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2 ,大小:164.45KB ,
资源ID:89600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60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婴儿心理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婴儿心理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当研究普遍将婴儿理解为 0-3 岁时,原来很多在 2 岁处嘎然而止的研究终于有了“下文”,特别对婴儿思维、认知策略、语言交流、情感发展、个性特征等研究更是得以深入。见奥索夫斯基(OSOFSKY,1987)主编的婴儿发展手册和墨森等(P。M USSEN,1990)编著的儿童发展与个性一书中描述。二、婴儿期的定义弄清楚婴儿这一概念的确切年龄界限,是很重要的。孟昭兰认为界定婴儿期应从下述心理结构子系统的转折来看:1. 身体系统的生长与成熟,达到摆脱成人的携带、能独立地移动自身位置,去实现随意活动。2. 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达到神经细胞数量增长和神经联结构造基本完成,保证婴儿随意运动的实现;脑的功能区

2、域的划分和成熟。3. 言语能力发展,初步掌握语法规则,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的口语理解与表达。4. 认知能力发展,达到在表象记忆水平上、在动作中进行思维操作。5. 自我的发展,达到把自己与外界、他人区分开来。6. 情绪的发展,基本情绪的各类品种已具备。7. 个性发展,个体稳定的气质特征明显定性和性格倾向的初步显露。8. 社会性发展,通过依恋成人与他人交往保证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上述 8 个方面发展有先有后,相互连接又参差不齐。因此并非在同一天达到,但总体上在 2-3 岁均可实现。因此婴儿期确定在 0-3 岁较为妥当。三、婴儿心理学研究对象婴儿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从 0-3 岁的儿童的和

3、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婴儿心理学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三个 “WWW”,第一个 W 指w hat(是什么),即婴儿心理发展过程的特征与模式;第二个W 指 wh en(什么时间),婴儿心理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第三个W 指why(什么原因),对心理婴儿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二节 婴儿心理学的学习内容一、婴儿心理发展的趋势与基本规律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

4、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型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制显现 出来的过程。二、儿童各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我们知道:婴儿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发展一样,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即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先有量变,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婴儿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体现在婴儿心理发展呈现出年龄特征, 具体理解为:第一,婴儿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婴儿心理的年

5、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婴儿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这些时期也就是一些不同的年龄阶段。这些阶段是相互连续的,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一个时期接着一个时期, 新的阶段代替着旧的阶段,不能逾越,也不能倒退。第二,婴儿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婴儿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三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婴儿心理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不相同;个体整个心理面貌变化速度不同。这里涉及几个重要概念, 即关键期、危机期、最近发展区等。虽然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的共同趋势和规律,但对于每一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

6、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可能是不同的。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童发育早,心理成熟早,有的就晚;在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兴趣、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不同。四.影响心理的各种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实践活动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努力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因素起着决定作用。1 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遗传因素就是指从自己父母的遗传基因中获得的生物特征。它是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一方面,通过素质影响能力和

7、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它通过气质类型的因素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家长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 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发扬遗传素质中的优势,促使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2 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儿童心理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个别差异。社会环境的因素很多,对年幼的儿童来说,其中家庭、邻居、亲友、公共娱乐场所、市场、商店等等,影响最大。特别是家庭,从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的气氛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都无不影响着孩子的理想、志趣和性格等。由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教育更有密

8、切的关系。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注意从零岁开始就给婴儿的大脑以适应的信息刺激。3 实践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在游戏的活动中使心理得到发展的,离开了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心理的发展。游戏活动对儿童来说,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他们正是在游戏中发展智力、锻炼意志、培养品德、熏陶感情、塑造个性,使自己的心理得到迅速而良好的发展的。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也会怎么样。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从游戏开始。”所以,家长应创造有利的条

9、件,帮助和指导孩子开始游戏活动,使他们的智慧之花,通过游戏这一“媒介”得到尽情开放。4主观努力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先天的良好的遗传素质所提供的只是发展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要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才能得到发展,并转化为现实性。这个转化过程离不开孩子的活动和主观努力,体现在孩子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上。第三节 婴儿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一、婴儿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学派从 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利用儿童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1. 婴儿心理学早期研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从人的本性出发,把儿童

10、从出生到成熟分为四个年龄阶段,并编写了第一本以儿童年龄特征为基础,系统讲述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解。此外,夸美纽斯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儿童特点并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与教学原则。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 的,因此,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在他看来,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 9/10 是由教育决定的。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 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很小的年龄就开 始。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

11、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提出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成人要尊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应按照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 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盛行,对了解儿童心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 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心理上的连续性;动物与人类的表情(187 2)则进一步分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源。达尔文不仅从

12、种系演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也从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他认为,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可以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揭示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儿童成了研究进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对象。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就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是儿童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2.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 1882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包括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在该书中

13、,普莱尔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 3 岁的系统观察与描述,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阐述了遗传、环境、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地作用。普莱尔也因此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继普莱尔后,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于 20 世纪初首次用问卷法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态度、兴趣等作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西方社会掀起了一股儿童研究运动,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A.Binet)首创用智力量表进行个体差异鉴别,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A.Gesell)提出了婴幼儿发育常模,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建立的儿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

14、等,都对学科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贡献。二、婴儿心理研究的特殊方法与技术由于受婴儿自身发展的制约,除了一般研究方法之外,婴儿心理研究还有一套特殊的方法。1. 有意义自然反应法。从婴儿有意义的反应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婴儿对外界物体的辨别与理解,同时也能看到外界事物对婴儿的作用与意义。常用的婴儿自然反应主要有:视崖反应、抓握反应、视觉追踪、回避反应。2. 偏爱法。偏爱法主要运用了视觉通道,因而又被称为“视觉偏好”。通常是在婴儿面前同时呈现两个或多个物体,考察婴儿对这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不同注视时间以片段婴儿对某一物体的偏好。3. 习惯化法。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注视时

15、间变短乃至最后消失。如果这时再给另一个新的刺激,则其注视时间又会立刻回到最初水平。这个方法包括两个过程: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这是人类反射学习的最简单、基本形式。它在研究婴儿感知分辨、注意、记忆等发展上是极为有效的。4. 伴随操作行为强化法。在研究中常与婴儿的自然探索行为结合在一起。当婴儿产生这两种反应时,就用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强化。第四节 学习婴儿心理学的价值一、早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婴儿心理学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教育已经扩张到 0-3 岁教育,但早期教育要想有效,必须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婴儿心理研究恰恰可以为0-3 岁婴儿的教育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的心理依据,使之适合于婴儿而又有效地促进婴

16、儿心理的发展。1. 婴儿心理学为保教人员了解儿童评估儿童提供参照2. 婴儿心理学为保教人员制定适宜课程和创设保教环境的提供依据3. 婴儿心理学为保教人员评估自身和托幼机构的保教行为提供标准。二、婴儿心理学在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婴儿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 保教实践的需要是婴儿心理学产生的根源3. 对儿童医疗卫生保健及其他领域的贡献(三)在整个早教课程体系中意义重大 1和婴儿生理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理心理发展框架,使学员了解婴儿发展全貌。2婴儿心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17、,为后继学习婴儿教育教法提供了依据婴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婴儿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复习思考题1. 婴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婴儿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 婴儿期与幼儿期分界 8 大要素是什么?本章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资源1、庞丽娟 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3、4、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版权所有:四川教育学院技术支持:谷秋精品课程软件Tel:028-66772111 Email:821873042访问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768 - 最

18、佳浏览器IE7 - 最佳字体微软雅黑简体第二章婴儿感知觉发展(理论 3 课时、实践 5 课时)能够知道婴儿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发生发展的关键时间;能够说出婴儿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发生发展的关键时间与顺序;能够举例解释婴儿感知觉发展的规律与基本阶段。1. 婴儿感知觉发展趋势2. 婴儿感知觉核心经验第一节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概述(理论 1 课时)理论部分:一、婴儿感知发展的趋势1. 从无意感知向有意感知发展儿童感知觉的目的性不断增加,不断增强。最初的感知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形式,如无条件的食物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无条件定向反射。后由于感知觉的形式以条件反射出现,最初的条件反射- 对喂奶

19、姿势的吸吮反射,逐步发展为积极定向探究反射(主动探究周围环境),到模仿行为出现。条件反射的出现与发展标志着心理的发生与发展。2. 整体和部分知觉分离向统一发展各种感觉分析器成熟的时间有早晚不同,因而各相应感知觉的出现和发展的时间也有迟早之别。一般来说,最早出现的是单个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例如,新生儿对温度刺激即有反应。但是一些研究认为,儿童出生后已经开始有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如视与听、触与视等等组合而成的知觉。出生后第一年,对时间和空间的知觉, 对整个时间、物体和场所的知觉迅速发展起来。3. 感知觉和情感的联系由未分化向分化发展。各种感觉从单独起作用到相互结合:儿童出生后的前半年,主要是

20、通过各种感觉去认识事物。而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二、婴儿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 岁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在 36 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仍占优势。()原始的感知阶段从出生到岁,是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儿童出生时就已经有各种感觉,如:物体碰到面颊,新生儿就会表现出吸吮的反应来,这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条件反射。新生儿已有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等,这是生理性的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知觉在儿童出生后不久,在感觉的基础上也发展起来,如视知觉,而且开始出现不同感觉道

21、的协同活动,听到声音,他会把视线和头转向声源,这些协调的反应是知觉活动。原始的感知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感觉分化,即不同感觉道对相应 刺激会作出不同的反射活动,但原始的感知过程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很低的,如:新生儿对任何触及嘴唇的东西都作出吸吮反应。以后,新生儿有了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表明新生儿的感知过程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从岁到岁,是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出生后第一年, 婴儿已能够分辨亲人和陌生人,说明他已具有了知觉的恒常性,这是知觉水平的概括。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婴儿对事物的知觉渐渐和具体表象联系起来,如:成人用“灯

22、” 这个词和实物联系起来,反复训练,他就会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灯” 的表象,他对“灯”的认识概括了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形状的灯,以后家中再添一盏灯,婴儿就知道它是“灯”。岁后,随着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逐渐向思维的概括过渡。(3)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的阶段是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如,幼儿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知觉,就能够知道“上午”和 “下午”,实际上,这时他已掌握了“知觉标准”, 这已不单纯是时间知觉,而是时间概念了。与此同时,幼儿的知觉活动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即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知觉,、岁以后,观察力进一步发展,能够掌握一定的观察

23、方法。第二节 婴儿感知觉核心经验(理论 1 课时 ,心理实验 1 课时,观察与记录 2 课时)一、婴儿视觉的发展;(一)视觉的产生对光的察觉-最初的时间在胎儿 4-5 月。视觉调节-2 月以前儿童不能根据物体远近调节焦点,最佳注视距离 15-25 厘米。4 月接近成人视觉调节水平。视觉追随-新生儿已能用眼睛追随物体(90 度至 180 度)。视觉注视时间-1 个月时能集中 5 秒,3 月集中 7-10 分。(二)婴儿主要视觉与发展1、 视敏度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视觉敏度的发展首先依靠眼的晶

24、状体的变化来调节。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晶状体不能变形,因而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 糊。研究表明当物体距离婴儿 20cm 处左右时,婴儿成像清晰,即新生儿的最佳视距为 20cm。2 个月后,婴儿的晶状体调节功能基本成熟, 4 个月,婴儿的协调合成功能已经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敏度不断提高。“视动眼球震颤” 测验表明:新生儿相当于具有 20/150 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 20 英尺处才能看到视力正常的成人在 150 英尺处看见的东西。4 个星期的婴儿,其视力为 20/100,8 个星期的婴儿,视力已达 20/60,出生后 56 个月,视力可达20/20,相当于常用视力表的1.0,

25、即成人的正常视力。另外,该测验表明 6 个月以内是儿童视力发展的敏感期, 这个时期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其他的研究所得的结果有所不同。我国现有的研究指出:12 岁的儿童视力为 0.50.6,3 岁儿童的视力可以达到 1.0,45 岁后,视力趋于稳定。2、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是视觉系统分辨光的不同波长特性的能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儿童的颜色视觉也有一个发展过程,3 个月时能够区别灰色和彩色。4 个月时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48 个月时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蓝、紫)。研究表明,23 岁儿童最

26、容易掌握红、黄两色,其次才是绿色和蓝色。也有研究指出:3 岁儿童能够正确辨别红、黄、蓝、绿 4 种基本颜色;4 岁开始发展细微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的能力,并能把各种基本颜色和它的名称巩固地联系起来。有的研究则表明,34 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天蓝、蓝、紫等7 种颜色。学前儿童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的颜色种类都随年龄增长;其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还因颜色不同以及辨认方式不同而互有差异。儿童能否正确辨认颜色,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名称。对于间色(如“淡棕”“橘黄”)或深浅不同的颜色(如“深黄”和“柠檬黄”,“粉红” 和“深红”),只要给予明确的名称,学前儿童同样可以掌握。36 岁儿童

27、对颜色的正确命名和对颜色的再认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而 5 岁阶段似乎是这方面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学龄初期儿童的颜色视觉(主要是差别感受性),伴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而获得显著发展,女孩比男孩一般又要好一些。二、婴儿听觉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仅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听觉能力,就是尚未出生的胎儿,也有了明显的听觉反应。(一)听觉的产生1 胎儿的听觉反应许多孕妇报告,自己的胎儿(6 个月以上)常对诸如汽车喇叭之类的大声响做出某种动作反应,如翻身、踢腿等。国外有报道:把母亲心跳的声音录下来,经过扩大,当其新生儿烦躁不安或大哭时播放给他听,新生儿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种现象只有一种解释:胎儿已经有

28、了基本的听觉能力,而且有了听觉性记忆。因而在听到母亲的心音时,有一种回到自己熟悉环境了的感觉。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国内外的研究均已证明,出生第一天的儿童已有了听觉反应。我国的研究者(1983)曾对妇产医院 42 名出生不到 24 小时的新生儿施以类似蟋蟀叫声的声音刺激,发现约 83.3的儿童能在仅施以 12 次刺激的情况下较迅速地做出反应(头扭动、眼珠转动、睁眼等), 其余的新生儿虽然较慢(需 35 次刺激),但都有所反应。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有研究者报告,出生两天的新生儿已能学会听到“嗡嗡” 声向左转头,听到“咔嚓”声向右转头。据研究,以人声和物体的声响比较,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最爱听母亲的声音。此外,新生儿也喜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二)婴儿听觉的发展婴儿不仅能辨别不同的声音,而且表现出对某些声音的“偏爱”,即表现为对某些声音能更长时间地注意倾听。研究者发现,12 个月的婴儿似乎偏好乐音(有规律而且和谐的声音)而不喜欢噪声(杂乱无章的声音);喜欢听人说话的声音,尤其是母亲说话的声音;2 个月以上的婴儿似乎更喜欢优美舒缓的音乐而不喜欢强烈紧张的音 乐;78 个月的儿童乐于合着音乐的节拍而舞动双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