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0 ,大小:145KB ,
资源ID:89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数学第五册教案天台岗.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学第五册教案天台岗.docx

1、数学第五册教案天台岗第 一 单元 第 1 课(小节) 1课时教学课题毫米的认识课型新课学习目标 1、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细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具准备主题图、1角的硬币、1粒米、测量工具(直尺、三角尺等)、投影仪、教 学 过 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 师补充与修改学 生一、激趣引入1、复习长度单

2、位:米、厘米。2、引出课题。二、实践探究1、探究毫米产生的意义(1)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师:我们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用什么单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你知道什么?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呢?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1米等于多少厘米呢? 2、师出示1粒米:这粒米长7(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1、探究毫米产生的意义。(1)出示例1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 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进行估计活动,并填表。(表见后面的板书)组织学生汇报和评价。设疑:谁的估计结果比较准确?怎样来验证?1、生:测量一个物体的长

3、度或距离用长度单位。我们学过厘米和米,测量较短的距离或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一般的物体长度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 2、有的学生可能知道,有的可能不知道。1、按照要求小组合作学习。(1)认真观察例1的情景图。分小组进行:依次估计课本的长、宽、厚。将结果记录在统计表内。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估计的?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评价。思考后回答:用尺子测量。复习旧知,制造悬念,引出新知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估计和测量的小组实践活动,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教 学 过 程(2)测量课本的长、宽、厚。2、探究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发现毫米和厘米的关系。(2)数学游

4、戏:考考你。3、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1)比一比(2)试一试(3)找一找三、回顾总结四、巩固练习(2)提出活动要求,组织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测量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小结: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2、探究毫米和厘米的关系问:观察尺子,你能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吗?能用数学语言说说吗?(2)问:1至2厘米之间是几毫米?3至5厘米之间呢?3、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1)观察尺子上的1毫米。同桌互相比划。(2)游戏:提出游戏规则,引导学生游戏。(3)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宽或厚是1毫米。测量哪些物体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完成 “做一做” 2、练习一的

5、第13题。(2)分小组合作测量课本的长、宽、厚。记录下测量时遇到的问题。测量后互相说说如何记录测量的结果。并汇报情况。2、探究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认真观察后自由说自己的发现: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2)抢答:1至2厘米之间是10毫米3、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1)同桌互相比划1毫米的长度。(2)同桌合作:从书中数出几页厚度大约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最后数有多少页。(3)学生找出后回答。说说这节课的收获。1、独立完成。 2、先估测,后验证,再对比。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得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小游戏进行巩固。通过比一比、找一找、试一试、说一说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

6、。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知识。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组名长宽厚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 直 尺 图 )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 第 1 课(小节) 2课时教学课题分米的认识课型新课学习目标 1、知道分米产生的意义。 2、了解分米和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选择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5、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由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

7、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例2的主题图、米尺、10厘米长的铅笔、10厘米长的纸条、投影仪、教 学 过 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 师补充与修改学 生一、复习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毫米、厘米、米的知识。二、实践探究1、测量课桌,感受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认识1分米。1、问:我们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队吗? 师:大家还记得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 1、测量课桌。(1)问:谁知道课桌有多长?(2)我们现在一起来测量一下。 引导学生选择测量工具,并参与小组交流。(3)组织学生汇报:选择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和收获。 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更简便?2、

8、小结:经过测量,发现铅笔和纸条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你能给这么长的距离取个名字吗?师:在数学中我们习惯把10厘米叫做1分米。板书课题。1、回答:毫米、厘米、米。按照从大到小排:米、厘米、毫米;按照从小到大排:毫米、厘米、米。 生: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1、测量课桌。(1)生:差不多是1米(或80厘米)(2)分小组测量:选择工具进行测量:米尺、10厘米长的铅笔、学生尺、10厘米长的纸条(3)小组汇报的结果可能是:用米尺测量的结果是70厘米。用10厘米长的铅笔量,有7枝铅笔长,所以课桌的长度是70厘米。用学生尺量也是70厘米。用10厘米的小纸条量也有7个,就是70厘

9、米。2、自由说出自己的意见。知道10厘米叫1分米通过给长度单位排队,巩固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系统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作铺垫。通过测量课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认识分米,并教 学 过 程3、探究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4、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5、排一排物体的长短。6、小结。三、巩固练习1、课后“做一做”2、练习一的第46题。、拓展练习3、师:根据刚才测量的结果,用一个等式表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4、比一比。师:你能在米尺上找到1分米吗?用你的拇指按在“0”刻度处,另一个手的食指按在“10”刻度处,感受1分米有多长。活动:用手比划

10、出1分米的长度,再请同桌帮忙测量准不准。5、师:拿出你的纸条和铅笔,把它们排在一起有多长?那3个、4个呢?10个呢?师:谁能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说说你的收获。1、重点指导结果的正确表达。2、注意个别学生的引导。、用根跳绳和把厘米的尺子量身高。3、可以写出:1分米=10厘米4、比一比。在米尺上找到1分米,按照老师的要求感受1分米有多长。同桌进行测量活动。 5、纸条和铅笔排出的长度是20厘米或2分米。依次是30厘米或3分米 思考后回答:1米=10分米1、同桌合作测量,集体交流测量结果。2、独立尝试完成,集体订正。、学生思考解决。自主发现厘米和分米的关系。通过“比一比、排一排”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

11、手操作过程中建立分米的长度概念,并探究出米和分米的关系。通过及时的练习,在交流中掌握单位间的关系和简单的换算方法。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 ( 直 尺 图 )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米=10分米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 第 1 课(小节) 3课时教学课题千米的认识 课型新课学习目标 1、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知道“公里”这个名称。 3、在“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活动中,发展学生对于长距离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2、体验1千米(公里)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概念,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1、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形成表象,能运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2、发展估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例3的主题图、软尺、卷尺、投影仪、教 学 过 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 师补充与修改学 生一、复习引入1、口答。2、用手势表示长度。3、填一填。二、实践探究、利用例的情景图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爸爸妈妈开车带小小和明明出去旅游。、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初步感知米和千米的关系。1、师: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大约多长?、让学生独立完成。50毫米=

13、()厘米5米=( )分米、认识千米。师出示例的主题图,问:从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图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千米吗? 小结: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师出示例主题图:小小和明明到了叶镇。在体育场看同学举行运动会。师:我校运动场跑道一圈长多少米?1、生:学过了米、分米、厘米、毫米。2、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认识千米。观察并找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到叶镇还有千米,到灵山还有千米。读课题:千米的认识。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认真听,知道千米比米大。、观察主题图。根据学校的实际回答: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14、米。复习旧知,为继续学习新知作好铺垫。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教 学 过 程、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组织玩“找千米”的游戏。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第题:连线。、完成练习二第题:选择。、实地测量千米。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师:小小和明明不知道千米要跑几圈,谁能帮帮他们?小结:千米是个米,所以千米等于米。公里就是千米,千米等于公里。(板书)师:米和千米哪一个计量单位大?要判断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呢?问:如果是米的跑道跑几圈呢?、师:千米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请学生从生活中找找。、学生完成后订正:自己连线的原因。、说图意:

15、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请学生走一走,大约走多少步?需要多少时间?再告诉学生10个这样的长度就是1千米,并让学生想像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请大家回家时估计一下学校到什么地方有千米?到你家的距离有多远?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千米就是个米,运动员跑圈就是千米。理解:千米(公里)米生:千米要大些。判断一个距离的长短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单位。:生:跑圈半。、学生同桌讨论后汇报:如汽车每小时行千米等。、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思考: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学生到操场测量出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有几步,需要多少时间,体会千米的长度。生:我们认识了千米(公里)

16、米通过探究,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通过“找千米”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千米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深化千米的长度概念。通过量一量、走一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千米的直线距离。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千米的认识。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 (主题图)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公里1千米(公里)=1000米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 第 1 课(小节) 4课时教学课题千米和米的换算课型新课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千米和米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在实践过程中巩固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形成知识网络。、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勤于

17、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教具准备学生尺、铅笔、表格、投影仪、教 学 过 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 师补充与修改学 生一、准备练习、口答:、填空二、实践探究、以“选钥匙开门”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单位换算的方法。()复习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探究千米和米的换算。、让学生口答练习题。个是()个是()个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分米()厘米分米()厘米()米、师出示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第一道门: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标有400厘米,5分米。下面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

18、毫米、5毫米、4米、50厘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同样有两把锁,分别标有3千米和5000米,下面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为什么呢?引导:1千米是多少米?3千米里有几个1千米?3千米是多少米?多少米是1千、学生口答练习。、完成填一填的题目。、观察图()生抢答:米的钥匙开厘米的门;厘米开分米的门。因为米厘米,厘米分米()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因为1千米是1000米,3千米里有3个1千米,也就是有3个1000米,所以3千米是3000米。因为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米是5千米,所以5000米是5千米。通过旧知的复习进

19、一步巩固米和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迁移学习新知作铺垫。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第一道门的活动,进一步复习旧知,为后面迁移学习作准备。 教 学 过 程()探究千米和米的简单计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的第三题。3、练习二的第四题:4、练习二的第5题:找路线。 5、补充:在括号内填入、或。6cm6dm 3cm5mm6、书10页第6题:聪明题。米,5000米是几个1000米?5000米是几千米()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5米、300

20、0米。学生选后说想法。小结:把千米换算成米,或把米换算成千米,我们都是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想的1千米=1000米。1、引导学生完成。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思考过程。3、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需要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请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学生可以有多种答案。分别出示了3千米、1200千米和30千米3个不同的出行路程。4、师提醒:这一题可有不同的路线。5、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思考后回答。(3)学生先独立思考解决,再全班交流、讨论、订正计算的方法:5千米-2000米=5千米-2千米=3千米;1000米+4千米=1千米+4千米=5千米1、独立完成。2、独立思考,

21、填在书上,再交流答案和方法。 3、学生先认真看图,然后小组内交流,可有多种答案。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6、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用“选钥匙开门”的方式引导学生迁移前面的知识解决本节课所遇到的难题。并初步感知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在不同的练习中巩固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板书设计千米和米的换算 第一道门: 第二道门: 第三道门:米厘米 1千米=1000米 5千米-2000米厘米 分米 3千米= 3000米 =5千米-2千米=3千米 5000米= 5 千米 1000米+4千米=1千米+4千米=5千米教学

22、反思第 一 单元 第 2 课(小节) 1课时教学课题吨的认识课型新课学习目标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结合具体情景,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物体的估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仪、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教 学 过 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 师补充与修改学 生一、利用例6的情景图,激趣引入。揭示课题。二、实践探究1、例6:认识吨。(1)学生发现

23、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解答。(2)解决动物们怎样过桥的问题。师出示:例6的情景图:今天阳光明媚,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去游玩,他们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准备过桥。小熊说:你们看,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 师: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有关“吨”的知识。1、认识吨。(1)问:“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谁能说一说? 在学生自由说的时候追问:你是怎样知道的。如果学生不清楚,可引导看书。(2)师:动物们到底能不能一起过桥呢? 引导学生将图中所有动物的重量加起来,并与1吨比较,看能否过桥。师:我们所说物体的“重量”其实指的是物体的“质量”。但重量和质量的词义并不

24、生仔细听老师讲故事,回答:桥边的牌子上写着:限重1吨。生观察挂图后,再提问: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怎样才能知道呢?1、参与学习。(1)自由说“限重1吨”的意思:不能超过1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看书知道: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2)按要求进行小组活动后汇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组长作好记录:400克+300克+500克+100克=1300克。不能一起过桥。以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自主探究,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吨,并知道它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

25、维。教 学 过 程2、感受1吨的质量,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3、巩固练习。4、小结。三、提高练习。1、做一做的第2题:解决问题。2、练习三第1题:连线题。相同。他们怎样才能过桥呢?你认为哪种方法最节省时间? 2、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师:从图上找哪些动物的重量合成1吨启发学生从身边寻找组合成1吨的事物。让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个同学的体重。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1吨,让学生感悟1吨有多重?3、课件展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1袋面粉50千克,几袋面粉重1吨?4、师:你学会了哪些有关吨的知识?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用吨来做质量单位?1、让学生交流后回答。2、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了解重

26、量和质量的含义。生:它们一个、一个过桥或者两个一起过桥生:最好是两个一起过桥。2、参与学习。生:1只熊、1头牛和1只鹿合起来正好是1吨联系生活寻找。如:平均1个同学约重25千克,4个同学约重多少千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3、学生看课件回答问题:10袋大米重1吨。20袋面粉重1吨。 4、生:1吨=1000千克。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计量较重的或较大件物品的质量用吨作单位。1、生: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没超载。2、独立连线,集体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增加了对数学名词的理解。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板书设计吨的

27、认识 1吨=1000千克 (挂 图) 400克+300克+500克+100克=1300克。 1300克1吨教学反思第 一 单元 第 2 课(小节) 2课时教学课题吨和千克的换算课型新课学习目标 1、掌握吨与千克之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技巧。 3、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吨与千克之间单位换算的方法,能正确换算。教学难点掌握吨与千克之间单位换算的方法,能正确换算。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 学 过 程活动内容活 动 方 式设计意图教 师补充与修改学 生一、准备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想一想。 二、探究实践1、例7:初步感知

28、单位换算的方法。2、练习三的第2题: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完成单位名称填空。卡车载重5() 摩托车载重250() 一个桃约重400()2、引导学生完成“想一想”。一棵白菜重1千克,()棵白菜重1吨。1头牛重500克,()头牛重1吨。1、初步感知单位换算的方法。 出示例7:3吨=()千克 6000千克=()吨 让学生先独立试做,再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2、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出示题目。5吨=()千克9000千克=()吨 1、正确完成单位名称填空。2、想一想,并独立完成。 1、参与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审题思考。独立完成,再交流:因为1吨=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1吨,6000千克有6个1000千克,所以6000千克= 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