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6 ,大小:105.72KB ,
资源ID:91372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1372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诗文鉴赏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诗文鉴赏及答案.docx

1、古诗文鉴赏及答案11.(浙江省温州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适用性测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数 日赵师秀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野 望翁 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1)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景象,但是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有所不同。赵诗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而翁诗则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赏析其妙处。答案 (1)赵诗流露出一种 懊丧(落寞、悲苦)的感情,而翁诗却流露出一种闲淡(欣喜)的感情。(2)赵诗末两句写由于树林稀疏使远山呈现出它

2、的雄姿,却又被云遮去了一半。一“放”一“出”,神采飞扬,显现出淡远的画镜,山却“一半无”,不禁让人懊丧,写得起伏跌宕。(或者结合诗句写出拟人手法及其好处)(2分)翁诗末两句写的是诗人登山为了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闲”字(或者抓住“忽”字赏析)可以想见诗人闲淡疏放的风神与“野水”“青山”等清空悠远景色正相契合;(或:写出了一种审美境界,山掩水,水映山,从山看水,从水看山,从一事物身上看出另一事物的影子,语虽质朴,但理趣盎然)12.(2010浙江高考模拟试卷(七)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

3、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渔家傲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谩有,意思是“空有”或“徒有”。三山,指传说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1)从词的风格来看,前一首属于_派,后一首属于_派;从词的结构来看,苏词下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主要是运用了_修辞格,李词上、下两片一气呵成、关联紧密,主要是_这一修辞格运用得当。(2)对苏词“枝上柳絮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对李清照这首渔家傲,人们极为欣赏它于尺幅

4、之中多处用典而又能做到“简净自然,浑化无迹”。请于上述两个方面选其一作出具体解释。答案 (1)婉约 豪放 顶真设问(2)解释前一点: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的观看之中。解释后一点:李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从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表达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既照应上片乘船渡海所见的海天相接之景,又铺垫了后二

5、句借风力游三山的述怀。“三山”之典既抒发胸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又表现了对黑暗现实不满,还表现了对没有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强烈向往。2010年3月更新1.(山东省济宁市2010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问题。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概括。(4分)(2)“转过回廊叩玉钗”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句,试结合全词谈一下此句的妙处。答案 (1)塑造了一个情窦初开,对于爱情既向往又羞涩,急于表达自已的心情而又欲言又止的少女形象。(2)此句是细节

6、描写,细致描绘了少女轻叩玉钗的微妙动作。通过这一细微的动作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少女心怀幽情、娇羞难言的复杂心境。2.(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采桑子彭浪矶朱敦儒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注: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答案 上片侧重记事抒情。词人独驾扁舟,避乱江南,如同失群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兴起浓重的羁旅孤寂之感。回首北望烽烟弥漫的中原大地而泪洒“满巾”,直接抒发了无限的国破家亡

7、之痛。下片偏重写景抒情。暮色笼山,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景色冷清黯淡,表露了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的情绪。日落时分,作者的寂寞感、凄凉感更加强烈;江面平缓恰恰反衬了词人难以平静的思乡心绪。3.(陕西省渭南市2010届高三质量检测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采桑子 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答案 (1)因时光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 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

8、。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自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每点一分,四点就可)(2)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 伤感。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自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4.(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

9、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4分)(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l)姿态之“巧”:花瓣儿薄如蝴蝶翅膀,轻盈有致:颜色之“巧”:花朵固小,却猩红如染,鲜艳娇美;“巧”亦指花的精神:“百种千般”言其精神气质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蓄配合相宜、谐和一致。(2)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

10、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5.(浙江省湖州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考查)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223题。渔家傲 记梦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给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天帝形象,从中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2)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理由。答案 (1)态度温和、关心民间疾苦(2)同意。梁启超的评论是正确的。诗人把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和神话传说化入词中,通过神奇的想像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

11、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势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它与诗人其它作品的清丽、婉约确是很不相同。6.(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 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元:同“原”。(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答案 (1)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的生活态度。(

12、2)深意:这两句诗表面是说原来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与常人不同(无情),他白白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作用: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7.(甘肃省兰州市皋兰一中201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满庭芳蜗角虚名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1)结合词的上片内容,

13、分析一下,词人在这片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这首词是一首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请根据在这首词中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1)在这一片中,通过对营营苟苟世俗观念的奚落,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他“百年里,浑教是醉”,试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在词中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2)这首词通过对世事和自我经历的婉曲述说,集中抒发了词人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感和努力自我超越的旷达豪迈的情怀。8.(河北省唐山市09-10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4、。天仙子 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1)“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弄”字的妙处。(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 (1)将月下之花人格化,化静为动,更富表现力;与下文的“风不定”相照应。(2)抒发了惜时伤春之情。作者由自然春光的逝去,联想到年华易逝,青春不再;更因傍晚独自照镜,倍加感伤。9.(陕西省蔺店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子规 余靖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

15、雨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注】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2)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这首诗歌进行赏析。答案 (1)对范仲淹遭贬的同情及对执政者的愤慨。无意于仕宦、归隐田园的感情。(2)这首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头两联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春残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了范伸淹及自己的遭遇

16、,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10.(福建省厦门市2010届高三3月质量检查)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答案 (1)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争碧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垫:结尾处,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珙托潮水的雄壮气象。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

17、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2)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2010年1月更新1.(山东省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清平乐(宋)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物地春寒。(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答案 (1)“阁中人”所见的景物是,傍晚,雨晴,碧池新绿,双燕归宿。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与下阙的内容形成对比反衬。或热景衬哀情。(答题建模

18、:“写了什么内容”的题目,一定要把景物写全。“有什么作用”的题目,一是从表现手法着眼;二是从与下文的内容感情比较着眼。)(2)独倚,是独自倚靠。;从雨晴烟晚到黄昏,说明女主人“独倚”的时间很久,且睹双燕,更思亲人。全诗通过写暮春之景,春景与孤独心情形成对比,寄托了“阁中人”黄昏后寂寞、孤独之情。2.(内蒙古赤峰市2009年高三年级统一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天津桥春望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天津桥:建于唐朝的东都洛阳洛水之上。雍陶:晚唐诗人上阳:指上阳宫。上元年间始建,武则天、唐玄宗曾多次巡幸洛阳。安史之乱后,宫苑遂日渐荒芜。(1)具体说说

1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简析这首诗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案 (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缕缕柳丝随风飘荡,斜拂岸边;描绘了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2)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先描绘天津桥边明媚、绮丽的春光,后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之景。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的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衬衷情(或答反衬)。第四句写宫莺不甘寂寞,衔着一片残红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凄凉泠落的景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运衰微、今非昔比的伤感和哀叹。3.(安徽省两地三校2010届高

20、三上学期元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答案 (1)人在羁旅的寂寞孤独思乡之情,身世苍茫、半生飘零的悲凉之情,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2)示例一:这首词运用了起兴手法,先写杜鹃的鸣叫,从而引出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示例二:这首词运用了衬托(或反衬)的表现手法,以夜阑人静,林莺巢燕无声,衬托杜鹃的啼鸣,突出了由杜鹃鸣叫传递出来的悲凉。示例三:

21、这首词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春夜风雨淋漓、人静灯暗、莺燕无声、唯有杜鹊悲鸣的自然之景触发身世苍茫、半生飘零的羁旅之人悲凉、寂寞的情感。4.(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南宋 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检校:此处为巡视游赏。山园:稼轩在灵山的住处。分社肉: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社神的牲口肉。(1)“万事从今足”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上片简要分析。(2)词的下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图景传达出的生活

22、情趣。答案 (1)表现在“居处景美”“生活富足”“邻里关系融洽”,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2)一边是小小顽童,手把长竿,偷打梨枣;一边是“老夫”,隐身藏影,“静处闲看”。“偷”字传神地写出儿童的顽皮可爱;“莫”字,表现出词人对邻家偷梨、枣的顽童由衷的爱怜之情。一老一少对比,一动一静结合,传达出美好的生活情趣。5.(湖南省汝城二中2010届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送春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注】流霞:酒的泛称。赊:疏阔意。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黄

23、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 即将还家之喜;为即将返家而沉醉之喜;沿途赏美景之喜;来路艰难跋涉已成过往之喜。不同意。全词抒发的是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之情。全词通篇都是紧扣“喜还家”三字构思下笔、写景抒情的。6.(山东省滨州阳信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如梦令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答案 (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

24、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忧思哀伤之情。(2)前二句直笔写春,写莺歌啄花,写燕翔点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由赏春到伤春的变化。本词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表达了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感,因伤春而引发怀人之悲苦与忧伤之情。7.(福建省福州八中201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夜归临皋注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

25、有,保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案 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锁。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8.(贵州省兴义九中09-1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二题。清平乐 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2)欧阳

26、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诗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答案 (1)拟人(或比拟);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2)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

27、往。9.(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点绛唇 (南宋)姜夔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注】天随:晚唐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1)全词主要表达了词人什么心情?答案:感时伤事的悲苦之情。/或:凭栏怀古伤时的苍凉之感。(2)王国维认为诗词创作有“隔”与“不隔”之分。能自然真切地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不隔”,反之为“隔”。他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两句,“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你怎么看待他对这两句的评价?简述理由。答案:(1)隔/ 雨前山峰,“

28、清”意或有,但苦味绝无,更不会去商量“黄昏雨”来时的情形,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想象强加给所写对象之上,语言雕琢,缺少一种自然之美。(2)不隔/ 抓住了景物特点。冬日山“清”,“苦”字隐含了山峰孤峭的特点。写出了词人真实感受。“清苦” “商略”,用拟人手法,准确传递出山雨欲来给人的主观感受,凸显出词人悲苦无奈的心境。情与景自然交融,形象准确鲜明,情感附着自然恰切。10.(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29、(1)词中所用“孤雁”、“寒日”,其妙处何在?请简要分析。(2)请解说下阕最后三句的人意,并指出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 (1)“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云淡天高,晚霞吐红,本是丽景。但在流浪人跟中看来,却是红光惨淡,透出寒意。诗人移情于景,用“孤雁”、“寒曰”写出了浪迹天涯的孤单之情和凄清之感。(2)尤其难以忍耐的是,在酒消人醒之后,万籁俱寂之时,往事难省,前途难测,种种感触,伴随别意离忧,齐涌心头,化为浓愁,更兼其时残灯明灭,孤枕梦浅,五更风起,暗浪拍船,此时此境,此种苦味,又当如何排解啊!下阕运用了虚写手法,悬想(或设想)分别之后的情景。1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0届高三上期

30、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 早行林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答案 (1)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有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2)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通过“心共马蹄轻”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12.(河南省焦作十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暮春 苏 轼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凭杖飞魂招楚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