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79KB ,
资源ID:90440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440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选浅谈错别字纠正法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选浅谈错别字纠正法文档.docx

1、精选浅谈错别字纠正法文档浅谈错别字纠正法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

2、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要完成这么大的课外阅读量,就必须加大识字量。201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公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录7000字,其中常字表中收录2500个字,次

3、常用字表中收录1000个字。而小学阶段必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由于识字量大,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每周新课上完或每个学期结束时,学生总有不少错别字遗留下来,不能正确书写。这些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有些初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了识字教学,再加上一些教师文字学基础较薄弱,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纠错效果并不理想。这样“普九”结束后,一部分学生分流走上了社会,社会上错别字现象就更加严重。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

4、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文字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

5、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探索识字方法和纠错方法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如今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经常采取罚抄、罚站、罚劳动的方式,其实这是一种生硬机械、高耗低效的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识字效果也不好。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

6、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来从事中师语基课教学和带队试教、实习 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一些纠正错别字的简便、实用、快捷的方法,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一般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现分别举例说明。一、 形旁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字源字义比较

7、清楚的汉字。(1)“象” 大象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物,有母象和公象。“口”是公象的大嘴巴,撇(丿)表示从嘴中伸出的又长又尖的象牙,便于打斗。所以,书写时应注意:先画好嘴巴(口),接着才画长牙(丿)。(2)“米酒(洒)” “酉”上的一横表示酒坛盖子,里面一横则表示坛中有“酒”,酒坛没有空。(3)“杭州(洲)亚州(州)” 有三点水的“洲”表示由河砂堆积成的水中的陆地。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亚洲也像大海中的一块陆地似的,所以也用“洲”。而无三点的“州”只能表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比如繁荣开放的广州市,风景如画的杭州市。(4)“敲鼓” “敲”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中“卜”就像一端开杈的小木棍,下面是

8、“手”(又)。“攴”就表示手持一端开杈的小木棍轻轻击打。而“鼓”字是用木架(十)把鼓架空起来,敲起来的声音就洪亮悠远。(5)“急躁(燥)” 一个人心里着急或心情烦闷时,行走步伐自然就加快,所以与“足”有关。“燥”表示太阳晒过或火烤过后,水份少了,如“干燥”。(6)“恭敬”,“恭”字上“共”(gòng)表音,下面(?)是“心”字的变形,与尊敬他人的心理有关。先看“心”字的构造:卧钩(乚 )左旁是一点,右旁是两点,共三点。既然“恭”字下面部件是“心”的变形,所以,竖钩(亅)左旁相应也是一点(丶),右旁相应也是两点(丶丶),也是一共三点。当忘记了心字底()的写法时,不妨回忆“心”字的写

9、法。(7)“虐待” “虐”字上面是虎字头(虍),下面的部件表示老虎的爪子。老虎捉人时自然是向着虎牙方向往外扑,而不会自己抓自己(彐),自己伤害自己。虐待表示对待别人就像老虎一样凶狠。所以,“彐”的方向应向外,而且中间一横要出头。(8)“再接再厉(励) ” “接”指斗鸡“交战”“叮啄”的意思,“厉”同“砺”,指斗鸡在石头上磨快鸡嘴。看斗鸡比赛是唐朝人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唐朝文学家韩愈在昌黎先生集·斗鸡联句中写到:“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下句写公鸡相斗,每次交战,都要在石头上磨快它的利嘴,便于叮啄对方。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越来越勇猛,越来越厉害,一次比一次优秀。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成语常

10、用在表彰、表扬方面,就误用了“鼓励”的“励”字,这是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出处造成的。(9)“拜” 拜是双手合掌,左边是手( ),右边也是手,另外最后还要加上向下的动作(丅)。“丅”是古“下”字。所以,“拜”字自然是由三个部件构成,特别要注意不能漏了表示向下的动作部件(丅)。(10)“通宵(霄)云霄(宵) 通宵指整个夜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就呆在家里,所以与屋子(宀)有关。而云霄与云气、气象有关,所以有雨字头(雨)。(11)“风采”(彩)、神“采”(彩) “采”字除了有“采摘”的义项之处,还有一个义项:(古)指有彩色花纹的帛后引申为颜色彩色,(今)指神色、神态和表情。在表示这个义项时,

11、虽然意同“彩”字,但仍然应写成“采”,这是古代汉语用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就像我们现在用的镜子,虽然已使用了玻璃制作,但仍用金字旁(钅)表示。形旁分析法主要是抓住了字义和形旁的相应联系,分析形旁,解析字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形旁而不用那个形旁。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准确率就高。(二)分析声旁法“形旁能表义,声旁能表音。”由于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演变,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正在弱化,据专家统计,现代汉字的声旁的有效表音率为39%。但是,声旁对于识记汉字,区别字形还是有很大帮助。只要细心辩认,还是可以找到语音线索的。(1)“悠” “悠”与“修”的韵母相同,所以“悠”的声旁应与“修”字一

12、样,同是“攸”(yu),中间不能漏一竖。(2)“含琴零岭” “含(hán)、琴(qín)是前鼻音, 所以用作声旁的自然也应是前鼻音“今”(jn)字。而“零(líng)、岭(lng)”是后鼻音韵母,其声旁自然也应用后鼻音的“令”(lìng)字。南方方言区的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今(jn)”与“令”(lìng)这两个生字时,一定要有超前性预测,准确把后鼻音韵母和前鼻音韵母区分出来,普通话要标准。可以这样识记:前鼻音“今”(jn)字少了“g“,所以也就少一点(、);后鼻音“令”(lìng)字多了“g”,所以也就多一点(、

13、)。或者识记为:声母有(le)多一点,声母无(le)少一点。反之,如果“今”“令”两字初学时前后鼻音念不准,多一点少一点不理解,就会为以后的正字正音带来被动和麻烦。(3)“刊(刋)” “刊”(kn)字韵母是n,自然应用“干”(gn)作声旁而不是()。而“刂”则表示用刀刻好木模好排版印刷,是形旁。(4)“冻” “冻”(dòng)字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应该用“东”(dng)作声旁最谐调,而不用“拣”字的左边偏旁。“拣”字的左边偏旁是繁体字,“揀、練、煉 ”等字中“柬”字偏旁的简化,其代表的韵母是(ian),与(ong)无关。(三)奇特联想法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十分悠久。有些汉字因时代

14、演变或简化,现已很难析解字理,探求字源。这时,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现举例如下:(1)“溪” 想象一条小溪流呀流,弯弯()曲曲()碰石头( 幺 )。把纹丝旁想象成弯弯曲曲的小溪,把旁边的一点(、)当成挡住小溪前进的一块石头。这样,一点就不会漏写了。(2)“流” 想象想象如上,然后编出歌诀:三点水(氵),点横头(亠 )。转了个弯碰石头( 厶 ),分成三条小溪流( 川)。(3)“柳” 想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杨柳万千条。”师生一边读诗,一边把“柳”字的长撇(丿)想象成随风飘动的长长柳丝。(4)“公园(圆)” 想

15、象“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看花园。”把花一元钱的“元”与公园、花园联系起来。目前,免费向游人开放的花园、公园毕竟还是少数。毕竟是市场经济嘛!没有一两元钱很难进公园看花园。(5)“圆(园)形” 想象熊猫眼睛“口”圆又圆,真是小朋友的好宝贝(贝)。把“口”想象成眼睛,与圆形联系起来记忆。(6)“燕” 想象一只小燕子,张嘴(凵)吃虫子(廿)。身子(口)往北(北)飞,长出四条尾(灬)。把“廿”想象成嘴里(凵)含着一条小虫子。也可把歌诀式改为谜语式:一只小小鸟,虫子掉进嘴(廿)。身子往北飞,长出四条尾。(打一鸟类)这样就把(廿)与(艹)区分了。(7)“肺” 想象“一”像人的宽宽的肩膀,“冂 ”像肩膀下

16、的两叶肺,“丨”像一口气从上到下猛吸进来(巿)。这样“巿”与“市”就区分开了。8、“方向(象)” 想象有窗子的房子(冋 )向南开(丿),即“向”。9、“衷(哀)心” 想象“衷心”指发自内心,不是指口头说说而已。而内心包在衣服(衣)的中间,所以,衣字框里用“中”字而不用“口”字。10、“包” 想象用布把东西严严实实包起来,所以“勹”里应该是“巳”才包得严实。如果用“ ?”作偏旁,东西就会漏出来了。奇特想象法,或想象成一幅画,或想象成一种景象,或想象成一个故事情节。经过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并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法加以巩固识字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

17、果在运用奇特想象法的同时能结合“编歌诀法”,那么效果更佳。编歌诀时,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它生动活泼,琅琅上口,易唱易记,符合教育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四、夸张强调法这种方法适于一些比较细微的易忽视的笔画。一般来说,小学生年龄小,感知力差,观察力弱。所以,教师用毛笔或彩色笔特地加粗后,学生印象自然深刻。例如:(1)“底下” 教师先发问:“哪里是‘底下’?”然后反复用手指着桌子底大声说:“哎呀,那里就是底下!”紧接着,快步走上讲台,用毛笔或彩笔在黑板上或生字卡上“氏”下重重的补上一笔(、),非常醒目,印象

18、深刻难忘。(2)“时候(侯)” “春天的时候,绵绵细雨不停的下(丨 )。”然后教师补画上粗粗的一竖,有点像雨滴,与“侯”字区分开。(3)烧 “山上烧火要安全,火星(、)飞出要灭掉。”然后,教师一路碎步小跑,跑上讲台,把那一点火星(、)擦掉。最后,教师装作气喘吁吁地说:“幸亏-把火星-灭了,不燃- 烧起来-就-麻烦了!”。运用此法时,教师可结合体态语和有感情的叙述和抒情,以达到夸张强调的目的,引起学生的重视,加深学生的印象。五、趣味笔顺法“写字的基本要求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熟练。”“正确,指的是字形规范”,还必须“按照笔顺规则书写”。(见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9、有不少学生,字形书写正确,然而笔顺却不准确,从动态角度看,严格来说也属于错别字范畴。讲解笔顺时一定要注意几点:(1)静态观察指导。即让学生静心地观察课本上或黑板上所示范的分解笔顺。(2)动态观察指导。即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和优秀生的示范书写的动态过程,怎样起笔和落笔,怎样点画呼应,加深学生对书写规律的认识,动手又动脑。(3)趣味性。举例说明如下:(1)“山” 正确的笔顺是:先画中间一座高高的大山(丨 ),再画左边的矮山,要注意和山脚的土地一起画(),最后,在大山的右边再画上一座矮山(丨),两边对称。(2)“水、小” 正确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然而一些学生却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写。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

20、这样写,所以还是写错笔顺。这说明死记硬背笔顺的缺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先展示一下这两个字行书的笔顺写法( 水 )( 小 )(如果磁盘中或邮件中不能显示方正行楷字体,请另行选择其他行书字体或黄草字体)然后教师示范后让学生抬起手书空来模仿行书,那么学生就会自然感到汉字的点画是那么灵动、飘逸、流畅和呼应,让学生学会笔顺的同时领悟到汉字的美。(3)“廷、这” 同样,教师可以先展示这两个字的行书写法(廷、这)(如果磁盘中或邮件中不能显示方正行楷字体,请另行选择其他行书字体或黄草字体),让学生模仿,再结合笔顺规则讲解“先内后外”,效果更佳。(4)“女、为” 借鉴行书写法(、)(如果磁盘中或邮件中不能显示方正

21、行楷字体,请另行选择其他行书字体或黄草字体),教法同上。以行(书)带楷(书),以行(书)悟楷(书),呆板枯燥的笔顺教学也就鲜活起来了。也许,这也属于创新教学的一种方法。当然,对中低年级学生教学时,必须强调作业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书写工整。如果在草稿纸上练练行书笔顺,那又另当别论了。六、明确字体法低年级小语课本主要用楷体印刷,高年级主要用宋体印刷。有些字的字体在印刷宋体和楷体(手写体)上不完全一致,存在着细微差别。有的教师在学生采用宋体还是楷体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对于字形有差异的字,教师应当按照印刷楷体(手写体)的字形来指导学生书写。现举例如下(前楷体后宋体):(1) 雪雪(点与横的差异)(2

22、) 这边这边(走之底形状的差异,“横折折撇”与“横折撇”的差异)(3) 日目自白日目自白(内横右边相连与不相连的差异)(4) 国团国团(第二笔是“横折钩”和“横折”的差异)。总之,笔者认为,纠正错别字应该注意以下几条原则(1)思想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适时性原则(5)鼓励性原则(6)趣味性原则(7)创新性原则(8)民主性原则。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方法很多,如“猜谜语法”“图标法”“加换偏帝法”“词语竞赛法”等等。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中师语基课教学和带队实习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简便、实用、快捷的方法,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只要我们教师在备课和学生练习当中,把各年级的错别字分门

23、别类地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整理,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最佳的纠错方法。那么,纠正错别字,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质量是完全有可能的。参考书目:1黄亢美主编: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J,广西小教培训中心出版,2018年。2中学语文室编:现代汉语知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3徐永谦:语文大世界(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期。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出版。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出版。:1985年从广西师院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92年起任中文讲师,一直在教师进修学校任教至今。历任语文教研组长和师训处副主任,普通话水平省级测试员,长期担任语基、文选等语文科教学及兼任师范附中语文教学,并负责校本培训和全县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科培训提高,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古典文学和现代文阅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