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63.73KB ,
资源ID:87414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414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四章中学生人格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四章中学生人格发展.docx

1、第四章 中学生人格发展第四章 中学生人格发展第一节 人格概述一、人格及其特征人格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原意是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时所戴的假面具,它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在我国京剧当中也有大花脸、小花脸等各种脸谱,表现各种性格和角色。例如:在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义、白脸代表奸佞,黑脸代表刚强心理学沿用其含义,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角色时,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和心理活动都看做是人格的表现。其含义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

2、誉和尊严等。综合各家的定义,可以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黄希庭,1997)。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四个基本特征。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人格具有内在统一性。一个思维正常、头脑较清醒的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内部世界出现的心理冲突,使他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经常保持和谐一致。一个人失去了人格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的动机支配,产生经常性的心理矛盾。二是

3、只有从整体出发,在区别人格的表象和本质的联系中,才能认识个别,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如沉默寡言使人显得孤独这一特征,在不同人身上,可能有不同意义。有的人沉默寡言是他真实的人格表现,有的人沉默寡言可能是表示反对或轻视。三是人格虽是人的整体的、综合的身心组织,但它是一个由各个紧密相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统一整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侧面。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的人格品质是有相当难度的。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

4、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人格的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

5、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者是几种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其实,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例如,人满足食物需要的内容和方式是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因此,

6、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二、人格结构(一)气质与性格1、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气质体现为人在认识、情感、言语、行动等活动中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气质本身并不直接对个体的行为起推动作用,也不决定行为的发生和方向,它不以个体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它只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中,是外显的动力特点。心理学中的气质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

7、“秉性”等含义相近,而与日常“气质”的概念是有差异的。在心理学中,对气质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气质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反映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个体的这些气质特征表现在行为活动中,会影响到其与周围人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第二,气质具有天赋性和后天实践性。气质是出生之后就表现出来的,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气质受先天因素如神经系统类型的影响较大。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教育及自身世界观和性格影响下,通过生活实践,在人们处理问题、相互交往中显示出来,并表现出

8、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第三,气质具有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塑性。气质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的影响,例如,一个情绪稳定、内向的学生,在任何场合下,即使是很熟悉的环境、很热闹的场面、自己很感兴趣的活动,都会表现出不爱激动、较为稳重、不过分表现自己的特点。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其中的秉性就是指的气质,这些都是情绪稳定性的表现。气质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它绝对不能变化,在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在性格的掩盖下,气质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造。例如,在集体生活的影响下,情绪容易激动的学生,可能变得较能控制自己;行为动作较为缓慢的学生,可能变得行动

9、迅速。第四,气质无好坏之分。在评定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气质类型是坏的。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的意义。广义地说,气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内因,它使人格带有一定的气质色彩。是构成人格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格中较多由生物性决定的方面,是人格的先天预置结构,它对环境的依赖型较小,不带有道德价值和社会评价的内涵。2、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人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客观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有能动性的人,总会对此作出各种

10、反应,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并采取应对行为。当相似的影响和作用在不同情境中经常出现时,人相应的内心体验便逐渐在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心理过程中得到重复和强化,形成个人特有的态度体系。在形成稳定态度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这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个性心理中一个重要的心理特质性格。性格具有稳定性,一个人在某种特殊情景的偶然行为或表现,不能说是性格。性格是个性心理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受个人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及道德观等个性倾向性的制约,是人各种心理特征中能反映人的社会性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方面,性格对

11、其他个性特征起定向作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成分。性格是人格中涉及社会评价的那一部分内容,更多的受环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内涵。(二)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察觉;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而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

12、上的表现。 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三、人格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

13、题、压力时会感到痛苦。为了逃避这种因无法解决的冲突而带来的痛苦,就会通过把问题推出意识之外来加以自动解决。病人会“主动遗忘”事件。弗洛伊德认为这种遗忘并不是真的从心里消失,而是进入了无意识状态,即被压抑了。虽然压抑的结果似乎令当事人在心理上感到更平安,但无意识并不是沉寂的,它会连续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如病人所出现的躯体症状(如头痛或身体某些部位麻痹了)或神经症状(如恐惧、焦虑、强迫症等)都是无意识的表达方式。要治愈病症,弗洛伊德认为必须将这些发生于病人早期生活中的问题、被压抑了的冲突带到意识中,病人必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以一种建设性的、在情感上令人满意的方式将最初的冲突情境说出来。

14、弗洛伊德以自由联想和释梦两种方法来挖掘病人的无意识。自由联想是让病人在放松状态下不加编辑地描述出现在头脑里的任何事件。在这种状态下,被压抑的愿望会以一种经过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在睡眠中试图满足愿望和解决问题的产物,因而对梦的解析是了解人的无意识的一个窗口。弗洛伊德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得了大量关于人格异常的人的幼年生活资料,通过分析,他认为幼年的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套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1、意识层次结构理论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

15、)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2、人格结构模型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

16、。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

17、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道德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 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18、论弗洛伊德是个本能决定论者,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驱动。与一般人狭义理解的性有所不同,弗洛伊德所谓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之外,还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肤触摸等一切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活动。虽然性本能是天生的,但弗洛伊德认为它的本质是随着生理成熟而不断改变的。当性本能成熟时,它的能量即里比多(libido)就会慢慢地从身体的某一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去,儿童的心理发展就进入了另一崭新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对其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按照里比多所处的位置,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口腔期(the oral stage,01 岁),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

19、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可见,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的影响。(2)肛门期(the anal stage,13岁),随着括约肌的逐渐成熟,婴儿获得了依照自己的意愿大小便的能力。按自己的意志大小便是满足婴儿性本能的最主要的方式。但这一时期也正是成人对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要求婴儿在找到适当的场所之前必须忍住排泄的欲望,这与婴儿的本能产生了冲突。弗洛伊德认为母亲在训练婴儿大小便时的情绪气氛对其未来人格发展影响重大。过分严格的训练可能会

20、形成顽固、吝啬的性格;而过于宽松又可能形成浪费的习性。(3)性器期(the phallic stage,3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性器官成为全身最敏感的部位,儿童常以抚摸性器官获得快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都会产生想与异性父母有性爱关系的欲望,即所谓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会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吸取他们的行为、态度和特质进而发展出相应的性别角色而获得解决。(4)潜伏期(the latency stage,611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本能是相当安静的,有关性的和侵犯的幻想大部分都潜伏起来,埋藏在无意识当中。性器期时性的创伤

21、已被遗忘,一切危险的冲动和幻想都潜伏起来,儿童不再受到它们的干扰。儿童可以自由地将能量消耗在为社会所接受的具体活动当中去,如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5)生殖期(the genital stage,也称青春期),一般女孩于11岁开始,男孩于13岁开始。随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多,性本能复苏,其目的是经由两性关系实现生育。这一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以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按照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611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潜伏期,由于性本能相对安静,儿童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所接受的各种活动中去。因此小学阶段正是

22、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自问世以来,受到的最主要批评有二。一是他理论当中的泛性论思想,即把性本能的活动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很难认同人类行为是被动地由性和本能冲动来支配的。二是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这样的技术所获得的资料主观性强,难以量化。研究对象是少数的精神病人,以他们的生活史为素材所发展的理论难以推论到正常的儿童或成人;而且他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否准确也不无疑问。因此,很少有人全盘接受弗洛伊德的思想,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贡献,他的思想对于现实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延伸阅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西格蒙

23、德弗洛伊德于1856年5月6日出生在奥地利弗赖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羊毛商,在弗洛伊德4岁时,全家迁居到了维也纳,在那里,弗洛伊德一直住到1938年,由于受纳粹迫害而不得不避难伦敦为止。弗洛伊德的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在弗洛伊德出生时,父亲已经41岁了,母亲才21岁。父亲与第一个妻子有过两个儿子,在弗洛伊德出生的那一年,父亲同时也做了祖父;而母亲则正好与父亲前妻的次子同岁,这样的家庭结构,加上弗洛伊德又是他母亲所生的六个孩子中的长子,深得她的宠爱,这使得在弗洛伊德和他的母亲之间建立起一种相当深厚的强有力的依恋关系。 弗洛伊德与父亲的关系同与母亲的关系恰好相反,母亲赞许他、溺爱他,允许

24、他充当兄弟姐妹中王,但父亲则没有这样偏袒,有时对他显得冷漠和粗暴。比如,父亲会因为他的淘气而大发雷霆:“这孩子决不会有什么出息!”这和母亲对他的评价形成很大的反差。有种种迹象表明,弗洛伊德早早地对父亲存有潜在的反逆心理。 对母亲的依恋、对父亲的逆反嫉恨体验深刻地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和思想。弗洛伊德对母亲的依附关系,还明显地表现在他与妻子的关系上,明显地表现在他对男人、与长者、与同代人和弟子的关系上。弗洛伊德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抚、肯定、赞许和保护,他把这种需要转移到上述那些人身上。而弗洛伊德这种受其母亲的关系制约的以及与妻子、与其他人的关系无疑又进一步影响着他的生活、思想和事业。弗洛姆指出:“就弗

25、洛伊德的工作而言,他对父亲的反抗态度影响到他个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一般人都认为弗洛伊德是一个反叛者,但他只是个反叛者,而不是个革命者。他反对现存的权威,但是他自己想要成为权威(别人服从他)。他本来就不想消除自己对权威本身的依赖和尊敬。他的反抗性主要针对那些不承认他的权威们,对于他自己选择的权威,他友好相处,特别是当他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时。” 弗洛伊德的婚姻漫长而且幸福。他与妻子生育了六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安娜,在父亲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她追随父亲的足迹,最终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精神分析运动的领袖地位,成为令人尊敬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弗洛伊德对安娜做精神分析的时候,创造了一种境界,其中充满了令人感兴趣

26、的俄狄普斯情节。1938年德国入侵奥地利,弗洛伊德与家人为逃离纳粹的迫害,被迫背井离乡,逃往伦敦。翌年,弗洛伊德死于癌症。(二)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Hans J. Eysenck)提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他认为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艾森克结合了类型与特质的概念,提出了人格的维度理论,从人格的特质和维度的研究出发,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E维度:内外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N维度:情绪稳定性(也称神经质)(neuroticism);P

27、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sm)。艾森克以外-内倾、神经质与精神质三种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PQ是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共90个项目)和少年(共81个项目)两种形式,各包括四个量表:E-外-内倾;N-神经质;P-精神质;L-效度量表。由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因此它亦是验证人格维度的理论根据。(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

28、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或后来的岁月中,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

29、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对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然而,有一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2、儿童期(1.5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一周岁以后,儿童想要知道是谁使他们与外界联系起来?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性”的意识。他们感到有能力,是独立的,他们有了强烈的个人操控感,有自主感的人自信能够在障碍之海顺利航行,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然而,和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一样,埃里克森发现,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

30、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于他人。3、学龄初期(35岁):主动性对内疚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交往,他们面临着进入社会生活的挑战。儿童必须学会怎样与其他人一起玩、一起做事,怎样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儿童通过寻找游戏玩伴以及参与其他的社会性活动,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他们学习怎样设定一个目标,通过说服来处理挑战;他们发展了企图心和目的感。不能很好地发展主动性的儿童,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内疚感和退缩性,他们可能缺乏目的感,并在社会交往或其他场合很少表现出主动性来。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会认

31、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发现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绩、为得到大家的欢迎、为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等。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的聪明和能力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失败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适当的感情,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青春躁动到来之前的少年时期,我们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形成了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5、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很快地,我们到达了青少年阶段,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32、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当亲密关系的发展成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时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的下一个阶段:发展亲密关系。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的亲密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人的爱的承诺,但也可能有别的结局,例如两人一起分享亲密感而不结婚,也可能很不幸,与人结了婚却没有亲密感。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他们可能经历了很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