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56.50KB ,
资源ID:91955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195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测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测试题及答案.docx

1、精品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测试题及答案波粒二象性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解析:因为色散现象说明的是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故A错;由于反射现象并非波动所独有的性质

2、,故B错;直线传播并非波动所独有,且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D错;只有衍射现象和偏振现象为波动所独有的性质,所以正确。答案: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解析: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性,说明光具有波动性,A对;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大,故B、错;光真空中的速度为30108 /,故D对。答案:A、D3现代技中常利用中子衍射技术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1671027 g,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1821010 的热中子

3、动能的量级为()A1017 J B1019 J1021 J D1024 J解析:由p及E得,E J41021 J,正确。答案:4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大于此波长时,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逸出功与入射光无关,反映的是金属材料对电子的束缚能力;A错误;光强越大,单位时间内入射的光子越多,逸出的电子也越多,光电流越大,B错误;红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小,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大,由EW0知,错误;由产

4、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知,D正确。答案:D5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光子可以转为电子B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光有时是波,有时是粒子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也具有能量和动量解析:光电效应中,光子把能量转移给电子,而不是转为电子,A错误;由光的性质可知,B正确;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的两个固有属性,只是在不同情况下一种属性起主要作用,错误;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能量和动量,能量,动量p,D正确。答案:B、D6一激光器发光功率为P,发出的激光在折射率为的介质中波长为,若在真空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激光在

5、真空中的波长为B该激光的频率为该激光器在 内辐射的能量子为D该激光器在 内辐射的能量子为解析:激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故激光在真空中的波长0,A正确;激光频率,B错误;由能量关系PN,c0,0及得N,正确,D错误。答案:A、7两种单色光和b,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A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在水中,光的波长较小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解析:由已知可得频率b,所以b,B对;由光子能量E得,光光子能量大,错;在同种介质中频率大的光折射率大,即b,D对;在真空中各种光传播速度相同,都是c3108 /,A错。答案:B、D8光通过

6、单缝所发生的现象,用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的观点加以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缝宽,光沿直线传播,这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大,动量不确定量小可以忽略B当光能发生衍射现象时,动量不确定量就不能忽略单缝越窄,中央亮纹越宽,是因为位置不确定量越小,动量不确定量越大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解析:由不确定关系p知,A、B、正确。答案:A、B、9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长和频率为1 MHz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由表中据可知()质量/g速度(1)波长/弹子球2010210102331030电子(100 V)90103150106121010无线电波(1 MHz)3010833102A要检测弹

7、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 B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表现出波动性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波动性 D只有可见光才有波动性解析:弹子球的波长相对太小,所以检测其波动性几乎不可能,A对;无线电波波长较长,所以通常表现为波动性,B对;电子波长与金属晶体尺度差不多,所以能利用金属晶体观察电子的波动性,对;由物质波论知,D错。答案:A、B、10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十七)1所示,以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有光电子产生。由于光电管K、A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光电子从阴极K发射后将向阳极A做减速运动。光电流由图中电流计G测出,反向电压U由电压表V测出。当电流计的示为零时,电压表的示称为反向截止电压U

8、0。在下列表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图象中,错误的是()图(十七)1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W,若加反向截止电压,则U0E时无光电流,则U0,则U0与的关系图线不过原点,故B错;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当反向电压U和频率一定时,光电流与光强I(光子个)成正比,故A正确;由于光强I与入射光的光子个成正比,所以当光强I和频率一定时,光电流与反向电压U的关系为,正确;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当光强I和频率一定时,光电流与产生光电子的时间关系是“瞬时”关系(109 ),故D项正确,本题只有B错,故选B。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不要求写出演

9、算过程。)11(5分)如图(十七)2所示,用导线将验电器与洁净锌板连接,触摸锌板使验电器指针归零。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接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锌板,发现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此现象说明锌板带_电(选填“正”或“负”);若改用红外线重复上实验,结果发现验电器指针根本不会发生偏转,说明金属锌的极限频率_红外线(选填“大于”或“小于”)。图(十七)2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因锌板被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光电效应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故验电器的负电荷与锌板正电荷中和一部分电荷后验电器指针偏角变小。用红外线照射验电器指针偏角不变,说明锌板未发生光电效应,说明锌板的极限频率大于红外线

10、的频率。答案:正大于12(5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实验仪器及线路完好,当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入射光频率小于这种金属的极限频率(即入射光波长大于这种金属的极限波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即无光电子逸出。另一种可能是光电管上所加反向电压太大,逸出的光电子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又返回,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答案:入射光波长太大(或反向电压太大)13(5分)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电荷量为,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

11、克常量为,则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若电子质量911031 g,加速电压U300 V,则电子束_(能或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图(十七)3解析:由UE及p得;将U300 V代入,得 0711010 与金属晶格差不多,所以能发生明显衍射。答案:能14(5分)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十七)3所示。电的正极应接在_端(填“”或“b”);若电流表读为8 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_个(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解析:由题意知,电路图为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实验电路,光电管的阴极为K,光电子从K极发射出要经高电压加速,所以端应该接电正极,b端接电负极。假定从阴极发射出

12、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出的光电子目为个51013个。答案:51013三、计算题(共6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值和单位。)15 (6分)如图(十七)4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表读为零,求此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多大?图(十七)4解析:设光子能量为25 V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v2,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

13、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v2W 题图中光电管上加的是反向电压,据题意,当反向电压达到U060 V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也不能达到阳极,因此Uv2 由得WU25 V06 V19 V。答案:19 V16(6分)一光的功率P40 W,发光效率6%,发出频率为61014 Hz的可见光。已知普朗克常量66261034 J。求:(1)光每秒发出的能量子;(2)若每秒有10个能量子进入瞳孔就能引起视觉,瞳孔的直径d5 ,则能看到光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解析:(1)光每秒发出光的能量EP,由EN及得PN则N个6041018个(2)设能看到光的最大距离为R,光向周围均匀辐射,每秒内通过距光R处单位面积的光子

14、为每秒内通过瞳孔的光子d2故R 97105 。答案:(1)6041018个(2)97105 17(7分)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上,可产生X射线,产生X射线的最大频率由公式E确定,E表示电子打到固体上时的动能。设电子经过U9 000 V高压加速,已知电子质量911031 g,电子电量1601019 。求:(1)加速后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2)产生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及一个光子的最大动量。解析:由动能定UE,动量与动能关系p 及动量与波长关系p得 131011 (2)产生的X射线最大频率,对应的最短波长 141010 一个光子的最大动量p g/481024 g/。答案:(1)131011 (2)14

15、1010 481024 g/18(7分)波长为017 的紫外线照射到金属筒上能使其发射光电子,光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最大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B56106 T,光电子质量911031 g,电荷量161019 ,求:(1)光电子的最大动能;(2)金属筒的逸出功。解析:光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运动,它的动能即是最大动能。(1)由Bv得v,所以v22。代入据得v24411019 J。(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Wv2v2,代入据得W731019 J。答案:(1)4411019 J(2)731019 J19(7分)已知531035 J,试求下列情况中速度测定

16、的不确定量。(1)一个球的质量10 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6 ;(2)电子的质量911031 g,测定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10 (即在原子直径的量级内)。解析:(1)10 g,1106 由p及pv知v1 /531029 /(2)911031 g,21010 同得v2 /58105 /。答案:(1)531029 /(2)58105 /20(7分)20世纪20年代,剑桥大生G泰勒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放上小灯泡、烟熏黑的玻璃、狭缝、针尖、照相底板,整个装置如图(十七)5所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熏黑的玻璃后变得十分微弱,经过三个月的曝光,在底片上针尖影子周围才出现非常清晰的衍射条

17、纹。泰勒对这照片的平均黑度进行测量,得出每秒到达底片的能量是51013 J。图(十七)5(1)假如起作用的光波波长约500 ,计算从一个光子到和下一光子到所间隔的平均时间,及光束中两邻近光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如果当时实验用的箱子长为12 ,根据(1)的计算结果,能否找到支持光的概率波的证据?解析:(1)对于500 的光子能量为:6631034 J401019 J。因此每秒到达底片的光子为:个125106个。如果光子是依次到达底片的,则光束中相邻两光子到达底片的时间间隔是:80107 。两相邻光子间平均距离为:c3010880107 240 。(2)由(1)的计算结果可知,两光子间距有240 ,而箱子长只有12 。所以在箱子里一般不可能有两个光子同时在运动。这样就排除了光的衍射行为是光子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因此,衍射条纹的出现是许多光子各自独立行为积累的结果,在衍射条纹的亮区是光子到达可能性较大的区域,而暗区是光子到达可能性较小的区域。这个实验支持了光波是概率波的观点。答案:(1)240 (2)见解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