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61.37KB ,
资源ID:90595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595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1、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2.4 风管.8 2.5 其他设备.,.8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第1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目的: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1 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运用;2 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3 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4 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及其有关政策。二、 任务与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其内容包括:1 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计算书一份2 平面布置图一份3 立面布置图一份4 轴

2、侧图一份三、 设计内容1 集气罩的设计控制点控制速度V的确定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2 管道的初步设计管内流速确定管道直径确定弯头设计直管长确定三通设计计算3 压损平衡计算分段计算压力校核4 总压损计算5 选风机、校核6 电机选择、校核7 车间大门设计四、 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1 设计题:某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本设计为新建项目进行设计。项目设计完成后的验收标准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表2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准;2 课题已知条件a. 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附图一b. 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污染源:两个污染

3、源水平放置,立方体 L W H 12006001000(mm)操作条件:20 101.3kPa 污染源产生粉尘情况: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c. 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二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污染面积H=600mm,才操作正常。d. 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钢管相对粗糙度 K=0.15排气筒口离地面高12me. 所用除尘器:LD14型布袋除尘器布,该布袋除尘器阻力为980Pa,长4.5m,宽2.2m,除尘器进口高度3.6m,出口高度8.9m。f. 有关尺寸车间长宽高分别为:18米*12米*12米。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 x300车间大门 可取2010

4、x2010窗台到地面距离 民用房 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cm 仓 库 1.52.0 m附图一:车间平面及两个污染源的位置第2章 局部排气通风系统的组成局部排气通风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局部气流,使局部工作范围不受有害物的污染,并且造成符合要求的空气环境。典型的局部排气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通常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2.1集气罩集气罩是捕集含尘有害气体的设备装置。通过集气罩口的气流运动,可在有害物散发地点直接捕集有害物而控制其在车间的扩散,保证室内工作区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集气罩设计应该考虑实际环境,工作场合,以与工作场合匹配为宜,从而最大程度上收集有害气体,减少扩散

5、。2.2除尘器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或回收原材料,当排气中的粉尘含量超过排放标准时,必须采用除尘器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大气。2.3风机 风机由电动机带动,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为了防止风机的磨损和腐蚀,一般把它装置在除尘设备的后面。2.4风管 风管用于连接该系统的各个设备,提供气体流动的道路。风管布置要合理,力求短、直、顺。风管布置设计的好坏关系到管内流体的压力损失大小,从而影响了风机的选择。2.5其他辅助设备其他辅助设备包括清灰除尘设备等,保障系统的运行。第3章 除尘系统设计计算除尘系统通常由集气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通风机、电动机、烟囱等部分组成。本章节将对各部分进行详细计算与选择。3.

6、1 集气罩的设计计算污染物捕集装置按气流流动的方式分为吸气式和吹气式两大类。吸气捕集装置按其形状分为两类:集气罩和集气管。对密闭的生产设备,若污染物在设备内部发生时,会通过设备的孔和缝隙逸到车间内,如果设备内部允许微负压存在时,则可采用集气管捕集污染物,如果设备内部不允许微负压存在或污染物发生在污染源的表面时,则可用集气罩进行捕集。集气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按集气罩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及围挡情况,可把集气罩分为三类:密闭集气罩、半封闭集气罩、外部集气罩。外部集气罩又可分为上部吸气罩、下部吸气罩、侧吸罩。根据要求,本设计采用上部吸气罩。3.1.1 集气罩的设计由题目设计条件和要求可知,本设计采用外

7、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1)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13-2可得表13-2 外部集气罩污染源控制速度vx污染物的产生状况举例控制速度/以轻微速度放散到相当平静的空气中某些化学槽的液面蒸发,如去油槽等0.25-0.5以轻微速度放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低速输料机,如检选胶带机;粉料装袋摩擦压砖机压砖喷漆箱;焊接台;电镀槽 等0.5-1.0以相当大的速度放散出来,或放散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破碎机;高速胶带运输的转运点;物料混合;粉料装卸等1.0

8、-2.5以高速放散出来,或放散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磨床、砂轮机、磨砖、切砖机、喷砂、喷漆等2.5-10取0.51.0 m/s之间。本设计选用vx=0.6 m/s。(2)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本设计中污染源尺寸为L W H 12006001000(mm),故适宜采用矩形集气罩,长、宽分别以a、b表示。由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48图1.3.13得集气罩计算示意图如下:题目已知罩口边距污染面积H=600mm,则有a=b=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吸气罩的扩张角不应大于60,本设计中取45,则集气罩高度为h=。为提高集气罩的控制效果,减少无效气流的吸入,罩口加设法兰边。法兰边宽150-200mm,本设计

9、取160mm ,则集气罩总高为h=h+ 160=840+160=1000mm集气罩置于污染源上的排风量可按下式(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48,式1.3.12)计算:式中 Q-排风量(m3.s-1)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1.4P-罩口敞开面周长(m)H-罩口距污染源的距离(0.6m) u-控制速度(m/s)则可得集气罩排风量由于两个污染源完全相同,则集气罩计算相同。总排风量Qz: Qz=2Q=210015.2=20030.4m3/h由图一可知,污染源边缘距墙中心线600mm,墙厚240mm,集气罩外边缘距污染源边缘240mm,则集气罩外边缘距墙内边缘为600-120-240=

10、240mm。3.1.3 集气罩设计小结有以上设计计算,集气罩相关参数如下: 长a=1680mm,宽b=1080mm,高h=1000mm,扩张角=45,排风量Q=20030.4m3/h集气罩边缘距墙240mm。3.2管道的设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管段设计主要是根据集气罩的流量以及净化设备的要求来完成必须的管道的参数设计。这主要包括:管内流速的确定;管道直径的确定;弯头的设计;直管长度的确定;三通设计计算;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本设计采用圆形风管来进行连接。3.2.1管道设计的原则 根据 蒋文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管道设计主要遵循以

11、下原则。1. 管道系统布置应从总体布局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力求简单、紧凑,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减少占地空间,适用、美观、节省投资。2. 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行敷设,并应尽量沿墙或柱子敷设。管径大的或保温管道应设在靠墙侧。3. 管道与梁、柱、墙、设备及管道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施工、运行、检修和热胀冷缩的要求,一般不小于100-200mm。4. 管道应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启闭;应不妨碍设备、管件、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应不妨碍起重机的工作。5. 管道通过人行道时,与地面净距应不小于2m。6. 除尘管道力求顺直,保证气流畅通。分支管与水平管或倾斜主干管

12、连接时,应从上部或侧面接入;三通管的夹角一般不大于30。7. 进行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时,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8. 对并联管道进行阻力平衡计算,除尘系统小于10%,否则进行管径调整。3.2.2管道阻力分段计算图3-1 管道设计简图图3.11.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表13-4所列为除尘管道内最低气体流速,可供设计参考。在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粉,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表13-4得水平管内最低流速为14 m/s,垂直管为12 m /s。考虑要用到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而用同一管径。故取管内气速:V1=14 m /s2.管径的计算

13、与实际速度的确定由Q=(d2V)/4得到:d=则有d1=550mm核算实际速度:V1=4Q/(d12)=14.9 m /s;查计算表知:动压为 133.2Pa;当量阻力系数。三通管后的管径d2:d2=774mm,圆整取d2=750mm;核算实际速度:V2=14.9 m /s ;查计算表知:动压为 133.2Pa;当量阻力系数。3.管段长度的确定总体设计草图见图3.1。由除尘器进口高度:3653 mm, 故管段1的长度L1=2000+7385=9385mm管段2的长度L2=2000mm管段3的长度L3=1615+1267=2882mm管段4的长度L4=3000+8890=11890mm管段5的长

14、度L5=1200mm4.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1、对集气罩1,=0.11。2、对集气罩2,=0.11。3、采用90弯头(R/d=1.5)阻力系数=0.18。5.三通的确定根据管径与流量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采用30直流三通(如图3.2):阻力系数1=0.02,阻力系数2=0.21。图3.26.管道阻力计算(1) 管段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1、90弯头(R/d=1.5)和30直流三通;故=0.11+0.18+1.02=0.31 则局部压损为(2) 管段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2、90弯头(R/d=1.5)和30直流三通;故=0.11

15、+0.21+0.18=0.50 则局部压损为(3) 管段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包括除尘器阻力、90弯头(R/d=1.5)和合流三通; 故局部压损为(4) 管段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有两个90弯头(R/d=1.5); 故局部压损为(5) 管段的阻力计算摩擦压力损失为 改管段有90弯头(R/d=1.5)两个;伞形风帽压力损失=0.10;通风机出口压力损失=0.10。故局部压损(6) 并联管压力平衡故有:显然压力平衡,符合节点要求。(7) 除尘器总压力损失计算除尘系统总压损失为3.2.3 管段设计小结管段直径550mm,距墙255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其弯头为90,R=16

16、00mm;水平管段中心线距地面7m。管段直径550mm,距墙255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其弯头为60,R=800mm,三通为=30,支管长H=2000mm,直管部分安装尺寸2000mm。管段直径750mm,距墙120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R=1600mm的90弯头三个,第一个弯头之前的水平管长5.5m,第一个与第二个弯头之间的水平管长3.5m,第二个与第三个弯头之间的竖直管长为3.5m,进口中心线距地面距离为3.6m。管段(除尘器出风管)直径7500mm,距墙200mm,满足管段设计要求;R=1600mm的90弯头两个,管段长为11.9m。管段(即烟囱)直径7500mm,高为12m,伞形风

17、帽h/D=0.5。管段设计结果如下表:表3-1管道计算表管段编号流量Q/m3s-1管长l/m管径d/mm流速v/m-1/d/m-1动压v2/2/Pa摩擦损失PL/Pa局部压损系数局部压损Pm/Pa管段总压损P/Pa管段压损累计P/Pa2.789.3855014.90.0306133.238.250.3141.2979.542.782.055014.90.0306133.28.150.5066.6074.755.562.8875014.90.02133.27.680.31018.61026.285.5611.975014.90.02133.231.670.3647.9579.625.5612.0

18、75014.90.02133.231.970.5674.59106.561366.753.3 通风机、电动机的选择3.3.1通风机的分类及性能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常用通风机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1)离心式通风机 分高压、中压、低压三种,低压P1000Pa;中压1000P3000Pa;P3000Pa。(2)轴流式通风机 分高、低压二种:低压P500Pa;高压P500Pa;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压力、功率、效率和转速。另外,噪声和振动的大小也是通风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流量也称风量,以单位时间内流经通风机的气体体积表示。压力也称风压,是指气体在通风机内压力升高值,有静压、动压和

19、全压之分。全压等于通风机出口截面与进口截面上气流全压之差;静压等于通风机出口截面与进口截面上气流静压之差;动压是指通风机出口截面上气流平均速度的动压。在同一截面上,气流的全压等于静压与动压之和。功率是指通风机的输入功率,即轴功率。通风机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效率。通风机全压效率可达90。 流量、风压、功率和效率等参数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当其中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其他各量也随着变化。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绘成曲线,称为性能曲线。性能曲线形状与通风机类型有关。改变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以满足使用工况变化的要求称为性能调节。3.3.3风机、电动机的选择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计算风量与风压:通风机风量 Q0

20、=Q(1+ ) 通风机风压 P0=P(1+ ) 其中:Q-管道计算总风量, -管道计算总压损,Pa -考虑系统漏风所附加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0.10.15 -考虑管道计算误差及系统漏风等因素所采用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0.150.2则风量为 Q0=Q(1+K1)=20030.41.1=22033.44m3/h风压为 P0=P(1+K2)=12921.2=2304Pa3、根据上述风量和风压,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选排尘离心通风机BF4-72型,传动方式C,转速2240 r/min,全压2253292 Pa,风量1240652300 , 配套电动机为Y180M-2,22kW。复核电动机功率:故其

21、配套电机满足要求。配套电动机满足要求。3.3.4风机、电动机小结 设计风量为22033.44m3/h-1,设计风压为2304Pa。本设计选用BF4-72型风机,转速N=2240r/min,Q=121040m3/h,P=2990Pa;配套电机Y315M-6,功率为160KW。3.4 除尘器的选择 一般,选择除尘器必须从除尘技术、经济排放标准三方面来考虑,合理选择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3.4.1 除尘器简介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是除尘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除尘器按其作用原理分成以下五类 :(1)机械式

22、除尘器,包括重力除尘器、惯性除尘器、离心除尘器等。 (2)湿式除尘器,包括水浴式除尘器、泡沫式除尘器、文丘里管除尘器、水膜式除尘器等。 (3)过滤式除尘器,包括布袋除尘器和颗粒层除尘器等。 (4)电除尘器。 (5)磁力除尘器。 现在工业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及袋式除尘器。本设计采用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主要由滤袋、箱体、灰斗与清灰结构、排灰机构等几个主要部分。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含尘气体由灰斗上部进风口进入后,在挡风板的作用下,气流向上流动,流速降低,部分大颗粒灰尘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被分离出来落入灰斗。含尘气体进入箱体经滤袋的过滤净化,粉尘被阻在滤袋的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

23、上箱体,由出风口排出。随着滤袋表面粉尘不断增加,除尘器进出口压差随之上升,当除尘器阻力达到设定值时,控制系统发出清灰指令,清灰系统开始工作。布袋除尘器优缺点如下。布袋除尘器的优点:(1)除尘效率高,可达99.99%以上;(2)附设备少,投资少;(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稳定,便于回收干料,可以捕集不同性质粉尘;(4)布袋除尘器性能稳定可靠,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好,便于管理,所收的干尘便于处理和回收利用;(5)能适合生产全过程除尘新理论,降低总量排放;(6)布袋除尘器适合于净化含有爆炸危险或带有火花的含尘气体。布袋除尘器的缺点:(1)用于处理相对温度高的含尘气体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因结露而造

24、成“糊袋”;(2)对于净化有腐蚀性气体时,应选用适宜的耐腐蚀滤料,处理高温烟气应采用降温措施,入口浓度不宜大于15g/m3;(3)阻力较大,一般压力损失为10001500Pa;(4)占地面积大。3.4.2 除尘器计算由题目知,该布袋除尘器长4.5m,宽2.2m,进口高度3.6m,出口高度8.9m,压力损失为980Pa。1)过滤风速确定V本设计中为轻矿物粉尘,机械振动清灰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清灰效果好、清灰耗电少,适用于压力损失为800-1200Pa,过滤风速为1.0-2.0m/min,本设计取1.0m/min。袋径D一般取100-400mm,本设计取D=300mm。袋长L取2-6m,本设计取

25、L=3mm。2)计算过滤面积A由上面计算可知除尘器处理风量为22033.44A=Q/60V=22033.44/601.0=367.53)计算每只滤袋的过滤面积a a=DL=3.140.33=2.8264)计算滤袋数目nN=A/a=367.5/2.826=1303.4.3 除尘器的选择小结根据以上计算,由环境工程设计手册P174表1.6.44选用GCG8-6型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振打方式清灰,矩形箱体,玻璃纤维扁型滤袋,其具体参数如下:过滤面积:3168 最大风量:76000滤袋数目:960条 第4章 车间布置4.1 车间大门设计为便于设备维护管理,需在除尘器南面(图中下)一侧设大门,大门宽高为

26、:20102010mm。由于车间18m12m,较大,可在西面(图中左)另设一大门,尺寸为20102010mm。4.2 车间布置车间高12mm,总长18m,长度方向上4个方柱;长度方向3个窗,窗宽2m,高1.5m,距地面1.5m。总宽12m,宽度方向3个方柱;宽度方向开2个窗,窗宽1m,高1.5m,距地面距离2m。墙厚240mm。第一个污染源中心线距左墙3m,两污染源中心线相距6m,除尘器右边缘距右墙边缘200mm。集气罩边缘距后墙边缘240mm,管段直径550mm,距墙255mm,水平管段中心线距地面7.1m。管段直径550mm,距墙255mm。管段直径750mm,距墙120mm。管段(除尘器

27、出风管)直径750mm,距墙200mm。管段(即烟囱)直径750mm,右墙外布置,高为12m。第5章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应用,也是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延伸,诣在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设计的过程中,我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如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文档排版技能等。这次设计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更加熟练,对国家法规、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工厂大气污染状况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掌握了除尘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步骤。当然,设计中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这方面。由于学校图书馆关于本设计的手册收藏不全,以致我们

28、无资料可查,为此我伤透脑筋。可是我却忽略了网络这个资源宝库,后来意识到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搜,没有收藏一些有用的网站,在搜寻资料时有点盲目。所以以后这些方面我一定要好好加强。最重要的一点,我决定要好好学习CAD制图,设计过程中,很多地方需要配图说明,可由于不会制图,只能赘述大量语言。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没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光有理论知识也是不行的。从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大气污染防治多么的重要和必要,我们生活、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大气污染,由于某些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所以往往被我们忽略,在不知不觉中危害这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需要提高环保意识,尤其我们学习环境工程的学生,要

29、利用所学知识,尽量为人们减轻这种危害。这次设计中发现学校藏书不足,希望以后会有所改善,足量的藏书是一个大学必需的条件。我从这次课程设计收获了很多,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这个环节,给了我们这样的锻炼机会。感谢设计过程中一起努力的同学们。第6章 参考文献1 蒋文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魏先勋,陈信常.环境工程设计手册M修订版.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3 周兴求.环保设备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5 胡传鼎.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郝吉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瞿义勇.实用通风空调工程安装技术手册.【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