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1.64MB ,
资源ID:89770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770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中山技能讲解.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中山技能讲解.docx

1、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中山技能讲解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法【学习目的】1掌握外耳道和鼓膜的检查方法。2学习识别外耳道、鼓膜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表现。【检查方法与步骤】1被检者侧坐于检查椅上,检查者以额镜反光射于受检耳的外耳道口。2采取徒手检查法:单手检耳法:检查左耳时,检查者用左手拇指和中指从下方将耳廓向后、向上、向外(儿童应向下)牵拉,食指将耳屏向前推开;检查右耳时,检查者用左手拇指和中指从上方将耳廓向后、向上、向外(儿童应向下)牵拉,食指将耳屏向前推开。双手检耳法:检查者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将耳廓向后、向上、向外(儿童应向下)牵拉,另一手的食指将耳屏向前推移。3采取耳镜检查法:适应于耳毛浓密,或外耳道狭

2、窄,弯曲度较大,徒手检查不能窥清其外耳道及鼓膜全貌者。检查者根据外耳道的大小选择好合适的耳镜。再按单手检查法牵耳廓和耳屏,右手持耳镜沿外耳道长轴置入。检查者调整耳镜方向及深度至合适位置。4观察外耳道和鼓膜情况。注意外耳道内有无疖肿、耵聍、异物、新生物等;注意鼓膜的色泽、厚度、有无穿孔,鼓膜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及活动情况。【提示】1外耳道是一个呈“S”形的弯曲管道,临床检查时,需要将外耳道向后上方拉直(儿童向下),才能看清外耳道和鼓膜的全貌。2耳镜插入应轻柔,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耳镜前端不要超过外耳道的软骨部(外耳道外1/3),以免引起被检查者疼痛或反射性咳嗽。3遇有耵聍、分泌物妨碍视线,应予清除,

3、以利观察。结扎止血术结扎止血法是用血管钳夹住出血部位的血管断端,再予结扎或缝扎的止血方法。此法在手术中最常用,也最有效。【适应证】1)单纯钳夹止血效果不可靠时,可采用结扎止血法。2)较大血管出血时,钳夹止血血管断端后,可采用结扎止血或结扎加缝扎止血。【操作步骤】1)单纯结扎止血法:先用血管钳尖部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血管钳下的血管(出血点)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图3-1-26)。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血管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部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图3-1-27)。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立即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去血管钳,将结进

4、一步收紧,结扎者再打第2 道结。遇有重要血管在打好第1道结后,应在原位稍为放开血管钳,以便第1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2道结乃至第3道结。全部采用方结结扎血管。 图3-1-26结扎止血 图3-1-27 放下钳柄,翘起钳头、方便结扎2)缝扎止血法:是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血管钳钳夹出血血管断端及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断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形缝扎(图3-1-28)。图3-1-28 缝扎止血【注意事项】1)要仔细辨认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过多的组织。2)当无法辨认血管或出血较多,影响手术野时,可先用纱布压迫或用电动吸引器吸尽积血

5、,再用血管钳钳夹出血的血管断端,尽可能一次夹住,不应盲目乱夹,以免损伤其周围。3)中、大血管应先分离一小段,用血管钳引二根线,分别结扎血管两端(近端和远端),于两结扎线的中间剪断血管,再分别结扎或缝扎一次。或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血管两端(近端和远端),中间切断之,再分别结扎或缝扎二次或结扎加缝扎各一次。4)结扎血管必须牢靠,防止滑脱,引起大出血。5)较大血管应予缝扎加结扎或双重结扎止血。6)血管钳的尖端应朝上,以便于结扎。7)撤出血管钳时钳口不宜张开过大,以免撑开或可能带出部分结在钳头上的线结,或牵动结扎线撕断结扎点而造成出血。8)深部打结时,应在原位结扎,动作要轻柔,以免拉断血管而引发致命性的大

6、出血。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 首先,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是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力。在危急状况下可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人胸膜腔,有气体喷射出,即能收到排气减压效果。在患有张力性气胸病人转送过程中,于插入针的接头处,缚扎一橡胶手指套,将指套硬端剪一lcm开口,可起活瓣作用,即在吸气时能张开裂口排气,呼气时闭合,防止空气进入;或用一长橡胶管或塑料管一端连接插入的针接头,另一端放在无菌水封瓶水面下,以保持持续撑气。 其次,张力性气胸的正规处理:是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膜腔引流管(通常是第2肋间锁骨中线),连接水封瓶。有时尚需用负压吸引装置,以利排净气体,促使肺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

7、防感染。经闭式引流后,一般肺小裂口多可在3-7日内闭合。待漏气停止24小时后。经X线检查证实肺巳膨胀,方可拔除插管。长时期漏气者应进行剖胸修补术。如胸膜腔插管后,漏气仍严重,张力性气胸病人呼吸困难未见好转,往往提示肺、支气管的裂伤较大或断裂,应及早剖胸探查,修补裂口,或作肺段、肺叶切除术。静脉切开术【学习目的】1掌握静脉切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掌握常用静脉切开部位的选择;3掌握静脉切开基本操作;4了解静脉切开术后处理。【适应证】1.急需输液 输血,而静脉穿刺有困难。 2.需要长时间输液,估计静脉穿刺不能持续过久。3.作某些特殊检查,如心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以及肠外营养治疗等。【禁忌证】1下腔静

8、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下肢有感染灶。【物品准备】静脉切开包一个(内有小弯血管钳4把、组织钳2把、组织剪1把、线剪1把、刀柄1把 刀片1块、持针钳1把、圆针2根、三角针2根、1号丝线1卷、4号丝线1卷、纱布)手套两双 治疗盘(碘酒酒精 棉签 局麻药 胶布、注射器两只)、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一支。【操作步骤】低位大隐静脉切开法1体位:病人仰卧,选好切开部位。2选择切口:临床上,多采用内踝上方的大隐静脉。 3消毒: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肤。4铺无菌巾:打开静脉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铺无菌巾。5局部麻醉:以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一支5毫升作局部麻醉。6切开皮肤:在所选择的静脉切

9、开处作横形皮肤切口1.52厘米。7分离血管:用小弯血管钳沿血管方向分离皮下组织,将静脉分离显露12厘米(图2-2-27)。图2-2-28结扎静脉远端,近段暂不结扎图2-2-29输液导管插入静脉腔内8静脉插管与输液:用小弯血管钳在静脉下面引两根丝线,并将静脉远端丝线结扎,而近端丝线暂不结扎(图2-2-28)。牵引提起远端结扎线,用小剪刀在结扎线上方将静脉剪一小斜口,将已接好注射器(内有注射盐水)排净空气的塑料管或平针头插入静脉切口(图2-2-29),回抽见血后,再缓慢注入盐水;后结扎静脉近端丝线,并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或针头上;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肿胀及血管有无穿破等现象,如有漏液,应加线结扎

10、。9固定输液管与切口缝合:切口用丝线缝合,并将缝合线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上,防止拉脱。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必要时用绷带及夹板固定肢体。高位大隐静脉切开法:下肢置于伸直外展外旋位,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两横指、中内三分之一处作一长约1.52厘米的皮肤横切口,解剖出大隐静脉主干,如上法所述切开静脉壁,将导管放至髂静脉或下腔静脉。【注意事项】1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输液管固定是否可靠。2局部有肿胀及血管有无穿破等现象,如有漏液,应加线结扎。3注意控制输液速度。4如有手术侧下肢有静脉栓塞或有感染灶者,可选用另一侧下肢。5拔管时注意防止拔断。拔除静脉插管后要适当加压包扎,以防出血。6术前术后应注意清点手术

11、器械和敷料。间接喉镜检查患者端坐,头微前倾,张口、伸舌、用口呼吸,检查者用消毒纱布包住患者舌前端,用拇指与中指将舌轻轻固定于门齿外,食指抵于上列牙齿,此时不可过度用力牵拉以免损伤舌底。右手持经加温后的间接喉镜沿患者舌背进入,镜面与舌背平行,但不与舌背接触,当镜背抵达悬雍垂时,转镜面成45,轻轻以镜背向后上推压悬雍垂根部,首先看到的是舌根,舌扁桃体、会厌谷、喉咽后壁、喉咽侧壁、会厌舌面游离缘,前后轻微移动镜面即可见杓状软骨及两侧梨状窝等处。然后嘱患者发较长“依”声,使会厌上举,此时可看到会厌喉面、杓会厌襞、杓间区、室带及声带与其闭合情况。正常情况下,发“依”声时,声带内收向中线靠拢,深吸气时,声

12、带分别向两侧外展,此时可通过声门窥见声门下区或部分气管环。应注意此镜面之影像为倒像,与喉部真实解剖位置前后颠倒,但左右侧不变。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充血、肿胀、增生、溃疡、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声带运动障碍;喉室及声门下区有无肿物,梨状窝有无唾液潴留,杓间区有无溃疡或肉芽等。在正常情况下,喉及喉咽左右两侧对称,梨状窝无积液,粘膜呈淡红色,声带呈白色条状。发“依”声时,声带内收,深吸气时,声带分别向两侧外展。间接喉镜检查有时可因舌背高拱、咽反射过于敏感、会厌不能上举等原因,不能暴露喉腔,可对患者加强解释和训练,使能较好配合,或于咽部喷少量1%的卡因表面麻醉后,让受检者自己拉舌,检查者左的持喉镜,右手持会厌

13、拉钩或弯喉滴管、弯卷棉子等物将会厌拉起,暴露喉腔。环甲膜穿刺术【学习目的】1掌握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熟悉环甲膜穿刺术的术前准备;3掌握环甲膜穿刺术的操作步骤;4了解环甲膜穿刺术的注意事项。【适应证】1. 注射表面麻醉药。2. 为喉、气管内其他操作准备。3. 注射治疗药物。4. 导引支气管留置给药管。5. 缓解喉梗阻;湿化痰液。【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者。【器械准备】环甲膜穿刺模型1个(图2-2-8)、7-9号注射针头或用作通气的粗针头,无菌注射器,1%丁卡因(地卡因)溶液或所需的治疗药物,必要时准备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可用输尿管导管代替),消毒液(碘伏)1瓶。图2-2-8一系列环甲膜穿

14、刺模型【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2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环甲膜穿刺术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穿刺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4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操作步骤】1. 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头后仰。2. 环甲膜前的皮肤按常规用碘伏消毒。3. 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甲膜处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环甲膜,到达喉腔时有落空感,回抽注射器有空气抽出(图2-2-9)。4. 固定注射器于垂直位置,注入1%丁卡

15、因溶液1ml,然后迅速拔出注射器。5. 再按照穿刺目的进行其他操作。6. 穿刺点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片刻。7. 若经针头导入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则在针头退出后,用纱布包裹并固定。图2-2-9环甲膜穿刺【术后处理】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作详细穿刺记录。【注意事项】1. 穿刺时进针不要过深,避免损伤喉后壁粘膜。2. 必须回抽有空气,确定针尖在喉腔内才能注射药物。3. 注射药物时嘱患者勿吞咽及咳嗽,注射速度要快,注射完迅速拔出注射器及针头,以消毒干棉球压迫穿刺点片刻。针头拔出以前应防止喉部上下运动,否则容易损伤咽部的粘膜。4. 注入药物应以等渗盐水配制,pH要适宜,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5. 如

16、穿刺点皮肤出血,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当延长。6. 术后如患者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嘱患者勿紧张,一般均在12天内即消失。(一)鼻腔内镜检查方法适应证(1)寻找鼻出血部位,在内镜直视下止血。(2)寻找脓性分泌物的来源。(3)早期鼻腔、鼻咽肿瘤的定位和直视下活检。(4)脑脊液鼻漏的瘘口定位。检查方法(1)病人取坐位或斜坡卧位,头偏向检查者,常规鼻面部消毒,铺无菌巾。(2)l地卡因麻黄素棉片做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及收缩粘膜血管。(3)应用0内镜从鼻底或(和)下鼻道进镜,从前向后观察下鼻甲前端,下鼻甲中、后端,鼻中隔和下鼻道。应用30内镜从鼻底进镜直达后鼻孔,以鼻中隔后缘为标志轻轻转动镜身,观察鼻咽侧壁及咽鼓

17、管开门,注意咽鼓管圆枕及咽隐窝情况,将内镜轻轻退出,以下鼻甲上表面为依托,观察中鼻甲及中鼻道,注意钩突、筛泡和筛漏斗情况;沿中鼻甲下缘继续进镜,到达中鼻甲后端时将镜面向外转3045,观察蝶筛隐窝和蝶窦开口。应用70内镜从鼻底进镜直达后鼻孔,观察鼻咽顶部,然后将内镜退出,以下鼻甲表面为依托,从中鼻甲下缘进镜找到中鼻甲后端,将镜面向外转,从中鼻道后方向前寻找上颌窦开口;如果中鼻甲收缩好,并与鼻中隔有空隙,应用70内镜在中鼻甲与鼻中隔之间进镜,可以观察上鼻祖甲与上鼻道,少数人还可以见到最上鼻甲与最上鼻道。鼻腔内镜检查时应注意鼻腔与鼻咽粘膜有无充血、水肿、干燥、溃疡、出血、血管扩张及新生物;注意新生物

18、的原发部位、大小和范围以及脓性分泌物的来源;遇有可疑新生物应取活检,对窦内脓性分泌物可以吸出送细菌学检查。(二)上颌窦内镜检查术1.适应证X线或CT影像学检查提示上颌窦模糊或怀疑有占位性病变;上颌窦异物;牙源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壁骨折或眶底爆折;面颊部疼痛或面颊部肿胀原因不明;上颌窦手术后仍有症状。2.检查方法(1)病人取坐位、斜坡卧位或仰位均可。常远见鼻面部消毒,铺无菌巾。(2)可以采用下鼻道进路或尖牙窝进路。下鼻道进路:l地卡因麻黄素棉片做鼻腔粘膜表面麻醉,重点麻醉下鼻道外侧壁粘膜,应用上颌窦套管穿刺针或环钻从下鼻道前端向内1.0cm处进针,刺入上颌窦内。若使用环钻,可将骨质及两层粘膜同时取

19、出,在上颌窦与下鼻道之间形成一圆形、直径58mm通道,既有利于检查及器械进入窦内操作,又为以后窦内冲洗与引流创造条件,是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效果的方法。应用套管穿刺针刺出的骨孔,检查结束后很快闭锁。尖牙窝进路: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溶液做尖牙窝粘膜下浸润麻醉。手术者站在或坐在病人的右侧,用左手拇指翻开病人的上唇,左手示指摸到眶下缘,以免损伤眶下神经。将上颌窦套管穿刺针用旋转力经尖牙窝刺入上颌窦,拔出穿刺针,保留套管。医学教育网(3)将0、30和70内镜依次经套管插入上领窦内,旋转镜面即可看清上颌窦各壁及自然开口。如遇出血影响观察,可用肾上腺素棉片在造口处压迫止血,或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及棉片压迫,一般

20、出血很少,不会影响观察。若窦内有新生物,可以使用内镜活检钳取材,并仔细观察肿物外观,最好同时照像或同步打印照片。如果窦内已被肿物填满,取活检后可停止检查。若有脓性分泌物应吸取送细菌学检查及抗生素敏感试验。3.几种常见的镜下形态(1)正常上颌窦:粘膜薄而透明,可看到粘膜下黄色骨壁,细小血管清晰可见,在内侧壁上方可看到自然开口,有时还可看到副口。在自然口的后方有一凹陷,略呈蓝色,是上颌窦与后组筛窦之间的薄壁。(2)上颌窦炎:急性上颌窦炎粘膜充血呈鲜红色并有水肿,细小的血管扩张变粗、模糊不清,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堆积。早期牙源性上颌窦炎来自根尖周围感染,可见窦底出现局限性充血和水肿。慢性上颌窦炎粘膜肿

21、胀增厚,可有散在性水肿、息肉、纤维变性、囊肿及脓性分泌物,自然开口常被阻塞。(3)变态反应性上颌窦炎:粘膜苍白水肿,血管纹理消失,有时可见窦内充满息肉,若有继发性感染则可见粘膜充血和脓性分泌物堆积。(4)上颌窦囊肿:粘液囊肿常位于窦的下壁,囊壁甚薄,表面光滑,黄色透明,囊肿以外的粘膜形态正常。若囊壁被内镜触破,则囊肿因内容物流出而消失。牙源性囊肿通常较大,常在插入内镜时囊壁破裂,流出的液体为深褐色,内含胆固醇结晶。医学教育网(5)上颌窦肿瘤:内镜可查出小的肿瘤和手术后复发的肿瘤,并可通过活检作出诊断。大的肿瘤应结合影像学判定肿瘤范围。(三)蝶窦内镜检查术(临床上不常用)1.适应证蝶窦病变:如蝶

22、窦炎、蝶窦粘液囊肿、蝶窦肿瘤;脑脊液鼻漏,瘘孔定位有困难;鼻出血,寻找出血部位。2.禁忌证经影像学证实蝶窦未发育者;未成年的儿童或少年。3.检查方法(1)患者仰卧位,常规鼻面部消毒,铺无菌巾。(2)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充分收缩麻醉中鼻甲、中鼻道和嗅裂。(3)将中鼻甲向外侧骨折移位,将0内镜自前鼻孔沿鼻中隔向后方插入,直至中鼻甲后端。在鼻中隔与上鼻甲下缘之间找到蝶筛隐窝,蝶窦开口位于蝶筛隐窝内,大小及形态不一。如果内镜不能从蝶窦开口进入蝶窦,可在蝶窦开口下方靠近中线处穿刺,注意勿损伤蝶窦外侧壁的视神经管。吸出窦内分泌物送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仔细观察窦内情况。在蝶窦上壁及外侧壁取活检时应特别慎重。

23、对搏动性肿物应列为活检的禁忌。(四)额窦内镜检查术(临床上不常用)1.适应证(1)额窦病变:如额窦炎、额窦粘液囊肿,额窦肿瘤。(2)脑脊液鼻漏,寻找瘘孔。2.检查方法(1)术前剃眉。患者仰卧,皮肤消毒铺无菌巾。(2)l利多卡因加少量肾上腺素在眉弓内侧作局部浸润麻醉,于该处作1.0cm横行切口,剥离皮下组织及骨膜直达骨质。用环钻在额窦前壁钻孔进入额窦,吸出分泌物并冲洗窦腔后放入内镜检查。正常分娩及难产实验指导正常分娩及难产【目的要求】1、了解分娩的临床经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判定先兆临产、分娩的发动及产程的三个分期。2、了解分娩过程中每一产程需作的各项处理。3、了解难产的常用助产

24、技术。【实验内容】1、复习先兆临产及分娩发动的诊断标准、产程的分期。2、观看外阴消毒方法。3、观看如何观察子宫收缩。4、观看如何听胎心。5、观看如何作肛查及阴道检查。6、观看如何接生、会阴侧切及新生儿的处理。7、观看如何帮助胎盘娩出及检查胎盘的完整性。8、观看如何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9、观看胎头吸引器、产钳及其使用方法。10、观看臀位的接生过程。【教学模型及仪器设备】新生儿模型、骨盆模型、分娩与急救演示系统、孕妇腹部触诊模型、胎盘模型、胎头吸引器、产钳、剪刀。教学教案使用模型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制造商美国戈玛德产品型号S560教学手段操作示范+辅导练习授课对象临床见实习生、住院医师授

25、课类型实验课产品操作说明1、把NOELLE从运输的包装中移出来并且将上下的躯干放置在平坦的表面。把自动分娩系统插入到上部躯干并且把细电线穿过上半部躯干左侧的小孔。利用四个的T型螺母安全地固定住自动分娩系统。2、把CIM盒从运输的包装中取出,放置在NOELLE头部地左边。把自动分娩系统的电线插在CIM盒上标有 “自动分娩(Automatic Delivery)”的插孔中。使用 12 V/4 A的电源,把它分别插入CIM盒和墙上的电源插座。3、为了使CIM盒能够和计算机交换信息,CIM盒的“计算机交互插口(Computer Interface Port)”和计算机相连是必需的。连接需要用到CIM盒

26、里的工具包里计算机界面电缆。4、然后,把腹部的盖子从纸箱中取出。注意腹部包括一条用来提供胎儿心音的电缆线和一个用黄色带子标明的管子。黄色管子通过CIM盒内的空气压缩机把空气提供给腹部的盖子,使得腹部在宫缩时会硬一点。把电缆连接到自动分娩系统,把黄色管子接到CIM盒。5、检查基本连接是否正确6、激活NOELLE的传感器如果学生需要使用BVM,心肺复苏,或者在母体模型人上进行静脉注射时,必须连接好模型母体NOELLE和“模型操作界面接口(Simulator Interface Port)”。用工具袋内模拟界面电缆连接NOELLE和CIM盒。把母体NOELLE上半部躯干红色和蓝色的管子连接到CIM盒

27、。红色代表心脏按压,蓝色代表肺通气。7、监测胎儿情况为了情景中应用显示胎儿窘迫检测仪和超声波,必须把工具袋里实际器械放置好。胎儿窘迫症的电缆标为TOCO和HR。另一个标为ULTRASOUND。把那些电缆连接到CIM盒以及腹部的盖子上。注意,腹部包含着电子传导性尼龙粘垫。通过把模拟仪器粘贴在正确的粘垫上,在情景中,胎儿窘迫症的监测仪和超声将可以激活。8、监测生命体征连接监测ECG、BP/Osat和心率的模拟仪器。要按照前面所说的方式连接。9、连接ECG监护仪 10、连接BP/OsatHR11、临时体外起博器和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如果你想模拟一个心肺有异常的孕妇,你需要连接连接模拟仪器临时体外起博

28、器、自动体外除颤仪,或者“胸骨”和“心尖”电极板。12、连接体外起搏器、固定好自动除颤仪教学步骤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安排1、引言5 min2、讲解产前相关检查项目15 min3、利用模型演示分娩全过程并讲解分娩机制、步骤、各种助产及注意事项25 min4、分组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解答疑问30 min5、小结5 min教学重点1、掌握分娩第二产程的分娩机制2、掌握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3、掌握助产技术教学目的1、了解分娩的临床经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如何判定先兆临产、分娩的发动及产程的三个分期。2、了解分娩过程中每一产程需作的各项处理。3、了解难产的常用助产技术。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相

29、结合,突出重点,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解示范。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组练习,个别辅导,解答疑问。教学主要内容(边示范边讲解)一、先兆临产的诊断标准正常分娩是从子宫有规律收缩开始至胎盘娩出为止的生理过程。分娩发动前,往往出现一些预示孕妇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分娩先兆。1、不规律宫缩分娩尚未发动,孕妇常出现不规律宫缩,其特点是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常少于30秒,且不规律,强度也不逐渐增加。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宫颈管不随宫缩而消失及扩张,给予镇静剂能抑制其发生。2、上腹轻松感初产妇多有上腹轻松感,进食增多,呼吸轻快,系因胎先露进入骨盆入口,使子宫底下降的缘故。3、血性分泌物在分娩开始前2428小时,因子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又由于宫颈管开始开大,子宫颈管内原有的粘液栓与少量血液相混而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二、分娩发动的诊断标准临产开始的重要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展平、子宫颈口扩张和先露部下降。三、产程分期分娩全过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临床上一般分三个阶段。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指从间歇5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