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0.78KB ,
资源ID:898657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9865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元调复习备考材料库文学类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元调复习备考材料库文学类文本.docx

1、九年级元调复习备考材料库文学类文本2016年九年级元调复习备考材料库文学类文本一、留住端午乡愁鲍鹏山朋友朱鸿召见我也有了一个小小的院子,就给我送来四棵艾苗。我树之成,亭亭玉立了。可惜只有四棵,在后院门口,我责怪朱鸿召为什么只给我四棵,他说:别急,会长出很多的。那天在院子里,看着这四棵艾,从安徽老家来上海的母亲问我:你们上海买得到艾吗?我突然惊觉:端午节要来了。母亲在我这儿呆了几个月,想回家了吧。我知道母亲的乡愁,就告诉她:买得到,到时候满大街都是艾!上海是一个很有纵深的大城市,农村的风吹不进,农村的土飘不进,连农村的人进城,也会被这个城市褪去乡气而多些洋气。但是,我不是为了安慰而骗母亲:确实,

2、在上海,产自乡野的带着乡野水土气息的艾,在每年的五月端午前,会突然出现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这就是传统的力量,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插上了艾,老家属于丘陵地貌,春末夏初,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蓬蓬勃勃的艾。那些插在门楣的艾,带着艾蒿特有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村庄。那时贫寒,过节了也没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但是,光是这些艾,一下子就烘托出了节日的气氛,普通的日子突然就有了些不同的味道,沉闷的心情也有了些莫名的兴奋。节日,是漫漫日子的节点,是冗长时间的顿挫,是急迫人生的闲暇,是沉重劳作的喘息。日子漫漫,如无尽头的台阶,而我们,则在这样的台阶上攀爬,喘息,不死不休。这

3、样无尽头的攀爬会使我们多么绝望?因此,我们需要在这样的漫漫台阶中标注出一些台阶,给它不同的颜色,甚至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地,不同的功能,然后,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在此台阶上暂歇,喘气,宣泄,倾诉,哭泣,或者,歌唱。是啊,人类为什么需要节日?那么多完全一样的日子,为什么要弄出几个赋予他们特别的意义?其实,斗转星移,寒来暑往,日升月落,黑白交替,所有的日子都无特别之处无特殊意义,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意义,是我们的生命历程需要一些特别。节日,就是我们寄放意义的日子,寄托某些特别的诉求和祈盼,怀念和感恩。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据说有20多个其他民族也过端午节),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过了两千多个

4、端午节了。影响所及,日本、韩国、朝鲜、越南,也过这样的节日。端午节的来源与意义,有不少种说法,但是,最为普通大众熟知、最为流行的观点,是这个节日和一个诗人的关系。唐代文秀端午诗可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千三百多年前,在遍布艾蒿和菖蒲的南方大地上,屈原,横空出世。刘熙载艺概这样说屈原:“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其实,在先秦的典籍中,我们看不到对屈原的一个字的记载。如果我们说历史就是我们对历史的回忆,那么,就文字记载的历史来说,屈原这个人,在先秦,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汉朝,他突然“存在”了,并且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由汉初几位最有分量的文字大师记录在最有分量的典籍里

5、。司马迁在他那不朽的史记里,专门为他辟出一章,为他作传,从而宣布他是一个历史的存在,不容置疑。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司马迁的这段情绪激动推崇备至的话,可能是照录他之前的淮南王刘安的离骚传。刘安,因为淮南子,也当之无愧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人物。哦,顺便说一下,据说他还是豆腐的发明人。让我们在端午节的餐桌前对他默默感恩一回吧。而在刘安之前,还有一个人,贾谊。这是有汉一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文章是中国政治史、哲学史、文学史都要专门讨论的内容。有意思的是

6、,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和屈原并传,这是何等的荣耀。“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吊屈原赋是贾谊的名作之一,记录着他对于这位先贤的共鸣和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恻然哀伤。贾谊刘安司马迁,都是生不逢时或生当其时却被时代凌虐的,从而他们都满腔忧愤哀怨,他们浓墨重彩大张旗鼓说屈原,其实也是在借屈原说自己。他们三人的下场也与屈原相似,都是非正常死亡:贾谊抑郁而亡,刘安谋反事发自杀,司马迁不知所终。他们都是无路可走之人。这三个汉代无路可走的人,合力打捞出了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的诗人。从此,屈原这个名字,在中华的历史上熠熠生辉,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悲剧性的崇高,一种人格的标杆。但是,

7、第一次打捞屈原的,还不是他们,而是汨罗江畔和洞庭湖边的百姓们。屈原举身赴清流之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不让鱼鳖蛟龙伤害屈原尸体,百姓又纷纷在水中投入用树叶包好的饭团。后来,正如我们知道的,划船捞救演变为龙舟竞赛,树叶饭团演变为粽子,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一个人,就此成为一个民族的节日。百姓们没有捞起屈原的尸首,更没能救出屈原。但是,他们不必失望悲伤,因为他们的捞救,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捞救,屈原从此不会沉没。只要我们还在过端午节,屈原就不会沉入江底葬身鱼腹,而是融入民族的记忆,藏身在民族的心灵里。又一个端午节来了,带来了我们的乡愁。乡愁,其实是一种文化情结,是我们对历史和先贤的离愁和向慕

8、。故乡者,故人之乡也。吾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有多少像屈原这样让我们爱,使我们敬,给我们温暖的故人?只要这些故人还在我们心中,我们就永远活在故乡,那份美丽乡愁,就永远给我们生活以诗意,而那些节日,就永远为我们珍惜和祈盼。故人不朽,故乡永在,我们的乡愁,直到永远。二、作父亲丰子恺楼窗下的弄里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卖小鸡喽”渐近渐响起来。一个孩子从家中抬起头来,张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我刚才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

9、声。连忙下楼一盾,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交,跌痛了膝盖骨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看见一群孩子正向一个挑着一担“咿哟,咿哟”的人招呼,欢迎他走近来。元草立刻离开我,上前去加入团体,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孩子们见我出来,大家回转身来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的喊声由命令的语气变成了请愿的语气,喊得比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它们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绝对屏

10、除外来的诱惑而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且让这个“咿哟、咿哟来打破门庭的岑寂,当作长闲的春昼的一种点缀吧。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一瞬间我的心也屏绝了思虑而没入在这些小动物的姿态的美:中,体会了孩子们对于小鸡的热爱的心情。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就变成了咫尺天

11、涯。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否?”“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他说过,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

12、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他说过便昂然地向前进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一!”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二个嚎啕大哭的孩子。对门的大嫂子曾经从矮门上探头出来看过小鸡,这时候就拿着针线走出来,倚在门上,笑着劝慰哭的孩子,她说:“不要哭!等一会儿还有担子挑来,我来叫你呢!”她又笑着向我说:“这个卖小鸡的想做好生意。他看见小孩子哭着要买,越是不肯让价了。昨天坍墙圈里买的一角洋钱一只,比刚才的还大一半呢!”我同她略谈了几句,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我原想为长闲的春昼找些点缀而走出门口来的,不料讨个没趣,扶了一个哭着的孩子

13、而回进来。庭中柳树正在骀荡的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安稳的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就不肯让价了!”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采买吧。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这哪里像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三、

14、慢李娟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一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小竹篮,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茉莉。雪白的茉莉,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她将一根细铁丝从花瓣中穿过,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了。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一群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一起,我买了几串茉莉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遥远时代的爱情,同样是缓慢的。读木心的诗:“那时候,时间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那时的爱情如黎明的薄雾一样美。云中锦书,

15、枝上花笺,水中鱼笺,都是特指书信的。俩人早已心心相印了,都不急着说破。他寄给她一封书信,她等了很久才收到,也不舍得马上打开书信。于是放在枕边,等到静夜里展开了细读。如水的月光落在宣纸上,如白雪落梅花,暗香盈盈。他缜密的心思,柔肠百折,无尽的相思,此刻,都由一支笔替他说了。好文字都是直见性命的,世间再没有比情书更美好的文字了。不是吗?两颗心为爱所牵,为爱陶醉。她问,什么是爱情?他说,我心里全是你。 那时的相思也是缓慢的,如同深夜的炉火上熬着的一炉中药,慢慢地煎熬,风中弥漫着中药苦涩的味道,还有一丝淡淡的甜,那是思念的味道。 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

16、滋生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共读三长载,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分开” 此时,光阴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千回,柔情万种,内心无比的柔软伤感。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遇。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台下的人早已听得泪水涟涟。 遥远时代的爱情,是光阴酿成的一坛美酒,芬芳醇厚,意味悠长

17、。 如今的爱情,仿佛是一瓶冰镇的饮料,色彩斑斓,爽口解渴。但是,值得回味的太少太少。现在的爱情来得太快,去得更快。如电影大城小爱中的台词:“我们太快地相识,太快地相爱,太快地接吻然后太快地厌倦对方”漫画家钱海燕说:“在古典文学作品里,主人公的初吻一般发生在下册。而看现代小说,你在第二页就能见到他们的私生子。” 一切都是因为“快”。 爱情里的情意绵绵,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都因为一个“快”字而意味尽失。 我们匆忙的眼睛来不及细看,匆忙的耳朵来不及倾听,浮躁的心来不及慢慢感受,匆忙的脚步总是走得太快,与生活中的美好和真爱失之交臂。 老师说,所谓大家的文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装

18、在这个紫砂壶里,倒出来的“茶”都是有香味的。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 读王世襄先生的京华忆往,他是京城第一大杂家。有人曾说,中国一个世纪可以出一个钱钟书,可是几个世纪也难出一个王世襄。他不仅写明式家具,器物文玩,也写百灵鸟的鸣叫,蝈蝈的歌唱,铜炉的妙趣,处处以小见大,童心盎然,妙趣横生。 他年轻时曾就读燕京大学,一日,邓文如先生正在课堂讲中国通史,他怀中的蝈蝈忽然开始唱歌,邓先生训斥道:“你给我出去!是听我讲课,还是听你的蝈蝈叫?”众人哗然。人常说,玩物丧志,可是他却是“玩物成家”。他还说:“一个人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做好吗?”闲了,慢慢品味他的文章,恬静美好,一派天趣。世间万物在他

19、的笔下,皆具性情和灵性,那是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也是生之趣味。人世细小的喜悦和乐趣,都在他的文字里。我随着他一支妙笔,回到纯真嬉戏的童年,重回到故园,回到生命的根。恍然明白,好文字正是这样慢慢写出来的,从容不迫,雅洁美好,写尽生命的幽微,月白风清。好文字原来也是一块璞,经过岁月细细打磨,才成为一块美玉。 慢也是情趣。落雪之夜,围一炉红泥小火,读一本旧书,品一杯苦茶香茗。张潮说:“春听鸟鸣,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世间所有美好的声音,几乎都被他写尽了。是啊,我们有多少个秋冬没有听见虫鸣与雪声了?落雪之夜,时光是缓慢的,用一个冬夜听雪,读书,想念一位故人。在江南采莲的季节,我去杭州的虎跑寺

20、看望弘一大师李叔同,他三十九岁时在这里出家。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他和学生丰子恺共同创作的护生画集。因为丰子恺一生敬重李叔同,深受他的影响,文字和画里,禅意、悲悯,饱含大爱。丰子恺为了报答师恩,开始了护生画集的创作,他画,大师写。弘一大师六十三岁仙逝,留下他一个人继续画。在文革中,他被人批斗、游街、关牛棚,受尽屈辱和折磨的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为创作六集的护生画集用去了四十六年的时光,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师生情谊,如清风明月,山高水长。他用这样方式,坚守一份师生的约定,也用漫长的一生,去怀念一个人。情深义重,千古情怀。 那个时代的人,生活节奏缓慢,步履从容,心境澄明。也只有气定神闲

21、、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听见自己灵魂的呼吸,不是吗? 生活中不能没有风雅,世间一切的优雅、情趣,都自“慢”中得来。 大凡美好而珍重的事情,都需要慢慢等待,慢慢欣赏的。比如:好书,好物,好人,好情 五、保留和创造未来的故乡白岩松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控制世界,谁就拥有整个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各个民族来说,什么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文化就是那个民族的故事。 有人或许会说:不,我们拥有GDP,我们有钱,我们有高楼。但如果把一个民族比喻成一个人的话,GDP、高楼和钱就是我们的外套和我们脸上的气色,气色当然需要变好,但是如果你的骨子里没有文化,脑子里没有思想,不管外套穿什么名牌,你都不

22、可能成为名牌。 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就可以解决这样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 前几天,我去了德国的莱比锡。莱比锡有博览会,还有保时捷的生产基地。但是到了那里,没有人向我们提这些,他们首先提的是巴赫。巴赫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瓦格纳在那里出生,门德尔松在那里工作过莱比锡的街道上有许多用金属做成的音符,那是地面的路标,指引你通往一个又一个故居。 我们见到莱比锡市长的时候,他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是巴赫工作了二十是多年的地方,这座城市因为巴赫而著名。我们问市长:这个城市将来要打造成德国东部的大城市吗?市长回答:一个拥有巴赫的城市,怎么能只满足于成为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呢?我们要成为国际

23、著名的城市。他们的底气就在于巴赫在那里生活过。 第二个问号:因何而流传。上个星期,我去浙江南浔古镇,人们自然领我们去藏书楼嘉业堂。一到嘉业堂,讲解员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讲富不过三代,你们看这家第三代就出了个文化人。我一听特郁闷。 到这个第三代,文化人就要败家了。他爱书成痴,把前两代积累的巨大财富全买成了书,一共有17万册孤本、善本,继而建成了这个藏书楼。现在这座藏书楼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是浙江图书馆的分馆。周恩来总理在解放南浔之前专门有一个批示,告诉解放军这个地方有藏书楼,不许炮火轰击,要保护。 在即将离开藏书楼的时候,我们说,幸亏他们的第三代是“败家子”,是个文化人,他没有继续积累有形的

24、财富,而是积累了无形的文化,当然这17万册书也是有形的,让这个家族流芳百世。它因何而流传?因文化而流传。 因何而有用?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图。为什么叫富春山居呢?当年,在富阳郊区的一个深山老林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开始画富春山居图。我相信600多年前,城市里的人都在做“有用”的事,也就是与钱有关、与名有关的有用的事,歌舞升平。而这一位文化人孤寂地在山上开始画富春山居图,画了几年画成之后,他恐怕也意识到这种无用,老先生把他画的富春山居图送给了一个叫无用的僧人,所以这幅画也叫“无用师卷”。但是600多年过去了,当时歌舞升平的那些有权有名有势的人烟消云散,这座城市却因为这一幅当初被视作无用的画而著名。

25、现在,这幅画带来了扎扎实实的有用的真金白银,成了招商最有用的东西,这就是无用的有用之处。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两代中国人是没有故乡和没有故居的,大家都在迁徙。经常看到父亲领着儿子指着广场上的地砖说:你爸过去就住这儿。1994年,冯骥才老师为了保护天津要拆的街巷,组织100多位摄影师去拍照。最后房子拆了,艺术家们用无声的眼神把房子留下了。 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文化人,离开了祖国,他认为自己从此将成为一棵没有根的树。几个月之后,他踉踉跄跄走进国外的一个图书馆,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地走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系列古典名著的面前,在那个昏黄的充满旧书气息的空间里,他号啕痛哭。但是他突然感到自由了、安

26、全了。这不就是中国吗?自己没有离开它呀。 因此,艺术家就是为未来的中国人保留故乡,哪怕你失去故乡,依然会在他们的作品中知道这就是中国。六、黄永玉的家教芳菲有一次听黄先生聊天,说到有个朋友曾经的误会,黄先生轻轻说了一句:“他不了解我从小受的教育。”让我心头跳一下。他这个年龄,还固守着一些东西呢。无愁河的流浪汉子中有些小细节:“你喝汤、吃饭没有声音。”“嗯!”“我问你!”爷爷说,“你就回答。”“猪吃饭才有声音。”序子说,“还有,寝不言,食不语”一边低头吃得很认真。爷爷看着序子,夹了一块牛肉巴子放在序子饭上。序子说:“多谢!”不要小看这些细节。这种日常小事的要求,有它的厉害。有点让人想起“戒行”。佛

27、经里说,持戒的人会像穿铠甲,有庄严相,能自我保护。黄永玉一生经历的苦难日子那么多,是什么在保护他呢?难说不是这种小地方的“持戒修行”! 黄永玉这个“浪荡汉子”,是个几百年读书人家种子。黄家祖屋叫“古椿书屋”,是凤凰有名的私塾馆。文庙在这条街上建起来后,衙门要找人看守管理,做些祭辰仪式的准备工作,便就近选了这个文雅规矩的人家担任这个职务。所以,黄家在凤凰还兼着看守文庙。从四百年前的老祖宗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笔墨砚台。爷爷黄镜铭常年在外做事,用严峻的脾气和人格,在千百里之外维持着一个家的格局。家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容不得子孙辈轻浮,每每要掂掂自己的分量,是否自重。黄永玉说,爷爷的严峻像明矾,让一屋人

28、、一缸子水的头脑都清澈起来。爸黄玉书少年时跟着爷爷在外漂泊,得风气之先受过西式教育。后来回到家乡做音乐老师,任文昌阁小学校长。妈杨光慧是桃源省二师范毕业,先在常德一所女子学校做教务主任,后来回凤凰担任了新创办的女子小学校长。爸妈在常德自由恋爱结婚。以前爸在老家定过亲,“自由”以后,那门亲就黄了。不过,无愁河没有五四小说里的激烈、幽怨。那个姑娘后来嫁了别人,“别人”在军中阵亡后,她独自带着女儿过,仍然在不远的街上做着邻居。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只要说一声,爸爸会“全心全意去做”。这个地方的人心秩序,有比“爱情”更高的统治者。关于读书,后来成了忘年交的爷爷给过他和学校不一样的教育:“学堂那些书读下

29、去是有用的,像盖房子砌墙角。”但砌墙角不等于盖房子。“盖房子要靠以后不停读课外的书。”“有的读书人蠢,一辈子砌墙角,一间房子都没盖成。”爷爷强调长大做事情,交朋友,读课外书,才是盖房子的学问。爸也给过“不能只读一本书”的教育:“你听我讲,不管你以后长大成人是穷是富,当不当名人专家,多懂点稀奇古怪的知识还是占便宜的,起码是个快活人;不会一哄而起只读一本书,个个变成蠢人。”除了读书,还有打拳,是父母送他一生的随身礼。父母希望这个木讷的儿子,能打拳开点心胸。爷爷对他讲了自己打拳的心得:“要没有打拳就活不到今天了。打拳强身,还练精神,做个正派人。越练越和平讲礼。”每天的日子,亲人间的颜色,黄永玉的“奇

30、”有了“正”的骨子,“奇”才不会成为一种表演性的生命姿态,能看到里面的踏实,正派,真性情。这些大处的家教,在黄永玉一生中都能看到痕迹。真正斗硬的家教,在遇到困难时来了。先是莫名其妙地烧了一场火,祖屋没了。爸出去找事做,妈的校长不久也被辞了,竟然没多久到了饭都吃不饱的日子。 黄永玉带小弟弟过街,被人讲穿旧衣服,他心头怄。妈跟他说,人一辈子过的就是人怄人的日子。要不是你怄人,就是人怄你。多为人想,就不会去怄人。多为自家想,就不怕人怄。自己做自己的事,读书发奋,做个有头脑的人。“要一辈子想到自己是读书人,再穷再苦就不在乎了。”这个妈,笃悠悠跟儿子说:“妈妈一辈子没有苦过,眼看苦就要上门了,妈要和爸爸

31、带着你们一步一步顶着,算是件有意思的事。”人走上坡路固然好,下坡路走得漂亮,才是真东西出来了。爸知道妈“心里不好过就是肚子里忍得住”,佩服她。这些,是黄永玉的家教。也算给他准备好了漂泊、随行一生的资粮吧!七、韩干照夜白张毅静1所有的情节都充满了意味,也许,就是因为发生在唐朝。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韩干,因为出身微贱,史书上都没有他的生卒时间。起初,他只是酒馆里打杂的小厮,就算不是社会最底层人物,也差不多了,反正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角色。有一天,韩干奉命去王维府上收酒账,恰巧王维不在家,韩干就只好坐在门口等。等待中无聊,韩干拿了根小树枝画了一匹马。就是这匹马,让刚回家的王维惊呆了。王维细细询问了这个小伙计的身世后,立刻决定让他辞掉工作专学绘画。为此王维每年资助韩干两万钱,时间有10多年。命运的转折点,往往就是人与人在一个时间点上的契合,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2受人之恩,欢喜感激之余,人大都会有回报之心。韩干的回报方式就是发愤图强。一夜之间从打杂小厮变为专门学画的学徒,这种转变本来已经让他不安;何况,王维亲自安排他师从当时著名宫廷画家曹霸,这就更让他忐忑。曹霸擅长画人物肖像,尤精鞍马人物,杜甫曾作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及韦讽录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