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29KB ,
资源ID:89434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43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docx

1、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压力与压强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力与压强1、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2、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量单位的对应。【典型例题】例析:下列事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措施是A.铁轨铺在枕木上B.书包背带做得宽一些C.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D.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解析:在铁路的钢轨下铺设枕木、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

2、强。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上述分析可知,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为D。答案:D中考物理问答题答题四大要素问答题反映不太会回答,有话不会说,说了又说不清楚,说不准确,是容易丢分的题目。对问答题的应对办法是:一个完整的问答题应该包括四部分内容:1.物理现象2.物理过程3.理论依据4.正确结论,有上述几部分基本就可以得到。以北京市题52题为例:有不少考生答案是没有做功,因为石头没有移动距离,最多可得一半分,因为他没有把理论依据说出来。正确答案是:(1)小磊对石头没有做功(结论)(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理论依据)(3)小磊

3、对石头用了力,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小磊没有对石头做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再举一个中考问答题为例:用久的灯泡壁发黑,在相同电压下时,亮度比原来的要暗一些,为什么?有的考生就一句话,先升华后凝华。这只能给1分,正确的答案是:通电的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钨升华为气态的钨灯丝会变细,气态的钨遇到冷的灯泡壁,产生凝华现象,形成固态的钨,所以灯泡壁变黑了。变细的灯丝电阻会增大,根据电功率的公式,电压一定时,电阻增大,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减小,所以亮度会降低。用塑料圆珠笔做的物理小实验惯性现象轻推一下桌面上的圆珠笔,圆珠笔由于惯性仍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或将圆珠笔轻轻向前抛当它离开手以后,由于惯性

4、仍能继续向前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轻推桌面上的圆珠笔,圆珠笔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了推力的作用改变了圆珠笔的运动状态。或将圆珠笔轻轻抛出,圆珠笔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用力扳圆珠笔(或其中的笔芯、弹簧皆可),可使圆珠笔弯曲,说明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将圆珠笔的一端用力压在掌心,力的作用使掌心下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将圆珠笔竖直立于手掌心,手掌用力压圆珠笔,掌心下陷。说明了手压圆珠笔的同时圆珠笔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的关系圆珠笔的笔尖按压手指或掌心,用力越大时笔尖陷得越深,表明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

5、果越明显。也可将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分别按压在圆珠笔的两端,同时向内施加压力,可以看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摩擦的种类轻推圆珠笔,圆珠笔在桌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也为滚动摩擦。手握圆珠笔,笔不下落,这是因为笔和手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如将手略松开一点,圆珠笔会沿掌心向下滑落,此时产生的摩擦为滑动摩擦。变滑动为滚动可减小摩擦将课本平放于桌面上,水平拖动课本。然后在课本底部平行铺垫几支圆珠笔(或笔芯),沿铺垫的方向水平拖动课本,与前相比课本更易被拖动。说明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手握圆珠笔轻轻释放,圆珠笔在

6、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如用细线系牢圆珠笔,将它悬吊起来,静止后细线也将悬垂于竖直方向。说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杠杆的平衡用一只手指尖托住圆珠笔,稍稍调整指尖在笔上的位置,使圆珠笔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此时,圆珠笔以指尖所在位置为支点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光的直线传播将圆珠笔直立在阳光下,其影子的产生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或者我们隔着物理课本去看桌面上的圆珠笔,“看不见”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折射将圆珠笔斜插人水中,圆珠笔的水下部分向上弯折初二。或在圆珠笔插人水中后,透过透明玻璃杯的侧面观察圆珠笔,发现圆珠笔的水下部分“变粗”了。这些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摩擦起电将塑料圆珠笔的塑料外壳在头皮上摩擦

7、几下后靠近小纸屑,纸屑被吸上。说明塑料圆珠笔与头皮摩擦后带上了电。导体与绝缘体将圆珠笔的塑料外壳接人实验电路中,由于塑料外壳不易导电而使得电路不能接通;如将其中的弹簧(或金属部分)接人电路,电路接通,说明弹簧(或金属部分)容易导电。如将圆珠笔的塑料外壳弄潮湿后再重新接入电路,电路却被接通,说明了导体与绝缘体并无绝对的界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手握圆珠笔,竖直释放,其尾端接触桌面后发出声音,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接触桌面下方,感受桌面的振动。或者,我们可将圆珠笔笔芯的一端按压在桌面上,轻轻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端,笔芯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如迅速握住笔芯,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将圆珠

8、笔笔芯的一端竖压在桌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端,用力越大时,笔芯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将圆珠笔笔芯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改变笔芯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笔芯,发现笔芯伸出桌面端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将圆珠笔置于两掌心之间,双手来回揉搓圆珠笔,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使圆珠笔的温度升高。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将圆珠笔用细线吊起,做成单摆,观察其来回摆动时速度与高度的变化。也可将圆珠笔竖直上抛或自由下落,观察运动过程中高度及速度的变化,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德国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

9、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一堂课是不可的。”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其中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演示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演示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演示实验。本文就改进演示实验的途径和原则浅论一、二。一、演示实验的改进的途径1、补充演示实验的数量教材已列出大量实验,但仍有的章、节还没有演示实验或数量还不够。有和没有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区别,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加入演示实验很有必要。当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错误前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规律相

10、抵触矛盾时,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在表面上能够接受正确的观念,但还没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在解释现象、分析问题时容易不自觉地运用到原来的错误前物理概念。这时需要强烈的刺激打破旧认识结构的平衡。即使教材已列出演示实验,还有必要补充惊奇的演示实验,加强和反复刺激,让新建立的认知结构得到强化和巩固。“惯性、惯性现象”的教学,在牛顿第一定律的之后,学生已初步认识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还不牢固,还残留着“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的错误物理观念。草地上滚动的足球被分析受到“前冲力”,斜面下滑的木块受到“下滑力”等,就是错误前物理概念残留的有力证据。为了强行扭转这一认识

11、,在教材设计的“纸飞蛋落”(引言)演示实验“尺打棋子”、“拉车木块后倒”、“刹车木块前倒”(插图可改成实验)基础上,还可加入演示实验。教学时,在学生复述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展示实验:取一颗棋子用双面胶粘在右手掌心,右手掌迅速向左运动,遇到左手阻挡突然停下,而棋子仍然快速飞出掌心,问:“手掌停下,棋子不再受到手掌推力,为什么还能飞行?”学生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物体不受外力时,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然后举例子:炮弹出膛、汽车刹车、手抛石子(可演示)归纳出运动物体本身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随后,让学生猜想静止的物体本身有无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特性,有的学生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推理,有的学

12、生会举例证明。演示实验:把一个细而高的钢笔筒立在一张长纸条上,笔筒好不容易站稳下来,手轻轻拿住纸条一端,另一只手迅速打击纸条中部,纸条被快速抽出。打击之前,学生异口同声喊:“倒,倒!”当看到笔筒纹丝不动地站立着,在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教师趁机讲解:“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惯性”建立后,回顾“纸飞蛋打”实验并进行揭谜。这样演示(刺激)应用(顺应)演示(刺激)直到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课堂中第一个实验不仅引入了新课,同时对牛顿第一定律认识进行了强化;第二个实验是强行扭转学生头脑已有“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错误概

13、念或防止其形成,对学生旧的认知结构也有强烈震撼。2、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现行教材有很多精彩的演示实验,教师教学时,由于种种原因,教材给出的一部分演实验效果不尽于人意,需要我们大胆地改进,重新设计。初二物理“音调”中,“纸片划过木梳”、“橡皮筋振动”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调高低并研究音调高低与振动之间的关系。而上述两实验音调变化小响度也小,能够听到的学生少,乐感不强的学生靠耳朵辨别两次声音的音调就很困难。如果用琴弦代替橡皮筋做实验器材做演示,或者干脆抱一吉它走进教室,让学生体验音调高、低。对不同粗细、松紧的弦发出的声音进行对比,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这样做效果既明显,又能调运学生的。教材上的演

14、示实验则改成小实验让学生课后体会。“液化”中“压缩体积,乙醚液化”的实验,在常温下,靠拉开活塞很难做到液态乙醚全部消失,压缩体积气态乙醚液化后分布注射器筒壁,多生观察困难,直观效果不好。如用一只空的透明外壳打火机和充气罐代替上述实验,调整好打火和充气罐的位置关系,对打火机充气,学生可以清清楚楚观察到打火机内气体被压缩时变成液体。还容易联想到自家液化气罐的灌入情景。操作简单,效果直观,学生的兴趣也很高。3、借鉴与扩展对于无法演示的实验,可向学生展示多媒体模拟实验的课件,也是对演示实验形式扩展。如飞机投弹图3:二、改进基本原则1、明确目的,优中选优,追求更好效果。一方面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另一方

15、面根据教学要求选择适合的实验。如果要达到创设情景和引入新课的目的,选择的实验,最好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果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实验应力求做到“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学生终生难忘;如要强化新建认知结构,实验应源于生活来自学生身边,唤醒学生再认识,并为学生回到生活中解释现象、分析问题供示例和桥梁。一只苹果插上铜片、锌片,接上导线也能让发光二极管发出光来。2、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启发性和考虑实验组织上的递进性。好的演示实验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但也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促进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对多个演示实验的组织宜层层递进,先简单后复杂,先直观后抽象,如初中“压强”演示实

16、验“冷水锤子”如图4,冷水浇淋充有大量热水蒸气的密封易拉罐,伴随响声易拉罐被大气压瘪变形,制造了“惊奇”教师趁机置疑“是水把易拉罐砸瘪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下面的演示实验则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如图5(内部挤出了空气)“覆水杯”如图6(水代替了空气)“瓶子吞鸡蛋”如图7(瓶内空气减少)。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组成串联电路【目的】和掌握组成串联电路的;研究串联电路开关的接法和控制作用。【器材】一号干电池2节(带电池夹和接线柱,或用其他3伏直流电源),小灯泡(25V、03A)2只(带小灯座和接线柱),单刀开关3只,导线若干(塑料包软导线或裸线),小刀。【步骤】用导线把3伏电

17、源、一个开关和两只小灯泡,按照表141中情况1的电路图布置元件,并且连成串联电路。核查所连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暗情况(可以用符号代替,如“亮”划“”,“暗”划“”)。断开开关,观察并记录小灯泡的亮暗情况。这个开关能控制几个小灯泡?将开关K改接在两小灯泡之间,按照情况2的电路图组成串联电路。重复步骤、。将开关K接在小灯泡和电源负极之间,按照情况3的电路图组成串联电路。重复步骤、。根据实验结果说明,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几只小灯泡的亮和暗?开关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有没有变化?(用文字作表述)。初中物理知识点辅导笔记之并联电路【辅导笔记之并联电路】以下是对并联电路知识

18、点的总结学习,同学认真看看西门的内容讲解。并联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电流:I=I1+I2+In(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U1=U2=Un(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1/R=1/R1+1/R2+1/R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则有R=r/n分流作用:I2(I1)=R1(R2)计算I1、I2可用:I1=R1+R2(R2)I总I2=R1+R2(R1)I总比例关系:电压:U2(U1)初三=1(1)W2(W1)=Q2(Q1)=P2(P1)=I2(I1)=R1(R2)备战中考物理高效复习计划第一阶段:按模块复习:按模块复习是总复习过程中必须

19、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前所学的点和题型现在也许有些淡忘了,有些章节还存在一些死角,而按模块复习正好可以把点系统梳理一下,复习完一个模块,试着建立起网络,检查一下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是否还有没复习到的盲点,再看看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例如压力、压强浮力可以放在一起来复习,这三个知识点间有什么联系,经常出什么样的综合题,浮力的变化量思想,压力压强的计算技巧是否掌握,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不仅要把知识点都记下来,而且还要知道各知识点所涉及到的题型和解题思想。各位要注意:复习中有这样一些孩子,刚开始复习时就大量的做中考真题,如果您家的孩子是牛孩,基础知识掌握非常好,可以这样复习,但基础知

20、识掌握不是特别扎实的,最好不要在复习刚开始时这样做,因为中考综合性很强,知识范围广,像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做题,当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时,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做起来都非常吃力,这样复习浪费时间而且很低,强求速成往往欲速则不达。按题型复习:在按模块复习中,会给我们总结很多题型,很多解题思想,不仅是,科科如此。回家有一大堆的作业,还有堆积成小山高的复习在等着我们,要想把这些都做完简直比登天还难,孩子们被大量的作业压得直不起腰来,难道中考复习真的这样辛苦吗?其实也不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孩子们实际情况,减轻作业负担,提升复习效率,这就是按题型复习:如果一个题型已经完全掌握,就可先暂时放一放,把时间留给其他题

21、型,例如浮力中船球模型解题思想已完全掌握,那么这部分就不要再花费大量时间了,复习中要善于做减法,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些学生只喜欢做自己会做的题型。按模型复习还有个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一个题型做上10道题,每道题都进行深入思考,有不理解的再问老师初中数学,自然就有了做题心得,例如:写设计型实验的步骤时有的同学总是得不到,这时可以多找几道这样的题型,体会这类题型的规律,掌握了解题思想后,以后无论什么再也不丢分了。对薄弱环节复习:知识点系统梳理完之后,我们难免会有相对薄弱的地方,听有的家长讲:孩子本来学的挺好,但有几道题总是做不对,每次考试总是这里丢分。其实这就是孩子存在薄弱环节,要找到问题所在,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突破,做题时,提升做这类题的强度,要善于总结归纳解题技巧和方法。第二阶段复习:经过前面的复习,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要提高解答中考的,还要进行一定的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或模拟训练,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做几套近几年当地的中考,或者是模拟中考,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应试;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再进行强化训练,起到最后查漏补缺的作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