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93.51KB ,
资源ID:87472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7472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docx

1、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 作者: 日期: 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汉语言文学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 卢氏琼然(THI HUYNH NHIEN,LU) 李柏令 摘要:“语言禁忌”作为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越两国的语言禁忌现象,反映了两国在文化、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同异。本文从“称谓禁忌”和“词语禁忌”两个方面考察了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认为中越两国的语言禁忌同多异少,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还从人类趋吉避凶的心理、中越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汉越语言本身的角度,探讨了这种异同的根源。 关

2、键词 :语言禁忌 汉越语对比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语言禁忌”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作为语言和语言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语言禁忌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语言禁忌产生于人类的恐惧感,以及在交际中人们出于某种原因而故意避免使用某些词语而另择其他语言文字代替的情况。它们有的被认为有危险的凶兆,有的被认为令人难堪,因而人们不愿意提及。 语言禁忌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产物,反映出某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汉语和越南语中都存在语言禁忌现象。通过对比分析汉越语言中的语言禁忌,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及其成因,对促进两国人民的跨文化交流、充分认识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汉语

3、禁忌,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作了专题研究。李中生(1991)1在考察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语言禁忌现象;万建中(2001)2探讨了禁忌语的起源,论证了禁忌语存在的社会合理性;王新华(2004)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了汉语禁忌语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分布,禁忌语内容的区分(普通禁忌语、职业禁忌语、特殊禁忌语),禁忌语的数量、范围与程度,以及禁忌语使用场合的分布等。 在越南语禁忌方面,目前专题研究还比较少。范世周(2008)4介绍了越南文化中的一些语言禁忌,如:节日、性别、年龄、职业的语言禁忌,从中也提到越南一些语言禁忌的若干特点。此外,在一些关于越南禁忌研究和越南文化研究的文献中,也涉及到了

4、越南语的禁忌问题。例如,Ng? ?c Tho?(1997)5研究了越南各个朝代的讳字,其中提到一些禁忌词语,包括人的名字禁忌、亲戚的名字禁忌、死人的名字禁忌、皇帝的名字禁忌、神佛的名字禁忌,等等。 在汉外语言禁忌对比研究方面,目前有汉英、汉韩、汉日、汉俄等的对比研究。例如,杨万宁(2012)6的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金霞(2011)7的汉波禁忌语比较研究,李炅泰(2011)8的中韩禁忌语对比研究,等等。但是,汉越禁忌语的对比研究尚未展开。 二、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 中越两国在地理上、传统文化上和历史政治背景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汉语与越南语之间在语言禁忌方面存在着很多相同点。但是,中越两国毕

5、竟由不同的民族构成,拥有不同的文化,因此在语言禁忌方面也存在不少差异。 对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可以从“称谓禁忌”和“词语禁忌”两方面来考察。 (一)称谓禁忌 “称谓禁忌”包括“人名称谓禁忌”和“地域称谓禁忌”两类。 1.人名称谓禁忌 “避名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禁忌现象。对于帝王、圣人、官吏、先祖等尊者,一般不能直呼其名字,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划等方法予以回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故意冒犯,甚至要受到严厉的惩处。 古代越南也有类似的避名讳现象。 又如,为了避陈太宗陈煚(12251231在位)祖父陈李的名讳,当时把越南李姓国民都改成阮姓,这就是现在越南阮姓者众多的原因之一(Phan

6、 Huy L,1993)9。这种用音、形、义完全无关的字进行替代的做法,在中国是没有的。 这样的避名讳做法给史学研究造成了不少困难。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年代的史书中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写法,例如从“李觉”到“阮觉”,这种改变会让研究者误认为它们指两个不同的人物。 2.地域称谓禁忌 由于汉越文化里都有着较强烈的地方观念和民族自尊观念,所以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或少数民族都存在着一些轻视的称呼,即“蔑称”。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不可避免。如,古代北方的中原人称呼南方人为“南蛮(子)”。南方人则称北方人为“北侉子”。还有,苗族人被称为“苗子”,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分别被叫作“

7、高丽棒子”“蒙古包子”“回子”,等等。 如今,这些带有地域或民族歧视的称谓,都属于汉越语言禁忌的范畴。 (二)词语禁忌 “词语禁忌”包括“凶祸词语禁忌”“猥亵词语禁忌”和“负面评价词语禁忌”。 1.凶祸词语禁忌 凶祸词语包括“老”“病”“死”和一些跟灾难有关的词语。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人们对“老”“病”“死”却普遍有着强烈的恐惧感,希望能够避免。这种恐惧感反映在语言中,就产生了“凶祸词语禁忌”,即所谓“说凶即凶,说祸即祸”。 根据越南学者鹏江(1997;转引自陈氏碧香,2011) 10的统计,越南语中与“死”相关的委婉语总共约有1006个之多。 汉越语言禁忌在凶祸词语禁忌

8、方面大致相似,但是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是不同的。 例如,汉语中的“老”是对富有经验者或者智者的一种尊称。如:孙老、老师、老资格、老大爷、老板等。 另外,还有一些不同是语音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在中国,有的地方送礼时不能送“伞”“钟”“梨”,因为与“散”“终”“离”谐音。有些姓氏也需要避忌,如“陈”因为跟“沉”谐音,所以当渔民说到姓“陈”时就用“耳边东”来表达。而越南语里没有这样的谐音,因此对“伞”“钟”“梨”“陈”就不必避讳了。 2.猥亵词语禁忌 “猥亵词语”是指与人的某些生理功能有关的词语,这是汉越禁忌语言的重要一类,主要涉及到性行为、性器官、排泄等隐秘、不洁、污秽之事物。 3.负面评价词语禁忌

9、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有一些对人作出负面评价的词语,包括生理和品行等方面。 汉语常用“蛋”“王八”“龟”这些词来辱骂对方,但是在越南语中,这些词完全没有辱骂的意思。 三、汉越语言禁忌异同原因分析 通过上文的考察,我们发现汉越语言禁忌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些异同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一)异中有同的原因 1.人类共同的趋吉避凶心理 人类都有着趋吉避凶的心理,从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产生迷信或者崇拜,并将语言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语言就有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禁忌。 一般来说,人类语言所反映的趋吉避凶心理大致是相同的,汉语和越南语也不例外。 2.相似的历史背景和汉文化的

10、影响 在历史背景方面,封建帝王统治都占据两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少语言禁忌出自于同样的封建社会和等级制度,如封建帝王的名讳。 更重要的是,汉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深远,这些影响在越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经过越南人选择并加以改造与吸收之后,汉文化渐渐地与本土文化互相交融,成为越南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之一,越南人在语言文字、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显然,作为反映文化的语言,中越两国必然有其共通的一面,语言禁忌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如,对长辈祖先不能直称其名,就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同中有异的原因 1.语言

11、的不同 首先,由于汉越两种语言毕竟是不同的语言,因此汉语有一些词语是属于语言禁忌,但越南语里同一个事物的词语就没有禁忌说法。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词语的谐音。如,在汉语中“伞”“钟”“梨”“陈”,分别与“散”“终”“离”“沉”谐音,所以对这些词产生了禁忌说法。而越南语里没有这样的谐音,因此也没有避讳的现象。 2.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差异 虽然都经历长期的封建社会,但中越两国民族各自拥有的文化积淀也有所不同。例如: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成语寓言以及历史人物等事物都有所不同,而这一些都是汉越语言禁忌的丰富来源。所以也导致了汉越语言禁忌的差异。 例如,大约唐代以来,汉文化中对“王八”“龟”“带绿帽子”产生了禁

12、忌的含义,而越南则完全没有这样类似的禁忌。 四、结语 本文从“称谓禁忌”和“词语禁忌”两方面考察了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发现汉越语言禁忌基本上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些异同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人类共同的趋吉避凶心理,中越两国相似的历史背景,以及汉文化对越南文化的深刻影响,造成了汉越语言禁忌的异中有同;而汉越语言本身、中越两国的历史背景和汉越文化的差异,则造成了汉越语言禁忌的同中有异。 参考文献: 1李中生.中国语言避讳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 3王新华.避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范世周.越南语中的语言禁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0陈氏碧香.汉越委婉语对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卢氏琼然(THI HUYNH NHIEN,LU) 李柏令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03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