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76.30KB ,
资源ID:87295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295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县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县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1、县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名称:*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二、项目单位:#县农业开发办公室三、项目建设背景:本着“科学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的原则,突出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和试验示范推广作用,实行产业化经营,综合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统筹兼顾。通过加大技术、资金等投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我县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力地带动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园区的建设开发,将使国内外目前最先进的农牧渔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管

2、理理念在园区内得到充分展示,带动全县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四、建设规模及内容:核心区1010亩(含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规划建设设施蔬菜、水产繁育养殖中心、设施园艺种苗繁育中心、优质种畜繁育改良中心、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五个功能区。五、项目投资:计划投资1500万元地 址: 河南省#县邮 编: 451100时 间: 2011年5月第一章 项目背景1.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农业是基础,种植业,养殖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首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需求有着

3、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改革为核心的第一个阶段,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农主品的供给由相对紧缺到相对平衡与富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与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需求日渐显著。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县城农业发展第三次变革的起点,”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粗放经营的特征,而是以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农业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其次,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农业发展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张宝文,2002),在面临国际农副产品的冲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 设成

4、为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竟争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其三,十六大报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以一个阶段性的政策纲领,在其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加块农村小康建设,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突破口。随着土地、劳动力等天然禀赋资源作用的相对下降,和市场、信息、品牌、人才、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作用的与日俱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则以其示范性、高效性的特征成为新一轮农村经济启动的切入点。在国家科学技术部2001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中,其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

5、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其发展重点是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对园区功能的拓展与农业经济的嫁接方面作相应的考虑,较好地实现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流通服务等新型农业产业的嫁接。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除考虑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应通过新型农业设施,高新技术的展示,园林化的整体设计以及常年进行的名特优蔬菜、瓜果、花卉

6、、园林苗木、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观赏鱼养殖等的生产与示范等项目的设置,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天人合一的现代农业风貌,为观光农业提供良好的观光点。同时,园区还可通过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内容的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园区的建设还可为中小学生学农和青少年培训,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知识的学习基地。园区的发展应通过各种方式与都市农业和新经济进行有效的嫁接,形成独具特色的园区经济新模式。1.2 项目由来和简述当前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的危机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从发达地区到发展中地区,从政

7、府组织到非政府组织(NGO),人们都在反思上个世纪以来石油农业发展下的种种弊端,并已经有多种多样的替代农业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着实践。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称谓,例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业以及持久农业等等,其目的是共同的,即以现代科技的手段,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各国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其理论基础大致包含:其一,发展极理论,即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研究学者有法国、美国经济学者佩鲁,保德威勒、汉森等人,指在地域内建立

8、或嵌入高起点推进型产业之后,以产生“乘数效应”而带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机理;其技术关键是在园区中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系列的成长点。其二,系统产业理论,以系统产业构成打破传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促使产业链的延长与完整,从而形成由农业衍生的二、三产业,形成以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区域比较优势为立足点的相对完整系统的产业结构,上下产业链之间能够更好的协调沟通,减少交易成本。其三,技术诱导变革理论,由美国学者费农拉坦、日本学者速水雄次郎提出,其理论认为农业技术结构的形成及其变革完全具有诱导性和非自发性,资源供给结构,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农业投入要素的相对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因

9、此技术诱导与资源供给地域化的结合成为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的关键。其四,循环经济的理论。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假日农物(H01iday Farm),是都市农业的一部分,如日本七十年代开发的爱知县“空中菜园”,美国、新加坡的“观光农物”等;另一种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这一类型以以色列为代表。中国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探索,尽管在此之前也有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活动涌现,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力量所占的主导地位,从运行机制到组织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憾。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为现

10、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各地萌生,例如90年代初珠海农科所的梅溪科研基地、1993年创立的云南生态园区、1994年成立的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国内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1995年开始筹建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1996年开始筹建1997正式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杨凌农科城等。它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应用现代技术设施装备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学者许越先将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1年为初级阶段;20012005年为规范

11、发展阶段;2005年以后为成熟阶段。从地域的角度来看,江西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在中国名列第二。江西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农业的开放成为江西全面提升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外向度的重要契机。新一届的领导人对于江西省的农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抓好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并通过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产业,创出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孟建柱,2001)。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河南中

12、西部重要的农业经济地区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就具有十分深远的时代意义。 从#县自身的发展来看,作为一个农业县,#县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新的突破。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得生产力要素重新组合,生产组织形式上亦有所突破,从而推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产品绿色品牌的确立,全面提升园区辐射区土地的经济产出,以应对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的竞争。在园区筹备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皂头镇乃至整个#地区人民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期盼与希望,因为园区建设,其在资金、技术、信息与市场应变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真正促进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并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3、,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县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的宏观思想是: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旺县;发展战略是中部崛起、南北跟进的生产力布局;发展的主线与方向是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发展食品、化工、建材能源型三大支柱产业,加快生态农业、畜牧业、特种水产业的发展。对于县域农业的发展,还提出蔬菜、大蒜、粮油、畜禽、水产、果业六大主导产业,目标是2010年培育出1-2个有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在生产力布局上以04省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为发展的轴线,以围绕#市的城郊型城镇为发展的重点。即#、#等乡镇;同时推进#等的集镇建设,发展商贸流

14、通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率先实现城镇化。 基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构想,可以看到农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势在必行,同时。镇以#市城郊型城镇的优越区位,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较为合理的选址。 依据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15)。#市域国土规划。皂头镇总体规划(2001-2015)。#县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市及#县国民统计年鉴(1999-2001年)。#县旅游发展规划、#县土地资源等。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2.1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所需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环境分析、建设地点选择2.1.1 项目概况和建设

15、地点选择 #县位于豫中部,东经,北纬-,东接开封、#市,南邻许昌,西毗洛阳市。其地处黄河中游,西距郑州39公里,南距许昌85公里,因此不仅仅具有临近省会城市相近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作为在21世纪国家实施中原崛起、中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中,也扮演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西部大开发的中转站”的重要角色。#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复线穿境而过;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现代农业园核心区所在地*镇是#县南部重镇,是#市城区和#县城与会#县南部15个乡镇联系的重要桥梁河通道。该镇距#市中心10公里,郑开公路自西向东穿越镇区,沿郑开公路#市城区公交车已开通至*镇专线,交通便捷,通讯和

16、电力供应条件好,水利设施完善。现已建有包括都市家禽养殖、祥和农庄、大世界果业基地在内的种苗繁育中心、蔬菜生产基地和养殖业、加工业基地。而且该镇地势平坦,拥有万亩连片的耕地,可方便地向周边辐射。经过前几年中低产农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实现农田渠系配套,具备了机械耕作条件,有着较好的生产基地。 按照#市总体规划(2010-2020)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依靠毗邻省会经济优势,加强横向合作,搞好跟进接替,使#经济逐渐融入中原经济区域,参与国际竞争。”“明确了围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健全

17、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京广铁路是#市城内的大动脉,也是#市城内最重要的城镇发展轴。在#市总体规划中位于这一轴线上的上广玉城镇群是#市城镇体系发展的重点区域,#县即在其中;同时在规划中#市区和开封、郑州市的半小时经济圈中,除#县城(*镇)、*镇等乡镇划入#市建成区范围之外,#县其它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是作为三个城镇经济点之间的一种发展腹地与介质而存在,因而对于#县的发展而言,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选址在距#市仅5公里的*镇区附近,在#市现状城镇体系中,*镇目前仅为农村

18、型的城镇,城镇等级规模也仅仅是人口规模在3万人之下的最后一个等级。但是在#市城镇体系的远期规划中*镇则成为仅次于县(市)域中心城镇的中心镇等级,是#县的中心镇。 因此基于以上#市总体规划中对于#县以及*镇的发展定位,可以看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龙头带动方式的手段发展农业,并融合位于黄河邙山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镇小城镇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1.2 项目建设所需自然资源 地形地质:#县地势,属豫中平原。地面构成物质以白垩系的红砂岩为主,局部有灰岩,有岩溶地貌发育,地下水贮量较丰富。区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水、肥条件较好,是#县集中的粮、油、棉产地

19、。本规划核心区即位于这个区域。 气候状况:#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县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4,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69.3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15.84千卡/cm2,多年平均蒸发量1074.3mm,多年平均降水量1812.2mm,无霜期270天左右,既适宜于喜温作物(如花生、水稻、棉花)的栽培,也有利大蒜、小麦等作物的安全越冬,同时也适宜养殖业的发展,是农业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但灾害性天气也较多,上半年久雨低温,会有台风、暴雨和寒潮频繁,局部地区有洪涝和冰雹,下半年高温干旱,时有寒露风。 水文状况:#县地处黄河中游,黄河穿越县境长达24

20、.62km,全县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育旺盛,有大小河流5条,总长61.4公里,流域面积236.22Km2,由于雨量充沛,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多年年均径流量17.32亿m3,加上可供开发的2.00亿立方米地下水,人均占有水量1240立方米。 规划核心区用水主要来自位于#县西南部的太庙水库,水利条件一般。且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加之流域内植被较差,水利工程很难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旱涝灾害时有发生。 土壤状况:#县土地总面积94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6.5万亩,其中水田6.5万亩,旱地1.1万余亩;水浇地40.3万亩。由于地形平坦,加之长期垦植,成为粮食生产的集中产区,例如*等主要河流沿岸形成了10万亩冲积

21、砂质壤土耕地,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适宜水稻、蔬菜等农作物栽培。 植被状况:#县主要植被类型有5种,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与落叶混交阔叶林、灌木林。平原区的植被特点是林木少,农业生产用地较多,是本县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盛产水稻、棉花、花生、芝麻、大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在村庄附近可见人工栽种的杨、河柳以及柿、枣等果树,没有成片森林。 2.1.3 社会经济和环境分析 全县国土面积84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尤其在国家开发中中西部地区这一历史性的发展背景与契机下,#县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22、健康发展。2000年-2010年期间,#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比2000年下调数,下同)8.9%;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3%,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78%。 人口:解放以来,#县人口规模不断扩大。1953年7月9零时,第一次全面人口普查,全县仅有165642户,人口为425385人,至2000年末,全县年末户籍人口已达813741万人,是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2.17倍。2000年,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0人,其中城镇人口150257人。2010年全县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为55.2万人,占总人口的81%,与2000年

23、相比,总人口增加了0.54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增加了2.9个百分点。劳力资源十分富足,非常适合规模发展种、养殖业。 核心区所位于的*8镇镇域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万人,占总人口的92%,与2000年相比,总人口增加0.86万,增加了49%,其中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0.5%。 农业经济:2001年,#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1.2亿元,财政收入8.45亿元。#县作为一个农业县,农业经济一直稳步发展。200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2.54亿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1万亩,粮食总产15.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8684元。 目前#县主导产业是:蔬菜、大蒜、花生、畜禽、水产、果

24、业。2000年的开发现状是:水产:1. 6万亩,年产量0.62万吨;畜禽年出栏生猪10.22万头,禽类年出笼14233.4万只,年产肉类总产量为15.3吨;果业67200亩,总产量为1112吨,其中桃185吨,大枣428吨;蔬菜56084亩,总产量为96147吨。2010年农作物油料科产量5637吨;水产品产量0.87万吨;肉类总产1.46万吨;蔬菜产量12.9万吨。 依托丰富的粮油资源发展起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成长势头良好,目前主要有五类产量:大蒜、红枣食品,其中已经申请到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黄河牌”红枣干,以及大蒜粉。200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逐步明确了“壮大龙头抓农业”的思路,大力

25、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农业项目37个,主要涉及种养殖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深加工、花卉苗木基地建设等方面。 在种养大户的发展上,全县已拥有各类大户(专业户)520户,其中种植业(含加工)大户110户,养殖业大户168户,上报市级农业产业化的大户21家。成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分布是花生生产基地、大蒜生产基地、黄河鲤鱼养殖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推进#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有利条件 一是借鉴各大中城市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成功经验;二是有#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根据河南大学现代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多次实地考察和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

26、的商洽,一致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能把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机制应用到园区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并顺应现代农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2.3 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一是高起点科学化大农业生产问题;二是科学种植问题;三是资金问题。根据以上几个问题,我们逐一拟出以下解决方案: 关于高起点科学化大农业生产问题,我们已具备了一些企业生产基地,另外还可以借鉴外地成功的生产模式,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我们请了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论证设计,使种植、养殖基地分布科学化,

27、大致分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区、花卉生产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区、优质果品生产示范区、畜禽饲养示范区和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区。 关于科学种植,目前我县已派多名技术人员到外地实地学习,把成功的经验带回来发展自己的产业或招商引进大户。 关于资金问题,我县拿出了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整个园区的规划设计、前期配套。另外可以招商引资,帮助其银行专项贷款,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 第三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3.1 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 产业选择其唯一的检验即为其所产生的市场经济效益,农产品市场是由农产品供求双方在价格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有必要对于主导产品市场进行供求分析与预测。 农产品需求

28、分析:一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受到该产品价格、可替代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影响过程我们不作讨论,在此我们要给出的是对#主导农产品供求状况有指导作用的一些结论。 首先,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从总人数来说是比较小的。这是由农产品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即它们大多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平稳的,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是如果是非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如特种农畜产品、特种水产,其价格弹性相对大一些。 其次,就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对农产品需求的影响即收入弹性看,差异较大。对我国目前阶段来讲,粮食、大众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很小,甚至是负弹

29、性,比如城镇居民的口粮消费已出现负的收入弹性;而肉、蛋、奶类农产品的收入弹性相对较大,特种农牧渔产品的收入弹性很大。随着经济的增长,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较小时,农产品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将趋于减小,甚至出现负值。 其三,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着今后我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由于我国人民的食物需求结构尚处于发展中的不成熟的需求结构,与合理的标准结构有差距。根据国务院十二五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主要差距体现在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等的消费方面,因此这些产品的生产潜力较大。 其四,某些农产品其市场需求取决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需求的总水平。例如粮油产品近几年在我国是纯进口的产品,粮油产品的国

30、际市场价格使成为国内市场价格的参照。农产品的外向度是我们分析其供求状况的依据。 农产品供给分析:一种农产品的供给受到该种产品的市场价格、相关农产品市场价格、生产该种产品的成本和成本结构、生产周期、作物或畜禽类型、以有相关农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在此,我们也给出了一些对我们分析有用的结论。 首先,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对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即供给价格弹性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作物或畜禽的生产周期较短,所用固定成本越少,他们的短期供给价格弹性就越大,价格的变化在本次生产周期结束后,生产者就会作出反应,对下次生产周期的供给量会产生影响。因此预测农产品供求变化趋势从供给上讲要正确掌握供给变化的周期性及规律性;对

31、生产者来讲,错开生产高峰期才是明智的举动。 其次,由于农产品成本变化而引起供给量的变化即供给成本弹性来讲,在不同产品之间是有差异的。生产资料价格、饲料价格优惠,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流通服务的建设等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措施往往对相应农产品供给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我们在分析农产品供给时必须注意的重要方面。 其三,农产品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在具有替代或互补关系的农产品中是比较大的。如同季节的两种蔬菜的种植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如果其中一种蔬菜价格上涨了,就会增加该种蔬菜的种植和供给量,减少甚至放弃另一种蔬菜的种植,从而减少了另一种蔬菜的供给量。在具有互补关系的农产品中,供给的价格交叉弹性为正,如鸡蛋

32、价格的上涨会增加蛋鸡的饲养量,一段时间后淘汰的蛋鸡鸡肉供应的也会增加。因此,一种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可能会引起别种农产品供应量的变化。 综上所述,农产品供给和成本的变化对该种货币中农产品的供给会产生影响,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农产品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这种弹性是比较大的。同时这种影响一般是滞后的,即要在下一阶段的生产周期才能反映出来,这一点与需求弹性有明显的区别。已有的研究表明,供给的价格弹性最大的为蔬菜、鲜蛋等生产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其次为生产周期中等水平的粮食、畜产品,而水果等农产品属多年生植物,他们在生产周期内是缺乏供给弹性的。 蔬菜市场分析:(1)蔬菜种植业的市场分析 目前蔬菜经济高速增长。据统计,1980年蔬菜播种面积为310多万hm2,总产量8062.6 万吨,人均占有量不足80公斤;2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