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96.49KB ,
资源ID:89819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819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综合管廊BIM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综合管廊BIM信息模型交付标准.docx

1、综合管廊BIM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综合管廊BIM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目 次1 总则1.1.1 为规范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交付,提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1.1.2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管廊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信息模型的建立和交付,以及各参与方之间和参与方内部的信息传递。1.1.3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建立和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 utility tunnel information model以综合管廊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以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记录和承载综合管廊所具备的真实信息而建立的综合管廊数字化模型,包

2、括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2.0.2 交付物 deliverable基于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交付的成果。2.0.3 模型单元 model unit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中承载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2.0.4 模型精细度 level of model definition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2.0.5 几何表达精度 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2.0.6 信息深度 level of information detail模型单元承载属性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2.0.

3、7 协同 collaboration基于综合管廊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共享及相互操作的过程。2.0.8 应用需求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依据工程操作目标而确定的对于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需求。2.0.9 主体构件 main component系统本体的主要结构构件。2.0.10 附属构件accessory component附属于主要结构构件的次要构件。2.0.11 次要构件secondary component不建模的构件。2.0.12 管廊地理信息系统 utility tunne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基于统一的基础地理坐标系,根据综

4、合管廊线路、区间段精确走向、标高等规划方案进行综合管廊地图管理,建立图形空间规划要素数据引擎,为后续管廊信息模型集成、属性表格管理等提供依据的系统。3 基本规定1233.1 一般规定3.1.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建立与交付,涉及综合管廊项目的全生命期,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运维阶段。3.1.2 综合管廊BIM交付物应包括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宜包括属性信息表、工程图纸、项目需求书、综合管廊信息模型执行计划、模型工程量清单。3.1.3 综合管廊BIM交付物宜以模型、文档、视频为载体进行数据交付,在执行数据交付之前应满足以下要求:1 交付的BIM模型具有准确性、与图纸

5、的一致性、信息的完整性。模型在交付之前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对模型进行审核;2 交付的BIM模型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应有效传递;3 交付的BIM模型应满足不同阶段的模型精细度要求;4 交付的BIM模型及其对应的其他交付物的信息内容应一致,所共同表达的内容深度,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5 交付的BIM模型宜经过轻量化处理。3.1.4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中信息的分类与编码,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综合管廊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设备设施管理编码标准XXXX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1.5 各阶段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宜与管廊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完善模型信息。3.2 协同要求3.2.1 项目

6、宜建立基于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协同管理制度,模型提供方和应用方应明确项目团队人员结构和职责划分。3.2.2 综合管廊BIM模型数据的交付协同宜包括项目需求定义、模型实施和模型交付三个过程,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的有关规定。3.2.3 综合管廊BIM应用成果的交付宜包括需求定义、模型实施和BIM应用成果交付三个过程,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的有关规定。3.2.4 项目参与方在使用综合管廊信息模型时,应识别和复核下列信息:1 模型单元的系统类别及其编码;2 模型单元属性的分类、名称及其编码;3 模型单元的属性值;4 模

7、型单元属性值的计量单位;5 模型单元属性值的数据来源。3.2.5 当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与属性信息不一致时,应优先采信属性信息。3.2.6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建立与交付,应采取措施保证信息安全。交付物宜集中管理并设置数据访问权限,不宜采用移动介质或其他方式分发交付。3.2.7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及交付物提供方应保障所有文件链接、信息链接的有效性。3.3 实施策划3.3.1 综合管廊BIM应用成果交付的需求定义过程应由模型应用方完成,并应根据应用目标确定应用类别。主要应用类别宜符合表3.3.1的要求,表中未列出的应用类别可自定义,并应写明全部应用目标。表3.3.1 主要应用类别代号应用阶段应用类别应

8、用目标R1方案设计阶段管廊选线分析在规划选线的基础上,以空间占位模型初步布置规划区域内的综合管廊,形成规划区域内管廊总体布局模型,实现规划布局方案的沟通、决策在三维场景下进行R2反馈规划管线调整以整体最优化为目标对规划管线提出调整建议R3初步设计阶段线路布置设计及场地分析采用程序化方式辅助设计,检查综合管廊与周边环境要素是否存在空间冲突,与相邻既有地下设施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R4管线占位布置及空间协调协调管道与管道之间、管道与设备之间、管道与结构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协调管道与巡检通道、逃生通道、管线安装通道等空间位置关系R5性能分析进行结构、通风、逃生、灾害等分析模拟,为综合管廊的优化设计

9、提供依据和建议R6施工图设计阶段冲突检测基于各专业模型,重点关注各管线系统之间、各管线系统与管廊主体之间的冲突,在工程施工前尽可能减少各类碰撞问题,降低潜在的协调返工损失R7工程量统计从施工图设计模型中按需提取构件特征信息,生成各类工程量清单,辅助工程设计人员完成设备材料清单、工程量清单的汇总统计,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编制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效率与准确性R8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深化设计施工深化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以及专业工程深化设计R9构件预制装配对管廊内部附属设施如机电安装构件的加工制作、管廊自身土建结构的装配式加工制作,运用BIM技术以提高构件加工效率和加工尺寸精度,节约原材料,避免返工浪

10、费R10施工方案模拟将三维施工深化模型与施工工艺相结合进行施工方案的可视化演示,从而验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R11施工实施阶段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深化模型的基础上,将施工进度计划数据与实际施工进度进行比对,分析进度差异的原因,保证项目进度的合理控制和优化,提高对施工进度的管控能力,为调整施工进度提高可靠依据R12设备与材料管理将施工深化模型与工程进度及设备与材料采购计划进行关联,达到按施工作业面配料的目的,实现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材料的有效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R13质量与安全管理将施工深化模型与现场实际施工过程发生的质量和安全信息进行关联,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信息记录到施工深化模型中,利用信

11、息化工具对质量与安全信息进行有效的回溯和查询,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实现施工质量安全信息化管控的目标R14竣工模型建立在施工深化模型的基础上完善工程竣工信息,形成最终的竣工模型,可以为竣工图编制、工程结算提供数据基础,也可以为后期的运营维护做准备R15运维阶段运营和维护实现包括日常监测、巡检、日志管理、网络边界防护管理在内的管廊运行管理和包括信息资产维护、检测、更新改造、备品备件管理在内的管廊维护管理的目标。4 模型要求44.1 一般规定4.1.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在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可分为方案设计模型、初步设计模型、施工图设计模型、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竣工验收模型,各

12、阶段模型的创建宜具有传递性和递增性。4.1.2 应根据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单元的功能及构成关系,将其进行系统分类,并应在属性信息中表示。系统分类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1.3 各阶段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精细度等级要求应满足模型接收方的应用需求。4.1.4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创建应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应使用统一的度量单位。4.1.5 综合管廊项目信息变更时,应根据变更情况及时修改模型信息,并应注明模型的版本号。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第3.3节的规定。4.2 命名规则4.2.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及其交付物的命名应

13、简明且易于辨识。4.2.2 模型单元及其属性的命名、电子文件夹的命名和电子文件命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第3.2节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计阶段应划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应划分为施工准备和施工实施阶段;2 专业代码宜符合表4.2.2-1的规定,当涉及多专业时可并列所涉及的专业;表 4.2.2-1 专业代码序号专业专业代码隶属系统系统代码1廊体LT土建系统TJ2分变电所FBDS3给水GS管线系统GX4再生水ZS5排水PS6天然气TRQ7热力RL8输配水SPS9直饮水ZYS10气力垃圾输送QLLJSS11供冷GL12电力电

14、缆DLDL13通信线缆TXXL14消防XF附属设施系统FSSS15通风TF16供电GD17照明ZM18监控JK19通信TX20报警BJ21排水PS22标识BS23监控中心JKZX其他系统QT24场地环境CDHJ3 模型视图的命名宜由标段、空间位置、专业代码、子空间位置、视图名称、创建者代码依次组成,以半角下划线“_”隔开,字段内部的词组宜以半角连字符“-”隔开,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标段用于描述模型单元所处的地理位置,可参考设计图纸中的桩号进行命名;2) 空间位置用于描述模型单元所属管廊的空间位置,并应满足附录A模型单元系统分类的要求;3) 专业代码应符合表4.2.2-1的要求;4) 子空间

15、位置用于描述当“空间位置”为“廊体节点”时的廊体模型单元;5) 视图名称应符合表4.2.2-2的要求;表 4.2.2-2 视图类型与对应代码序号视图类型视图名称1三维视图3D2平面视图2D3剖面视图PM4立面视图LM5成果视图CG6) 创建者代码应由创建者姓名拼音首字母组成。4.3 模型拆分4.3.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应由模型单元组成,可根据模型单元用途定义拆分等级为项目级、功能级、构件级和零件级,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综合管廊工程BIM应用18GL102的有关规定。4.3.2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拆分应符合以下要求:1 模型拆分前应统一并核对各拆分模型之间的定位参照关系;2 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进

16、行拆分,并确保模型在后续阶段的传递性以及专业间、专业内的协同性;3 拆分后的模型经不同组合,宜满足各阶段BIM应用需求;4 拆分后的模型所包含的模型单元,各拆分模型之间不应重复。4.4 模型建制4.4.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所包含的模型单元应分级建立,可嵌套设置。模型单元的分级应符合表4.4.1的规定。表4.4.1 模型单元的分级模型单元分级模型单元用途项目级模型单元承载项目、子项目或局部建筑信息功能级模型单元承载完整功能的模块或空间信息构件级模型单元承载单一的构配件或产品信息零件级模型单元承载从属于构配件或产品的组成零件或安装零件信息4.4.2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包含的最小模型单元应由模型精细度

17、等级衡量,模型精细度基本等级划分应符合表4.4.2的规定。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可在基本等级之间扩充模型精细度等级。 表4.4.2 模型精细度基本等级划分等级代号模型信息包含的最小模型单元1.0级模型精细度LOD1.0具备基本外轮廓形状的综合管廊信息模型,仅需粗略的尺寸及形状,体现综合管廊的断面形状、所在位置及方向等信息项目级模型单元2.0级模型精细度LOD2.0模型包括综合管廊的总体布局、高程纵断、舱室布置、舱内管线、结构形式、附属设施布置,模型单元具有近似几何尺寸、形状及方向功能级模型单元3.0级模型精细度LOD3.0模型包括完整的结构形式、入廊管线及各附属设施,模型单元几何尺寸准确,能

18、够反映实际外形,保证碰撞检查无误构件级模型单元4.0级模型精细度LOD4.0模型包括详细的结构形式、入廊管线和附属设施,模型单元尺寸精确,能满足构件加工制造要求零件级模型单元4.4.3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建制方式,应根据项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宜采用以下流程:1 确定建模方案及模型精细度;2 收集资料;3 配置软硬件设备;4 建立模型;5 校审模型。4.4.4 建模前应收集包括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物、地质勘查资料,现状管线探测资料,设计图纸和已有的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在内的资料。4.4.5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应录入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工程概况、地理信息和项目技术经济指标。4.4.6 综合管廊信息

19、模型构件的建制宜采用以下流程:1 分析构件类型,选择合适的构件模板并定义构件类别;2 绘制构件几何形体。布局构件几何形体对应的参照点、参照线和参照平面,并对其定义或约束;3 预设构件类型,进行参数化设置。关联构件参数,调整参数值和模型,验证参数性能;4 调整并确认构件参数。设置构件属性,包括构件子类别、可见性、视图、保存状态、统一性;5 添加尺寸标注并与参数关联。选择合适的参照线或参照平面标注尺寸,并关联相应的几何参数。4.4.7 施工过程模型宜在深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创建,并在施工过程中添加或变更模型信息。4.4.8 竣工验收模型宜在施工过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竣工验收需要,增加或删除相应信

20、息而形成。竣工验收模型的信息,宜满足表4.4.8的要求。表 4.4.8 竣工验收模型的信息要求信息类型信息内容施工过程信息施工变更内容设备信息设备厂家、型号、操作手册、试运行记录、维修服务竣工验收信息1.施工单位工程竣工报告;2.监理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价报告;3.勘测单位勘测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4.设计单位设计文件及实施情况检查报告;5.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意见书;6.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通知书;7.竣工验收存在问题整改验收意见书;8.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9.入廊管线验收记录;10.工程质量保修合同;11.工程竣工验收报告;12.竣工图。4.4.9 竣工验收模型应与综合管廊

21、工程实体具有一致性。当综合管廊实地空间位置或几何信息与审批的设计数据较差超过竣工验收规定的限差,或出现非几何信息错误时,应以实地测绘核实的综合管廊位置信息为准,校正综合管廊竣工验收模型。4.4.10 运维模型宜在竣工验收模型的基础上建制,可结合综合管廊运维的需求对竣工验收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并添加运维信息。4.4.11 当无竣工验收模型时,可现场测绘采集综合管廊及入廊管线的几何信息,并录入材质信息,经数据处理后形成综合管廊运维模型。4.5 模型内容4.5.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应包含下列内容,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第4.3节的规定:1 模型单元的系统分类

22、;2 模型单元的关联关系;3 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及几何表达精度;4 模型单元属性信息及信息深度;5 属性值的数据来源。4.5.2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单元的几何表达精度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4.5.2的规定。表4.5.2 几何表达精度的等级划分等级代号几何表达精度要求图示1级几何表达精度G1构件满足二维化或者符号化识别的需求2级几何表达精度G2构件具有近似几何尺寸、形状和方向,能满足空间占位、能区分出所属不同系统的粗略识别需求3级几何表达精度G3构件具有准确的几何尺寸,可以表达实际外形,能够满足建造安装流程、采购等精细识别需求4级几何表达精度G4构件具有最终确定的几何尺寸,是详细的模型实体,能够满足高

23、精度渲染展示、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4.5.3 模型单元的属性应分类设置,模型单元的属性分类和信息深度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4.5.3的规定。表4.5.3 信息深度的等级划分等级代号等级要求信息类别模型信息应用范围1级信息深度N1宜包含项目地点自然条件,综合管廊总体布置及定位,模型单元的名称、类型,以及用于成本估算的技术经济指标等项目信息身份信息定位信息设计环境总体布置、定位等、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地理、地质等项目的整体分析及总体表达,包括项目信息、组织角色等信息2级信息深度N2宜包含和补充N1等级信息,增加综合管廊构筑物控制信息、系统性能参数、组成及材质,设备配置信息等系统信息构

24、筑物控制信息、系统性能参数、设备配置信息等系统分析、空间性能分析及具体表达等3级信息深度N3宜包含和补充N2等级信息,增加综合管廊构筑物详细尺寸、规格信息、技术参数以及施工、安装信息生产信息技术信息构筑物详细尺寸、规格信息、技术参数等预制加工、碰撞检查、施工进度模拟、设备材料预算等及局部详细表达4级信息深度N4宜包含和补充N3等级信息,增加资产信息和维护信息资产信息维护信息构筑物施工、安装、运维等信息装配和建造、运营和维护4.5.4 综合管廊工程中常见工程对象的模型单元交付深度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表中未列出的模型单元交付深度可自定义,并应在综合管廊信息模型执行计划中写明。5 模型质量控制

25、5.1 一般规定5.1.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处理和传递,应确保信息的正确与完整。5.1.2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校审,应明确审核主体和模型处理方式。5.1.3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质量检查应包括:1 模型单元的几何表达精度与信息深度是否符合模型执行计划的要求;2 模型属性信息命名、分类和编码是否符合模型执行计划的要求。5.2 质量控制流程5.2.1 各阶段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逐级审核主体宜满足表5.2.1的规定。表5.2.1 各阶段模型审核主体项目阶段模型审核主体一级审核二级审核三级审核设计阶段实施团队负责人设计团队业主施工阶段实施团队负责人设计团队业主运维阶段实施团队负责人运维单位业主5.2.2

26、 模型质量审核结果应以书面记录的方式提交至相关单位,可采用本标准附录C的表C.0.1 模型校审记录单,并抄报业主。5.2.3 审核不通过的模型应拒绝接收,并明确问题和整改时间,可采用本标准附录C的表C.0.2 模型整改通知单。整改后的结果应以书面记录的方式提交至相关单位,可采用本标准附录C的表C.0.3 模型整改完成单。5.2.4 审核通过的模型,由业主或业主授权的BIM团队负责人接收,并应以书面记录的方式提交至相关单位。5.3 质量检查5.3.1 综合管廊土建系统、附属设施系统和场地环境模型的重点审核内容以及碰撞检查内容,应满足附录D的要求。5.3.2 综合管廊管线系统模型的重点审核内容以及

27、碰撞检查内容,应满足附录D的要求。5.3.3 综合管廊各专业组合模型的重点审核内容以及碰撞检查内容,应满足附录D的要求。5.3.4 模型的格式和命名应符合本标准第4.2节的规定。5.3.5 模型视图的设置与命名应符合本标准第4.2.2条的规定。5.3.6 模型应体现相关的本地修改,确保实时性。6 模型数据交付566.1 一般规定6.1.1 各阶段综合管廊BIM交付物应包括BIM模型数据与BIM应用成果。6.1.2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提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模型质量已审核通过;2 模型数据格式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要求;3 模型为最终版本;4 模型数据已清理。6.1.3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在施工图设计阶

28、段和深化设计阶段交付前,应进行碰撞检查,并应编制碰撞检查报告,碰撞检查报告可作为交付物。6.2 模型交付6.2.1 综合管廊信息模型的表达方式宜包括模型视图、表格、文档、图像、点云、多媒体及网页,各种表达方式间应具有关联访问关系。6.2.2 方案设计阶段模型交付内容宜包括整体模型文件,模型精细度等级不宜低于LOD1.0。6.2.3 初步设计阶段模型交付内容宜包括: 1 整体模型文件,模型精细度等级不宜低于LOD2.0;2 节点模型文件及设计文件。6.2.4 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交付内容宜包括:1 整体模型文件,模型精细度等级不宜低于LOD3.0;2 场地模型及设计文件;3 节点模型及设计文件;4

29、 各专业专项计算分析模型。6.2.5 施工准备阶段模型交付内容宜包括整体模型文件,模型精细度等级不宜低于LOD3.0,具有加工要求的模型单元模型精细度不宜低于LOD4.0。6.2.6 竣工移交阶段模型交付内容宜包括整体模型文件,模型精细度等级不宜低于LOD3.0,且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1 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技术信息、材质信息、类型信息、清单、图纸、变更;2 施工信息:建造信息、施工技术资料、过程验收资料、竣工验收资料;3 采购信息:设备材料信息、产品信息、厂商技术信息、供应商信息;4 运维信息:设备管理信息、维保信息、人员及工单信息、系统调试记录。6.3 配套数据交付6.3.1 方案设计阶段移交的配套数据应包括项目需求书,宜包括工程图纸和模型执行计划。6.3.2 初步设计阶段移交的配套数据应包括项目需求书、模型执行计划,宜包括属性信息表、工程图纸和模型工程量清单。6.3.3 施工图设计阶段移交的配套数据应包括工程图纸、项目需求书、模型执行计划和模型工程量清单,宜包括属性信息表。6.3.4 施工准备阶段移交的配套数据应包括模型执行计划和模型工程量清单,宜包括属性信息表、工程图纸和项目需求书。6.3.5 竣工移交阶段的配套数据应包括属性信息表、工程图纸、项目需求书、模型执行计划和模型工程量清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