行的一种从意到形的构成技能。13理性构成:是在综合考虑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时代审美要求、富有民族风格内涵的创造活动。14.模仿构成:是以自然形态为构成的基本要素,并进行必要的抽象、演变、提炼、升华,使形态既脱离了纯自然形,又保留了其形态实质,带有一种联想和暗示的感情表现。15.形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几何要素、美感要素和材料要素三个方面。16.几何学中的点,只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17.在造型设计中,点有大小、有形状、有独立的造型之美和组合构成之美的形态价值。 18.点按照其形状不

27、同,一般可分为直线型、曲线型和字母型三种。19.直线型点给人以坚实、严谨、稳定、安静的感觉。20.曲线型点给人以丰满、圆润、充实、运动的感觉。21.字母型点给人的感觉介于直线型和曲线型之间。22.点给人以醒目、集中的感觉,并有引导视线收敛、突出的作用。23.几何学中的线,是点的运动轨迹,它没有宽度。24.在造型设计中,线有形状、有粗细、有时还有面积和范围。25.造型设计中的线一般可分为几何形态线和构成效果线两种。26.几何形态线一般指直线、曲线、复线三种。27.构成效果线一般指结构线、风格线、装饰线三种。28.水平线给人以平稳、开阔、寂静的感觉,并有把人的视线导致横向、产生宽阔的视觉效果,但也

28、有平淡之感。29.铅垂线给人以高耸、挺拔、雄伟、刚强、崇高的感觉,并有把人的视线向上、向下引伸的视觉效果,但也有高傲、孤独之感。30.倾斜线给人以散射、活泼、惊险、突破、动的感觉,并有把人的视线向发散扩张方向引伸或集中方向收缩的视觉效果,但也有不安定感。31.折线给人以起伏、循环、重复、锋利、运动的感觉。32.子母线即在粗线两侧或某一侧附加细线或曲线而形成的复线。它具有直线和曲线的共同特征,刚直而富有柔和感,是装饰线中广泛采用的基本线型。33.几何曲线具有渐变、连贯、流畅的特点,且按照一定规律变化与发展。在造型设计中,抛物线、双曲线以及椭圆曲线的应用较多。34.任意曲线具有一种自由、奔放的特点

29、。波纹线则具有起伏、轻快、活泼、律动的感觉。35.风格线是指造型物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整体线型格调的外观视觉轮廓。36.结构线是指为了满足产品结构需要而显露在外的线。37.装饰线是指体现装饰作用的附加线。38.直线刚劲、简明,具有力量感、方向感、硬度感和严肃感,故称为硬线。39.曲线柔和、温润、丰满,似春风,似流水,似云彩,给人一种轻松、愉快、柔和、优雅的感觉,故称为软线。40.在几何学中,面是线运动的轨迹,是无界限、无厚薄的。41.在造型设计中的面,是有界限、有厚薄、有轮廓的。42.造型设计中的面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43.水平面有平静、稳定的感觉,有引导人的视线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44.铅垂

30、面有庄重、安定、严肃、高耸、挺拔、雄伟、刚强、坚硬的感觉。45.倾斜面具有活泼的动感。46.几何曲面变化有序、连贯流畅,具有规整流动的感觉。47.任意曲面自由奔放,统一有变,具有起伏轻快的感觉。48.基本几何体可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两类。49.平面立体的表面是由平面围成,具有轮廓明确、肯定的特点,并给人以刚劲、结实、坚固、明快的感觉。50.曲面立体的表面是由曲面与曲面、曲面与平面所围成,在视觉感受上,曲面立体的轮廓线不够确切、肯定,常随观察者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它给人以圆滑、柔和、饱满、流畅、连贯、渐变、运动的感觉。51.空间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实体之围。实体增大则空间缩小,反之亦然。52.空间

31、按其构成方式一般可分为闭合空间、限位空间和过渡空间三类。53.闭合空间是指主要空间界面是封闭的形态。54.限位空间是指部分空间界面敞开,对人的视线阻力不强。55.过渡空间是指闭合空间、限位空间和外部空间三者之间所配有的一定过渡形式的空间,同时也指封闭空间或限位空间自身大小、方向的一定过渡形式的空间。56.巨大的空间给人以敬畏感,适当空间给人以亲切舒适感。而过分低矮、狭小的空间则给人以压抑感。57.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配色与组织结构给人产生的视觉联想和感受。58.力感,是形态通过视觉作用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超越感。59.动感,是借助于形态的变化,使静止的物体给人产生一种动的感受。60.量感,是指心理上对于观察物的轻重、多少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感觉。量感的产生取决于面饰的处理。典型例题例1 选择题 1.( )是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