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27.37KB ,
资源ID:90625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62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图文混排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docx

1、图文混排教学设计Word图文混排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各种图文混排版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了解图像层次关系并掌握图像层次调整方法。 了解文本框、艺术字的版式设计与层次调整。过程与方法以实际需要为引入点,以问题带动探究,以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总结深入。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将文字设置为不同版式后的版面效果,然后自己归纳出各种混排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版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团结协作、互助共进

2、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安排版面、调整布局的能力。重点:掌握不同的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难点:能够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图文混排的版式设计思路: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借助故事情节贯通全文,通过实施一个个生活化的小任务,推动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尽量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环境,按照“激情导入主体探究小结示范拓展延伸”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目标。教学准备: 1.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2. 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的素材资源、文字处理软件课前准备:学生从网上邻居或电子教室获取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一、创设

3、情景、引入新课(约4分钟)师:在我国有几个民族特色非常浓郁的节日,其中有一个与粽子息息相关的传统佳节,大家一定知道是什么节日吧?(端午节)不错,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些都是我们耳熟成详的节日特色,但中国文化源源流长,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幻灯片展示图文并茂的作品1和作品2提出问题:两幅作品其实内容一样,只是图文设置不同。请大家在了解端午节由来的同时,从文章的图文搭配效果去对比一下,左右两幅作品,哪一幅更好呢?学生交流两幅作品优劣区别师小结:尽管两篇文章内容一样,但给我们的感觉却截然不同:首先,右侧的文字与图片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而左侧,二者似乎“各伺

4、其职”,文字与图片没有“团结一心”在为文章主题服务,也就是说:适合的图片,放在适当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主题与文字内涵。其次,右侧的作品中文字与图片的位置结合地比较紧密合理,层次清晰,即不浪费纸张,看起来也比较美观。而左侧的图片把文字都遮住了,连起码的实用价值都体现不了,就更不用提美感了。也就是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不同、叠放次序不一样导致了两篇作品的差别,影响了两篇作品在欣赏时的实用价值。过渡:那么如何来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和叠放次序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图文混排(屏幕点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们熟悉的端午节介绍激情导入,拉近师生关系,通过幻灯片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

5、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二、版式练习:(约210820分钟)1、确定操作工具和方法师:如何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呢?学生观察思考(打开端午节的由来(练习一),交流得出以下观点:(1) 操作工具:图片工具栏“文字环绕”按钮(也可以用右键提取快捷菜单,查找相应的菜单项,逐步进行设置)(2) 操作方法:通常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特点:先选中操作对象选择相关的命令(菜单或工具栏)进行相应的操作与设置,那我们与现在的任务一一对应,就是:“选中图片-选择环绕方式-进行版式设置”。2、任务一:版式练习(约10分钟)过渡:有了操作方法,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环绕方式为我们的作品服务,就看大家的个性展示了,我

6、们就通过端午节的由来这篇文章来亲身感受一下吧。请大家打开端午节的由来.doc这篇文档,尝试将已有图片设置成不同的环绕方式。要求:(1)将适合的图片安放到合理的位置,使图片充分发挥其衬托说明文字的作用。(2)尝试使用各种环绕方式,对比效果。3、任务二:(小结)各版式的对比(约8分钟)师:让我们闭目养神休息一会儿,顺便理清一下思路:在刚才的实践中,你都用到了哪几种环绕方式呢?它们之间有何差异呢? 师小结:其实,文章的主题不同,对于美的感受因人而宜,决定了版式设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相信现在,你们对不同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都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五种环绕方式的区别:不同版式对比表格版式名称优点

7、不足适用范围嵌入型四周型二者区别:紧密型浮于文字上方衬于文字下方师生共同总结五种常用版式的区别小结:版式不同,效果不同,适用场合不同,所以我们在完成一幅作品的设置时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一定要根据主题需要,灵活进行版面的编排。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相比较而言,技能上的操作容易实现,而对于文章的布局调控能力和不同版式的灵活选择才是考验的关键。三:叠放次序练习(约8210分钟)过渡: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一家人聚在桌前吃粽子的情形吧。(打开端午食粽文档)师提出问题:一

8、桌美味的粽子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可是这一家子有点兴奋过头了,向餐桌靠拢的时候发现:图图跑到了桌子下面,老顽童一样的爷爷奶奶却坐到了桌子上,愁得围裙妈妈和小头爸爸犯了难。乐于助人的同学们伸手援助一下吧:问题出在哪儿?应该怎么办?学生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师小结:实质上也就是插入的图像多了,彼此有了叠加,但现在的叠加顺序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这种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层次来实现。(屏幕出示调整层次的方法)大家不难看出,其操作方法仍然没有脱离“文字处理软件操作特点:先选中操作对象选择相关的命令(菜单或工具栏)进行相应的操作与设置”的基本规律。请同学们试试帮忙调整一下吧,可别让这一家子干着急了 学生设计作品

9、师生交流:那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观察一下各张图片的层次关系:所有图片是不是在一个层次上?(不是)从表面上看哪几张图片位于最上层?哪张在最底层?事实又是否真是如此?(师生操作验证)师小结:实践中,随着作品中图片数量的增多,必然会产生叠加现象,你必须明确自己的追求目标,合理设计层次关系,才能让作品迸发出美丽的光彩。(老师适当演示层次设计方法)设计意图:图图是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其故事情节又与前面所学有所贯通,学生可以自然地过渡到这一环节,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将难题抛给学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积极性大大增强,学习效率必是事半功倍!四、拓展练习:(约8210分钟)过

10、渡:吃过了粽子,图图一抹小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北方都是过端午吃粽子,那中国这么大,还有哪些民间习俗是我们不了解的呢?于是爸爸上网查到了一份资料(幻灯片展示:端午节的民间习俗知多少)师提出问题:这份资料没有经过整理,图文混乱,而且这篇资料中用到了艺术字和文本框,看到这种不过关的作品,同学们一定手痒得不行了,那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对这篇作品进行再加工一下,并且尝试去总结:文本框、艺术字是否也可以和图片一样参与版式调整?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同学们互相参评一下彼此的作品,说说你的个人特色在哪里?虽说图文混排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你多看看别人的作品,从对比

11、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一定会获益非浅的,长此以往,你对作品的布控能力定会大大提高。学生交流参观、评价师小结:那你在刚才的实践中,文本框和艺术字是不是也和图片一样可以进行版式调整呢?(生:可以)实际上,文本框可以实现多个文本的混排,对于制作名片、贺卡、书签等非常方便,能够简化排版工作。文本框和艺术字实质上都是特殊的图片。设计意图:本小节内容由原来的仅对图像进行版式设计和层次调整的基础上延伸到对艺术字、文本框的处理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且不同层面的学生均得到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大胆探索的精神,共享学习成果

12、与成功的喜悦,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正确认识。五、课堂总结(约1分钟)师:今天,我们在插入图像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经过不同的版式、层次等修饰,图文混排更加美观、和谐、统一,文档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实用价值。信息技术中,所有操作都必须遵守一定原则,遵循一定规律,做到“心中有目标,下笔如有神”。在练习中,有同学提出:图片增多,版面控制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难以保持图像之间相对固定的大小和位置,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这就是组合的概念,那么如何组合?组合的原则又是什么?我们会在下节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 图文转换教学案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晰图文转

13、换题命题方式。2、让学生掌握解答图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学以致用。【课前学生复习安排】一、做河南近三年的中考图文转换题(详见河南中考资料P90)二、阅读资料P91页,勾画图表转换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回答下列问题。1、中考漫画题的题型有哪几类?有什么解题方法?2、图表分析题有什么解题思路?【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同学们,近几年,中考语文的命题,突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发挥,试题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注意情境的设置。在这些命题思想的指导下,中考语文出现一种新的试题形式:“图文转换题”。本节课我们“与图共舞”。二、学生课前的自主复习反馈三、研讨漫画题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技巧(

14、一)学生做下列三个漫画题,然后交流展示。1、请仔细观察下边名为“自卫”的漫画,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4分) 画面内容:_讽刺意义:_解析:此题属于图文转换题。首先要客观地、有条理地将画面及文字内容描述出来,然后结合画面、文字揭示其讽刺意义。答案:画面内容:某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我叫你写!”(画面描述完整,语言简洁即可)讽刺意义: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语言简洁,大意相同即可)2、仔细观察漫画老人摔倒没人扶,用生动的语言解说画面。(80字左右)画面上

15、的人物语言:“是我自己摔倒的,不会赖上你!”“请路人证明我是好心人!”示例: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无人搀扶,他痛苦地呻吟:“是我自己摔倒的,不会赖上你!”一路人等其他人来到,大声吆喝:“请路人证明我是好心人!”之后才犹豫着伸出援手。3、仔细阅读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1) 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概括主题和拟加标题。这幅漫画的表象内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它的浓阴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画面中的“大树”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人,“小树”则

16、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小孩。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清楚了。此题可概括为,“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根据讽喻的主体,可拟为“溺爱”、“有时,爱也是害”、“沉重的爱”、“扭曲的爱”;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可拟为“溺爱之下难成材”【参考答案】 1 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溺爱孩子,不要过度呵护孩子,要还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自立自强。(漫画内涵 = 表象含义 + 深刻内涵)2 溺爱、溺爱之下难成材、“庇”与“弊”、不要把“爱”变“害”、扭曲

17、的爱审读画面对象:一棵大树,两棵小树。细节:大树枝繁叶茂,变形为“心” ;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合理想象关系:大树荫庇小树类比联想画面生活:过度呵护,没有自我生长空间。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作者借以讽喻当今社会中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二)师生互动,小结漫画题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四、研讨图表题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技巧(一)学生做下列三个图表题,然后交流展示。4、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上网对学生的影响。(4分) 学生上网相关数据对比图主要信息: 影响: 信息:随着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问题学生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体质、心理素质、学业较差的学生人数越来越

18、多),其中学业较差学生人数增长的幅度最大。影响:长时间上网使越来越多的孩子的身心和学业出现问题,其中学业方面受影响的情况更严重。(共4分。每点2分)5、下面是调查组同学提供的表格,请你提取信息概括表格内容,并由此写出结论。(4分)初中学生使用手机频率调查表内容:_结论:_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初一至初三的学生都在使用手机,可见手机已成为初中生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在使用时间上,初一、初二学生每天使用的时间比初三学生时间长。答案:内容:初中生使用手机频率很高,初三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略低于初一、初二学生。结论:手机已成为初中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6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造成“舌尖上的浪费”的主要

19、原因。(4分)材料一材料二解析:“图文转换”题往往涉及表、图、画、徽标类等。该类题目综合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图表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图表中的内容转换成文字,或者概括出图表所反映出的观点。本题题目要求分析原因,回答时不要只局限在表面,还要注意联系社会现实,挖掘反映的深层意义。答案:示例:好面子,讲排场;想吃得丰盛些,多品尝几个菜;花公款或他人的钱,不加节制;缺乏经验,点餐过量。(二)师生互动,小结图表题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四、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复习研讨图文转换题的收获、感悟。五、教师总结:同学们!与图共舞,舞出精彩,舞出魅力!我们要以“生

20、活为师”,感受语文的魅力,语文学习更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善于总结,这样才能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课内训练巩固】1-5题,详见河南中考资料P92、P93【作业】6-10题,详见河南中考资料P93、P94附:【考点透析】 图文转换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 E)【图文转换的类型】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表(格)文(字)转换题(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表格)图( “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2、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21、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评价等。【解题方法】一、表文转换题解题步骤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表格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 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简要归纳概括。解答

22、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二、徽标类图文转换题解题步骤:1.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

23、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三、漫画类转换题 漫画是具有较强幽默感和讽刺效果的绘画,一般通过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一般命题形式: .画面描述;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解题步骤:1、观察 (1)要观察作者所画的人或物。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各要素如: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画中的文字、符号,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组成。(2)要观察漫画的细节。 一幅漫画往往就是在某些细节上显示寓意,因此观察漫画必须观察细节。2、理解(1

24、)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3)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解画面的寓意。3、表达 (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像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概括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明,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的、物与物的关系。 (2)概括寓意 概括寓意要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3)拟写标题 要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