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3 ,大小:56.59KB ,
资源ID:91159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1159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docx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依据 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 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 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 ),二是( ),三是)。2、道德的功能, 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3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二是),三是(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和()。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普通诉讼时效适用

2、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 ,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年;短期诉讼时效为( )年。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 、 、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8 、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9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10、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 ( )、(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11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 )另一种是( )。12、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 公民道德

3、建设实施纲要 ,第一次系统明确地 提出( )、( )、( )、( )、( ) 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 体现了社会主义职 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 它主要包括:( )、(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14、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 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 体现在以下方面:( )、( )、( )。15、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事立法、 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知道意义和约 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 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 有:( )、( )、( )、( )、禁止权利滥 用原则等。16、当消费者与

4、经营者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规定,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 ); ( );( );( )17、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 )、( )、( )等环节。18、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还包括( )、 ( )、( )、( )等。19、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最高国家权力执行机关是( )。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 主要有( )(、 )、( )、 ( )、( )、( )。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的人生观是 (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

5、已主义的人生观2.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B、 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C 、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D、 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3.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慎独B、勤劳勇敢C、艰苦朴素D、为人民服务4.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A、道德观B、道德品质C、道德理想D、道德行为5.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 不能带有种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一种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 这是人际交往中 ( )

6、A、平等原则的要求 B、互助原则的要求C、功利原则的要求 D、谦让原则的要求6.马克思说: 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 规定、 使命和任务指的是 ( )A、人生责任B、人生境界C、人生存在D、人生信仰7.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B.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C.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8.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B .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

7、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9.“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10.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社会公德之举11.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观念是 ( )A.君子之交淡如水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C.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D.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12.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 ( )。A.自然规律B.唯物史观C.英雄史观D.历史传统13.( )在价值观念体系

8、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A.人生观B.人生价值观C.历史观D.世界观14.婚姻的基本要求是 ( )。A.婚姻自主B.情感基础C.相濡以沫D.共同生活15.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 ( )。A.忍让B.软弱C.教养D.妥协16 、世界观是(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D.科学的人生态度17.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18.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

9、则是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 D.生活道德19、一个人进行思想、 道德、科学文化、 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 或程度是( )。A.修养的境界B .修养的途径C.修养的目的D.修养的内容20、人生价值观是( )A.产生于主体的需要和客观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B.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C.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D.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21.中国革命道德的定义是( )A.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 良传统B.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C.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

10、规范的总和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22.下列选项表现了道德品质特征的是( )A.主观上的一种道德认识B .客观上的一种道德行为C.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统一D.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对立23.在人才的能力结构中,其核心要素是( )A .创造能力 B. 社会活动能力 C .信息获取能力 D .组织协作能力24.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25.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11、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26.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不 属于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B.恋爱应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C.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D.一方能够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27.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 巨大的排斥力。公民应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克服不良个性品质。 下列应克服的个性品质是A.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B.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C.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且有谦逊的品质D.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嫉妒心28.在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 )A.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C.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29.“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 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 )A.人才成长的道路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30.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享乐主义的

13、人生目的B.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C .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的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31.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 ( )A、 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 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C、 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 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3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33.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

14、 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已主义的道德要求 D、社会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34.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A、竞争B、合作C、人际交往D、人际吸引35.下列不利于增加人际吸引因素的心理品质是( )A、真诚守信B、稳重宽厚C、唯我独尊D、机智幽默36.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 )A.为人民服务;B.为个人谋福利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37.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信

15、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B .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3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39.“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这表明了爱情的( )A.纯洁严肃性B.平等互爱性C.专一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40.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 )A.学会认

16、知的要求B.学会做事的要求C.学会劳动的要求D.学会做人的要求41.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 ( )A.心理情绪不急不躁 B.思维正常,体格强壮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 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42.在价值关系中 ( )A.人永远是主体 B.主体永远是人C. 物可以是主体 D. 客体永远是物43.道德提倡 ( )。A .必须怎样 B .可以怎样 C .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44.( )是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A.立志B.学习C.内省D.实践45.思想指人的 ( )。A.理性认识B.科学思维C.自觉意识D.系统知识46.

17、信念是(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 .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47.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48.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 )。A.人际关系 B.平等互助 C.公共生活 D.人际交往49 、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A.超前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主观性 E.时代性50.道德的理想是指( )A.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结晶B.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C

18、.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D .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51.爱劳动是指( )A. 以主人翁态度发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B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C .人类特有的属性D .具有健康人格心态的人的一种创造性需要5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人际交往中( )原则的体现。A.平等B.真诚C.友爱D.互助53.科学的人生观是 (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B.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生观C . “自我设计、”“个人奋斗”的人生观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谋幸福的人生观54.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

19、C.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55.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 )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C.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D.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56.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 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 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 不损坏、不滥用、 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57.如果与道德低劣、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重情义的人交友,难免会对自己的人生修养、人格发展和理想追求带来损失,使自己沾染恶习,害人害已

20、;而与品行高洁、知书达理、思想健康的人交友,自己就会获益匪浅。这说明( )A. 现代社会中充满竞争B.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C.交朋友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好的朋友D.获得朋友的最好办法就是你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58.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基本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加强( )A. 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B.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C.心理修养的重要内容D.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59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是历史的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 人生观上必然是 ( )A.为人民服务 B.为个人谋福利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60.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21、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B .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61.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6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63.

22、“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 .社会公德 D .职业道德64.“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这表明了爱情的( )A.纯洁严肃性B.平等互爱性C.专一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65.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 )A.节省时间之举B.聪明灵活之举C.可供学习之举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社会公德之举66.学习和掌握人际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 )A.学会认知的要求B.学会做事的要求C.学会劳动的要求D.学会做人的要求67.不正确的交友方式或

23、观念是 ( )A.君子之交淡如水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C.要想朋友好,银钱少打扰 D.对友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68.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的是 ( )A.心理情绪不急不躁 B.思维正常,体格强壮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 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69.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在自然界和文学艺术中发现、欣赏美的能力是 ( )A.创造能力B.审美能力C.识别能力 D. 想象能力7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 “一切向钱看”的人生目的B 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C .“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

24、饱”的人生目的D.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71.社会主义条件下,倡导人们树立的人生目的是( )A.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C.确保自我需求的满足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72 .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 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73. 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 C.道德理想 D.

25、社会理想74. 科学的信念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这是因为( )A.科学的信念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关系的基本准则B.只要确立了科学的信念,理想就一定能够成为现实C.科学的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D.只有科学的信念才表达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75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要补充B.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C.社会主义道德同社会发展规律完全一致,有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D.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在一部分人中间提倡社会主义道德7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追求崇高的

26、共产主义理想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77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 )A.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78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 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 )A.友情 B.恋爱 C.爱情 D.婚姻79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 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A.家庭义务B.男女平等 C. 一夫一妻制 D.家庭道德80 与人交往时不

27、要虚情假意、口是心非,也不要冷嘲热讽、阳奉阴违,这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应遵循的( )A .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 B .真诚原则的基本要求C .友爱原则的基本要求 D .互助原则的基本要求81 产生于社会生产与交往中, 体现着人们之间友爱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谊称为( )A.友谊 B.合作 C.交往 D.公共生活82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称为( )A.人生境界 B.人生理想 C.修养目标 D.理想人格83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基本法律 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84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

28、( )A.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 B.法律可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C.法律具有强制力 D.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85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86.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B、 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C、 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D、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87.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价值B、人生目的C、人生态度D、人生信仰88.道德品质的形成以( )为要求。A,道德认同B.心理机制C.行为选择D.法律许可89.集体主义中的集

29、体的本质意义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利益集团A、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中产阶级D、无产阶级9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 美丑的根本标准A、个人主义原则B、爱国主义原则C、国家主义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91.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 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生活道德92.空想一般是( )A.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实现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像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像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像D.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像93.在社会生活中人

30、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交系是( )。A、人际交往B、人际关系C、上下级关系D、亲属关系94.人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 )A.个人实践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B.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C. 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D. 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做95.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 ( )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A、自我与他人B、索取与享受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96.人生目的是指人(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A、为什么竞争B、为什么活着C、为什么辛苦D、为什么忙碌9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 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98 信念是( )的融合和统一A、认识、情感和理想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认识、态度和意志 D、态度、 情感和理想99.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A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