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71.11KB ,
资源ID:90714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0714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大泡压法实验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大泡压法实验报告.docx

1、最大泡压法实验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XX 专 业 XXXXXX 年级、班级 XXXXXXXXX课程名称 XXXXXX 实验项目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实验时间2013 年_4 月_ 日实验指导老师 XXXXXX 实验评分 合作者:XXXXXXXXXX室温:20.0 C福廷气压计大气压:1024.0hPa(768.07mmHg)大气压校正值:1020.7hPa(765.56 mmHg)一、 前言广义上,表面张力存在于任何两相界面处。对于一般溶液,表面张力是指液体限制其表面增大以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

2、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了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从而引起了毛细现象。当往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时,更会使溶剂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形成表面吸附现象。因此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对于研究界面化学,具有重要意义。最大泡压法测量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际上是毛细管上升法的一个逆过程。系统抽气减压,压力差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刚大于液体表面张力时,气泡即会脱出,从而可从压力差大小计算出表面张力。通过表面张力的测量,即可了解溶液界面处的许多性质。二、 实验目的(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朗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

3、公式的应用。(3) 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计算饱和吸附量,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三、 实验原理(1)表面张力的产生图1液体内部和表面层分子受力情况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 (此处不考虑分子间斥力的影响)。但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 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 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 而且前者的作用力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 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所示) 。这种吸引力有使表面积最小的趋势,要使液体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做功以增加分子位

4、能。所以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通常把增大1m2表面所需的最大功 A或增大1m2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 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 J/m2。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增大以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 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 N/m。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实际上,不仅在气液界面存在表面张力,在任何两相界面处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使表面积缩小的一侧。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 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

5、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 ,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静止液体的表面一般是一个平面,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在毛细管中),则是一个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如果液面是水平的,则表面张力也是水平的,当平衡时,沿周界的表面张力互相抵消,此时液体表面内外压力相等,且等于表面上的外压力 p。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则沿某一周界上的表面张力不是水平的。平衡时,表面张力将产生一个合力ps,而使弯曲液面

6、下的液体所受实际压力与外压力 P。不同。当液面为凸形时,该合力指向液体内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大于外压,为 p=Po +ps;当液面为凹形时,合力指向液体外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小于外压,为 P =po - p S。这一合力ps,即为弯曲表面受到的附加压力,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中心。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用拉普拉斯方程表示:(3-58 )式中b为表面张力,R为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该公式是拉普拉斯方程的特殊式,适用于当弯 曲表面刚好为半球形的情况。(3)毛细现象毛细现象则是上述弯曲液面下具有附加压力的直接结果。假设溶液在毛细管表面完全润湿,且液面为半球形,则由拉普拉斯方程

7、 ps=2b /R以及毛细管中升高(或降低)的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p = 0h,通过测量液柱高度即可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这就是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 原理。此方法要求管壁能被液体完全润湿,且液面呈半球形。(4)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际上,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是毛 细管上升法的一个逆过程。其装置图如图 2所示,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 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由于毛细现 象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 缓抽气,系统减压,毛细管内液面上受到一个比表面张力仪瓶中液面上 (即系统)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 p= p大气一p系统)在毛细 管端面上

8、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出,此附加压力与 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拉普拉斯公式:a 2p =R式中, p为附加压力;b为表面张力,R为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如果毛细管半径很小,则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当气泡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这时曲率半径最大;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变小,直到形成半球形,这时曲率半径 R和毛图3气泡长大过程细管半径r相等,曲率半径达最小值,根据上式这时附加压力达最大值,气泡形成过程如图 17-4所示。气泡进一步长大, R 变大,附加压力则变小,直到气泡逸出。根据上式, R = r时的最大附加压力为:

9、八P最大. 或 p最大 g h最大(3-59)r 2 2对于同一套表面张力仪,毛细管半径r,测压液体密 度、重力加速度都为定值,因此为了数据处理方便, 将上述因子放在一起,用仪器常数 K来表示,上式简化为:(3-60 )厂-Kh最大式中的仪器常数 K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通常用纯水来标定。(5)溶液中的表面吸附从热力学观点来看,液体表面缩小是一个自发过程,这是使体系总自由能减小的过程,欲使液体产生新的表面 A,就需要对其做功,其大小应与 A成正比。W = S:A (3-61 )如果 a为im,则w =s是在恒温恒压下形成im新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所以s称为比表面吉 布斯自由能,其单位为

10、 J/m2。也可将s看作是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其单位为N/m2。在定温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为定值,只能依靠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自身的能量,因此 通常见到的小露珠为球,此时表面积最小,能量最低。而对于溶液,既可以改变其表面张力,也可 以减小其面积来降低溶液表面的能量。通常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方法来降低溶液表面的能量。当加入某种溶质形成溶液时,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性质和加入量的 多少。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反 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这种表面浓度与内部

11、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做溶液的表面吸附。在指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质的吸附量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 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遵守吉布斯 (Gibbs)吸附方程:(3-62 ),zd0称为正吸附;当i业; 0时,rv0称为负吸附。吉布斯吸附等温Ide A Ide A图4被吸附分子在界面上的排列式应用范围很广,上述形式仅适用于稀溶液。引起溶剂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 被吸附的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在界面层中的排列, 决定于它在液层中的浓度, 这可由下图看 出。图3中(1)和(2)是不饱和层中分子的排列, (3)是饱和层分子的排列。当界面上被吸附分子的浓度增大时,它的排列方式在改变着,最后, 当浓度足够大时

12、,被吸附分子盖住了所有界面的位置,形成饱和吸附层, 分子排列方式如图中(3)所示。这样的吸附层是单分子层,随着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在界面上愈益紧密排列,则此界面的表面张力也就逐渐减小。如果在恒温下,以表面张力对浓度作图,可得到 b-C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开始时 (T随浓度增加而迅在b-C曲线上任选一点 a作切线,得到在该浓度点的斜率代入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r = - i!,得到该浓度时的表面超量(吸附量) ,同理,可以得到RT 300mol/m3时,曲 线趋于平稳,接下来开始缓慢下降,最后又在快速上升。根据文献结论可知,对于正丁醇的吸附曲 线,满足随浓度增加,吸附量开始显著增加,到

13、一定浓度时,吸附量达到饱和。以上的 r与c的关系只适用于稀溶液。 则从本实验中可以看出, 只有在c v 250mol/m3时,以上的文献结论才是成立的。故对于c=546.2mol/m 3以及c=980.6mol/m 3时两个点,吉布斯吸附方程已经不再适用,故舍去。取前4个点作为源数据,作出 c/ r-c等温线,如下图8所示:c/ r -c曲线y = 63706x + 2E+07R2 = 0.991630000000 28000000 26000000 24000000 22000000 20000000 18000000 160000000 40 80 120 160 200正丁醇物质的量浓度

14、c( mol m -3)图8 c/ r-c曲线假定正丁醇在水溶液表面满足单分子层吸附,根据朗格谬尔 (Langmuir)公式,可计算得正丁醇的饱和吸附量 r*为:2 5 2r -=1/ (63706m/mol ) =1.5697 x 10- mol/m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5 1 刃 7 = 1.0579 10 J9m21.5697 10 mol/m2 6.0221 10 mol根据正丁醇密度p =0.8097g/mL ,摩尔质量M=74.1212g/mol ,算出吸附层的厚度 d 有:1.5697 10*mol/m2 74.1212g/mol0.8097x106g/m3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为 S)

15、=1.0579 x 10-1韦,吸附层的厚度 d=1.4369 x 10-9m。七、实验分析和讨论1.系统检漏过程中,U形管测压计两端液面出现高度差,测量溶液的表面张力时也是在存在此高度差的前提下(即气密性好)测量的。请问,该高度差的大小是否影响测量结果?答:该高度差对测量不构成影响。实验开始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时,只要在打开抽气瓶抽气后压差计形成一定高度差,而且 2-3min内不变时,即可认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进行实验。若控制 U形管两端压强相等时,U形管测压计也形成高度差,那是因为仪器本身的误差引起,因此只要在以 后每次测量中把该高度差从每次测得的高度差中扣去即可。2.毛细管尖端为何必

16、须调节得恰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若毛细管尖端没有插入至恰好与液面相切,则根据连通器原理,毛细管尖端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此时该部分水柱的压力就会叠加在大气压力之中,使实得的附加压力的值会明显偏小于正常值,使 得后面测得的表面张力的值都会偏小。3.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 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答:(1)因为当气泡刚开始形成时,表面几乎是平的,此时曲率半径最大。当气泡形成半球形时, 这时曲率半径 R 和毛细管半径 r 相等,曲率半径达最小值,根据拉普拉斯公式,此时附加压力达到 最大值,也只有此时 U形管才能通过最大的高度差

17、,表示出附加压力的真正大小。(2)如果气泡逸出速度速度太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气泡的逸出速度太快,此时气泡没有足够的时 间缓慢长大,供 U 形管压差计表示出附加压力的大小,这样压力计的读数很难有明显而且准确的变 化,此时的误差会较大。4.本次实验选用的毛细管尖的半径大小对实验测定有何影响?若毛细管不清洁会不会影响到测定结 果?答:(1) 有影响。如果毛细管尖的半径太小,则调节气泡逸出的时候,气泡很难调节至每 5-10s 冒出一个,冒出速度偏快。同时根据式 (3-59)中可知,r偏小的时候,相应的最大压力差 h会偏大。反 过来,r偏大,此时很容易出现气泡无法逸出, 同时 h也会偏小,这些都会给后面

18、的测定带来误差。(2) 若毛细管不干净,则里面可能残留有其他溶质,从而改变了支管试管里面溶液的表面张力,此时 可能会给表面张力测定带来较大误差。同时毛细管的不清洁也会增大毛细管内壁的摩擦力,此时气 泡的逸出必然会偏慢,实际测得的 h会偏小甚至读数迟迟难变化。5.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1)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当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部 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2)根据拉普拉斯公式可知,表面张力的大小间接可从附加压力的大小得出。当产生气泡时, U形管压差计的高度差越大,说明附加压力越大,表面张力越大。而体系中附加压力的大小表征就取决于 系统内和大气压的差值大小。6.对同一试样进行测定时,每次脱出一个气泡或连串两个所读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每次在 5-10s 脱出一个气泡时,气泡有足够的时间长大和脱落,这意味着气泡形成过程中附加压力的的大小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在U形管压差计中表示出来,此时表示出来的 h的大小U 形管压差计没有足够的时间表是准确的。但当两个气泡连串逸出时,此时气泡的逸出速度太快, 征出附加压力的大小,此时一般很难有明显读数,就算有也是不准确的。参考文献1何广平 ,南俊民 , 孙艳辉 . 物理化学实验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2傅献彩 ,沈文霞 ,姚天扬等 .物理化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