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6.49KB ,
资源ID:90348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348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题.docx

1、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题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绪 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3、孔泽干曲线

2、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

3、阶。(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 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

4、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2、勃鲁莱测高器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克里斯登测高器是根据( )原理设计的。3、( )、( )和树高称立木材积三要素。4、胸高形数随树高、直径的( )而( )。5、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一般有( )、( )、( )、( )四种。6、望点是指树干上部( )处的位置。7、丹琴公式用于树高为( )m左右树木计算材积较为可靠。二、判断题:(每题2分)1、立木材积测定与伐倒木材积测定完全一样。( )2、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时可以站在任意位置,而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时则需站在固定位置。( )3、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4、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时,只需

5、一次便可得到全树高。( )5、形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树干的具体形状即干形。( )6、实验形数与胸高形数的变化规律相同。( )7、胸径和树高相同,形率也相同的树干,其干形也可能不一样。8、立木区分求积必须具有性能较好的上部直径测定仪器。( )三、论述或计算题:1、测高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2、如何用勃鲁莱测高器在平地测高?(6分)3、一株胸径为35.3cm的落叶松,其材积是多少m3?(4分)第三章 树木生长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树木自种子发芽开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 ),树木直径、树高和形状都在不断地( ),这种变化叫生长。2、树木生长量按研究生长的时间长短来分,有( )、( )和(

6、);若用年平均值表示,则有( )和( )。3、生长量是表示树木( )生长速度,生长率是表示树木 ( )生长速度。4、生产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生长率公式是( )生长率式,其计算式为( )。 5、断面积生长率等于直径生长率的( )。6、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一般有查阅造林技术档案或访问的方法、( )、( )、( )、( )和目测法等。7、施耐德生长率Pv=k/nd中n是指( )。8、树木生长过程的调查方法一般有( )和( )。9、解析木一般应在( )、( )、( )和梢底位置取圆盘。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木的生长都是变大的。( )2、对于速生树种常用定期平均生长量近似代替其连年生长量。( )3

7、、树木生长量大就说明树木在此期间长的快。( )4、树木树高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 )5、一株长16.2m的解析木,按2m区分段为区分,其8号圆盘在距树干基部15.6m处。( ) 6、“0”号圆盘上查数年轮数由外向里数,其它圆盘则由里向外数。( )7、“0”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与各号圆盘年轮数之差,即为树木达到各该圆盘高度的年龄。( )三、论述或计算题:1、画图并说明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之间的关系。(8分)2、一株年龄为28年的解析木,按5年一个龄阶划分,可划分为几个生长阶段,写出每个阶段的年龄。(6分)3、一株13.0m长的解析木,按2m区分,分别查得“0”号圆盘的年轮数为26

8、,“4”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为15,“5”号圆盘上的年轮数为11,该株树木15年生的修正后树高为多少米?(8分)4、为什么要进行树干解析?(8分)5、两株树木其直径分别为50cm和20cm,10年后直径分别为70cm和30cm,哪一株的长的快?为什么?(8分)第四章 林分调查因子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林分是林木内部结构特征( ),并与四周邻接部分有显著区别为( )。2、在一个完整的森林分子中,直径分布总是( )占最多数,向( )的株数逐渐减少。3、林分中只有一层树冠的林分叫( ),有两层或更多层树冠的林分叫( )。4、由单一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

9、)。5、由于树木生长期较长,确定年龄不宜以( )为单位,而是以( )为单位。6、分别树种按林分平均年龄和( )关系编制的表叫地位级表。7、林分密度是反映林分中林木对其( )的利用程度的标志。8、标准地与整个林分只有( )差别,而没有质上的不同。二、判断题:(每题2分)1、一片同龄纯林就是一个森林分子。( )2、一森林分子中最粗树木直径一般为平均直径的1.7-1.8倍。( )3、林分树种组成式如“7杨3柳+松-梨”中“-”表示要去掉梨树。( )4、同龄林是指林分中林木年龄完全相同。( )5、林分平均胸径就是各个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6、林分郁闭度一般都小于1。( )三、论述题:1、如何绘制

10、林分树高曲线?(8分)2、如何用测线法确定林分郁闭度?(8分)3、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地调查。(8分)4、标准地选取的原则是什么?(4分)第五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蓄积包含( )的意思。2、用标准木法求林分蓄积量,其方法分( )和( )标准木法。3、分级标准木法既可求出( ),又可取得( )。4、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树干带皮材积的相关关系而编制的数表称( )。5、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估价,不仅要查清它的( ),而且要对近期内将要采伐的蓄积量做出( )上的鉴定。二、判断题:(每题2分)1、在一定面积上的总材积叫蓄积量。( )2、标准木是指在林分中选出的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和平均干

11、形都相同的树木。( )3、标准木的代表性是推算林分蓄积量的关键。( )第六章 角规测树方法一、填空题:(每空1分)1、杆式角规缺口宽度与林木胸高处( )计数1;( )计数0.5。2、角规绕测的样园,实际上并未进行( ),而是以测点为中心所想象的( )。3、测点周围有多少株( )的树木,就有多少以测点为中心的样园。4、一般以每个测点计数( )株为选定角规断面积系数的参数。5、缺口宽度为2cm,杆长为1m的角规,其F=( )。二、判断题:每题2分1、用角规瞄准林木胸高位置以上判断为相切,则瞄准胸高位置的计数一定为1。( )2、某测点周围有50株直径一样大小的树木,则在该测点周围具有50个样园。(

12、)3、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与林木直径无关,反与l/L有关。( )4、在林分内,角规测点一般不能任意移动。( )5、当测点距树木之间的距离Si大于临界距时,该株树木一定是计数1。( )三、论述或计算题:1、角规缺口为2cm,杆长为50cm时,F等于多少?(6分)2、用角规在林分中绕测,绕测一周后其计数值几乎为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克服?(8分)3、某油松林分,用F=0.5的角规绕测,结果相割10株,相切15株,相离20株,计算该株油松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多少?(6分)第七章 林分生长量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林分生长过程中,有( )同时发生。2、调查初期与未期两次结果的差值为(

13、)。3、胸径生长量通常是用( )钻取木条测得。一般取相对( )钻取。4、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相差1cm的材积差数作为规定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1cm所引起的材积增长量,据此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称为( )5、林分从发生、发育一直到衰老或采伐为止的全部生活史为(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林分生长与单株树木生长相同,都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2、林分纯生长量也就是净增量。( )3、用生长锥钻取胸径取木条时的压力会使自然状态下的年轮变窄。(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块林分第一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20年,平均高12.0m,平均直径为14cm,第二次调查时平均年龄为30年,平均高15.5m,平

14、均直径20cm,计算该林分树高、直径的净增量是多少?(4分)2、林分生长过程中,那些因子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那些因子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4分)第八章 森林抽样调查方法一、填空题:(每空1分)1、森林大都属于( ),是数理统计合适的抽样( )。2、无论采用哪种抽样方法,都包括( )和( )这两个重要环节。3、简单随机抽样和抽样是其它抽样方法的( )。4、把确定的样本单元数,按照随机的原则布设在总体范围内称。( ) 5、将图面上样点位置落实到( )上的工作称样地定位。6、分层抽样中,层平均数差异越大,分层( )越高。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样地和标准地一样都是人为选取的典型地段。( )2、全国

15、森林资源清查,又称森森经理调查,简称一类调查。( )3、系统抽样的估计值可用简单随机抽样估计值近似代替。( )4、凡是按照随机、等概的原则抽取样本,不论样地的形状和大小,都可以获得总体的无偏估计值。( )5、回归估计是提高对总体平均数估计精度的一种方法。( )三、论述或计算题:1、简单随机抽样工作步骤有哪几大步?(5分)2、系统抽样的周期性影响是怎么回事?(8分)3、我国目前生产上划分层次的分层因子主要是什么?(3分)第九章 遥感图象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一、填空题:(每空1分)1、任何物体在( )时,都具有电磁波辐射的特性。2、用不与物体接触的记录仪器,去探测物体特征的技术称( ),物体与记录仪

16、器之间靠( )联系。3、森林调查主要应用遥感中的( )像片。二、判断题:(每题2分)1、从飞机上的工作平台对地面摄影叫航空遥感。( )2、雷达属于遥感技术。( )参考答案:绪论一、1、树木 林分 2、数量 质量 二、1、 2、第一章:一、1、调查因子 2、圆形 椭圆形 不规则形 3、形状指数 圆柱体 4、中央断面 5、5-76、单株木 7、最短 8、绝对削度二、1、 2、 3、 4、 5、 6、 7、 8、三、1、-0.2cm +1.8cm2、从上到下圆锥体、抛物体、圆柱体、凹曲线体(双曲线体)。3、轮尺平面与树干垂直,固定脚和游动脚与测尺紧贴树干读游动脚内缘的刻划值,先读数后取尺,不规整断面

17、取垂直两个方向平均,如遇有节瘤区,在上下等位置处测直径后平均。4、V=1/2(go+gn)l =1/2(0.03801+0.02776) 8=0.2631m3第二章 立木材积测定一、1、坡上方 2、三角函数 相似三角形 3、直径 形数4、增大 减小 5、平方 常差 希费尔 一般形数表6、直径等于胸径一半 7、25二、1、 2、 3、 4、 5、 6、 7、 8、三、1、答:(1)测点必须能同时看见树顶和树基,对平顶树不能把树冠边缘当树顶 。 (2)测点距树木平距不宜过小。(3)在坡地测高测点与树木最好在等高位置或稍高地方,宜采用仰、俯各测一次。2、首先选一与树高大致相等的平距(一般为15、20

18、、30、40m),打开起动钮,瞄准树顶按下制动钮读一数,该数加测定者眼高即为树高。3、V=0.001d21.3=0.00135.32=1.2461m3第三章 一、1、随时间推移 发生变化 2、总生长量 定期生长量 连年生长量 总平均生长量 定期生长量 3、实际 相对 4、普莱斯勒也叫平均 PV=Va-Va-n/Va+Va-n200/n5、2倍 6、数年轮 数轮枝 数树皮外形层 用生长锥 7、胸径外侧1cm半径上年轮数 8、定期复查法 树干解析法 9、根颈 胸径 每段中央二、1、 2、 3、 4、 5、 6、 7、 三、1、(1)在幼龄阶段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连年生长量

19、增加的速度快,绝对值也大。(2)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平均生长量早。(3)平均生长量达高峰时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等。(4)平均生长量达到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一直小于平均生长量。 2、可划分为6个生长阶段,分别是5、10、15、20、25、283、解:15年的修正树高为 或4、要了解树木生长过程,用定期复查法所需时间太长,生产上难以应用,因之树干解析来了解树木生长过程。5、答:直径为20cm长到30cm的这株树长的快。因为: 所以第二株树长的快。第四章:林分调查因子测定一、1、相同或相近、森林地段。2、中等粗度、两端(最粗、最细)。3、单层林、复层林。4、纯林、混交林。5、年、龄级 6、

20、平均高 7、空间 8、面积二、1、 2、 3、 4、 5、 6、三、1、在标准地内按径阶实测树木的胸径和树高,株数一般少于20-25株,中央径阶多些,两径阶可少些,用算术平均方法分别算出每径阶的平均直径和平均高,在方格坐标纸上以横坐标表示直径,纵坐标表示树高,绘出散点图,并标记各点代表株数,修匀后即为树高曲线。修匀的原则:(1)曲线要圆滑,一气呵成。(2)各点到曲线距离的代数和最小。(3)曲线应尽量通过或接近株数最多的点。2、在林内随机选一50m或100m有代表性的测线,沿线观察并量取林冠在测线上投影的长度,则投影长与总长之比即为郁闭度,选测线庆注意(1)在山地林内应与等高线垂直。(2)林况复

21、杂时多设几条测线。(3)人工林内避免与株行距平行。3、因为对大面积森林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林实测,但按取的大面积森林的调查结果,只有用局部调查结果推算大面积结果,因此要进行标准地调查。4、(1)标准地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2)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3)标准地应避开林缘、林班线、道路、河流等。(4)标准地内树种、密度应分布均匀。第五章 林分蓄积量测定一、1、储蓄、积累和生长 2、平均标准木、分级标准木 3、林分总蓄积、径阶或径级蓄积 4、一元材积表 5、数量、质量二、1、 2、 3、第六章 角规测树方法一、1、相割 相切 2、境界 圆形标准地(样图) 3、胸径不同 4、10-20 5、1二、1、

22、 2、 3、 4、 5、三、1、解:因为=,所以= F=42、答:是所选用的角规F过大造成,选用合适的干的和角规。3、解:该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 Gm2/ha=(110+150.5)0.5=17.50.5=8.75m2/ha答:该林分胸高断面积为8.75m2/ha第七章:林分生长量测定一、1、两种对立作用 2、净增量 3、生长锥 方向 4、材积差法 5、林分生长过程二、1、 2、 3、三、1、解:H=H30-H20=15.5-12.0=3.5m D=D30-D20=20-14=6.0m2、答:林分中直径、树高、胸高断面积、蓄积等随年龄增长面增加,株数、形数、生长率等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第八章 森林抽样调查方法一、1、自然变异 对象 2、抽样 估计 3、基础 4、布点 5、地面 6、效率二、1、 2、 3、 4、 5、三、1、答:有总体、单元、抽样、调查、估计五大步2、答:系统抽样的方案是周期性变化的,森林分布由于地形地势沙流等影响也可能会是周期性变化,当二者变化幅度一致时,会使抽样本走向极端,导致抽样失败。3、答:分层因子主要是:树种(组)、龄组、郁闭度(疏密度)第九章:遥感图像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一、1、绝对零度以上 2、遥感 电磁波 3、航空 二、1、 2、注:对因出现的错误及可能的笔误、手误、打字误,请批评指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