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3 ,大小:1.96MB ,
资源ID:90181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181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1、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1.分析方法的分类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105强酸弱酸() 10-7, 测总量; 10-7, 测强酸量20.终点误差:指示剂确定的

2、滴定终点 ()与化学计量点 () 之间存在着差异() ,使滴定结果产生的误差,用表示。21.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酸标准溶液: (3, H24)配制:用市售(12 1)3(16 1), H24(18 1)稀释.标定: 23或 硼砂(2B4O710H2O) 碱标准溶液: 配制: 以饱和的(约19 1), 用除去2 的去离子水稀释.标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8H4O4)或草酸(H2C2O42H2O)22.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与23混合碱的测定;极弱酸的测定;磷的测定;氮的测定23.络合物的分布分数M = 1/(1+1L+2L2+nLn) = 1L/(1+1L+2L2+nLn)= M1L = nL

3、(1+1L+2L2+nLn)= MnLn24.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滴定突跃:3.0 3.0 浓度: 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单位(下限) K: 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单位(上限)络合滴定准确滴定条件: K6.0 对于0.01001 的M, 8才能准确滴定25.络合滴定法测定的条件考虑到浓度和条件常数对滴定突跃的共同影响,用指示剂确定终点时,若0.2, 要求 0.1%,则需K 6.0 若 0.0101时,则要求 8.026.金属离子指示剂 要求: 指示剂与显色络合物颜色不同(合适的); 显色反应灵敏、迅速、变色可逆性好; 稳定性适当,K K, 则封闭指示剂 3+ 、3+ 、2+ 、2+ 、2+

4、对、 有封闭作用; 若K太小, 终点提前 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溶解度小, 需加乙醇、丙酮或加热 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 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点 的计算变色点: = 故 = (H) (H)=1+2+21227.准确滴定判别式若0.2, 要求 0.1%,根据终点误差公式,可知需K6.0 若0.0101时,则要求 8.0多种金属离子共存 例:M,N存在时,分步滴定可能性的判断K6.0,考虑Y的副反应 Y(H) Y(N) Y(N) =所以:6 即可准确滴定M一般来说,分步滴定中, = 0.3%5如 则以5 为判据28.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M,N共存,且5 络合掩蔽法 沉淀掩蔽法 降低N 氧化还原掩蔽法 采用其

5、他鳌合剂作为滴定剂 改变K29.络合滴定方式及应用直接滴定法: 6;反应速率快;有合适指示剂指示终点;被测离子不水解返滴定法:封闭指示剂;被测M与Y络合反应慢;易水解置换滴定法:置换金属离子:被测M与Y的络合物不稳定间接滴定法:测非金属离子: 43- 、 42-;待测M与Y的络合物不稳定: 、 30.氧化还原电对可逆电对:任一瞬间都能建立平衡,电势可用能斯特方程描述。32+, I2 等不可逆电对:2O723+, 42+ 等, 达到平衡时也能用能斯特方程描述电势对称电对:氧化态和还原态的系数相同 32+,42+ 等不对称电对:2O723+, I2 等31.条件电势:特定条件下, 11 或浓度比为

6、1时电对的实际电势,用E 反应了离子强度及各种副反应影响的总结果,与介质条件和温度有关。 32.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 离子强度 酸效应 络合效应 沉淀33.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c增加, 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温度每增高10, 反应速率增大23倍 例: 4滴定H2C2O4,需加热至75-85 催化剂(反应):如4的自催化 诱导反应34.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a 自身指示剂 4 210-61 呈粉红色b 特殊指示剂 淀粉 与110-51I2 生成深蓝色化合物 碘量法专属指示剂 + 3+ 2+ ( 1 10-51可见红色)c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弱氧化剂或弱还

7、原剂,且氧化态和还原态有不同的颜色35.突跃范围(通式):36.化学计量点(通式)37.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EE 0.30.4 V 可通过氧化还原指示剂确定终点E = 0.20.3 V 可通过电位法确定终点E 0.2 V 不宜用于滴定分析38.滴定终点误差39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目的:将被测物预先处理成便于滴定的形式对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的要求a. 定量氧化或还原预测组分 b. 反应速率快c.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例钛铁矿中的测定, 不能用作还原剂,用2+d. 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除去 例 H2O2, (4)2S2O8 加热分解40.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能力及氧化还原

8、滴定原理来测定其他物质的容量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法优点: a. 纯、稳定、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易保存 b. 氧化性适中, 选择性好 滴定2+时不诱导反应污水中测定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 邻苯氨基苯甲酸应用: 1. 铁的测定(典型反应) 2. 利用2O72- 2+反应测定其他物a. 控制酸度 加磷硫混酸目的b. 络合3+降低条件电势,消除3黄碘量法缺点:I2 易挥发,不易保存 I2 易发生歧化反应,滴定时需控制酸度 易被O2氧化指示剂:淀粉, I2可作为自身指示剂溴酸钾法、铈量法及高碘酸钾法4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莫尔法: 滴定反应: 滴定剂:3 标准溶液 待测物: 、 指示剂:K24 指示原理:

9、42 24 1.10 10-12 滴定条件: 6.510.0 优点:测、 直接、简单、准确 缺点:干扰大,生成沉淀 、(4 )n、M ()n等 不可测、,和 沉淀具有强烈吸附作用 佛尔哈德法:滴定反应: 滴定剂:4 标准溶液 待测物: 指示剂:铁铵矾 4(4)2 指示原理: 3+ 2+ (138),当2+= 6 10-6 即显红色 滴定条件:酸性条件(0.3 3)防止3+水解返滴定法:待测物: (、) 标准溶液:3、4 滴定反应: + (过量) (剩余) 指示剂:铁铵矾 4(4)2返滴定法测时应采取的措施 过滤除去 (煮沸,凝聚,滤,洗) 加硝基苯(有毒),包住 增加指示剂浓度,3+ = 0.

10、2 以减小优点:返滴法可测、,;选择性好,干扰小, 弱酸盐不干扰滴定,如4343322- 法扬司法:指示剂:荧光黄()吸附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化学计量点后,沉淀表面荷电状态发生变化,指示剂在沉淀表面静电吸附导致其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吸附指示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指示剂要带与待测离子相同电荷(控制溶液) 静电作用强度要满足指示剂的吸附(离子强度)充分吸附,沉淀表面积大(加入糊精)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弱于待测离子(指示剂选择) 滴定剂对滴定条件的要求:不能生成()的沉淀(曙红荧光黄 避免强光照射42.重量法分类与特点a.沉淀法b.气化法(挥发法)c.电解法 特点:优点:: 0.10.2,准,不需标准溶

11、液。缺点:慢,耗时,繁琐。(S,, 的仲裁分析仍用重量法)43.对沉淀形的要求 沉淀的 s 小, 溶解损失应0.2, 定量沉淀 沉淀的纯度高 便于过滤和洗涤 (晶形好) 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44.对称量形的要求 确定的化学组成, 恒定定量基础 稳定量准确 摩尔质量大减少称量误差 45.影响溶解度的因素a 同离子效应减小溶解度b 盐效应增大溶解度c 酸效应增大溶解度 K A(H)d 络合效应增大溶解度 K M(L)e 影响s 的其他因素温度: T, s 溶解热不同, 影响不同, 室温过滤可减少损失溶剂: 相似者相溶, 加入有机溶剂,s颗粒大小: 小颗粒溶解度大, 陈化可得大晶体形成胶束: s, 加

12、入热电解质可破坏胶体沉淀析出时形态46.沉淀类型47.沉淀形成过程 48.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49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 稀、热、慢、搅、陈 稀溶液中进行: Q 搅拌下滴加沉淀剂: 防止局部过浓, Q 热溶液中进行: s 陈化: 得到大、完整晶体 冷滤,用构晶离子溶液洗涤: s, 减小溶解损失 无定形沉淀: 减少水化程度,减少沉淀含水量,沉淀凝聚,防止形成胶体 浓溶液中进行 热溶液中进行 加入大量电解质 不必陈化,趁热过滤 用稀、热电解质溶液洗涤均匀沉淀: 利用化学反应缓慢逐渐产生所需沉淀剂,防止局部过浓,可以得到颗粒大、结构紧密、纯净的沉淀。50.有机沉淀剂特点 选择性较高 溶解度小,有

13、利于沉淀完全 无机杂质吸附少,易过滤、洗涤 摩尔质量大,有利于减少测定误差 某些沉淀便于转化为称量形51.称量形的获得52.吸光光度法:分子光谱分析法的一种,又称分光光度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基于外层电子跃迁53.有机化合物的生色原理a 跃迁类型 价电子跃迁:*, *; n*, n* E (h) 顺序: n* n*104)c. 产物的化学组成稳定d. 化学性质稳定e. 反应和产物有明显的颜色差别 (l60) 显色反应类型: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缔合反应;成盐反应;褪色反应;吸附显色反应 显色剂:无机显色剂: 过氧化氢,硫氰酸铵,碘化钾 有机显色剂:偶氮类:偶氮胂;三苯甲烷类:三苯

14、甲烷酸性染料 铬天菁S,三苯甲烷碱性染料 结晶紫;邻菲罗啉类:新亚铜灵;肟类:丁二肟影响因素:a 溶液酸度(值及缓冲溶液) 影响显色剂的平衡浓度及颜色,改变l 影响待测离子的存在状态,防止沉淀 影响络合物组成b 显色剂的用量:稍过量,处于平台区c 显色反应时间:针对不同显色反应确定显示时间 显色反应快且稳定;显色反应快但不稳定; 显色反应慢,稳定需时间;显色反应慢但不稳定d 显色反应温度:加热可加快反应速度,导致显色剂或产物分解e 溶剂:有机溶剂,提高灵敏度、显色反应速率f 干扰离子:消除办法:提高酸度,加入隐蔽剂,改变价态 ;选择合适参比 ;褪色空白(铬天菁S测,氟化铵褪色,消除锆、镍、钴干

15、扰);选择适当波长59.测定波长选择60.测定浓度控制61.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移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移:复合光由l1和l2组成,对于浓度不同的溶液a和b,引起的吸光度的偏差不一样,浓度大,复合光引起的误差大,故在高浓度时线性关系向下弯曲。物理化学因素:非均匀介质及化学反应:胶体,悬浮、乳浊等对光产生散射,使实测吸光度增加,导致线性关系上弯吸光度测量的误差:A0.434 ,T36. 8%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0.20.8, 1565%,相对误差4% 62.常用的吸光光度法a 示差吸光光度法目的:提高光度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解决高(低)浓度组分(. A在0.20.8以外)问题分类:高吸光度差示法

16、、低吸光度差示法、 精密差示吸光度法特点: 以标准溶液作空白原理: A相对 = A = 0= b c准确度:读数标尺扩展, 相对误差减少, c0愈接近, 准确度提高愈显著b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 目的:解决浑浊样品光度分析 消除背景吸收的干扰 多组分同时检测 原理: A = 12 = (l1- l2)b c 波长对的选择: a.等吸光度点法,b.系数倍率法 c 导数吸光光度法目的:提高分辨率 去除背景干扰 原理: 63.气态分离法A挥发与升华:挥发:固体或液体全部或部分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升华: 固体物质不经过液态就变成气态的过程B蒸馏:a 常压蒸馏b 水蒸气蒸馏:如果一溶液的组成在它的沸点分解,必

17、须减压蒸馏它或水蒸汽蒸馏它,水蒸气蒸馏的那些化合物须不与水混溶c 减压和真空蒸馏:在大气压以下的蒸馏称为减压和真空蒸馏d 共沸蒸馏:e 萃取蒸馏( ):例由氢化苯(80.1)生成环己烷(80.8)时,一般的蒸馏不能分离,加入苯胺(184)与苯形成络合物,在比苯高的温度沸腾,从而分离环己烷 64.沉淀分离A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B痕量组分的富集和共沉淀分离a无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 利用表面吸附进行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富集, 选择性不高。共沉淀剂为()3, ()3等胶状沉淀, 微溶性的硫化物,如()3作载体共沉淀3 2+; 共沉淀2+ 利用生成混晶进行共沉淀,选择性较好,如硫酸铅-硫酸鋇,磷酸铵镁-砷酸

18、铵镁等b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共沉淀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 如动物胶、丹宁 离子缔合共沉淀,如甲基紫与4-。 利用“固体萃取剂”进行共沉淀,例 1-萘酚的乙醇溶液中,1-萘酚沉淀,并将U()与1-亚硝基-2-萘酚的螯合物共沉淀下来。 65.萃取分离法萃取分离机理:相似溶解相似;带电荷的物质亲水,不易被有机溶剂萃取;可溶的呈电中性的物质疏水易为有机溶剂萃取66.分配定律、分配系数和分配比67.萃取率68.萃取条件的选择a 萃取剂的选择 螯合物稳定,疏水性强,萃取率高 b 溶液的酸度 酸度影响萃取剂的离解,络合物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的水解c 萃取溶剂的选择 金属络合物在溶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尽量采用结构与络合物结构相似的溶剂, 萃取溶剂的密度与水溶液的密度差别要大,粘度要小,易分层, 毒性小,最好无毒,并且挥发性小。69.离子交换分离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发生的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离子交换的过程:3H + 3 + (3)3 + (3)3 + 交联度: 树脂合成中,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树脂中含有二乙烯苯的百分率就是该树脂的交联度。 交联度小,溶涨性能好,交换速度快,选择性差,机械强度也差; 交联度大的树脂优缺点正相反。 一般414适宜。交换容量: 每克干树脂所能交换的物质的量()。一般树脂的交换容量36。70.离子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交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