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50.92KB ,
资源ID:88907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8907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docx

1、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点分布表2017年复习建议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年份试卷选材内容考查点2012全国卷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

2、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3全国卷I老子的年代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全国卷II试论中国风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4全国卷I美的奥秘解文中重要概念;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全国卷II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5全国卷I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全国卷II艺术是什么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

3、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6全国卷I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全国卷II塞壬的歌声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全国卷III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解文中重要内容;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从

4、近五年考查的篇目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本只是偶尔出现。2014年,全国I卷是文艺论文,全国II卷是史学论文;2015年和2016年,全国I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卷是文艺论文;2016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二)古代诗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年份试卷人物出处考点分布2012全国卷萧燧宋史解文

5、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3全国卷I马文升明史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II李揆旧唐书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4全国卷I于休烈旧唐书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断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II韩文明史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断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5全国卷I

6、孙傅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II来护儿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016全国卷I曾公亮宋史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II陈登云明史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全国卷III傅珪明史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从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

7、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4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

8、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2、古代诗歌阅读年份试卷作者及朝代题目体裁考点2012全国卷晏几道(宋)思远人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2013全国卷I陆游(宋)鹊桥仙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全国卷II朱熹(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2014全国卷I无名(宋)阮郎归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全国卷II韦庄(唐)郭震(宋)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2015全国卷I岑参(唐)发监洮将赴北庭留别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全国

9、卷II韩偓(唐)残春旅舍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2016全国卷I李白(唐)金陵望汉江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全国卷II杜甫(唐)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全国卷III曹翰(宋)内宴奉诏作诗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

10、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2016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的八句。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3、名篇名句默写年份试卷出处、作者及朝代2012全国卷孟子告

11、子上(先秦)师说韩愈(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2013全国卷I观刈麦白居易(唐)阿房宫赋杜牧(唐)赤壁赋苏轼(宋)全国卷II劝学荀子(先秦)三峡郦道元(北魏)琵琶行白居易(唐)2014全国卷I离骚屈原(先秦)蜀道难李白(唐)春望杜甫(唐)全国卷II离骚屈原(先秦)行路难李白(唐)赤壁赋苏轼(宋)2015全国卷I离骚屈原(先秦)使至塞上王维(唐)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全国卷II逍遥游庄子(先秦)琵琶行白居易(唐)赤壁杜牧(唐)2016全国卷I劝学荀子(先秦)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全国卷II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蜀道难李白(唐)阿房宫赋杜牧(唐)全国卷II

12、I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琵琶行白居易(唐)赤壁赋苏轼(宋)由上表可知,近五年这一题型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前两年以填写上下句的模式考查,难度不大。从2014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先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在致为: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年份试卷体裁题目2012全国卷中国现代小说老舍马裤

13、先生2013全国卷I外国小说莱巴尔莱塔(阿根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全国卷II中国当代小说阿城峡谷2014全国卷I中国现代小说叶紫古渡头全国卷II中国当代小说刘庆邦鞋2015全国卷I中国当代小说李德霞马兰花全国卷II中国当代小说刘震云塾师老汪2016全国卷I中国当代小说李锐锄全国卷II外国小说迈尔尼战争全国卷III中国当代小说贾平凹玻璃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

14、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试题共4道题,25分。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是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分值为5分;第(2)(3)题为主观分析题,往往考查对文具体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II卷的第(4)小题,要求比较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

15、己在性情气质、精神困境的根源上的异同。这是有意识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年份试卷选篇题材2012全国卷谢希德的诚与真中国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全国卷I“飞虎将军”陈纳德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全国卷II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2014全国卷I科学巨人玻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全国卷II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16、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2015全国卷I朱东润自传传记文学家全国卷II将军赋采薇抗日爱国将领2016全国卷I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传记文学家全国卷II吴文俊的数学世界著名数学家全国卷III一代通儒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从题型看,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2)(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

17、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在选材上,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I卷学术性自传文字,并辅之以“相关链接”。在设题上稳中有变,2015年全国I卷和2016年全国III的第(4)小题在

18、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对考生的收获的考查。重视学生本体对材料的收获和启示,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合。(五)语言文字运用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2012年后连续几年不再出现字音、字形试题,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成为高频考点。分值为20分,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从近五年高考试卷来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活的题目;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命题重点往往落在成语对象误用、望文生义、不合语境、褒贬失当等方面。病句辨析题有如

19、下特点:一是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二是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三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语言连贯题为考查重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为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事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

20、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六)写作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2015年全国I卷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求写一封信。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真实写作任务。2016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

21、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禁止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而201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命题呈现如下特点:一、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二、注重思辨能力;三、引导个性思维;四、凸现理性人文色彩;五、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可以说,近

22、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讲求开放性,但不论怎样创新变化,都离不开在“生活性、文化性”这个圈子里做文章。从选材的角度看,作文方向更关注社会生活,更体现时代风采,更强调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三、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1、回归课本。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就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2、坚持积累。小到一个字,一个词,大到一篇文章,都是语文大厦的根基。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只有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能力。3、倡导读书。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的阅读,视野和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三学子视读书为浪费时间

23、,这是认知的误区。4、重视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很强,离开了训练就会生疏。但这个训练是科学的训练,不是盲目的做题。应跳出题海,按基础、经典、创新三个层次精选试题,提高效率。2017年全国I卷聚焦气候正义,全国II卷回望传统文化(瓷器文化),全国III卷则在反思历史文化。2017年全国新课标II卷第二小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从文本论证的角度的设置题目,这一点值得所有使用新课标II卷的学生注意。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把握考纲变化 沉着应对高考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卷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陈 杰 日前,2017

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下文简称考试说明)出炉,相较于去年的考试说明有着显著的变化,更加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通过对选考模块的调整,更加优化考查内容,以达到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考试说明解读 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没有变化,试卷结构则是考试说明最显著的变化,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

25、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全卷共22题。由于去年有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各有4小题,考生须在其中二选一作答,所以去年全卷实际共有20题,今年增加了2题。试卷结构的调整,促使考试内容的设计更加科学,进一步增强了试卷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也体现了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2.考试范围与要求。现代文阅读部分,取消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的划分,原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与“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起,归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名句名篇默写篇目与去年保持一致,仍为64篇。语言文字应用和写

26、作部分,除写作删去“不写错别字”的注释“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之外,并无显著变化。 3.题型示例。论述类文本阅读没有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篇,分别是玻璃(2016年全国卷3)、岳桦、战争(2016年全国卷2),增加的2篇去年考题在题型设置上有所变化,由4小题改为3小题,其中第(1)题改为4选1的选择题,去掉原第(3)题,岳桦同样如此。实用类文本阅读保留了去年的叶圣陶在四川、下笔不觉师造化,题型设置不变,增加了1篇吴文俊的数学世界(2016年全国卷2),题型设置有变化,增加1道4选1的选择题,原5选2的选择题由第(1)题改为第(2)题,去掉原第(2)(3)题,原第(

27、4)题改为第(3)题。第4篇新闻阅读删去原材料一,原材料四语段有删减,题型设置上,原来的4道主观题被替换为1道4选1选择题、1道5选2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文言文阅读没有变化。古代诗歌阅读增加1篇落叶,由1道5选2的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构成,其中5选2题是对原高考题的改编。名句名篇默写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语言文字应用增加1道5选2的成语辨析题。写作没有变化,仍为1题。 二、备考建议 1.现代文阅读。第一,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选考”变为“必考”后,阅读量一定会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练习及各类考试中,都要有意加强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的训练;第二,因前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

28、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传记,并且采用的是2选1模式,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往往会倾向于专攻小说或传记而忽略了其他文体。考试说明调整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是必考内容,大家复习时要二者兼顾,还要注意到新考纲中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样例作了语序调整,将“新闻”调整到了“传记”的前面,意味着今年的高考题有可能出现新闻阅读;第三,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强调答题的规范性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古诗文阅读。第一,在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备考中应以必修五课本中古代文化常识和高中文言文为根据,以“随文积累”为原则,以“常见”为标准,切忌一味求多,甚至刻意搜罗繁难冷僻的内容,给学生备考带来沉重负担;第二,根据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鉴赏可能由1道多选题和1道主观题构成,多选题导致涉及的知识面可能会更广,除常考的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考点,可能会涉及相关的文化常识。这就要求我们对诗歌有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否则可能导致判断失误;第三,名句名篇默写的分值减少1分,如果依然考查情境式默写,就会有1道只需默写1句名句的小题。这样的话,考查的内容也会有所调整,之前考查的大多是成对出现的名句,而改变之后可能会涉及一些名篇中的单个名句,特别是一些记叙类文本中的名句。建议备考时要关注单个意思完整的名句。 3.语言文字应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可以发现每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