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41.14KB ,
资源ID:8824204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8242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住院医师急诊科真题精选.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住院医师急诊科真题精选.docx

1、贵州住院医师急诊科真题精选单项选择题1、1岁小儿的头围最可能是()A.44cm B.46cm C.48cm D.50cm E.52cm参考答案 :B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错误率达12,各年龄头围值虽属死记硬背,但如从掌握大脑发育规律来记头围增长速度,就可以举一反三,正确回答其他类同的生长发育判断题。足月新生儿的头围是3334cm,生后第1年是脑生长的最高速时期(其中前3个月更快,与后9个月生长同),使1岁末时脑重达出生时的1倍(成人脑重的60)。至46岁时已完成了大部分神经元的发育,因而脑重达成人的8090。头围大小主要与脑发育有关,故第1年头围增长最快,共长12cm(46cm),以后增

2、长明显变慢,至5岁时仅再长4 5cm(50cm)。可见对头围增长一般主要记住出生时(34cm),1岁(46cm),2岁 (48cm),成人(5458cm),对判断其他年龄的头围大小就不难了。单项选择题2、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制为()A.通过cAMP的作用使肠液中Na+,Cl-分泌明显增加B.病毒颗粒侵入肠黏膜,引起广泛的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C.致使病变肠黏膜双糖酶活性明显降低D.通过cAMP的作用,使小肠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E.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对钠的转运参考答案 :C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的理解、鉴别。该题的错误率较高,达30左右,主要集中在选项

3、B、D,这是由于对细菌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混淆不清所致。肠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同,发病机制也不同。细菌性肠炎主要分为肠毒素性肠炎和侵袭性肠炎。产生肠毒素的细菌释放两种毒素,一种不耐热肠毒素,通过促进cAMP分泌,抑制小肠绒毛上皮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肠腺分泌Cl-、Na+致大便呈水样。另一种为耐热肠毒素,抑制肠上皮细胞对Na+、Cl-和水的吸收,并促进肠腺分泌Cl-,产生分泌性腹泻。侵袭性细菌则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因此选项A、B、D均为细菌性肠炎的发病机制,可以排除。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使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

4、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黏膜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积聚,更重要的是顶端柱状上皮是成熟的上皮细胞,其内双糖酶活性高,受累的上皮细胞脱落后使发生病变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双糖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肠液渗透压因之增高产生渗透性腹泻,因此答案C才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机制。单项选择题3、以下几种溶液中哪种溶液不是等张的() A.2:1液(2份生理盐水,1份 1.87乳酸钠) B.1.4碳酸氢钠 C.0.9氯化钠 D.10葡萄糖液 E.16molL乳酸钠参考答案 :D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考核学生对液体疗法时常用溶液的性质、张力的掌握情况。选错的顺序

5、依次为E、B、A、C。本题要注意选择的是不是的选项,因此,宜采用逐项分析、排除的方法。液体疗法常用溶液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含Na+、K+、Cl-、HCO3-、乳酸根等电解质,含有一定的张力,用于补充液体容量,纠正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失衡。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和10葡萄糖液,前者为等渗溶液,后者为高渗溶液。葡萄糖输入体内后被逐渐氧化成水和CO2,故二者均为无张力溶液,仅适用于补充水分和部分热量,不能起到维持渗透压的作用。可见如不用排除法,已可以一眼看出D项不是等张液。但我们可继之逐项看其张力,选项 A:2:1液为2份生理盐水,1份 1.87乳酸钠的混合,生理盐水为 0.9的氯化

6、钠溶液,含Na+、Cl-各154mmoll渗透压为308mmolL,属等张液;1.87乳酸钠溶液含Na+、乳酸根离子各167mmolL也是等张液,2种等张液体混合后最终仍然是等张溶液。选项B:1.4碳酸氢钠溶液含Na+、HCO3-各167mmolL,也属于等张溶液。选项C:/0.9氯化钠含Na+、Cl-各154mmolL,属等张溶液。选项 D:10葡萄糖液,如前所述为高渗无张溶液。选项E:/l6molL乳酸钠即是 1.87乳酸钠溶液。可见除D外,各选项都是等张液。错选的原因主要是对常用的电解质溶液的成分、性质掌握不够,如错选E是未掌握l6molL乳酸钠溶液是等张液。而最主要的是对等渗、等张二者

7、的异同点掌握,尤其对葡萄糖液是无张液这一概念不清楚,如明确这一点,肯定一下就会毫不迟疑地选择D。单项选择题 4、2个月内婴儿应接受下列哪项预防()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百白破三联疫苗D.麻疹疫苗E.流脑疫苗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按教材中1岁以内婴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表 完全可获正确答案,但是错选率却高达7080。67错选B,其次为C、D、E。高错选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儿童保健这一章节似不为学生重视,学生不会花时间去背这些接种程序。其二,即使去复习了,也会记错,因计划免疫虽仅包括了5种疫苗预防7种病,但对初接种年龄似很难记全,因此,要记牢需掌握规律。既然是预防接

8、种,必须了解相应要预防的疾病的免疫反应性质所在,结合小儿免疫系统发育规律则大体可不出错。5种疫苗及预防的相应疾病分别为:卡介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灰髓炎),麻疹疫苗-麻疹,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对结核感染和乙型肝炎感染,机体主要的对抗性免疫应答者是T淋巴细胞。足月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量已达成人水平,因此,在新生儿期出生时即接种卡介苗(减毒结核菌苗)已能产生相应免疫应答。对病毒性疾病的免疫应答包括了T细胞反应和抗体,抗体生成有赖于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IgG,而B淋巴细胞能产生有效的IgG类抗体应答始于生后3个月龄。乙型肝炎免疫以T细胞免疫应答为

9、主,兼产生抗体,因此在生后即可初种。对灰髓炎的免疫则T和B细胞兼参与之,为了避免同时有2种以上免疫原介入,又鉴于幼婴是灰髓炎的易感人群以及此病的致残、致死率高;因此,在满2个月时即予以初种。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免疫主要是特异性IgG,因此需在3个月以上接种才能生效。6个月以下婴儿有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而具对麻疹的保护作用,使6个月内一般较少患麻疹,故麻疹疫苗一般安排在8个月以上才接种,但是如母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未感染过麻疹,则6个月以内婴儿有时也可罹患麻疹。流脑是季节性疾病,属细菌感染,免疫应答是抗体,2个月内接种无效。按以上规律,2个月以内应能接受的预防接种是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单项选择题

10、5、儿童上部量与下部量开始相等的年龄是() A.2岁 B.5岁 C.8岁 D.12岁 E.14岁参考答案 :D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错答率不低,答错最多是在2岁,其次为5岁和8岁。要答准此题需掌握理解2个关键。首先是上、下部量的概念,上部量是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下部量则从此点至足底。上部量组成实质上代表了头颅和脊柱的长度,而下部量则反映了下肢的长度。第2个关键是要掌握这三个身体组成部分的增长规律。体格生长的一个重要规律是从上到下。头(脑和颅骨)的发育最快,而接近达到成人值的年龄也最早,因此年龄越小,它占身长的比例越大。脊柱在早期的生长快于下肢,下肢在青春期加速生长。因此,年龄越小,上部

11、量的比例越大,至青春期,因下肢加速生长才使上下部量变均衡。可见,选2岁,5岁和8岁的答案是不符合此规律的。男、女孩的青春发育年龄虽有差异,女孩相对为早,但12岁男、女孩均已进入青春期,14岁对女孩而言已是青春后期,按以上规律,应选12岁为最佳。单项选择题6、中度脱水,血钠126mmolL第1天合理补液应选下列哪组总液体量补液成分() A.100mlkgl:2液,不补钾 B.110mlkg4:3:2液,不补钾 C.150mlkg4:3:2液,见尿补钾 D.150mlkg2:3:1液,见尿补钾 E.250mlkg2:3:1液,见尿补钾参考答案 :C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本题错选率达30,

12、错项依次为B、D、A、E。考核内容有三个层面:不同程度失水补液总量;不同性质失水应补液体的选择;儿科常用补液液体的构成和渗透压的关系。学生在答题中如未全面掌握这三方面势必会错选。脱水的治疗主要是补液,补液方案包括补液量和补液种类,它有赖于对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断;补液量决定于脱水程度,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的性质。题目给予的条件是中度脱水,要求是第1天的补液方案(即应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按此,液体总量应为120150mlkg,以此为原则定下后,看题目选项只有C、D两项可人选,而A、B、E可排除。而按题目提示血钠126mmolL(130mmolL),可判为低渗性脱水,因而应补充2

13、3张液。按此,在C、D中选择,选项C中,4:3:2液指的是4份生理盐水、3份5或10葡萄糖液、2份 1.4碳酸氢钠或 1.87乳酸的混合液体,其中只有葡萄糖液不产生张力,所以 4:3:2液是23张溶液,符合题意。选项D中,2:3:1液是2份生理盐水、3份葡萄糖、1份碱性液的混合液,其电解质渗透压是12张,不合题意,可排除之。选B者只注意了23张液而忽略了总量。选择D者则只注意了总量而忽略了液体张力。选择A和E者则完全是无依据的,因为这两项在液体量和种类上均不能满足题目要求的任一点。单项选择题7、健康正常儿,已会爬,扶着栏杆能站起来,懂再见,尚不能独站,最可能年龄是() A.7个月 B.5个月

14、C.9个月 D.11个月 E.2个月参考答案 :C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的记忆分析题,需在综合掌握运动和精神心理发育的基础上答题,错选率达25,以错选A、D为主,少数为B、E。仔细分析,本题主要的切入点还是在运动,尤其是平衡与大运动的发育。平衡和大运动的发育本质上涉及了脊柱3个生理弯曲形成的里程碑,以及四肢的平衡;具体地包括了抬头(颈曲形成),坐(胸曲至腰曲)和站(腰曲)的形成。此过程是站立平衡的基础,而它们也是遵循了从上到下的发育规律。在此基础上伴随了四肢运动的发育(肩带,盆带)而会抓物、爬行和行走。教材上对运动发育描叙较详尽,但我们可以简化记忆:抬头、坐和站立,这3个重要的运动发育里程碑

15、,它们发育完善的年龄分别是生后第 4、8和12个月左右。发育完善的含义是指抬头很稳,能独坐和独自站稳。而能抬头,能扶着坐和扶着站则分别是其前23个月。而独自行走则需在会独站后23个月。爬是一个复合的运动,当有稳抬头和独坐的基础时已能开始爬行,但开始只能是用手支撑胸、腹向前爬,能独站后才会用四肢协同动作地爬行。结合本题,此儿已会爬和扶栏杆站,但不会独站则其年龄范围应是810个月之间。如再结合智能发育则可使答案更正确。题目提及已懂再见。再见是一种早期社会行为并需有语言发育基础。能懂几个有一定意义的词汇,始于9个月。在其前都只是发出音节音或对音节性的信号有反应,而非词汇。这样就可使答案选择的年龄范围

16、更限定了。错选B、E是完全不应该的,错选D,从运动的角度不能称错选,但题目给出了智能发育这个提示条件,如在11个月,已懂得词汇,给以的相应提示使答案会更明确,故对类似的题目中应考虑到匹配条件。单项选择题 8、3岁小儿,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6全收缩期杂音,心尖区有较短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X线示左、右心室大。最可能诊断是()A.小型室间隔缺损B.大型室间隔缺损C.风湿性心脏病D.房间隔缺损E.动脉导管未闭参考答案 :B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先天性心脏病杂音、心音特点和影像学改变的综合分析能力。错选率不高约10。主要错选答案是C,其次是

17、D,少数选E。本题的难度不大。首先从杂音出现的位置即可以判断与其相对应的病变部位在何处。在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6全收缩期杂音,C风湿性心脏病即可排除;而根据杂音强度则可排除D房缺,且提示可能是室间隔缺损的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血流增多,压力增高,可能存在左向右分流。X线示左、右心室大,提示左、右心室的负荷都较明显增加。小的室间隔缺损不会导致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可排除答案A。心尖区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提示二尖瓣狭窄,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同学错选答案C的原因。但是,杂音较短,器质性改变的可能性不大。出现这种杂音的原因主要是大型的室间隔缺损造成较大的分流,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

18、的血流增多,二尖瓣相对狭窄,以致出现较短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错选答案D和E的原因是对两者杂音出现的部位、性质和时相未弄清楚。单项选择题9、判断小儿体格生长的最常用的指标是()A.运动能力B.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C.语言发育程度D.智力发育情况E.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参考答案 :B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理解题,错误率较低,错选者多为选D(智力发育)。这是由于审题错误。生长发育应包括体格和智能的发育,但题目标明是体格生长,答案显然只能是可用量具测量的指标。答案只可能是B。单项选择题10、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要点()A.反复呼吸道感染B.左心室增大C.生长发育落后D.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膨

19、隆E.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 :E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的理解和掌握。错选率约15。主要错选答案是D,其次是A。本题应从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分析入手。二者都属于左向右分流型。由于正常情况下体循环压力大于肺循环压力,动脉导管未闭时主动脉血通过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使肺血增多;室间隔缺损时,左心室部分血流通过缺损孔进入右心室,然后进入肺动脉,肺血也增多。因此,二者均易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答案A即可排除。由于体循环的血液分流,体循环血流减少,严重者均可影响生长发育。又由于二者肺血增多,回流至左心房、左心室的血液也增多,左心室的负荷均增加

20、。因此,答案B和C均非鉴别点可排除。室间隔缺损时,进入右心室的血增多,从右心室进入肺动一脉血流的也增多,引起肺动脉段膨隆易于理解。错选答案D的原因可能是认为动脉导管未闭时,右心室血流不增多,经右室流出道的血流无增多,因而推测肺动脉段不会膨隆。其实,在动脉导管未闭时,肺动脉由于接受来自主动脉的血液,肺动脉负荷增加,压力增高,故肺动脉段也可出现膨隆。单项选择题11、前囟膨隆提示为()A.肥胖B.脑发育良好C.身体健康D.颅内高压E.佝偻病参考答案 :D参考解析 :此题错答率较低,错答者主要选择了佝偻病。囟门大小代表了颅骨和脑发育情况。膨隆或凹陷则代表了颅内压力和体液平衡。大小和压力的改变可分别发生

21、,也可同时存在。如佝偻病患儿发生颅高压时囟门既可增大,叉可膨隆。而如仅为佝偻病,囟门则仅增大,而不会膨隆。题目明确为膨隆,故不可能是佝偻病,而只可能是颅内高压。单项选择题12、患儿,男,8个月,患有法洛四联症,近2天来低热,流涕,轻咳,在一次哭闹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发绀加重,随即昏厥、抽搐,产生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呼吸衰竭B.心力衰竭C.因血液黏稠而产生肺栓塞D.脑脓肿E.漏斗部痉挛至脑缺氧发作参考答案 :E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法洛四联症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的理解。错选率较高,近50。主要错选答案是B和C,其次是A和D。法洛四联症最重要的结构异常是肺动

22、脉狭窄,即右室流出道的狭窄,其主要病理又是肌层的增厚,而导致肺循环血流减少,动脉血减少,血氧降低。患儿在吃奶或哭闹后心肌耗氧增加,易致右室流出道漏斗部增厚的肌层痉挛,造成右室流出道梗阻,肺血流急剧下降,动脉血氧急剧减少,脑缺氧加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发绀加重,随即昏厥、抽搐,这就是缺氧发作。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而我们可再用排除法来答,法洛四联症可有一系列并发症,如肺栓塞、脑脓肿等,这是错选答案C肺栓塞和D脑脓肿的原因。法洛四联症较少发生心衰,而即使是心力衰竭多数都有明显的造成心脏负荷增加的诱因。该患儿呼吸道感染较轻,而且发作是在哭闹后出现,无明显导致心脏负荷增加的因素;另外

23、,晕厥和抽搐也不是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因此,答案B不应是最可能的情况。法洛四联症虽有产生肺栓塞的可能,但诱发因素往往是致血容量减少,血黏度增加的因素,题目中均未给以提示,因此,答案C也不应是最可能的情况。错选答案D的原因还在于对脑脓肿引起昏厥和抽搐的机制理解不透彻,首先脑脓肿发生至产生抽搐应有一过程,仅2天的低热,上感症状,不至于产生脑脓肿,即使有脑脓肿致抽搐,病程也不符,脑脓肿多伴有脑组织的水肿,应有明显的颅内高压表现,而且在出现昏厥和抽搐之前一般不会先有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发绀加重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改变,因此,答案D的可能性也不大。错选答案A的原因是未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呼吸衰竭是指由于

24、通气或换气障碍引起的血氧下降。该患儿虽有呼吸道的感染,但较轻,不可能有通气、换气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和发绀加重不能用呼吸衰竭解释,因此答案A也可以排除。排除了这四种不是最可能的选项,自然就只能选E了。单项选择题 13、5个月女孩,因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就诊,平日多汗,易腹泻。查:枕秃、前囟 2.5cm2.5cm,颅骨软化,血钙 2.0mmoVL,血磷 1.15mmolL,ALP330UL,目前处理哪项正确()A.维生素D200040001Ud口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400IUD.B.维生素D10000200001Ud口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400IUD.C.每日给维生

25、素D4001-U口服 D.1,25(OH)2D30.52gd口服E.E.维生素D32030万IU肌注1次,1个月后改为口服维生素D预防量(400IU参考答案 :A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佝偻病活动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该题错误率较高,达65。常见错误为选E,其他依次为B、D、C。本题应分2步答,第一步是作出诊断,第二步是确定治疗方案。佝偻病活动期分为初期和激期,初期表现为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激期除有初期症状外,还有典型的骨骼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例年龄5个月,为佝偻病的好发年龄,除有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的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有颅骨软化、前囟扩大等骨骼改变,以及血

26、磷降低、钙磷乘积减少(2830)、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生化表现,应诊断为佝偻病激期。作出此正确诊断后,应结合诊断考虑正确的治疗原则:补充维生素D,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治疗原则应以口服为主,除非无法口服,题干中未明确给以患儿不能口服的条件,此种情况下E应先排除,虽其剂量和方法不错。余下4项中,C显然是预防量(在A、B中已明确提示),所以是错误的选项。而按佝偻病治疗原则,在给足治疗量的维生素D后,一般24周后改为预防量,因此,D项虽制剂和治疗剂量无误,但未循以上原则,故又应除外。剩下A、B的选择则纯属剂量的记忆考核了。因此,错选C是未诊断出佝偻病激期的缘故。错选D和E是未全面掌握治疗原则,而错选B则是

27、记忆问题。单项选择题14、室间隔缺损伴动力型肺动脉高压时可有下列表现,但除了()A.P2显著亢进B.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C.右心室显著增大D.心脏杂音显著增强E.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显著突出参考答案 :D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题,错选率较高,达25。错选顺序依次为C右心室显著增大,E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显著突出,A选项P显著亢进和B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审题中首先注意这是一道否定题,故可以先找出正确选项排除之,或直接找出不符合动力性高压的表现。由于左心室收缩压显著高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时,分流方向为左室到右室,肺循环血量增加,随着病程进展,肺循环量持续增加,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肺小动脉痉挛,出现

28、动力型肺动脉高压。这时,临床上体检可发现右心室显著增大,肺动脉高压在听诊表现为P2显著亢进,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显著突出。照此病理发生顺序,A、B、C、E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而因为右心室压力增高,左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差降低,导致分流量减少,杂音反而往往减轻。由以上分析很容易将答案选出。错选答案B和C的原因是未理解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压力显著升高和右心室扩大。错选答案E和A的原因是未理解肺动脉段突出和P2显著亢进是肺动脉高压的具体表现。单项选择题15、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A.面颊-腹部-臀部-四肢B.胸背-臀部-四肢-腹部-面颊C.腹部-胸部-

29、臀部-四肢-面颊D.腹部-面颊-胸背-臀部-四肢E.胸背-臀部-四肢-面颊-腹部参考答案 :C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致消失的顺序的理解和记忆。该题错选率不甚高,约10。常见错误是D,其次个别错选E、A、B。皮下脂肪减少是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皮下脂肪减少为逐渐发生,并有一定的顺序,即先累及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因此,腹部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最早的敏感指标,而当面颊部脂肪也减少甚至消失(老人貌)则是重度营养不良表现。当记住了此减少程序的一头、一尾就能快速找出正确选项。按此,从腹部开始

30、的只有C和D,而C是面颊在最后。反之也可以从以面颊为尾的选项来挑,只有B和C,但B开始不是腹部,而应放弃。错选D者,是因为仅记住腹部皮下脂肪最早消失,却未记得最迟消失的是面颊部位。所以,临床判断小儿的营养状态,一定不能仅看面颊部,必须全身检查,尤其注意腹部的皮下脂肪层厚度。单项选择题16、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发热,高达3840,持续12周B.全身出皮疹,并可见水泡及结痂C.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关节肿胀、疼痛和关节僵直D.指、趾端和甲床交界处,沿甲床呈膜状或薄片脱屑E.双眼球结膜充血参考答案 :B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记忆题,主要考核对川崎病临床表现的掌握情况。错误率不低,达25。主要错选答案是C,其次是A和D。虽然是记忆题,但要想完整准确地记忆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必须掌握其基本的病理损害。川崎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中、小动脉炎,病初以小血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