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51KB ,
资源ID:874021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402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态旅游论文--.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态旅游论文--.doc

1、12摘要“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

2、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 录 中文摘要.2ABSTRACT.21.生态旅游含义.4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42.1.外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42.2.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52.2.1. 国内生态旅游者.52.

3、2.2. 国内生态旅游资源.53.2.2. 国内生态旅游业.62.3. 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6 3.张家界生态旅游SWOT分析.73.1. 优势(Strengths).7 3.2. 劣势(Weaknesses).8 3.3. 机遇(Opportunities).9 3.4. 挑战(Threats).9 4.张家界生态旅游学发展战略.10 4.1.S+O发展战略 .10 4.2.S+W战略.11 4.3.O+T战略.11 5.结束语.12 6.附录.121、生态旅游含义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

4、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2、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1.外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首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物件从人文景观和城市风光转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所指定的“自然景物”,即保持较为原始的大自然,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国内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国家公园,在国外定位为以原始森林为主的优良生态系统,这就使不少发展中国家成为生

5、态旅游目的地,其中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野生动物园成为生态旅游热点区域。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极为重视保护旅游物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蓬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2.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2.2.1.国内生态旅游者 由于国内的

6、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其中生态旅游者的水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的旅游者大多数仍属于传统旅游者,就是追求自己付出的金钱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因此会导致很多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为走捷径而践踏草地,在文物上乱涂乱画,随地吐痰,乱摘花朵等等。而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强调的是以生态美的体验为价值取向,以生态旅游伦理道德为消费准则,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自然、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尽量有意识地避免或减少对旅游地的不良影响,并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地的生态建设和当地和社区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以这个标准来看,国内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的旅游者很少,所以应该加强对旅游者的培训,提高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7、增强旅游者的自然和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2.2.2.国内生态旅游资源我国地域辽阔、层峦叠嶂、森林茂密、河泊众多,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景点布局合理化,我国地大物博,山川众多,且分布较广,每一省区都有尚待开发的旅游项目。可以促进旅游活动的层次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素质不断提高,旅游者已不满足赏心悦目的需要,更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超愉悦状态,产生更高尚、更远大的利益动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改善,精神文明的提高增强了旅游者的自身素质。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开

8、发生态旅游项目会促进当地的交通和基础建设的发展。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除了众多自然景观之外,还有众多人文景观。2.2.3.国内生态旅游业在我国生态旅游中,对环境破坏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使用。汽车等所排出的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产生噪声污染、安全隐患、给自然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我国生态旅游市场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生态旅游消费意识不强。对生态旅游行业的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许多景区的各主管部门权责不明;在众多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不多,部分地区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应该的整治。2.3.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张家界一直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典型目的地

9、,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但是相关研究略显不足,主要集中于生态旅游环境管理、生态城市建设、游客满意度等方面,操作性和针对性都不是很强,对于生态旅游产品、市场研究等方面涉及不多,研究内容尚不全面。董明辉(2003)就张家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生态旅游是唯一科学的选择。梁敏俐(2004)对张家界生态旅游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按品牌运作来发展张家界生态旅游的构想。袁鸾等(2005年)提出为了实现张家界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的大众旅游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模式。田开春(2005)认为制定生态市建设目标,统一思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张家

10、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张家界生态旅游SWOT分析 3.1.优势(Strengths) (1)良好的发展前景。生态旅游重视旅游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以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前提,力求为当地居民谋取福祉,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张家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开发模式,它体现了一种全新而健康的消费理念和自然伦理观,能满足人类回归自然的愿望和需求。生态旅游与其它旅游方式相比较,更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2)区位优势。从全国来看,张家界地处中部地区,铁路、航空、公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具有“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优势,以张家界为中心辐射到国内外各主要客源地

11、的交通运输网络,具有距离和成本上的优势。(3)资源优势。张家界地处湘西北边陲,澧水之源,武陵山脉横亘其中,总面积9563km2。其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C,四季宜人。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形成了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为张家界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张家界下属的武陵源景区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武陵源风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大景区构成,核心景区面积达264km2。 3.2.劣势(Weaknesses) (1)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过去,张家界是典型的农村型经济区,工业基础薄弱

12、,且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缓慢,财政赤字严重,财力投入十分有限,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该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同时,由于资金的短缺,导致旅游区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为旅游接待能力低下,住宿、餐饮等设施严重不足;交通设施落后;购物环境不良。 (2)旅游产品单一,形象不突出。张家界没有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仅仅停留在普通的大众化观光旅游方面,没有明确的生态主题形象,没有设计高品位、高档次的生态旅游主体产品,也没有对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进行组合,形成系列配套旅游产品。 (3)旅游开发要素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张家界生态旅游景点管理体制具有事业接待性质,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经营思维和行为方式

13、落后,不能很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无法满足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表现为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来源不足、产品更新缓慢;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低、人浮于事、接待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3.3机遇(Opportunities) (1)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机遇。目前国际上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重要发展趋势,并以每年2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2)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生态旅游受到重视。这种负面影响首先表现在旅游业引发的环境问题,于是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的“生态旅游”一词被一些学者提了出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

14、游形式,已引起了旅游界的广泛重视。(3) 有助于发展生态旅游的国际、国内大环境逐步形成。1995年中国召开了首届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1999年,国家旅游局以湖南张家界和四川九寨沟等为主要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出了“99生态环境游”活动,同时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召开了“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生态旅游市场促销研讨会”,从而掀起了生态旅游的热潮;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更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高潮。3.4挑战(Threats)(1)生态的脆弱性。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在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破坏,而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易于

15、破坏、难于再生的特点。此外,由于旅客对张家界旅游需求的“日益差异化”,要求景区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多样化,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而多样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可能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乃至退化。 (2)本地其他旅游资源的屏蔽作用。张家界市拥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旅游资源,如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名号,使得在国际市场上甚至存在知张家界而不知湖南的情况。同样,也存在人们知武陵源、知黄龙洞而不知张家界生态旅游的情况。(3) 生态旅游开发在我国处于不成熟阶段。目前,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指标,对生态环境的评估,旅游项目和设施建设的环境评价等一系

16、列的政策、措施及技术指标等都是空白。4. 张家界生态旅游学发展战略 4.1.S+O发展战略 (1)抓住湖南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张家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地质地貌参观、生态旅游考察。要充分利用张家界的世界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以核心景区为基础,开辟一条地质旅游专线,系统地介绍张家界地质地貌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为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夏令营科学考察提供专门线路。 (2)开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家族、苗族、白族占全市人口的60%,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灿烂的民族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据此,可以让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欣赏并参与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

17、、戏剧、婚丧嫁娶礼俗、传统体育项目等。 (3)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将张家界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附加值,还可以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张家界整个生态旅游环境的良性发展。重点建好张家界沙堤农业观光园,突出土家族农耕文化的特色,使其集游客参观、娱乐、购物、家庭旅馆于一身,并可在沙堤乡流向大庸桥公园的溪边修建具有土家风格的吊脚楼或家庭旅馆。 4.2.S+W战略 (1)管理服务要上新台阶。要推动张家界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上新台阶,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要解决人才供应不足、素质偏低的矛盾。 (2)必须充分利用各种传媒,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促销宣传活动,向客源市场宣传

18、和介绍本区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产品的联合促销,借助武陵源、黄龙洞黄金线路的效应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张家界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一大窗口”,湖南旅游发展的龙头,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突破,要努力构建生态旅游的通达网络,做到旅游区交通便利、标志清楚,餐饮、购物、娱乐以及电力、供水、公厕等设施齐全,便捷到位。 4.3.O+T战略 (1)张家界生态旅游区应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区域合作,形成联动效应。力争留住武陵源、黄龙洞等国内知名度高且正持续“升温”的景点所带来的游客,将潜在的旅游者变为真正的现实旅游者,将威胁最小化,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利用已有的旅游形象

19、,贯彻和表现张家界生态旅游的理念宗旨,使其服务于整个生态旅游大局。自1991年中国湖南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暨中国奇山异水游首游式在张家界市成功举办以来,到2003年已举办了六届“森保节”,这给张家界生态旅游形象的树立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3)完善张家界生态环保法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目前已经制定的有关法规有张家界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的暂行规定和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在旅游法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张家界生态旅游各项工作有法可依。5.结束语总之,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一个大自然的游乐场,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用旅游保护生态,以生态促进旅游,将是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6. 附录(文献) -世界遗产名录2魏小安1旅游发展与管理M1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132-1341。 -杨桂华,董建新,梁坚1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M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3-1361。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告,张政通200847号,ZJJCR-2008-00001。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