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0 ,大小:127.26KB ,
资源ID:902379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23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docx

1、T/CECS -2019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Evaporative Condenser in Refrigeration System(征求意见稿)2019.3.5中国计划出版社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14 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应用实际经验,并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包

2、括:总则、术语及符号、系统设计、设备与设施、施工安装、调试及验收、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商贸分会归口管理,由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大街 99 号,邮政编码:100069)。主编单位: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银海洁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参编单位: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绍兴市上虞春晖风冷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西安工程大学 重庆市制冷学会3福建省制冷学会西安方欣食品有限公司成都银犁冷藏物

3、流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民天实业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12 术语、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系统设计53.1 一般规定53.2 水质53.3 设计64 设备与设施114.1 一般规定114.2 处理单元114.3 水泵、管道及附件124.4 仪表及控制124.5 配套设施135 施工安装145.1 一般规定145.2 设备安装145.3 管道敷设及附件安装156 调试及验收176.1 调试176.2 验收177 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197.1 日常维护197.2 运行管理19附录 A 一对一管道布置示意图21附录 B 一对多管道布置示意图21附录 C 多对多管道布置示

4、意图22本规程用词说明23引用标准名录24附:条文说明24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System design53.1 General requirements53.2 Water quality63.3 Design64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104.1 General requirements104.2 Processing unit104.3 Pumps, pipes, and accessary114.4 Meter control124.5

5、 Facilities125 Construction.135.1 General requirements135.2 Equipment installation135.3 Pipeline laying and accessary installation146 Commissioning and acceptance166.1 Commissioning166.2 Acceptance.167 Dail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187.1 Daily maintenance187.2 Operation management18Appendix A Pipes

6、 layout of one to one20Appendix B Pipes layout of one to multi20Appendix C Pipes layout of multi to multi2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2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3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41总则1.0.1 为规范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提高制冷工程节能效果,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

7、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及日常维护与运行管理。1.0.3 制冷系统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及日常维护与运行管理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Electrochemicaltreatmentof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针对水及水中矿物质的电化学特性,采用电化学装置及配套设施完成对循环冷却水进行处理的过程。2.1.2 电化学旁流水 Electrochemical side strea

8、m从循环冷却水中分流并经电化学处理后,再返回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那部分水。2.1.3 反应室 Reaction chamber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容器。2.1.4 阳极 anode连接电化学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2.1.5 阴极 cathode连接电化学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2.1.6 电解电流强度 Electrolysis current电化学反应室内单位水流量上通过的电流强度。2.1.7 电解电压 Electrolysis voltage电解过程中施加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压值2.1.8 氧化反应 Oxidation reaction物质失电子的作用叫氧化,也称氧化反应32.1.9

9、还原反应 Reduction reaction物质得电子的作用叫还原,也称还原反应2.1.10 浓缩倍数 Cycle of concentration循环冷却水与补充水含盐量的比值2.1.11 排污水量 Amount of blowdown为了调控循环冷却水水质满足运行要求,依据确定的浓缩倍数, 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出的水量。2.1.12 白锈腐蚀 White rust corrosion热镀锌材料表面生成的多孔疏松的白色锌氧化物。2.1.13 钝化处理 Passivation在新的热镀锌材料表面形成的暗灰色非孔致密耐腐蚀层。2.2符号Qb 排污水量(m3/h ) Qe 蒸发水量(m3/h

10、 ) N 浓缩倍数Qd 风吹、渗漏等损失水量(m3/h ) Qm 补充总水量(m3/h )QECS 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m3/h )MS2 电化学旁流去除的结垢因子的量 (g/h)CS 电化学旁流处理装置进出水结垢因子浓度差值(mg/L) MS0 补充水带入的结垢因子的量 (g/h)MS1 排污带出的结垢因子的量(g/h)CS0 补充水中的结垢因子浓度,钙硬度或甲基橙碱度 (mg/L) CS1 排污水中的结垢因子浓度,钙硬度或甲基橙碱度(mg/L)QECB 设置有集中水池的旁流电化学处理水量(m3/h )n 每日系统水容积经过电化学设备处理的次数VCT 系统水容积(m3)t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

11、却水系统每天运行的时间(h)433系统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设计的有关要求应根据制冷系统的性能要求合理确定。3.1.2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设计应满足安全使用、节水节能、环境保护等要求,并应充分考虑施工安装、操作管理、运行维护等因素。3.1.3 应根据水源、水质的情况确定设计方案。3.2 水 质3.2.1 补充水按来源一般有:1 地下水2 地表水3 再生水3.2.2 不同地区补充水水质类型按硬度区分见表 3.2.2表 3.2.2 不同地区补充水水质类型水质类型硬度(以碳酸钙计)主要分布区域软水180mg/L黄河流域、西北、东北3.2.3 补

12、充水水质资料收集,地下水宜不少于一年的逐季水质全分析资料,地面水、再生水宜不少于一年的逐月水质全分析资料。补充水水质应以逐年水质分析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设计依据,并以最不利水质校核设备能力。3.2.4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运行水质标准宜满足表 3.2.4 的要求。表 3.2.4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运行水质标准序号项目单 位初始运行允许值正常运行允许值1浊度mg/L20202pH 值8.08.58.03钙硬度(以 CaCO3 计)mg/L1003001005004总碱度(以 CaCO3 计)mg/L1003001005005氯离子(以 Cl-计)mg/L25010006电导率s/cm15015

13、0注 1:其它未见指标可参照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50050 执行。注 2:此表初始运行允许值是针对蒸发式冷凝器冷凝排管或箱体板采用热镀锌材料等工况。注 3:异养菌总数不宜大于 1105CFUmL。注 4:电导率是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此表只规定了最低允许值, 电导率的实际运行数值,应由水处理公司及蒸发式冷凝器生产厂家根据补充水水质及实际工况确定。3.3 设 计3.3.1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量按下列要求确定:1 确定制冷系统的总排热量;2 根据制冷系统的总排热量确定系统循环冷却水量。3.3.2 排污水量、浓缩倍数、补充总水量是循环冷却水运行操作的主要参数之一,应进行计算并定量

14、控制。1 排污水量应按下式计算:Qb = Qe(N-1)- Qd(3.3.21) 式中N 浓缩倍数Qb 排污水量(m3/h)Qe 蒸发水量(m3/h)Qd 风吹、渗漏等损失水量(m3/h )蒸发水量(Qe)一般可按 293kW 排热量约 7.57kg/min 进行计算。根据蒸发式冷凝器的排热量可以计算循环冷却水的最小蒸发量;蒸发 式冷凝器的风吹渗漏等损失水量,由蒸发式冷凝器型号和工况确定, 一般选择为循环冷却水量的 0.010.02%。2 浓缩倍数应按照下式计算:N = Qm(QbQd)(3.3.22) 式中:Qm 补充总水量(m3/h)Qb 排污水量(m3/h)Qd 风吹渗漏等损失水量(m3

15、/h)3 补充总水量(Qm)按照下式计算:Qm = Qe + Qb + Qd(3.3.23) 式中:Qm 补充总水量(m3/h)Qe 蒸发水量(m3/h)Qb 排污水量(m3/h)Qd 风吹渗漏等损失水量(m3/h)3.3.3 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1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应根据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量、电化学旁流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及补充水水质情况来确定,按照下式进行计算:QECS = MS2CS(3.3.31)M S2 MS0 - MS1(3.3.32)MS0 = Qm CS0(3.3.33)MS1 =(Qb + Qd)CS1(3.3.34) 式中QECS 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m3/h )

16、MS2 电化学旁流去除的结垢因子的量(g/h)CS 电化学旁流处理装置进出水结垢因子浓度差值(mg/L) MS0 补充水带入的结垢因子的量 (g/h)CS0补充水中的结垢因子浓度,钙硬度或甲基橙碱度(mg/L)MS1 排污及风吹渗漏带出的结垢因子的量 (g/h)CS1排污水中的结垢因子浓度,钙硬度或甲基橙碱度(mg/L)2当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有集中水池时,为了控制微生物,其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应按下式进行计算。比较 QECS 和QECB,二者取大值,最终确定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QECB = n VCTt(3.3.35) 式中QECB 设置有集中水池,电化学处理水量(m3/h )VCT

17、 系统水容积(m3)t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系统每天运行的时间,一般取 24(h)n每日系统水容积(VCT)经过电化学设备处理的次数, 一般不小于 63在缺乏计算资料时,一般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应以不小于循环冷却水量的 10%进行计算。3.3.4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为开式系统,其循环冷却水水温应根据工艺及气象条件确定。3.3.5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系统管道布置应满足以下规定的要求:1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系统管道设计应按照旁流形式布置,详见附录 A;2 电化学处理设备吸水口宜设置在蒸发式冷凝器水盘低处,补充水进水口及电化学处理设备出水口宜设置在蒸发式冷凝器循

18、环冷却水泵吸入口附近,并应远离电化学处理设备吸水口;3 多台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并联处理时,应设置平衡管,保证水量及水质均衡;4 管道系统的高点宜设置排气阀,低点宜设置泄水阀;5 多台电化学处理设备同时使用时,管道布置应布水均匀,防止短路,详见附录 B;6 多台蒸发式冷凝器并联使用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布水均匀,防止短路,详见附录 C。3.3.6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电气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设备的控制柜与控制器应分开设置;2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及故障等状态信号应能在控制室(制冷机房) 内显示;3 水处理设备控制柜应设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启停的开关。3.3

19、.7 循环冷却水系统宜采用以下各项在线监测与控制: 1 pH 值在线监测;2 电导率在线监测与排污水量联锁控制。4设备与设施4.1 一般规定4.1.1 处理设备及设施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满足节能、绿色产品的有关要求。4.1.2 处理设备及设施的配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4.1.3 电化学旁流处理系统电流宜按照电化学旁流处理水量确定,每m3 处理水量的电流强度不宜小于 1A;最大工作电压,宜在安全电压50V 以下。4.2 处理单元4.2.1 电化学处理单元由反应室、阳极、阴极等组成,应配备有自动除垢清理设施,并应满足以下规定的要求:1 反应室宜采用密闭容器,用坚固耐用材料制造;2

20、阳极宜采用惰性电极,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3 根据工况需要,可以采用辅助措施,保证缓蚀和阻垢效果;4 当补水中氯离子含量低于 30mg/L 或空气中带入富营养物质量较大时,宜设置辅助消毒措施;5 阴极形式设置应易于水垢清理,且应采取自动除垢措施;6 采用刮刀形式清理水垢的电化学处理单元,刮刀宜采用耐磨材料制成;7 电化学电源及电气元件应采用 3C 认证的产品;8 排污阀应开启灵活,宜采用球阀;9 电化学旁流处理水泵宜单独设置,流量和扬程应满足设计能力的要求。10 电化学处理单元应设置进气排气阀门。4.2.2 电化学处理单元出水口和排污水口宜分别设置固液分离装置, 将水中的悬浮物连续分离开来,

21、并满足下列要求:1 出水固液分离;2 排污水固液分离。4.2.3 电化学旁流处理系统应有自动排污装置。4.3 水泵、管道及附件4.3.1 循环冷却水旁流电化学处理系统旁流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的要求:1 宜设置独立的水泵和管道系统;2 宜选用管道泵;3 水泵产品应为低噪音、节能型。4.3.2 阀门、附件、材质1 阀门宜采用闸阀或球阀。2 旁流水泵宜采用不锈钢材质;3 管道可以采用热镀锌钢管、不锈钢管或 PVCU 等给水塑料管,根据环境条件等相关要求选择。4.4 仪表及控制4.4.1 电化学处理设备应包括下列仪表:1 电化学过程有关参数的监测和显示;2 水质指标参数的监测和显示;3 水量参数的

22、监测和显示等。4.4.2 控制系统除了控制电化学过程之外,还应包括刮垢、排污、计量泵等控制。4.5 配套设施4.5.1 处理设备及电控设施宜设置在制冷机房内,并应尽量靠近蒸发式冷凝器。4.5.2 当电化学处理设备及电控设施设置在室外及屋顶时,应有防雨、防冻等设施。4.5.3 电控设备设置在制冷机房内时,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44;设置在室外时,控制柜外壳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4。4.5.4 电化学处理间应设置排水设施,地面应有不小于 0.01 的坡度坡向排水设施。4.5.5 电化学处理间应设通风装置,保证房间通风良好。5施工安装5.1 一般规定5.1.1 从事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

23、处理系统的施工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5.1.2 蒸发式冷凝器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系统施工安装除执行本规程外,还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等的有关规定。5.1.3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管理体系, 制定各项施工管理规定,并贯彻执行。5.2 设备安装5.2.1 设备安装前施工单位应熟悉和审查图纸,并对有关设备的基础养护强度、平整度、位置、标高、尺寸、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复核,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

24、,方可安装。5.2.2 水处理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处理设备安装,应对基座进行找平,其纵向、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1/1000;2 多台水处理设备并联组合时,应保持各台设备基础的标高在同一水平面,各设备进、出水管连接位置应正确,严密不漏。5.2.3 电气及控制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控制柜、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 可靠;2 落地式控制柜应抬高,室内高出完成地面不应小于 50mm,室外不应小于 200mm。5.3 管道敷设及附件安装5.3.1 系统管道安装前应校直并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安装时应随时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5.3.2 与蒸发式冷凝器、水

25、泵及水处理装置等设备相连接的管道、阀门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所有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应具有独立、牢固的支承,以消减管道的振动和防止管道的重量压在设备之上;进出设备的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有关设备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2 管道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3 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4 管道与有关设备连接后,应复检设备的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及时调整管道;5 管道与设备连接后,不应在其上直接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

26、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设备内部;6 连接设备进出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设备的入口和出口直径, 当采用变径管时,变径管的长度不应小于大小管径差的 57 倍;7 工艺流程和检修需要的阀门、器材应按设计需要设置;8 设备支管上宜设置调试用阀门及压力表;9 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管道宜选用热镀锌钢管、不锈钢管或PVCU 等塑料给水管。5.3.3 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的冲洗、水压试验、强度、严密性试验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要求进行。6调试及验收6.1 调 试6.1.1 设备安装完工后应按相关设计文件及设备技

27、术要求进行调试。6.1.2 设备调试期间,应保持稳定运行,液位、压力、温度、水质指标等运行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1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2 与蒸发式冷凝器系统联合试运转及调试。6.1.3 根据实际补充水水质,确定蒸发式冷凝器初始运行期间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及有关设计参数。6.1.4 对调试过程及其相关参数进行记录和评判。6.2 验 收6.2.1 对水处理工程宜分阶段进行验收,并按照通电、通水、仪表、初始运行水质、常规运行水质先后顺序进行。6.2.2 工程验收时施工安装单位应提交的相关资料,工程验收应检查的文件、记录等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资料、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书、材料进场验收

28、记录、材料进场复检报告、施工质量记录、产品使用说明书等。6.2.3 水处理设备及水泵安装的验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等的规定和要求,其他项目的验收应满足相应的规定要求,其中包括:1 设备主体:2 电源及控制柜:3 水泵:4 仪器仪表。6.2.4 水处理工程管道及阀门安装的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冷库施工及验收标准等的规定和要求,其他项目的验收应满足相应的规定要求,其中包括:1 安装检查:2 管道试压:3 阀门及附件。7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7.1 日常维护7.1.1 电化学处理系统应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的分级维护制度及操作规程,运行管理人员应按规定要求对设施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7.1.2 运行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运行和维修记录。记录包括:交接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设备故障及事故处理记录等。7.2 运行管理7.2.1 巡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