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6.57KB ,
资源ID:915810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158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

1、最新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第27课 天山之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教学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

2、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

3、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

4、容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2.引导阅读: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四、理清文章脉络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部分(1)总起全文。第二部分(2)写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见的景色。第三部分(3)描写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第四部分(46)描写森林深处的山、花及牧场。五、齐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感悟理解,升华感情。2.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如何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

5、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三、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6、来突出森林之富饶。)四、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五、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六、拓展训练归纳写作特点、然后进行小

7、练笔:(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第三课时巩固复习,完成基训第28课 海滨仲夏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3能联

8、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4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抓住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特点,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赞叹与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作者、海滨、仲夏夜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请见过大海的同学描述一下所见到的大海的景观。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讲解:蔚蓝的波涛,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然而海滨的夜景其实更美,尤其是夏夜。下

9、面就请著名作家峻青带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海滨仲夏夜的美景吧!(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释题。(海滨:地点。仲夏: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夜)3简介作者。4课文介绍: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词义)2检查:出示全文生字,开火车读、赛读。3分组读课文,注意正音

10、。4读了课文,你对海滨仲夏夜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吗?三、再读课文,粗探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画出关键词语,注意随着时间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内海滨仲夏的景色。2第二组画面(410段):描绘了海滨幽美的夜色和在海滨沙滩上休憩、谈笑的人们。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作者观察点的不断移动,所见的景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作者按照时空的顺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景物是美好的,在美妙的景物中人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他们自在、舒畅。四、研读课文,感受海滨之美(一)研读课文1

11、3段,重点研究作者如何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准确再现景物特点;再进行词语的理解。1提问:13段,对海滨夏夜景色的描写,作者以哪些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相机板书:霞光启明星灯光)2作者对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三个美妙的比喻句,请你从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3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三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讨论后全班交流。提示: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作用: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把晚霞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现

12、出晚霞的艳丽,另一方面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形状,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2)比喻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霞光逐渐变淡,天空变得清亮深蓝,突然显得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3)比喻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13、,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把波浪上的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4词语分析。(1)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为什么要用“燃烧”而不用“放射”或“映照”?(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2)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用“染”字,便使霞光拟人化,因而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5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板书:自然美)6再指名朗读。要求: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使大家受到感染,进

14、入美的意境中。第二课时一、研读410段。1请从410段再找几个比喻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分析。(1)比喻句: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就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浪花。作用:把笑声比作浪花,表现笑声此起彼伏,源源不断。(2)比喻句: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作用:灿烂的满月比作光辉四射的银盘,表现了满月又亮又圆的特点。(板书:月亮)(3)比喻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作用:把波浪比作鱼鳞,表现了波浪的层次分明及闪闪发亮。2理解词语。“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为什么用“抚摸”,而不用“

15、拍打”“冲刷”?(用“抚摸”不仅让“海水”拟人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表现出“海水”微微波动的形态,与后面的“温柔”相照应。)3思考:作者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沙滩上景物的变化的?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提示:(1)先想一想写的是什么人?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心情怎么样?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沐着海风,望着夜空,尽情地说笑点拨:作者从描绘海滨仲夏夜自然景物的美进入到描绘海滨仲夏夜的生活美。(3)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板书:沙滩人们说笑休憩生活美)(4)小结:作者先描绘大海月色,再写

16、沙滩也突然明亮了起来,写了在沙滩上乘凉的人们的欢闹。随着月亮的升高,夜已经很深了,沙滩上的人也“变化”了,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将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笔墨写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憩,目的在于写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进了美的境界。二、小结:作者由鲜红的晚霞联想到燃烧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启明星联想到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动、闪烁的灯光联想到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无不给人自然贴切的感受。而这一切联想,又都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的,形象生动,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仲夏的海滨之夜,观海赏月,怡然自得,引人入胜。三、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仿造比喻句。提

17、示:提供一个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如落日等,让学生抓住这一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练习口头仿造比喻句。四、积累背诵。背诵课文13段。提示: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所以不必强求学生课堂背诵得一字不差,重点检查关键词句的背诵。1从指导学生背诵描写霞光、启明星、灯火的三个比喻句入手,在背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2从三个比喻句的背诵,扩展到三个段落的背诵,背诵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1)要求学生圈出表现时间推移的词语:“夕阳落山不久”、“

18、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夜色加浓”。(2)要求学生圈出表现霞光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词句。动态:“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色彩变化:“橘红色”“深红”“绯红”“浅红”“深蓝色”。3请两三位学生上讲台有感情地背诵,无论背诵程度如何,都加以鼓励。4全班齐背诵。五、回归全文,拓展升华1配乐朗读全文。2读了海滨仲夏夜,你觉得这个“海滨仲夏夜”是个怎样的夜晚?请你在中心词“夜”的前面再加些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幽美、艳丽、愉快、温馨、恬静)3总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可爱迷人的海滨仲夏夜,我们不禁产生向往之情。作者用了许多生

19、动、形象、贴切的比喻再现了景物特点,使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里的美,这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及丰富的联想。假如你热爱生活,你也能做到。4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家乡夜色美为题目,把家乡的美丽夜景介绍给大家,注意要多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句。第29课 莲叶青青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3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会认“玄、雇、肘、蔫、疮”5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萧”等9个字,掌握“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词语。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

20、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学前准备课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莲叶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进行资料展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荷叶的画面。这是什么?资料:荷花:又名莲花、水芝、水芙蓉、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

21、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你看到荷叶,你会想起什么?有什么感受?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想起自己的祖母。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xun玄 chun疮 zhu肘4.结合生活实际、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含义。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欣喜:欢喜快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5.分节指名读

22、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6.组词语:斑()玄()疮()啸()潇()班()弦()创()萧()箫()三、质疑解难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指导写字1投影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指导重点字,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

23、写。藕:草字头,左下“耒”,右下“禺”萧:“肃”的笔顺是横折,长横,横,竖,小撇,点,竖撇,竖缸: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五、作业: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出示荷叶图。这就是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板书:莲叶到了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色泽碧绿,青翠清凉板书:青青齐读课题。二、学文探究: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对祖母的回忆,为什么会感动?2一年又一年,“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让人吃惊”。祖母下了什么功夫“让人吃惊”?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

24、。3学习小组内,试着用“当时,祖母”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刚才画的句子。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4学生汇报:(1)当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2)当种下挑好的种藕时,祖母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3)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4)当小荷叶长出来时,祖母欣喜得像看到了新生的孙子。(5)当莲叶长大,有人夸奖荷叶时,祖母会倒贴茶水请人观赏。5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6.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感动自己的句子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看插图,祖母

25、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指名读课文。品味词句,引导学生感受祖母对莲叶的特殊喜爱,为下文理解课文作铺垫7.祖母非常喜爱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说的?怎么做的?8.学生汇报:(1)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为人善良的老人,富有同情心。看插图,祖母像往常一样,热情地与一位抱小孩的妇女打招呼。祖母想到的是孩子的病痛。这句话怎样读?指导朗读。“丝丝地”语速慢,替孩子忍受痛苦。(2)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理解词语“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

26、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明白女人的来意,毫不犹疑地剪下莲叶,很痛快地剪莲叶,挑最好的莲叶给孩子治病用。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快点剪,早些用上,孩子的病快点好。一心为他人着想。怎样朗读?想象祖母剪莲叶时的情景。“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语速快,语气坚定、不迟疑。(3)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萧条。隔几天就剪一枝,祖母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一点不后悔。可一缸的莲叶能有多少,剪的比长的快,荷叶自然越来越稀疏,没有了生气。指导朗读:“每隔几天,她就要”(4)“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27、荷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读出祖母的语气,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9.祖母对莲叶有特殊的喜爱。她自己种莲自己欣赏,不送人泡茶、治病行不行?祖母一心想到的是给别人治病。自己精心种的荷花派上了大用场,更有价值。10.你想对祖母说些什么?11练习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情。组内每人选择一段话朗读,再推荐给全班同学听。12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你猜想祖母会做什

28、么?观赏、泡茶、治病、蒸荷叶饭、做菜“叫化鸡”真是一池清凉,众人分享三、总结升华: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由衷的赞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0课 捉不住的蝉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捉蝉的乐趣。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让我们走

29、进台湾女作家简帧的散文,与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二、简介作者简帧(1961)原名简敏帧,台湾省宜兰县人,家里世代务农。台湾新生代的代表女作家。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佛光山担任佛经诠释工作,后又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编辑。1986年后从事专业创作。她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水问)(空勋(胭脂盆地)(女儿红)等。这位女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对人生和生命作不懈的求索,显示了与现实精神并存的理性精神的力度。被评为“当代台湾十二大散文名家”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作家。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理解新词。4.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3)写久违的蝉声让我感到夏天的到来。第二部分(49)回忆捉蝉的孩童时代的乐趣。第三部分(10)对听蝉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四、研读课文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作者写久违的蝉声,为什么要先写“耳朵忙着听车声”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况下,几次被蝉声吓一跳?3.怎么理解“夏天什么时候跨进门槛,我竞然不知道!”4.自由朗读49段,思考:从哪些句段可以看出作者喜欢“捉蝉”?5.选择自己喜欢的精彩句段读给同桌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6.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