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2 ,大小:601.75KB ,
资源ID:89097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097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1、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2 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 B李嘉图;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 A高失业; B滞胀; 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

2、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

3、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内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 B. 投资; C. 失业人数; D. 人均收入。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 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 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A产出; C就业;C名义工资; D实际工资。 14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 )。 A有效需求不足;

4、B资源短缺; C技术落后; C微观效率低下。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解决那些问题 16怎样理解GDP的含义 17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18什么是萨伊定律在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怎样实现充分就业 19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20简述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习题参考答案1(略)2A 3C; 4D; 5A; 6B; 7B; 8A; 9A; 10C; 11B; 12C; 13C; 14A; 15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量的考察,特别是对国民经济系统的总产出水平、价格总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说明这些总量是如何决定的;研究怎样使一国的总

5、产出水平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研究制约一国总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增长规律以及长期增长趋势中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性上下波动;研究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原因,以及它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发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和稳定物价的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宏观经济学也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16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理解上述定义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细节:(1)“一个国家或地区”蕴含着地域原则,即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不应计入本国的GDP。如居民购买

6、的化妆品,如果是在本国生产的,就应计入本国的GDP;如果是从国外进口的,就不应计入本国的GDP。(2)“一定时期”说明计入GDP的是核算期内(一般以年或季为核算期)所生产的产品,不包括以前生产、现期仍在使用的产品。例如,一幢旧房屋的买卖虽然发生在本核算期,但是由于旧房屋是过去生产的产品,所以不应计入本期GDP。但是,在买卖旧房屋过程中发生的经纪服务是本期提供的,其价值应计入本期GDP。(3)“所生产的”说明GDP只计算现期生产的最终产品。这就意味着,过去生产但在现期销售掉的产品不计入现期的GDP,现期生产但没有在现期销售掉的产品计入现期的GDP。(4)“最终产品”说明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

7、最终产品是指现期生产的不需要经过再加工就能直接供其购买者使用的产品,而中间产品是指现期生产的但必须经过再加工才能供其购买者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价值不应计入GDP,因为它会造成重复计算。(5)“市场价值”表明GDP是通过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分别乘以每种数量,然后加总得到的。同时说明计入GDP的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不计入GDP。(6)GDP为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和,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17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N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二者的数量关

8、系是:GDP等于GNP减去本国居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再加上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18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创造自身的需求,有多大的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古典宏观模型认为,健全的价格机制能导致充分就业。具体来说:(1)总产出等于总供给,总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2)工资的灵活变动使劳动力市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从而使总产出达到最大。(3)利息率的灵活变动使投资与储蓄趋于一致。(4)货币数量决定总需求,并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价格水平。19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批判,创立了宏观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

9、个方面:(1)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应从稀缺资源的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2)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3)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 20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有两本划时代的名着。一本是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另一本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宣告了西方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诞生。而160年后,即1936年通论的问世,则标志着作为西方经济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西方经济学流派中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不仅研究微观经济问题,而且还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如亚当斯密既研究商

10、品的价格与分配问题,也研究国民收入与国民财富问题。在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发表之前,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已日臻成熟,而宏观经济学则相当薄弱,与微观经济学不相适应。尽管如此,当时的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如马歇尔、庇古等人对宏观经济运行毕竟还有他们的一套理论观点,人称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价格与工资具有灵活性,当供求失衡时,价格与工资会迅速调整,使供求趋于平衡。因而,总供给曲线大体上是一条垂直线。既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总需求的变动就不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因此,调控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影响实际国民总产出水平和失业率,而只能影响通货膨胀率

11、。19291933年,西方各国爆发了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整个西方世界的失业人数超过4千万。古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对此茫然无知,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难免陷于破产的结局。凯恩斯潜心研究萧条经济学,突破前人的旧框框,创造性地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和就业理论,从宏观经济方面解释了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一些西方经济学者把1936年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一般认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有两个主要源头:一个是罗斯福新政,他在实践上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的例证;另一个是通论的出版,它从理论上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理论的“凯恩斯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价格和工

12、资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在经济不景气,实际国民产出水平较低时,总供给曲线基本上是一条水平线。在此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影响价格总水平,只会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因此,调控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实际国民产出和失业率。这样,凯恩斯理论也就为政府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

13、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理论风靡西方世界,不仅为绝大多数经济学者所信奉,而且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府也把它作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南。凯恩斯主义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从战后的繁荣阶段步入“滞胀”阶段。对此凯恩斯主义理论不能对此做出很好解释,当然也开不出对症的药方。为研究解决滞胀问题,各种经济学派应运而生,纷纷着书立说,对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种种修改和补充。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货币主义学派、

14、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这些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 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净出口、企业间接税、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现实GDP、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劳动力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失业、奥肯法则。 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流量指标( ) A消费支出; BPDI; CGDP; D个人财富。3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下列各项中除了哪一项外均计入投资需求( )。A厂商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的

15、支出; B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C厂商产品存货的增加; D居民购买股票的支出。 4在国民收入核算账户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5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亿元,则( )。 ANDP 亿元; BGDP 亿元; CGDP 亿元; DNDP5 亿元。 6所谓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 DGNP减出口。 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

16、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消费投资净出口。 8下列各项中,能够计入GDP的有(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出售股票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9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直接税; B折旧; C间接税; D净出口。10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增加价值法。11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 C工资利息中间产

17、品成本间接税利润; D厂商收入中间产品成本。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销售税; B公司所得税; C货物税; D公司财产税。1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项有影响。 AGDP; BNDP; CNI; DPI。14GDP的统计口径是否忽视了对中间产品生产的核算 15对总产出的衡量为什么需要三个指标 16在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中,间接税和直接税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17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出口是被看作支出还是收入 18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 19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相近的题目:为什么说GDP不是反应一国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 20如果价格上升,人们从出售物品中得到的收入

18、增加了。但是,实际GDP增长不考虑这种好处。那么,为什么经济学家喜欢把实际GDP作为经济福利的衡量指标21假设在下表中给出的是某国某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计算:(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项 目收入/亿元资本折旧3 564雇员酬金18 663企业支付的利息2 649间接税2 663个人租金收入341公司利润1 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 203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个人所得税4 021政府支付的利息1 051政府转移支付3 475个人消费支出19 919 22根据下表中资料计算:产品2006年产量(件)2006

19、年价格(元)2007年产量(件)2007年价格(元)A50602B7551006C40104011(1)2006年和2007年的名义GDP;(2)以2006年为基期年,计算2007年实际GDP;(3)2007年GDP平减指数和通货膨胀率;(4)2007年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增长率。23假设某国经济中GDP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遵从奥肯法则,奥肯法则的表达式为: 求:(1)当该国的实际GDP分别为潜在GDP的80、50、110时,其失业率分别为多少(2)当失业率目标分别为3,4,5时,实际GDP为潜在GDP的多少二、习题参考答案1(略)2D; 3D; 4B; 5C; 6A; 7B; 8D

20、9B; 10A; 11B; 12B; 13D。14没有。GDP口径统计最终产品的产值、而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的产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实际上,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中间产品的价值。更具体地看,最终产品的产值包含了所有中间产品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在新创造的价值这个意义上,中间产品的生产全部计入了GDP。15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是对总产出的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当年生产了多少,国内生产净值是衡量当年生产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这就需要在当年的产出中减去当年生产的资本折旧部分。国民收入是衡量当年生产总共投入了多少生产要素。16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征税,如销售税、增值税等,称为间

21、接税,因为企业往往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转嫁税负。政府对居民收入征税,如所得税,称为直接税,因为居民不能将其转嫁。在收入法中,间接税是在要素报酬基础上的加价,是总收入,从而是GDP的组成部分。而在对总收入的统计中,直接税被包含在要素报酬中,已被统计进入总收入。就是说,计入总收入的是所得税前的要素报酬。因此直接税在统计总收入过程中,不再作为独立一项收入统计,它在GDP中不起任何作用,只在个人可支配收入核算中起作用。17出口形成一国的货币收入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支出法不是强调本国居民支出,而是强调对本国产品的购买支出,支出的主体是否是本国居民是无需考虑的。对出口品来说,其支出主体是外国居民

22、。因此,在支出法中的出口是作为支出对待的。有支出就有收入,对出口产品从收入方面核算当然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时就不是以出口的口径进行统计,而是以要素报酬、折旧等口径进行统计的。18国民收入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关键,国民收入核算指标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性表述,它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状况。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但最为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支出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产品的最终使用去向有消费、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出口与进口之差)等四个方面,因此,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就是计算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

23、买和净出口的总和。计算公式为:GDPCIGNX 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个人用于建筑住宅的支出;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的支出。这里的I为总投资;G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如救济金等)不计入;NX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收入法是指通过把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和非要素收入相加来获得GDP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非企业业主收入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资中还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

24、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利润是指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红利等;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盈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非企业业主收入是指不受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生产法也称增加价值法。这种方法首先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再从总产出中扣除相应部门的中间消耗,求得各部门的增加值,最后汇总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得出GDP。通过计算增加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19西方国民收入核算通常通过GDP来衡量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衡量经济发展的程度,衡量国民生活水平,但GDP指标也是有缺陷的。(1)GDP统计中把一部分物品

25、和劳务给漏掉了,因此难以衡量一国经济的全部。例如,它漏掉了一国经济中的非市场交易活动,地下经济等。(2)GDP指标不能说明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例如,它无法反应人们的闲暇,无法反应污染程度等。(3)西方GDP核算中把所有的市场交易活动都包括进来,并不能真实反应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应人们从物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例如,赌博、贩毒盛行,也许GDP很高,但并不能说明该国国民生活的幸福。(4)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例如,由于GDP中包含有劳务,两个国家即使拥有相同的GDP,但是一个国家生产住宅,另一个国家生产音乐,则两国的物质生活水平

26、明显不同。鉴于以上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GDP指标加以修正,提出了经济净福利、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等计算方法和指标。近年来,经济学家试图采用“扩充国民收入账户”来修正GDP指标的缺陷。其中一个加项为地下经济,但不是所有的地下经济都是加项。例如,医生、保姆、农民的地下经济活动应计入加项,而赌博、贩毒等地下经济活动则不计入。其中一个减项为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0因为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实际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由于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GDP的变动只反映生产的产量的变动。因此,实际GDP是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

27、衡量指标。我们计算GDP的目的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实际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求与欲望的能力,这样,实际GDP是比名义GDP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21(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8 6632 6493411 6481 20324 504(亿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 5042 66327 167亿元(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折旧27 1673 56430 731亿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 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红利24 504(1 648253)3

28、 4751 05166427 793亿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7 7934 02123 772亿元(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23 77219 9193 853亿元22根据已知资料和有关经济学原理计算如下:(1)2006年名义GDP507554010865(元)2007年名义GDP602100640111160(元)(2)2007年实际GDP60100540101008(元)(3)2007年GDP平减指数11601008115 2007年通货膨胀率(11601008)100815(4)2007年名义GDP增长率(1160865)86534 2007年实际GDP增长

29、率(1008865)865 23(1)由奥肯法则的表达式 ,可得:u分别将80,50,110代入上式,可计算出与其对应的失业率。当80时,可得:u%当50时,可得:u当110时,可得:u%(2)由奥肯法则的表达式还可得: 当u3%时,可得:1()%当u4时,可得:1()100%当u5时,可得:1()%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习题 1简释下列概念: 经济增长、索罗模型、稳定状态、黄金律、黄金律资本存量、劳动效率、新经济增长理论。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 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的移动; B. 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的移动;C.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D. 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3根据索罗增长模型,n表示人口增长率,表示折旧,每个劳动力资本变化等于( )。A. sf(k)(n)k; B. sf(k)(n)k;C. sf(k)(n)k; D. sf(k)(n)k;4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 )人们的生活水平。A. 提高; B. 降低;C. 不会改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当一国经济中人均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产出小于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蓄率将( )人们的生活水平。A. 提高; B. 降低;C. 不会改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当一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