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7.94KB ,
资源ID:89641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641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docx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维护和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障。要使教师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就必须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小学教师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心理健康的教师如果工作、学

2、习、生活中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形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2.有利于教师的生理健康。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教师的生理健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比如教师的躯体性疾病等会给其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其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和谐。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其生理健康。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长期的、过度的焦虑、忧愁、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而健康的心理则有助于

3、培养健康的身体。教师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能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3.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有问题,如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常表现的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常烦躁,情绪不稳,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学生也会同样积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由于考试升学率的巨大压力,难释的教学重负,前所未有的社会要求与竞争压力,职业的高尚与现实待遇之间的差距,不和谐的人际关

4、系,不易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调查报告表明:中小学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应。如:2002年广州市天河区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教师有中等心理障碍,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率也比较高;2003年焦作师专教育科学系的教师对河南省焦作市城乡5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出率占29.92%,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达30.9%。2005年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的教师对河南省安阳市城乡20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压力调查,分析结果表

5、明,68.4%的中小学教师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较大者占23.4%,心理压力很大者占2.4%。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较大或很大的心理压力是造成人们身心疾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据调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抑郁、偏执、负性情绪、人际敏感、敌对、过分担心、入睡困难,这些心理问题已成为制约教师的自身发展、教育质量与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工作性质,心理健康标准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有良好的心理适应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适应自然、社会和生存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

6、特别是教师面对高科技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大、残酷的竞争和压力,需要改变心理的封闭性,消除长期形成的自视清高,以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2.人际关系和谐。 3.健全的人格。调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表明,强迫症状、抑郁、偏执、敌对、人际敏感等性格缺陷是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教师的职业特点明显相关。教师长期生活在“为人师表”、“严格要求”、“高标准”、“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中,容易使得许多教师有“完美主义者”倾向。而这些人格缺陷,也正是患各种神经症的基础,因此,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学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4.健康的情绪。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时常会面对许多心理压力或矛盾。 5.自我意

7、识正确。自我意识正确的教师对“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以及“别人心中的我”都有正确的了解。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因此能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相反,自我意识不正确的教师要么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要么消极悲观,极端自卑,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正确地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是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开端。而悦纳自我也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6.恰当的理想和生活目标。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为了切实而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8、做好中小学教师的职前筛选工作。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职前筛选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采用相关的量表,对将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师范生进行测试,测试其人格特征、自我意识、情绪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角色意识、职业期望、教育观念等等,确保这些准教师能具备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并且符合职业的特殊需要。 2.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指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使教师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明确的定位,不仅可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可以促进教师自我潜能的实现。目前,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有两种极端目标的设定:一种是没有目标,

9、教师对教育事业失去了热情,对工作疲于应付,处于职业倦怠的心理状态。另一种是目标过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经常处于焦虑状态。在这两种情形下,职业生涯规划对缓解其心理问题尤为有效。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使教师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减少教师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迷茫,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因此,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避免其在工作中自责、自卑,真正做到自量、自立,而且可以更好的挖掘教师自身的潜能,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3.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相对忽视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个

10、误区。要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就要大力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培训,通过对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专家讲座和现场咨询,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等,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心理特点及其影响,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以维护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4.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中小学教师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是教师的身心得到调剂。通过各种有益活动,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从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5.学校要努力为中小学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学校要注意把对

11、教师严格要求与创设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结合起来,注意欣赏教师的努力,充分肯定教师的辛勤付出,并注意在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营造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彼此关怀的人际环境。多理解教师、多关心教师。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支持和关心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6.国家要从政策上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要理解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繁重性、长期性和创造性,采取果断措施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这一职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受人尊敬的职业,这样能减轻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建立起职业自豪感,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感。 7.尽量避免中小学教师的超负荷劳动,增加教师的睡眠时间。长期高付出的工作,使不少教师积劳成疾,身心状况不容乐观。而教师的睡眠时间不足,也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原因。尽量避免教师的超负荷劳动,增加教师的睡眠时间是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