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10.85KB ,
资源ID:8927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2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中考历史考点梳理世界近代史第第四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中考历史考点梳理世界近代史第第四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ocx

1、安徽中考历史考点梳理世界近代史第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世界近代史第四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19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9年7考,12道,18分)历史坐标 国际视角世界中国阶段特征(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2)资本主义的扩展: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半殖民地化程度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经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化探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中外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国际条约体系;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

2、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考点梳理考点 1 玻璃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发殖民斗争 印度民族大起义 2011版课标: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人民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2019年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160周年)北师:九上P8690;统编:九下P231.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 9年1考 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 开始时间1813年开始斗争对象西班牙殖民者背景(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给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拉美的民族矛盾激化(2)美国独立战争和

3、法国大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拉美人民(3)启蒙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主要史实(1)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1813年,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1819年,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1825年,独立的上秘鲁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国家玻利维亚(2)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使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评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相互支援,领导南美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创建了新兴独立国家,被誉为南美(拉丁美洲)的“解放者” 2013.14(2)关联速查 世界反侵略民族英雄:华盛顿(P139)

4、、玻利瓦尔与圣马丁(P148)、章西女王(P148)、扎格鲁尔(P166)、纳赛卡(P183)、卡斯特罗(P184)北师:九上P8890;统编:九下P452.印度人民大起义 9年1考 时间18571859年原因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依靠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印度殖民地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引起了印度各阶层的不满:(1)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许多从事棉纺织业的手工业者破产(2)兼并印度王公领地,引起封建王公不满(3)取消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土兵宗教信仰参加者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导火索1857年的“涂油子弹事件” 主要史实(1)185

5、7年,印度爆发了土兵起义,后发展为席卷北部和中部的全民族反英大起义(2)英军攻陷德里,乘势进攻章西城,章西女王率军抵抗。章西失陷后,章西女王率军转战外地。1858年6月,章西女王在保卫瓜廖尔的战斗中牺牲(3)由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上层采取分化政策,加上各地起义力量分散,缺乏统一指挥。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影响(1)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政府撤销东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印度(2)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点 2 林则 彼得一世改革 压力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 北师:九上P929

6、3;统编:九下P682011版课标: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1.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18世纪初背景(1)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主体形成统一的俄国。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2)17世纪,沙皇专制统治之下的俄国盛行农奴制,工商业发展缓慢,封闭落后目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措施(内容)政治(1)改组行政机构,设立参政院,加强中央集权和沙皇专制权力(2)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3)在波罗的海东海岸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经济(1)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2)实行

7、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军事实行义务兵制,建立新式常备军和海军;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文化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影响积极:(1)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俄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使俄国在摆脱极端落后状态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2)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实力,为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3)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成为影响欧洲政治格局举足轻重的力量消极:(1)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提升了俄国争霸欧洲霸权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实力,使国际形势日益复杂 2.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俄国1861年农奴

8、制改革)9年1考北师:九上P9394;统编:九下P89概况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2016.17(2)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2)对外战争激化国内矛盾: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军事、经济的落后以及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腐朽,同时加剧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俄国“十二月党人”的活动宣传和扩大了西欧民主思想 的影响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

9、们的婚姻、家庭生活(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以出钱赎买的方式获得一份土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地价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俄国工业化历史进程:(1)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2)缓解了国内各种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消极(1)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包袱(2)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依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力,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关联速查 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10、革:戊戌变法(P58)、俄国年改革(P149)、明治维新(P151)、罗斯福新政(P169)知识纵横纵向: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受工业革命、近代化思潮的影响。横向: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俄国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考点 3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9年3考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年1考 北师:九上P9699;统编:九下P10132011版课标: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1861年1865年2016.17(1)背景(1)独立后的美国,存在着北方资本主义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和南方种植园奴

11、隶制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2)18世纪后期,美国北方走上工业化道路。英国工业革命对棉花需求增加,则刺激了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进一步发展(3)南北双方在争夺原料、市场、劳动力、处理扩张所得的西部土地、进出口关税税率等方面,矛盾尖锐已无法调和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领导人物林肯导火索(借口)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过程(1)爆发:1861年,南方诸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并挑起战争。史称“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发展:战争初期北方屡屡失利。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去西部耕种,调动了农民参战积极性。不久,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

12、言,调动了黑人参战的积极性。开始扭转了不利局面(3)高潮:1864年,联邦军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4)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积极作用美国内战是决定美利坚命运的一场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使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1)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2)维护了美国统一,并使南、北方在政治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为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推动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局限性黑人虽然获得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力,种族歧视依然存在,至今仍未完全

13、消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颁布时间1862年9月内容规定自 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各州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影响宣言发表后,广大黑人踊跃参军,北方军队人数和士气大增,开始扭转战局并最终取得胜利(2016.8)知识纵横纵向: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继独立战争之后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横向:19世纪60年代,西方发生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东方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折射出这些国家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都想要摆脱困境,探索国家发展的出路,说明工业化是近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异同比较 1.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项目美国独立战

14、争美国南北战争不同点直接原因美利坚民族同英国殖民者之间矛盾激化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矛盾尖锐领导者华盛顿林肯革命对象英国殖民者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南方叛乱势力)直接目的为了赢得美利坚民族独立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作用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使北方资本主义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相同点(1) 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2)根本目的都是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3)结果都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取得

15、胜利,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相同点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内容黑人奴隶和农奴都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获得了人身自由影响(1)都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2)都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3)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点方式(1)美国的废除方式:无条件地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2)俄国的废除方式:规定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要出高价赎买份地,实质是借机对农民进行掠夺影响(1)美国废除奴隶制相对来说较为彻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北师:九

16、上P101103;统编:九下P1416考点 4 日本明治维新9年5考 2011版课标: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间1868年开始2016.17(2)推行人物明治天皇背景(1)腐朽的封建统治: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德川幕府,对内实行封建政治统治和剥削,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严重的民族危机: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扣关日本,并最终使日本签署不平等条约。西方国家接踵而至,日本民族危机持续加重2014.15(2);2011.17(2)(3)发酵的社会危机:开港通商后的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手工工场倒闭、黄金外流、市场

17、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下级武士处境不断恶化(4)统治阶级内部调整:1868年,倒幕派(部分日本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还政于天皇,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目的富国强兵主要政策(措施)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军事实行征兵制度,建立新式常备军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建立新式学校、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推行欧美生活方式2015.11(3);2010.12.2派出以岩仓具视为首的使团出访欧美各国,学习西

18、方的先进经验和治国 方略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作用(1)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迈入了近代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并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消极影响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新威胁2016.17(2)关联速查 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P58)、俄国年改革(P149)、明治维新(P151)、罗斯福新政(P169)知识纵横纵向:日本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如:大化改新学习唐朝,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治维新

19、学习欧美,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横向: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同时期开始,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日本强大后,1894年对华发动甲午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引发了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的成功,吸引大量中国知识分子赴日留学,为中国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人才。异同比较 1. 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项目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农奴制改革不同点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未触动封建制度,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废除农奴制结果失败,没有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没有改变

20、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强大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相同点背景国家面临统治危机时间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目的都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方式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2.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见专题P217)史料学史【统计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统计表关键信息:1860年、1879年、企业数、工人数量【文献类】材料一 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

21、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摘编自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设问: 农奴制崩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依据材料分析农奴制崩溃的影响。(侧重史料实证)答案:事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影响: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或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俄国的社会结构;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等。材料二 1864年,林肯说:“我们(指内战双方)都宣称为自由而战,但在使用同一词时,我们所指的却不是同一件事。”对于北部来说,自由是“每个人”能够享有“他的劳动成果”;对于南部白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做主人的权威和 地位即拥有“任意处置他人及其劳动成果”的权力。

22、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设问:依据材料分析,美国内战期间,交战双方对“自由”的理解各是什么?双方分歧反映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侧重历史解释)答案:理解:对北部:自由意味着每个人可以自由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对南部白人:意味着白人奴隶主可以继续剥夺黑人奴隶的劳动成果。焦点问题:南北双方关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存在分歧。材料三 “(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设问:材料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指的是什么?(侧重历史解释)答案:指的是引进西方技术;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采用欧美教育学制;建立

23、君主立宪制等。中考真题再现一、 单选题1、(2018江苏常州)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二战后,英语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此现象主要源于英国进行( )A. 圈地运动 B. 殖民扩张 C. 光荣革命 D. 工业革命2、(2016聊城)19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美国的独立3、(2

24、016青岛)如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它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A B C D4、(2016广安)人们如此歌颂一位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英雄:“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这位英雄是(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尼赫鲁 D.克伦威尔5、(2018江苏南京)19世纪中后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实现本国历史重大转折的是( )A 玻利瓦尔 B 明治天皇 C 尼赫鲁 D 戈尔巴乔夫6、(2018山东潍坊)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

25、、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明治维新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是( )A 废藩置县 B 忠君尚武 C 殖产兴业 D 科举取士7、(2018江苏常州)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 )A. 导致了美国内战 B. 废除了农奴制度 C. 建立了世界霸权 D. 维护了国家统一8、(2018江苏南通)下图漫画想像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 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来自( ) A.英国、法国 B.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 D.俄国、日本9、(2018浙

26、江台州)造成如图变化趋势的因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经济迅猛发展 C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有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英国率先完成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美国 10、(2018广东)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 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 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 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 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二、材料题11、(2018四川南充)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

27、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

28、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

29、么启示?参考答案1-5 B B B B B 6-10 C D C C C 11(1 )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原因: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在同法国争夺殖民地过程中打败了法国;经济原因:英国已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 ) 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3 ) 官员依据:农奴在法律是自由人;列宁依据: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4 )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5 ) 国家独立统一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外纵横比较型材料解析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人性本善的哲学传统。在这样的人性

30、论和人文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因为人心本善的理论预定和圣人崇拜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行政监察成为封建帝王的统治手段。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统治手段并没有上升为一种制度的安排,加以固定下来,它完全仅作为帝王个人驾驭群臣的政治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行政监察思想能够推动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却日益萎缩并退化、变异为一种特务制度的原因。材料二西方从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盒子到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都确信不疑地认为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也就无从规避。在此基础上,西方得出政治原罪论:有权的人在行使权力时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西方对人的天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