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4.76KB ,
资源ID:90577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577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厢区东海镇海头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厢区东海镇海头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docx

1、城厢区东海镇海头村村庄规划03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指导思想海头村村庄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纲,促进城乡统筹,促进村庄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以建设“经济发达、商贸繁荣、宜居宜业、乡风文明、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要求,努力把海头村建设成集镇化发展型村庄中的典范。第二条 规划原则(1)分类指导,因地制宜(2)节约用地,合理布局(3)注重特色,保护生态(4)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第三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建设部,1994)(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2、50180-93(建设部,2002)(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住建部,2008)(5)福建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2)(6)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1)(7)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2012)(8)东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海镇人民政府,2006)(9)1:1000地形图及其他相关资料第二章 村庄规划第四条 区位海头村位于东海镇中部,东海镇集镇区域大部分位于海头村内,村庄东、南面与东海村相邻,北侧与利角、上亭村相邻,西侧与大埔村相邻,地势北高南低较平坦,主要耕地位于村庄东北角落,笏枫公路由村庄中部贯通,使海头

3、村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紧密,现状交通条件便利。集镇区内目前有才子集团等较大面积的工业,本次规划范围79.93公顷。第五条 规划期限村庄规划期限:2014年2030年近期:2014年2020年远期:2020年2030年第六条 总体发展目标(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2)梳理村庄产业发展思路,有效利用特色资源(3)以人为本,满足农民实际生活、生产需求(4)规划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注重综合开发效益(5)完善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第七条 规划定位规划将海头村定位为以村庄集镇化发展、宜居型建设为主导,通过东海镇中心区域优势集聚人口、吸引投资,对集镇商业、集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配套促进村庄劳

4、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的集镇化建设发展型新农村。第八条 村庄人口规模预测规划结合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方法,规划近期(2020年)自然增长率取8,机械增长率取30人/年,远期(2030年)自然增长率取8,机械增长率30人/年,则海头村人口规模为近期5285人,远期6006人。第九条 发展结构海头村规划形成“ 一轴、一廊、三中心、三节点、六片区”的空间发展结构。一轴:指村庄中部依托笏枫公路沿两侧发展,笏枫公路是村庄中部主要的建设发展轴。一廊:指从村庄北部农耕区沿排洪渠道边均为农田或公园绿地,视线通透,空间开阔,自北向南形成连续的生态景观廊道,三中心:分别指规划的天誉首府东侧的镇级公共服

5、务中心;规划的海头商贸城作为镇级商业服务中心;原有的镇政府及周边地块(村庄服务区)是东海镇行政服务中心。三节点:指以东海中心小学为教育设施节点、以东海公园、蔡襄公园作为公园景观节点。六片区:蔡襄公园游园区、西侧宜居生活区(天誉首府、东海镇安置区)、笏枫公路以北村庄整治区(上海头)、笏枫公路以南村庄整治区(下海头)、东北部生态农耕区、东部现状集镇中心区第十条 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布局将充分考虑中心区内一、二、三产业的现状和周边相关条件。工业以生态工业转型为重点,将对居住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工业用地进行整改,强化与工业配套的商业服务业建设,增加工业区与集镇的有机联系,成为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以调整产业

6、结构为重点,搞好传统优质农产品、地方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特别要抓好绿色鲜活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服务业要作为产业布局的重头戏来抓,以集贸市场、商品街、餐饮旅馆、娱乐区建设为重点,成为集镇人气旺盛、经济景气、社会繁荣的一个象征。第十一条 用地布局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可分为三大类,即村庄住宅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用地,总用地面积38.54公顷。(2)公共设施用地包括镇级公共服务设施(镇政府、小学、卫生院、派出所、敬老院等 )和村部办公、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及宗庙祠堂等设施用地,共占地3.14公顷。(3)广场用地 指与村域内各村民居住片区相配套的广场用地

7、,共占地0.52公顷。(4)道路交通用地包括村庄内部道路用地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笏枫公路、沈海高速、公交首末站)分别占地6.86公顷和7.48公顷。(5)工程设施用地指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用地,共占地0.12公顷。(6)工业用地指才子集团厂区及周边其它厂区用地,共占地4.71公顷(7)绿地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滨水绿化用地,共占地8.26公顷。(8)耕地林地保护耕地保护采取严格控制、占用补偿、基本农田保护以及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的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林地保护需要严格实施林

8、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现有森林,有效补充林地数量,引导节约使用林地,确保林地资源稳定增长。(9)建设用地整理经过规划,海头村共增加村庄建设用地9.22公顷,主要为村庄居住条件改善建设用地、镇安置用地及道路用地。占用一般农田9.22公顷,基本不占用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总量不减少。海头村建设用地汇总表用地名称面积(ha)占村庄建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m2)现状(2013年)规划(2030年)现状(2013年)规划(2030年)现状(2013年)规划(2030年)村庄住宅用地25.7523.4753.4040.8653.6539.08二类居住用地9.3713.1119.4322.8219.5

9、221.83商住用地1.071.962.223.412.233.26公共设施用地1.863.143.865.473.885.23交通设施用地4.986.8610.3311.9410.3811.42工程设施用地0.060.120.120.210.130.20广场用地0.180.520.370.910.380.87绿地4.958.2610.2714.3810.3113.75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7.167.48 工业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4.714.71村庄建设用地48.2257.44100.0100100.4695.64注:村庄2013年现状人口为4800人,2030年规划人口为

10、6006人。第十二条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结合村庄发展需求并结合“十配套”的要求合理配置公共设施,片区公共设施主要为行政村级别。 海头村公共服务设施一览表类别项目名称占地面积(ha)备注镇级东海镇政府行政服务中心0.6现状东海镇政府办公服务中心东海镇派出所0.36位于天誉首府东侧(规划)东海镇卫生院0.96位于天誉首府东侧(规划)东海中心小学0.85现状东海中心小学、海头商业城1.64位于金桥路与笏枫公路交叉口(规划)东海敬老院0.09现状东海敬老院公交首末站0.28位于天誉首府东侧(规划)行政村级海头村村部0.15现状位于集镇中心区的海头村部海头幼儿园0.3现状位于集镇中心区内的海头幼儿园文化站

11、0.03独立建设,规划选址于崇德堂周边用地老人活动中心0.04独立建设,规划选址于崇德堂周边用地卫生服务站0.07现状位于集镇中心区的海头村部旁农家乐0.08整合于村道两侧的商住片区内及海头商贸城内宗庙、祠堂0.12保留现状宗庙、祠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现状基础上采取集中布置方式,以节约用地,同时方便村民的使用。(1)集中设置集镇与村庄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把集镇的多项公共服务设施尽量集中设置,使村庄西部成为集医疗卫生、商贸集市、交通集散的镇公共服务中心,东部成为以行政办公、休闲文化为主的镇行政文化中心,集镇的公共设施与村级设施可相互共享,集中规划布置方便服务村民。(2)依托金桥路建设为契机,推动

12、海头商贸城建设,保留集镇中心区原有的沿街商住区并扩大规模,结合村民住宅底层设置商铺,乡村观光农家店、村邮所、医疗站等服务设施均可配置其中。(3)完善东海中心小学及海头幼儿园的教学配套,提升学校教学环境,增加安全防护设施。(4)于海头村中部,东海公园周边结合滨水道路规划村民健身广场,配套健身活动设施,公共停车场地,为村民提供户外休闲场所。(5)对现状宗祠进行保留整修,结合活动场地设置休闲设施及公共停车用地。第十四条 基础设施规划(1)市政设施规划村庄主要给水管网接自金钟饮水工程,而村内主要供电线路由东海变电站引入。(2)环卫设施规划于各居民点内按服务半径120m设置垃圾收集池多处,通过收集车收集

13、村庄日常生活垃圾至周边垃圾转运站集中转运处理;结合服务半径,利用公共活动场地及空地共设置5处公厕。第十五条 道路交通规划(1)道路系统规划规划的道路体系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对外交通、镇区干路、村庄主路、村庄次路和村庄巷路。对外交通指行政村与镇区、及其他各村的联系道路,如现状东西走向的笏枫公路,规划宽度为40m。镇级主干路联系镇内各村庄间的交通:金桥路(28m)、忠惠路(25m)村庄主路指引导村庄内交通的主要道路(9m); 村庄次路指各行政村内部的次要道路(6m)。村庄巷路指各行政村内部的支路(4m)。根据村庄需求,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地。(2)竖向规划根据规划区内地形条件,确定道路控制标高。道路竖

14、向设计在综合考虑现状地形地貌、防洪排涝、工程管线布置以及土石方量、防护工程量的基础上,建立主要居民点高程控制系统,制定道路交叉点与变坡点高程,拟定建设用地控制标高,为下一步工作中的道路设计提供参考。海头村规划用地平衡表类别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m2)备注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57.4482.49 95.64 其中村庄住宅用地23.4733.71 39.08 二类居住用地13.1118.83 21.83 天誉首府、镇安置区商住用地1.962.81 3.26 海头商贸城、原沿街商住公共设施用地3.144.51 5.23 镇政府、镇卫生院、敬老院、派出所、村级公共服务设

15、施等交通设施用地6.869.85 11.42 工程设施用地0.120.17 0.20 广场用地0.520.75 0.87 绿地8.2611.86 13.75 蔡襄公园、东海公园等区域交通设施用地7.4810.74 笏枫公路、沈海高速二类工业用地4.716.76 才子集团等工业小计69.63100.00 非建设用地水域2.56农林用地3.2发展备用地4.54集镇发展预留地小计10.3合计79.93注:海头村规划总人口6006人,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95.64平方米。第十六条 空间管制规划结合规划及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合理划定村民住宅适建区、村民住宅限建区以及村民住宅禁建区。(1)村民住宅适建区适

16、建区主要包括规划的村庄住宅用地、商住用地以及周边未来有可能进行村宅建设的用地,适建区内居民可新建、翻建住宅。(2)村民住宅限建区限建区为限制建设区域,不允许新建住宅,允许利用旧宅基地或闲置宅基地翻建。(3)村民住宅禁建区禁建区主要是指村庄建设用地以外的其他建设用地,道路防护绿化控制带以及村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林地、水系以及滨水绿化等,界线范围内不得审批农村居民住宅。第十七条 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用水量预测则最高日用水量为4376.02吨/日。时变化系数采用1.4,规划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采用3125.72L/人.d(最高日)。消防给水消防用水按消防规范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

17、。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间距控制为120m以内,且应靠近较宽道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保护半径150米。村庄凡存在火灾隐患的农宅或公共建筑,应根据民用建筑消防规范进行整治改造。水源及给水管网布置现状及近期给水自莆田市金钟饮水工程,主管沿笏枫公路敷设DN200,居民用水由该市政给水管接出。部分居民打井供水,使用不便,水质尚可。规划保持笏枫公路主干管D200,结合道路路网管网布置成环状。(2)排水工程规划排水体制区内严格执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周边水体,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污水量预测及污水系统规划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为2512.7m3/d。村庄污水汇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主要村

18、道路段收集东沙村污水,为方便管理,污水管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东北侧的车道下。凡管道接入点、连接处、转折点、变坡点及直线段每隔2030米均设置检查井。雨水量计算及管网布置采用莆田市暴雨强度公式:q=1950.22(1+0.629LgTe)/(t+6.756)0.697根据地形条件,雨水分别接入邻近农田、洼地或水系,最终排入外海。雨水管道一般布置于道路中心下,管道流向和坡度基本和地面竖向一致。(3)电力工程规划电力负荷预测规划区采用分类建筑面积用电指标,依据上述所选取的用电指标对各地块逐一进行计算,各类建筑用电容量为:9296.2KW,综合同时系数取:0.7,规划区各类建筑预测负荷共:6507.3KW

19、。建设用地为57.44ha,则电力负荷密度为113.3KW/ha。 供配电系统布局规划区内,根据负荷密度和分部,区内需设10KV开闭所(开关站)2座,供电能力为600010000KW。电源引自本规划区东海镇110KV变电所。线路敷设近期10KV配电线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架空线路敷设,架设在城市道路人行道或绿化带的两侧,规划终期实现高压线路采用YJV-10KV系列电缆、室外低压线路采用YJV-1KV系列电缆沿道路西、南侧穿管埋地敷设。(4)通信工程规划通信业务量预测a规划区内远期固定电话用户数为4705线。b规划区内远期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843个c. 规划区内远期数据用户数为1802线。d. 规划

20、区内远期移动用户数为4205部。通信设施布置根据预测交换容量,此次规划本着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将不再增设新的电信端局。规划区内需设置通信接入网机房3处。有线电视规划目前规划区内有线电视节目统一由莆田电视台提供,并由宽带网络公司接入宽带网和网络信息服务。有线电视与通信同一管位,采用硬质PVC管与通信管块一并建设,按分别设井、分别管理的方式运作。通信线路敷设规划区内通信电缆采用穿波纹塑料管加水泥包封敷设,布置在道路的东侧或北侧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敷设。第十八条 防灾减灾规划(1)防洪规划规划区内有若干条水渠和溪流,防洪堤采用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采用5年一遇涝水不向两岸漫溢设计,农田

21、排涝标准采用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整治侵占溪流河道的建筑,疏通水体;同时将防洪设施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加强维修、管理;完善村庄排水设施建设,确保洪水期排水畅通。(2)消防规划将消防用水纳入给水规划,结合供水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充分利用村内水塘作为消防备用水源。道路应尽量组织环线,消防通道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建立消防责任制,设立村级消防办公室,并组建义务消防队。(3)抗震规划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对于生命线工程如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按8度设防。村内公共绿地、广场、停车场等开阔用地应作为灾害发生时紧急避难所。避难场所有效面积1.5/人,疏散半径

22、2km。第十九条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一般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三类标准。噪声达到相应区域国家要求。全面控制环境污染,改善村庄生活环境,使村庄生态环境的质量与生活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档次。第二十条 绿地景观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大力开发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种植乡土树种,建设示范绿色村庄。可在金桥路沿线局部空地结合海头商贸城建设规划休闲活动广场,配套公共停车场地,并在东海公园北侧路对面规划一处滨水广场绿地,结合亲水设施设置观景平台,适当布置

23、桌椅、儿童活动设施、健身设施及小品建筑等,配套公共厕所及停车场地,丰富村民生活。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1)土地使用强度控制以现状低层农村住宅整治为主的旧村落,建筑密度宜控制在26%-35%,容积率宜控制在0.7以上,绿地率不低于30%。近期集中建设区住宅以3层联排为主;其他新建住宅区以集约用地为准则,住宅以不超过4层为主,宅基地不宜超过120平方米。(2)规划控制要求新建建筑宜后退村庄主路红线3米以上,支路1米以上。退城镇级道路按福建省城市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执行。第三章 近期建设及整治规划第二十二条 村庄整治(1)现状整治原则疏通道路网络,在有交通需要的地段,尽可能完善车行道,存在困

24、难的保证人行通道的联通。现状建筑质量较好的建筑,原则上予以保留。现状建筑质量一般及较差的建筑,规划不影响交通且对居住室内外空间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近期可以予以保留,远期逐步拆除翻建。改善人居环境,对现状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改造,创造优美的活动空间。改善居住建筑外部空间,尽量保证户与户之间的日照、消防及卫生间距。积极引导有需要、有条件的住宅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尽量减少拆迁量,避免重复建设。(2)现状综合整治规划建筑针对农村建设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征地、拆迁的难度,在现状建设用地上规划不强制进行拆迁,鼓励在现状建设用地中进行建筑改建和翻新,建筑改建可参照莆田当地的风格,体现地域特色。规划鼓励利用现状建设用

25、地的空间插建居住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建筑结合现状村庄建设情况,进行改建扩建和增建。道路对现状道路进行整治,完善交通系统确保消防通道及居民生活道路的通畅及主要道路路面硬质化。绿地景观于村庄内部空地及水塘周边设置公园,创造村民休闲活动场地。环境卫生治理主要居民点内共设置5处公厕,结合公共活动场地及服务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海头村主要居民点村庄整治项目实施表序号整治内容备注1村庄内部主要道路的修建及拓宽原村庄路网结构优化2村庄内部破、旧、危房的改造、拆除、翻建3崇德堂、忠兴祠、新兴宫等宫庙周边民俗活动广场建设,东海镇公园休闲健身设施完善及环境优化整治利用周边空地建设结合滨水绿

26、化布置4村部服务地块周边环境整治及村庄内部村民服务设施建设文化站、老人活动中心5上海头笏枫公路北侧旧村改造地块的建设旧村改造及扩建区6村庄主要排洪河道沟渠疏通整治及周边环境优化7东部集镇中心区村庄主干路两侧建筑立面整治商住区住宅底层配套商业8现状宗祠的修缮9公共厕所的建设5座10公共停车场的建设7处第二十三条 近期建设意向近期建设围绕农村住房改造新建、公共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优化及景观环境提升等四方面开展。(1)农村住房:村庄内部破、旧、危房的拆迁及翻建;旧村改造片区的建设。(2)公共设施: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商业配套及改善教育设施。(3)道路交通:,村庄内部道路的拓宽、硬化及新建,配套公共停车设

27、置的建设。(4)景观环境:村民休闲绿地建设,村庄内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海头村主要居民点近期整治行动计划表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技术要求项目工程量1农村住房近期村庄内部破、旧、危房的拆迁及翻建根据村庄实际建设2农村住房上海头笏枫公路北侧旧村改造地块建设近期集中改造片区安置住宅约1.9万平方米3公共设施对小学幼儿园周边的安全设施进行改善周边设置提示标志与减速带,布置安防摄像头4公共设施新建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地5座公共厕所、7处停车场地5道路交通近期村庄内部主要道路的修建根据村庄实际情况新建、扩建6景观环境休闲活动场地及村民健身绿地的建设结合现状宫庙广场和滨水绿地配置7景观环境现状河沟渠道的清污疏通

28、及周边绿化防护小于4米宽河道控制4米宽河道绿化,大于4米宽河道控制10米宽河道绿化8景观环境村庄内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保洁环卫队伍,设置垃圾收集点、果皮箱第二十四条 近期集中改造区设计上海头笏枫公路北侧旧村改造地块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2.283公顷(合34.2亩)建筑用地面积6163.0m2总建筑面积19446.0m2户型A32户每户占地面积113m2,建筑面积303 m2户型B3户每户占地面积111m2,建筑面积298 m2规划居住户数46户(保留11户)规划居住人口207人(以4.5人/户计)容积率0.85建筑密度27.00%绿地率31.2%(1)改造区概况本次近期集中改造的片区位

29、于上海头笏枫公路北侧排洪渠旁旧村住宅用地及空地,规划范围2.28公顷。(2)设计原则宅基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村民每户住宅用地面积建议为80至120平方米,但三口以下的每户不宜超过80平方米,六口以上的每户不宜超过120平方米。本次规划占地2.28公顷,新建住宅以双拼式住宅为主,辅以少数独立式住宅,可容纳46户。建筑朝向、间距及后退道路距离:建筑采用南偏东方向。建筑间距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南北向平行布置的建筑其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倍,低层建筑相邻房屋山墙之间(外墙至外墙)的间距为4米,设置消防通道的多层建筑山墙最小距离不小于6米。 给水排水、电力通信、道路、广电、绿化和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灵活布局包含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的社区绿地。第四章 规划实施对策及建议第二十五条 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