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2 ,大小:81.67KB ,
资源ID:88847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884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整治规划说明书修改p.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整治规划说明书修改p.docx

1、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整治规划说明书修改p第一章 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武夷山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东邻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与光泽县毗连,北部与江西铅山县交界,隶属福建省南平市。市域总面积约2813.91km2。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地处武夷山市的中南部,北连市区,西隔崇阳溪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相邻。区内中部至东部为低丘地貌,西部及南北沿溪未开发建设部分现为农田和滩地。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火山岩及含煤地层,白垩系、第三系也有零星出现。地震基本烈度为5、6度。本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881毫米,平均气温17.9,四季宜人。区域边沿有两条溪流经过,崇阳溪由北向南沿本区西边流过

2、,梅溪由东向西在本区北部边沿经过并汇入崇阳溪。区外另有黄柏溪、九曲溪,分别在北面和南面汇入崇阳溪。本区与景区隔溪相望,在区内可观大王峰、玉女峰、三姑峰等主要景点,景观条件甚佳。二、社会经济概况区内现有公馆、角亭两个行政村,隶属武夷街道管理。至2003年常住人口(包括角亭、公馆两个村及双利新村安置区)5800人,村民在村内主要从事果、茶、粮等生产,和兼办部分旅馆业;外来暂住人口(经商及服务管理人员)约8000人。当地社会秩序安定,民风淳朴,保持着山区人民坚忍谦让,热情好客的良好传统。现状区内共有宾馆约127家,总床位数为12350个。三、历史沿革武夷山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早在1985年,根据

3、省政府已审查同意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溪东旅游服务区已着手开展了总体规划工作。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确立了“溪东旅游服务区”。两项规划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由省政府批准实施。通过省地市各方的努力,至1992年,溪东旅游服务区已初具开发条件。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武夷山的旅游资源,扩大闽北地区对外开放,加快旅游业利用外资的步伐,发展外向型经济,省政府于1992年6月决定设立武夷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包括景区、溪东旅游度假区、黄泥垄文化体育娱乐区、杜坝旅游加工区和五九路商贸区共五个功能区,其中溪东旅游度假区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国家级度假区。武夷山溪东度假区于1992年

4、10月4日由国务院正式批为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第二章 编制整治规划的动因和目的一、92年总体规划简介1992年,根据建立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要求,南平地区行署和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在原溪东旅游服务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以修编,并把规划范围从原来的10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并改为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该总体规划于1993年12月11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立足武夷山旅游资源和度假区的区位、土地、环境优势,根据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要求和省政府对度假区开发所赋予的加快旅游业利用外资步伐、扩大闽北地区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决策要求,对武夷山旅游发展前景、度假区开发建

5、设条件、度假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的,确立了“建设具有武夷山特色的集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规划本着创建设高水平的旅游接待设施、高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旅游度假环境的指导思想,注重度假区与景区在整体环境面貌上达到相互协调、度假区与市区及市域其他地区在区域整体上进行统一部署和相互协调的原则。在规划方法上,针对以吸引外资开发为主、投资趋向难以预测的特点,采取控制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以使规划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根据度假区的发展目标、主要功能及用地条件,对本区的规模作出估算,对建设内容提供指导,对开发建设强度及影响环境面貌的因素提出必要的

6、控制指标和要求。规划在总体布局上将全区分为旅游接待区、休闲度假区、高尔夫度假区、综合娱乐区和特色游览区五大功能区。力求把度假区作为提供旅游者食、宿、购、娱、游完善服务设施的基地,并建设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观光点。二、92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及问题分析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对度假区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为度假区的整体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原规划指导下,度假区在初期开发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至今,度假区的开发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为促进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某些因

7、素的影响,度假区在建设上也出现了与规划要求不相符的现象和有碍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1、城镇化氛围较浓,景观和环境面貌与度假区的性质和规划目标相距甚远。2、用地使用强度偏高,建筑容积率和密度等指标大大超出规划要求,整体环境呈现建筑密集、杂乱的不良景观面貌,难以与武夷山的世界级品牌和整体景观风貌相协调。3、建设起点偏低,景观最佳的地段已被大量中低档次的旅游接待设施和商住建筑占用,违背了土地使用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原则,不利于度假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4、规划要求保留的生态景观绿地受到蚕食,部分用地已被批给开发商建设使用,使度假区整体的生态景观绿地系统将受到破坏。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一

8、)原因一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平台,技术支撑不足,造成规划很难实施到位。同时,作为国家首批的度假区的管理机构,面临很多超越其职能行使范围的困难及所带来的压力,很难依据规划理想的方向运作,规划失去了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也是造成现状与规划的差距的原因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原因。(二)原因二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标志,我国的大众化度假旅游产品开始启动。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武夷山度假区,在规划设计或是开发建设方面均是一个新的尝试,缺乏相应成功的经验可借鉴。而在规划实施至今的十多年来,正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武夷山旅

9、游规模大幅度增长的时期,在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有所失控。(三)原因三在度假区建设初期,正逢房地产开发热潮,从政府到开发商都过于注重短期效益的追求,过分侧重商业性的开发,开发的强度过大,风景用地、生态保护用地逐步被吞食,使现状建成区变得人口稠密、建筑密度过高,这种完全城市化的建设模式,已偏离了度假区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度假区生态环境、景观资源的保护,不利于全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四)原因四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使度假区的用地建设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武夷大道穿越度假区,使原规划一号路由度假区的主干道变为市区的对外交通干道,将大量的对外交通引入度假区,并使道路沿线成为低层次房地产开发

10、的密集区,对度假区的环境面貌形成了不良的影响。此外,高尔夫球场建设用地的变化,使度假区北部的路网和用地布局应作相应的调整。三、编制整治规划的动因距离度假区上一轮总体规划,已有十二年的时间,十二年中度假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事业均有长足的发展。随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度假区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鉴于上述诸方面的原因,度假区的现实相对原规划已有较大的偏离,使规划对度假区今后的具体建设难以作出有效的指导。为更好地继续有效指导全区的建设工作,在不作总体规划修编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对原规划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实际,在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一个总体整治规划,为度假区整治和改造以及今后

11、的发展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四、编制整治规划的目的编制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整治规划的目的是:针对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弥补原总体规划(1993年省政府批复的和1995年又作局部调整)的局限性,使度假区建设更好地发挥武夷山自身的特色,更好地顺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为把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成为面向国际的旅游胜地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整治规划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概括起来为八个字,即“整治、整合、规范、提升”。1、整治:本规划努力为遂步整治度假区的现状建筑风貌、道路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等提供指导性和部分强制性依据。2、整合:为遂步整合度假区现状建设中,各自为阵的旅游服务和商业服

12、务体系,为使度假区的用地功能和用地结构趋于合理,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为各片区详细规划提供指导性和强制性依据。3、规范:为规范度假区各类用地的规划建设管理,本规划努力提供一些操作性、征对性较强的规划建设管理的技术手段。为度假区早日编制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提供参考。4、提升:通过本次整治规划,最终目的是提升度假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品位,使度假区成为展现武夷山“双世遗”的重要窗口,成为特色显明,富有竞争力的旅游度假胜地。第三章 度假区建设现状评价一、用地现状(一)现状用地构成现状建成区主要由三姑集镇风貌区、兴闽度假村、旅馆期和双利新村四大部分组成。四大片区均依托武夷大道逐步形成。现状用地构成一览表用地名称

13、面积(ha)占总用地的比例(%)已建设用地148.0711.65已批在建项目用地213.6116.79已批未建项目用地323.3625.42协议回拨用地41.53.26未出让用地545.4642.88总用地1272100从上表可见,度假区已建设用地占总用地11.65,现状已批租在建和未建用地占总用地的42.21,其中已批未建占已批租用地的60,而且大部分用地条件较好。而相反,未出让用地显然占总用地42.88即政府可控可操作用地,主要为集中在度假区东北部邻近南横铁路的丘陵山地,用地条件不佳。(二)未开发用地条件分析未开发用地包括已批未建用地在内的林地、山丘地、农田和荒草地等。1、未开发用地一:度

14、假区北部,武夷大道以东,现状角亭村附近。现状为农业用地,目前植被状况良好。由于北临梅溪,中部又有从梅溪引至的灌溉水渠,基地亲水条件较好,基地西侧正对景区连绵翠绿的山峰,景观条件较好。同时,基地临近武夷山机场,基地的未来建设应符合机场的净空控制要求。(净空高度海拔高程220米,实际用地高程188左右)此外,在基地中部有两座信标台,按机场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以信标台为中心,半径150米范围内不得作为度假区建设用地。但可作为生态或景观用地。优势:景观条件好,未批租。劣势:净空受限,噪声影响大。2、未开发用地二: 度假区东部,高尔夫球场东南侧。现状为山地丘陵,坡向东北,地形起伏,植被状况一般。东侧为战

15、备路和南横铁路,外部交通便捷。基地内部有一小水库及山体自然汇水形成的小溪,有较好的山水景观。由于临近铁路,受铁路噪音影响较大。优势:山水自然景观条件好,未批租。劣势:噪音、地形受限,植被一般。3、未开发用地三: 度假区南部,武峰房产等用地。基地坡向东南,朝向良好,西侧正对武夷主景区,地处高处,视野开阔,观景条件极佳,植被条件一般。优势:景观极佳,用地条件好。劣势:植被一般。4、未开发用地四: 度假区西北部,武夷大道以西,现状双利村西北部。基地面向崇阳溪和景区,与三姑峰等主要景点隔溪相望,有很好的景观视野,场地地势低洼,亲水条件极佳。优势:景观、亲水条件好。劣势:地势低洼,施工土方量较大。二、现

16、状建设情况(一)功能建设方面1、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区内主干道已经建成,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十八条道路已完成60。建成3.5万伏输变电站,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建成连接景区的兰汤大桥,连接机场和市区的武夷大桥,连接101省道的公馆大桥。同时,武夷大桥至度假区的路灯工程建设、人行主干道的道路铺设和绿化等工程建设,大大改变度假区的面貌。2、旅游接待体系基本建立改革开发以来,武夷山作为福建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推向市场,进行了重点的开发和建设,旅游业的发展给度假区带来勃勃生机。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断完善旅游接待体系,整体功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已成型的度假接待区较为成功的承

17、担了旅游接待的任务,并且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食度假区聚集餐馆168家,农家宴5家,并形成以餐饮三条街为主的各种风味特色餐馆区。区内各个宾馆酒店都能够提供质量较好的饮食服务。但现状的餐饮三条街卫生质量偏差,服务水平不高,经营理念还比较落后,生意普遍清淡。住度假区建成各类宾馆、旅店、旅游招待所127家,以中低档为主,总床位1.24万个,占全市60%左右。宾馆酒店一览表档 次数量(家)床位数(床)房间数(个)高档(三星级或相当于三星级)1935681704中档(三星级以下较好宾馆)3152612528低档(相当于招待所的水平)7125241183其他(倒闭、在建)6总计127113535415但目

18、前存在一些宾馆刻意抬高宾馆星级,却无法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的现象;同时,配套的康乐项目十分有限。宾馆多数在经营理念上还不够先进,服务上也不够细致,建设档次普遍偏低,与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高定位有较大差距。行现状道路断面普遍偏小,步行系统和停车系统尚未建立,公交运营不尽完善。度假区目前只剩闽运一家在经营公共交通,且车次偏少,线路不全,准点性差。此外,现状主要由武夷大道担负着过境交通的任务,道路上的交通工具十分复杂,行人安全受到影响。同时,起分流作用的支路普遍路幅较窄,相当部分是断头路,因而使用效率不高。目前大部分道路都是人车混行的状态,没有一条适合人们步行活动的街道。游几年来,武夷山市的旅游从业人员

19、的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尚好。据统计,到2002年全市旅游系统从业人员20125人,比1998年增长64.92,按行业分:导游员1377人,酒店业4289人,旅行社496人,娱乐业2340人,商业、餐饮业11600人,其他1023人。旅游系统从业人员60在度假区内(约12000人)。购度假区目前已在经营的商业零售面积约49000m2。当地土特产品十分丰富,且有特色。其主要集中在三姑村、宝岛酒店及武夷大道两侧,以宝岛酒店附近为中心;正在建设和已建但尚未营业的商业零售业面积约30000 m2,如双利村、武夷风情商苑、苏闽步行街。度假区现有土特产、工艺品商店198家、蛇酒专买店16家,占

20、全市总数的70%左右,经营情况尚好,但业态分布偏乱,经营环境和整体布局均有待提升。娱度假区共有美容美发65家、桑拿足浴17家、歌舞厅33家、网吧5家。各大酒店、宾馆均有卡拉 ok厅、棋牌室、美容美发、茶室等,用于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度假区现有娱乐业设施营业面积约6000m2(不包括宾馆内部),经营环境及档次较低,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大部分经营惨淡;这与当前的观光旅游这一主流形式的市场特点有关。着眼将来,休闲旅游将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将刺激与之相适应的娱乐方面的需求,届时,娱乐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二)景观建设方面1、度假区建筑景观现状建成的主要四个片区:三姑集镇区、兴闽度假村、旅馆期和双利新村

21、、各具特点。三姑集市风貌区一带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建筑风格的把握上比较统一,街道尺度也比较好,现在虽然已经略显破旧但是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后期的建筑如在兴闽度假村、旅馆期在造型,风格上就缺乏统筹考虑,建筑之间的空间组合与街道尺度也不甚理想。三姑集镇区尺度适宜、建筑风格协调、密度偏大三姑集镇风貌区在建筑风格、体量尺度方面较适宜,只是三姑集镇风貌区部分区域存在占道为市等现象,不仅妨碍交通,而且有碍观瞻,但稍加整改,即可呈现较好的风貌。兴闽度假村建筑风格乱、建筑偏高、功能混杂兴闽度假村地块由于早期过于注重商业开发,居住及商业性开发用地比例极高,功能混杂。虽开发了钓鱼湖公园,但建筑风格乱、部分建筑

22、高度偏高,整体品味偏低,与武夷山应有的地方风貌相去甚远。旅馆期建筑风格乱、建筑偏高(45层居多)、密度偏大、绿化差旅馆期近年建设的宾馆酒店在单体的建筑设计及小环境景观塑造方面上了一定的档次,不过早期建设的宾馆酒店建筑立面、建筑材料的使用存在一定局限,缺乏特色,部分建筑还存在体量过大(建筑密度普遍在3050之间),建设高度过高的缺陷,相邻的宾馆酒店在景观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链接,使片区的大环境景观显得杂乱。部分精品(如玉女酒店、望峰花苑等)被埋没,大部分建筑没达到因地制宜的要求。双利新村尺度适宜、建筑风格协调、密度适中双利新村在建筑风格的把握上比较统一,街道尺度也比较好。建筑的高低错落,建筑质感

23、的地域特色强,内部围合庭院空间与外部开敞休闲空间相互交融,建筑能较为自然地融入环境中。 2、度假区街道景观街道是城市体现风貌的主要轴线,但度假区街道景观总体上看,显得杂乱、拥挤。有一般城镇街道的感觉,与度假休闲区的特点,相距甚远;缺少精致、宽敞、悠闲散步的空间。步行空间的建设尚未引起重视。3、度假区的绿化景观度假区的绿化景观,值得一提的是三姑村西侧,崇阳溪沿岸的绿化。 大片的樟树林和缓缓的坡草地是游客和居民喜爱的地方。但度假区的整个绿化景观较差,不论是已建设的宾馆区和村民安置区,以及未开发的大片山丘地,均见不到象样的绿化景观,宾馆区内难得见到大乔木,而山丘基本上也是以矮灌和茶树为主,看不到大片

24、的树林。此外街道绿化也缺少特色。(三)国内外成熟度假区环境营造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度假区环境营造的特点我们知道度假区往往是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入休闲时代的产物。对于度假区的概念,目前大致有两个方面的解释:一种认为度假区是作为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设施、康体休闲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综合配套的旅游者短期居留地;另一种是认为度假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本身就是旅游景区),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目的,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配套的设施与服务的、兼具丰富休闲度假内容的、环境良好的旅游地(如海南的亚龙湾、福建的湄洲岛等),而从目前的建设情况看,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更趋向于前一种类型。但无论怎样,由于度假旅游活动一般具有客源

25、市场相对稳定,游客逗留时间相对较长,重游率较高,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比例大的特点, 良好度假环境应是旅游度假区的基础条件。而度假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3个方面。良好的度假区环境选择与营造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对区位选择上气候宜人(2)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环境清新,生态优良(3)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营造上景色优美(包括自然与人文),赏心悦目(4)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美食等)(5)对商业项目的开发上康体健身或刺激愉悦(娱乐、健身项目丰富)根据国家旅游局与建设部等提出的相关硬件指标也可看出度假区环境营造与一般旅游宾馆和接待区有明显不同

26、。相关部委提出的指标包括以下内容:旅游度假区地面水质应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气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达到100;噪声白天应在55分贝以下,晚上应在30分贝以下;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建筑容积率一般小于0.3。同时,度假区建筑要具有较高的艺术化与宜人性的要求,要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建筑功能等)。2、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向随着度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度假区之间竞争的加剧,定位核心客源市场、形成度假区特色、彰显度假区个性、不断提高度假区舒适性、康益性、安全性,以尽可能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成为旅游度假区发展的主要理念或称核心内容,其主要目

27、的是形成或强化度假区的特色,增强度假区竞争优势,满足度假区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度假需求。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我国现有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唯一的山地景观旅游度假区,且有“双世遗”的得天独厚的资源背景。天生丽质、内涵丰富是其个性的自然表露。在营造度假区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展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优越的生态环境、厚重而丰富的武夷文化,做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历史交融,应成为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但今天回首度假区的建设,遗憾甚多,偏离目标甚远。上面提出的目标(包括硬性指标)在199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详见附件一)已有较充分的体现。可是,由于种种原

28、因批复的文件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四)对现状建设的总体评价现状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一个以适应观光旅游的、起点偏低的、城市化氛围较浓的国内著名度假服务基地。它是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初期建设阶段,带有较多的遗憾和不足,但同时,它为未来度假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聚集了人气。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客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章 发展条件与发展战略一、有利条件1、强势旅游资源1999年12月,武夷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23处、中国第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之一,使武夷山进入世界名山大川之列。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山水一体,以碧水丹山为特

29、色,加以众多的人文景观,可谓风光奇秀,环境纯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天人合一。与景区相连的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必然为度假区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和带来众多的发展机遇。2、区位条件优越度假区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区南部,紧邻主景区和武夷山市区,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和依托条件,纵观国内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大部分远离主城区或景区,从这一方面看,本区所处区位得天独厚。从国内旅游市场分布看,本区紧靠国内旅游市场的中心地带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经济圈。同时,武夷山作为十二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中为数不多

30、的山地度假区之一(另一个为云南昆明的滇池),比一般的地处海滨地区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受同质竞争的压力小得多。3、交通便捷武夷山市现状交通已初步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航空并举的综合运输体系。主要公路福汾线(省道101线)、江星线、临武线,分别可达南平、邵武、浦城和江西的上饶。我省第二条出省通道南横铁路为国家二级铁路,武夷山站为沿线最大区间站,并开通至上海、南京、合肥的固定线路以及厦门、福州至武夷山的旅游专线。武夷山机场设计年吞吐量42万人次,现已开辟国内航线23条,2000年客货吞吐量分别为25.27万人和1178.3吨,便捷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此外正在规划设计的衢南高速公路以及省级“四纵一横”中的

31、“一横”(宁德云淡门邵武肖家坊)高速公路均经过武夷山市,并在星田镇设有高速公路的互通口;同时宁上高速公路由度假区东面经过,在北面的杜坝设置互通口。4、生态环境佳本区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881毫米,平均气温17.9,四季宜人,空气清新。尤其崇阳溪河滩地一带,水秀山青还有白鹭等侯鸟栖息,区内未开发用地植被条件较好,具有十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区紧邻景区,可有效的观赏景区天然美景,西北侧崇阳溪和梅溪沿岸,既是良好的亲水环境,又是绝佳的观景平台。5、基础设施完备至2002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基金2.29亿元,配套服务功能跃上新台阶。区内主干道已经建成,总体规划十八条道路完成60,建成3.5万伏输变电站,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建成连接景区的兰汤大桥,连接机场和市区的武夷大桥,连接101省道的公馆大桥。2003年投入基础建设资金达815万元,大大改变了度假区的面貌。6、政策支持领导和部门关心、重视、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未来武夷山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培育区。二、不利条件1、度假区早期开发受诸多因素影响,建设起点偏低,造成现状的整改量偏大,功能组团尚未形成,在构成方面缺乏内在的、空间上的联系,土地资源缺乏整合,整体效益尚未发挥;作为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国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