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8.38KB ,
资源ID:90061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061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劳劳亭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劳劳亭阅读答案.docx

1、劳劳亭阅读答案劳劳亭阅读答案【篇一:古诗鉴赏 表达技巧鉴赏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 1.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虚写(想象)、夸张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设问、借代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偶、对比 (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拟人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象征 (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反语 (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写(想象) (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象征、比喻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写法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描写 (11)蝉噪林逾静,鸟

2、鸣山更幽。对偶、反衬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衬托 (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借代 (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反问、用典 (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互文 (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用典 (1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用典、虚实对比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动静结合、反衬 (19)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借古讽今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反衬 二、核心题组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 诗家:诗

3、人。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答:_ 答案 (1)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 (2)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了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 (3)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突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任选其一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4、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 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三、四两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秦楼月 向子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 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 向

5、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 答案 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了悲切之情。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 5.阅读下

6、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 意金元好问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注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注 了了:了然,清楚。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_ 答案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诗歌第一句是“实”,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客意”表现得更加含蓄而深沉。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 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7、淀: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答:_ 答案 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上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本词在结构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词分析其结构特点。 答:_ 答案 本词的结构颇具匠心:上下片均为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由景入情。上片写远景,极尽空间寥廓之感;下片写近景,抒发时光流逝之慨。这样

8、的布局谋篇,把作者的乡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 口 陆龟蒙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斜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 注 宋帝:南朝宋武帝刘裕。 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答:_ 答案 这一句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以茂盛生长的野草来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人日思归 注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蜀道后期 唐张悦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

9、至洛阳城。 注 人日:正月初七。 薛诗的三、四句与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 答:_ 答案 相同点:都使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薛诗以人与雁对比,张诗以人与秋风对比,都突出了游子归家之晚,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同点:张诗还用拟人手法把无情的秋风人格化,借抱怨秋风先至,含蓄委婉地抒发不能及时回家的烦恼之情。 三、综合题组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一首诗

10、开头两句的表达效果。 答:_ (2)请比较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答:_ 答案 (1)第一首诗前两句笔墨洗练,表达婉曲。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立言高妙,运思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2)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离别的满怀同情,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 不同点: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丝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 【篇二: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实验班语文周练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宋代家训 家训,是中国古代的家长出于督

11、促家庭成员尤其子孙修其身、齐其家的美好理想,而对其言行提出的种种规范、劝谕或警戒。 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分为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和百姓家训,其中士大夫家训最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包拯家训、陆游放翁家训等。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创造性地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先以散文叙事,后以诗歌阐发。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相关的家庭规范汇集起来,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宋代由门阀政治时期转入官僚政治时代,婚姻不重阀阅

12、,选官以科举为主,土地买卖自由。在这样的社会中,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家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维护家族利益长期不衰,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些家族特别是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以期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宋人提倡家庭治生,强调辩证节俭和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这些治生内容出现在家训中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家族维持正常运作的总体考虑和支持科举的良苦用心。宋人把俭朴当做应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认为节俭是人最高尚的行为,但节俭又不是吝啬,要量力而行,“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对公益事业,则要尽力

13、而为,不要吝惜财产,“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这些治生内容得到了后代家训的继承和补充。 重视教育是宋代家训的内核。宋人注重道德教育,在家训中贯穿儒家思想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并在强调修身与齐家之后,倡导治国与平天下的追求。宋人还在家训中突出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等教育原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对子孙教育重视与否,关乎家族能否兴旺发达。宋代鄱阳大族洪氏,从农、商并重发家开始,到富而重教培养出子孙考中进士,走出了一条由山村农户向士绅人家转变的道路。但此后族中晚辈皆荒废学业,骄奢淫逸,家中再无一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 家训的纂述,是为

14、家族的长久兴旺,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及后续规矩还曾得到朝廷的许可或支持,而朝廷也会给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与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当对家庭子孙等成员言行的规范、劝谕或警戒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惩罚方式,但宋代家训中很少有对某类过错者要严惩至处死的规定,一些惩罚常采取告官但又不至于处死的方式来实现。家训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但家训侧重家庭的发展,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在体裁上也有自己的创新。b宋代家

15、训提倡家庭经营生计,并补充了一些基本原则。 c宋代家训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参加科举考试教育等。 d宋代家训与法律有互相依赖之处,但其目的各有侧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辑录体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这样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家训的纂述者以士大夫居多。 b在贫富无定势的宋代社会,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是一种督促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优势地位的手段。 c宋代以后的家训在治生内容方面,也强调节俭但不吝啬、对公益事业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的基本原则。 d宋代家训不仅强调家庭成员要修身齐家,还倡导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表明宋代家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1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出现的辑录体家训丰富了宋代家训的体裁,它不仅能帮助家族在竞争中获胜,还能维护家族利益使其长期不衰。 b宋人视俭朴为应该代代相传的传统,这表明宋代百姓家训在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要严格于士大夫家训中的相应原则。 c宋代鄱阳大族洪氏忽视教育子孙,使族中晚辈无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洪氏也由士绅人家变回山村农户。 d宋代家训借助官方势力惩罚犯有某类过错者的方式,体现出家训与法律在追求“治国平天下”理想方面关系密切。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

17、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列,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上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避空掾属。时有荐乐安工模、下邳周逵才,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

18、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死,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三国志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 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 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

19、败/太祖不听。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别驾:官名。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徐州:古“九州”之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劳力:广义上的劳动力指全部人口。在此取劳民伤财之意。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群出身名门,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敬重,后来又让同僚佩服。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敢于持公道,讲实话

20、,难能可贵。 d陈群知人善任,对贤才力荐,对庸君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7.翻译 (1). 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 (2.)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 (二)、诗歌鉴赏阅读(11分)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谬,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谬(liao):依赖。 8.(1) 试说明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5分) (2)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21、分) 9、(1)“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 _,_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 (3)古诗词中,“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_”。四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鲁迅 前一些时,上海的官绅为太炎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于是有人慨叹,以为青年们对于本国的学者,竟不如对于外国的高尔基的热诚。这慨叹其实是不得当的。官绅集会,一向为小民所不敢

22、到;况且高尔基是战斗的作家,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纪念者自然有人,但也许将为大多数所忘却。 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回忆三十余年之前,木板的訄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得很。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那时留学日本的浙籍学生,正办杂志浙江潮,其中即载有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两首在下面 狱中赠邹容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

23、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狱中闻沈禹希见杀 不见沈生久,江湖知隐沦,萧萧悲壮士,今在易京门。螭鬽羞争焰,文章总断魂。中阴当待我,南北几新坟。 民国元年革命后,先生的所志已达,该可以大有作为了,然而还是不得志。这也是和高尔基的生受崇敬,死备哀荣,截然两样的。我以为两人遭遇的所以不同,其原因乃在高尔基先前的理想,后来都成为事实,他的一身,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而先生则排满之志虽伸,但视为最紧要的“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见民报第六本),却仅止于高妙的幻想;不久而袁世凯又攘夺国柄,以遂私图,就

24、更使先生失却实地,仅垂空文,至于今,惟我们的“中华民国”之称,尚系发源于先生的中华民国解(最先亦见民报),为巨大的记念而已,然而知道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经不多了。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近有文侩,勾结小报,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但革命之后,先生亦渐为昭示后世计,自藏其锋芒。浙江所刻的章

25、氏丛书, 【注】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又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革命家、学者。光复会的发起人之一,后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辛亥革命以后,逐渐脱离现实,钻入故纸堆中。1936年章太炎逝世后,一些人或作文诽谤奚落,或极力夸大他的学术成就,鲁迅因此做此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汉代对文字学的通称。 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日本。一九二六年八月间,章太炎在南京任孙传芳设立的婚丧祭礼制会会长,孙传芳曾邀他参加投壶仪式,但章未去。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极,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参加太炎先生追悼会的人不到一百,原因是官绅组织,小民不敢参加

26、。 b三十余年之前,太炎先生木板的訄书我读不断,也看不懂,可见他的学术水平不算高。 c在日本,我前去听先生的讲学,直到现在,他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那是因为比之于学问,先生的革命精神更令我敬佩。 d辛亥革命之后,先生逐渐藏起锋芒,退居于宁静的学者,成为一位纯粹的儒宗。 e太炎先生对革命怀着满腔的热情,甘于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但遗憾的是他的志向都没有得到实现。 (2)“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作答。(6分) (3)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章太炎先生的性格特点。(6分) (4)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特

27、点?请结合相关部分作简要分析。(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 的发展大环境。 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的文化现象。 c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b.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同日而语 c.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一视同仁 d.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同日而语【篇三:【原创试

28、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11分)】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即蒙古杭育山;未勒,还没刻石勒功。 新亭,又名劳劳亭,三国吴建,在今南京市南劳劳山上。 8.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绝”字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绝”是横渡的意思。(1分)它写出两鬓斑白的放翁犹望横渡大漠,奋战沙场的气势和决心;(2分)“绝”字还与下句的“泣”字形成鲜明对比,用只会作新亭之泣苟且偷安的朝中权贵来比衬退居乡野的作者杀敌报国的壮志雄心。(2分)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纲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属于炼字型。答题模式一般由解释意思、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和指出表达效果三个部分组成。“绝”是个动词,高中学生读过李白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巅”和荀子劝学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绝” 9.这首诗的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书愤中的诗句作赏析。(6分) 【参考答案】这两个诗句直抒胸臆,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是全诗之眼。(3分)书愤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