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444.78KB ,
资源ID:88981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8981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方案.docx

1、高层建筑型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技术方案 “XX锦城一期(人才苑)”工程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年 月 日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XX锦城一期(人才苑)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办西干道以南,北面临市政道路,西面和东面临已建住宅,南面临学校。本工程属于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172863.16m2,地下两层,主要为车库,地上33层,为住宅,栋号为1#、2#、3#、4#、5#、6#、7#楼,建筑最大高度:105.2m。地上建筑面积122022.64m2,地下室面积约23900 m2。 本工程由成都市龙泉驿区国

2、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成都交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二、施工要求1、确保脚手架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2、脚手架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操作人员需取得特殊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三、脚手架工程特点 1、本工程属于搭设总高度大于95m的高层建筑外脚手架。2、建筑外形转折、收口较多;脚手架搭设时应注意遵照规范处理好拐角处的构造做法。3、根据甲方要求及工程特点,对1#、2#、3#、4#、5#、6#、7#楼高层拟共作5次悬挑,分别在建筑物的5F、11F、17F、23F、29F楼面用16号工字钢对脚手架进行悬挑搭设。每次悬挑架体高度不

3、得高于20m。四、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网络2、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第二节、编制依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相关施工设计图纸等。第三节、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脚手架排数双排大小横杆布置大横杆在上搭设高度(m)30立杆型号48.3 3.6立杆纵距(m)1.5立杆横距(m)1.05立杆步距(m)1

4、.8连墙件布置方式二步三跨型钢悬挑长度(m)1.15锚固长度(m)1.25倍悬挑长度钢丝绳支撑道数1施工均布荷载(kN/m2)3同时施工层数2脚手板铺设层数10地区成都基本风压(kN/m2)0.35二、工艺流程1、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水平悬挑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2、具体施工部署结构4F层以下包括地下车库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从结构5F层起向上采用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1#、2#、3#、4#、5#、6#、7#楼悬挑总高度103.2m,分五次悬挑到顶,分别在建筑物的6F、12F、18F、24F、30F楼面用不小于16号的工字钢对脚手架

5、进行悬挑搭设,每六层挑一道(架体高度为18m),每次悬挑架体高度不得高于20m。计算时按悬挑20m进行计算。三、施工方法及措施3.1:脚手架方案的选择依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所有楼座地下均为二层,地下二层至地上六层采用落地式双排单杆脚手架,地上六层往上采用型钢悬挑式双排单杆脚手架。3.2:脚手架设计脚手架设计分阶段、分形式进行搭设,见下表:阶段 脚手架形式脚手架设计及高度 基础地下室、地上1-6层顶落地式基础为基槽内混凝土基层,架体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50米。钢管类型为483.6,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4.

6、50米,剪刀撑设置在架体拐角,6m钢管与水平呈45-60地上6层至屋面悬挑式基础为16#工字钢,悬挑型钢与园钢直径16的一级圆钢锚固,每个外挑部位构件设钢丝绳斜拉,剪刀撑沿架体满布,6m钢管与水平呈45-60,每次悬挑高度为19.8m,。 为基槽回填土提供方便及节约料具,本工程地上从6层顶板开始采用工字钢悬挑脚手架,同时施工2层,地上6层以下采用落地脚手架,拟采用16#工字钢悬挑架,从6层顶板开始悬挑, 每次悬挑6层,每次悬挑最大高度19.8m(3.061.8)。(1)材料选用脚手架由大小横杆、立杆、防护栏杆、斜杆、挡脚板、剪刀撑、工字刚等组成,采用48x3.6钢管(油漆涂刷成黄色),并用扣件

7、连接成整体。悬挑脚手架外排架内侧挂绿色密目安全网,操作层底部满挂大眼网。(2)悬挑主梁悬挑主梁均采用16#工字钢,根据部位不同,悬挑长度和锚固段长度按如下划分:一般部位: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15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1.80m,内侧立杆距结构外皮0.30m,端部每3米及特殊部位设置斜拉钢丝绳14mm;阳台部位:悬挑段宽度0.3M,单排设置悬挑架体,并设置端部拉绳。电梯井、楼梯间部位:在外墙及对面墙体上预留穿墙洞,适当的部位设置钢丝拉绳。(3)架体搭设脚手架采用单立杆双排钢管脚手架,内侧立杆距结构外皮0.30m,内外立杆间距0.80m,纵向间距1.50 m,大横杆步距1.80m,连墙杆采用楼板

8、上预埋钢管固定连接,按2步3跨设置。(4)悬挑梁端部使用斜拉钢丝绳。钢丝绳选用14mm(619)进行卸荷,钢丝绳拉结位置与外架外侧立杆共点,斜拉角度不小于60。(5)使用时间计划在外墙装饰完成后拆除外架。 3.3:脚手架搭设3.3.1、双排落地脚手架3.3.1.1脚手架构造要求双排落地脚手架,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排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483.6,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4.50米,剪刀撑在结构墙体拐角处布置,从下至架体顶部上。连墙杆采用楼板上预埋钢管固定连接,按2步3跨设置。3.3.1.2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流程

9、铺设脚手板弹线、立杆定位摆放立杆大横杆两端竖立杆并与大横杆扣紧安大横杆端小横杆、竖小横杆端立杆并与小横杆扣紧安另一侧大、小横杆及立杆补间隔的立杆并安小横杆调校立杆及第一步大横杆安扫地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扫地小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小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连墙连接杆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及连墙连接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挡脚板,并挂立网防护验收。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结构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分出立杆位置,并点出立杆标记;脚手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铺放必须平稳。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

10、中间的,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3.3.1.3脚手架搭设的工艺要求 (1)立杆脚手架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立杆垂直度偏差保证在50mm范围内。开始搭设立杆时,每步大横杆均须与相邻的结构柱连接。(2) 大横杆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应布置在立杆间的里侧且相临步架须错开,

11、大横杆杆件长度宜6m、4.5m。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临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立杆间距,并应避免设在大横杆的跨中。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大横杆四面架子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作业面层需搭设一道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其高出脚手板600-900mm,并在作业层设挡脚板。(3)小横杆每一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在大横杆上与立杆扣紧。靠结构一侧的外伸长度小于250mm,在外架立面外伸长度不大于100mm。操作层上小横杆除在主节点处设置外,还应在跨中增设12根小横杆以满足脚手板支撑需要。连墙用小横杆应与架体立杆或大横杆采用

12、直角扣件连接牢固。 (4) 护身拦杆每一步距内,在外排脚手架立杆的中间设置一排拦腰杆,确保安全,采用483.6钢管。(5) 连墙构造连墙钢管和脚手架连接采用单双扣件,连墙件布置为2步3跨,连墙件位置应与立杆位置相对应。脚手架使用过程中需在楼层处搭设临时施工作业层,要求脚手板铺设后与楼层面平齐或低50mm。(6)脚手板脚手板采用平铺,接头采用对接,脚手板悬挑长度不大于150mm。在作业层下部搭设一道钢板网和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二层。 落地脚手架立杆下铺通长跳板,每段作业层满铺脚手板,下设安全网。脚手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用直径1.2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当脚手板长度小

13、于2 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0m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7)剪刀撑搭设要求剪刀撑在拐角处4跨5步设置一道至架体顶部,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在搭接范围内用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连接。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8)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同时适度拧紧扣件

14、,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050Nm之间,最大不能超过65Nm。连接立杆的对接扣件必须采用十字对接扣件;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头要向上,以防雨水进入。按脚手架设计的间距、排距要求进行定位。脚手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9)安全网的架设在脚手架的外立杆和栏杆的里侧满挂1.86m的绿色阻燃密目安全网。在作业层的脚手板下平挂36m安全尼龙兜网,施工层满铺脚手板。每隔3层高度不大于10m必须设置一道平网。(10)脚手架的防雷、防电措施防雷:主体施工阶段正处雨季,遇降雨时,人员不得站在最上层架体上;进入楼层内避雨时也应与架体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免雷电伤人,设置接地线与强电设计的接

15、地体进行有效连接。防电:脚手架在架设和使用期间,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对有近距离接触的电线和脚手架应进行包扎隔绝,脚手架采取接地处理。在脚手架上施工的电焊机,混凝土振动器等,要放在干燥木板上,操作者要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器外壳要采取保护性接地或重复接零措施。夜间施工的照明线通过脚手架时,使用电压不超过12伏的低压电源;电源线严禁直接绑挂在脚手架上,如必须绑挂,要用木方等绝缘材料作为隔离措施。接地线:采用12镀锌钢筋或540的镀锌扁钢,接地线与强电设计的接地体进行连接,并保证接触可靠。(11)挡脚板及警示带每层在密目网内侧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材料为15mm厚木复合板,作业层脚手板两

16、侧设置。表面涂刷黄黑相间的条纹,斜度与水平呈45,涂刷时用标记笔画好分界线,采用美纹纸粘贴涂刷,达到美观效果。警示带设置于脚手架密目网外侧,沿脚手架周圈布置,每层楼层处均设,为外表涂刷红白相间油漆的木质板材,高度为200mm,其余涂刷要求同挡脚板,也可购买无纺布警戒布用胶水粘贴于板材表面安装使用。3.3.2、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3.3.2.1、水平悬挑梁水平悬挑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和截面抗屈曲能力,水平悬挑梁的纵向间距与上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相同,立杆直接支承在悬挑梁上。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支承结构应有可靠的定位连接措施,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通常采用在挑梁或纵向钢粱上焊接150-200

17、mm、外径40mm的钢管,立杆套在其上,并同时在立杆下部设置扫地杆。见下图3.3.2.2、斜拉钢丝绳转角部位及阳台部位的悬挑工字钢端部用直径14mm钢丝绳与悬挑层上上层混凝土墙体顶部斜拉,竖向距离6.0m,斜拉角度不小于60。钢丝绳弯折处的混凝土角部剔成弧形,混凝土梁角下部垫方木,不得将钢丝绳与坚锐的物体直接接触,详见下图。图例 阳台及转角部位斜拉大样钢丝绳卡扣连接方法和要求: 钢丝绳卡扣连接法一般常用夹头固定法。通常用的钢丝绳夹头,有骑马式、压板式和拳握式三种,其中骑马式连接力最强;应用也最广,压板式其次,拳握式由于没有底座,容易损坏钢丝绳,连接力也差,因此,只用于次要的地方。 钢丝绳夹头在

18、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用夹头时,应使其U形环的内侧净距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太大了卡扣连接卡不紧,容易发生事故。 上夹头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时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夹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可靠。 夹头要一顺排列,U形部分与绳头接触,不能与主绳接触,如图所示。如果U形部分与主绳接触,则主绳被压扁后,受力时容易断丝。 为了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发现钢丝绳是否滑动,可在最后一个夹头后面大约500mm处再安一个夹头,并将绳头放出一个“安全弯”,如图所示。这样,当接头的钢丝绳发生滑动时,“安全弯”首先被拉直,这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所有斜拉钢丝绳必须设置安全弯

19、,用不少于3个卡扣固定。3.3.2.3、立杆设置 (1)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顶层顶步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部位结扎不少于2道,立杆顶端亦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2)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3.3.2.4、大小横杆、剪刀撑设置(1) 纵向水平杆亦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要求如下:当采用对接

20、时,对接扣件应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里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2) 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

21、体受力。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并且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不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0mm。 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3) 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均

22、必须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3.3.2.5、水平防护、安全网的架设在脚手架的外立杆和栏杆的里侧满挂1.56m的绿色阻燃密目安全网。在作业层的脚手板下平挂36m安全尼龙兜网,施工层满铺脚手板。每隔3层高度不大于10m必须设

23、置一道平网。在作业层水平硬防护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如图);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如图)。(3) 竹笆脚手板

24、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3.2mm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a)脚手板对接; (b)脚手板搭接 (5) 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支;(6) 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3.3.2.6、防护栏杆(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2) 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3)

25、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4)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在脚手架内侧设1.2m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3.3.2.7、连墙件 (1) 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6.1的规定。表6.4.1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注:h步距;la纵距。 (2)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

26、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3)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4)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

27、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5)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6) 连墙件构造示意图四、检查验收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按规定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2、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应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行分阶段组织单位

28、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3、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1) 根据编制依据相关文件法规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2) 脚手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3)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4)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5) 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4、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入施工验收报告。(1)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2) 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3)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4)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

29、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5) 垂直度、水平度及立杆的沉降是否合格。(6)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是否超载。(7)验收时需按扣件式脚手架验收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表AQ2.10.2.1进行验收。第四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组织保障1、安全保证体系2、环境保护体系二、技术措施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1、钢管架应设置避雷针,分置于主楼外架四角立杆之上,并联通大横杆,形成避雷网络,并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30。2、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外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3、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4

30、、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篾混用。5、外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6、严禁脚手板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以及多层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7、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8、结构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支搭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9、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10、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时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临时性

31、用的悬挑架的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11、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12、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脚手架拆除技术措施13、“四口五临边”、通道搭设。14、需要设置连墙杆,保证脚手架整体刚度,设置位置方式。15、脚手架周边应设排水沟。16、临电使用不的搭设在钢管架上,或采取措施。17、拆架:1、拆架前:(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2)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3) 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4) 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