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763.38KB ,
资源ID:9239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239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示例轴承座工艺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示例轴承座工艺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1、B6050刨床1台 CA6140车床1台Z3025钻床1台(含钻模或组合夹具) 各设备均达到机床规定的工作精度要求,不再增加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号:1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1.2零件的工艺分析30及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轴承座的上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0.008,而且与轴承孔中

2、心线有平行度要求0.003。轴承座的前、后端面与轴承孔中心线垂直度要求为0.003,是重要的加工表面。13沉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其余表面要求不高。2 零件的生产类型2.1生产纲领 根据任务书已知:产品的生产纲领为200台/年,每台产品轴承数量2件轴承座的备品百分率为2,废品百分率为0.4。轴承座生产纲领计算如下:N=Qn(1+a)(1+b) =200x2(1+2)(1+0.4) =409.632410(件/年)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轴承座为支承件,查附表2确定,轴承座属于轻型小批量生产零件,工艺特征见表1(如下):表1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工艺特征400台/年小批量生产(1)毛坯采用铸造,

3、精度适中,加工余量相对较大(2)加工设备采用车床、铣床、钻床(3)加工设备采用组合夹具(4)工艺需编制详细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5)生产效率低,对人工的技术要求高3 毛坯的确定 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有附表5常见毛坯类型可知,材料为HT200,可确定毛坯类型为铸件。 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毛坯的最大轮廓尺寸(82)和加工表面的基本尺寸(42),查附表6可得出,轴承座上下表面机械加工余量为3.5,其余为3。 3.2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4 定位基准选择4.1选择精基准 经分析零件图可知,轴承座底面为高度方向基准,轴承座前端面为宽度方向基准。 考虑选择以加工的轴承座底面

4、为精基准,保证底面与30孔中心线的距离为30。该基准面积较大,工件的装夹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夹具结构也比较简单。 4.2选择粗基准选择不加工的30孔外轮廓面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30孔(精基准),保证孔中心线与轴承座上端面平行度。30孔外轮廓面的面积较大,无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5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1选择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查附表可得内孔、平面的加工方案,见表2如下:表2 轴承座各面的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um加工方案底面IT93.2粗铣精铣两上表面四端面30外壁IT1425粗刨两槽30孔IT71.6粗车半精车精车35孔粗车9、

5、13孔IT86.3钻削6、4孔 255.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如表3表3 轴承座的机加工工艺方案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加工设备01检验外协毛坯检验02铣削夹轴承孔两侧毛坯,铣轴承底面,照顾尺寸30mm和表面粗糙度X5030A铣床03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基准,在轴承孔处压紧,铣轴承座两上表面04以已加工底面定位基准,铣82mm两侧面05以上下两底面为基准,并夹紧,铣前后两端面06以82mm两侧面为基准,夹紧前后两端面,铣42mm两侧面07刨削把工件旋转一定角度,刨2mm1mm槽B6050刨床08钻9孔和13孔,保证13孔深8+0.2 0mmZ3025钻床09以上下两平面为基准,夹紧前后两端面,钻6

6、孔10以后端面为基准,夹紧两侧面,钻4孔,并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距离为7mm11车削以底平面和前端面为基准,夹紧两侧面,车30和35两孔,并保证孔中心线到底平面的距离为30mm,间接保证上底面到30孔中心线的距离及其公差值15+0.05 0mmCA6140车床12车2x45倒角13去毛刺14总见入库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6.1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2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底面的工序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考虑到高度方向上以下底面为尺寸基准,并要保证中心线到地面的高度为30mm。因此以轴承孔外圆面为

7、粗基准先加工下底面,以加工后的平面为后面加工的精基准。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4:表4 底面工序尺寸表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单边余量/mm公差等级偏差尺寸及公差表面粗糙度毛坯21.53.51.018.5粗铣192.5IT1212.5精铣1816.2确定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3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上底面的工序偏差。方便铣削,并要间接保证尺寸15+0.05 0,以及平面度,侧以下底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底面。两上底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5:表5 两上底面工序尺寸表318162156.3 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

8、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左右两侧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4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两侧面的工序偏差。为后面加工做基准,且加工后面工序装夹方便。两侧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6:表6 两侧面工序尺寸表888884826.4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 轴承座前后端面的加工过程如图5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前后两端面的工序偏差。因前端面是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基准,并为加工孔30的一个精基准,因此在次道工序中以基准加工。下底面为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7:表7 前后两端面工序尺寸表44

9、4440386.5确定轴承座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轴承孔的两侧平面的加工过程如图6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出粗铣、精铣上表面的工序偏差,为方便装夹。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8:表8 轴承孔两侧面的工序尺寸表4646426.6 确定轴承座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槽的加工过程如图7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平面加工方案得刨削时尺寸。为了在组装后在直角处出现应力集中。轴承孔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9:表9 轴承座槽的工序尺寸表26.7 确定轴承座沉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沉孔的加工过程如图8所

10、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3内圆表面加工方案得出钻削内表面的工序偏差可以一次钻削除,由于要求精度并不高,但应保证孔沉孔13的深度及其公差精度。轴承座两沉头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0:表10 轴承座两沉头孔工序尺寸表94.5钻IT1013 6.8 确定轴承座气孔6和4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座气孔6和4的加工过程如图9与图10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4内圆表面加工方案得钻削内圆表面的工序偏差。为润滑轴承座与轴承轴的输油孔,要求不高,可以一次钻削而成。轴承座气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1:表11 轴承座气孔的工序尺寸表646.10确定轴承孔30和35的加

11、工余量及工序尺寸(1)轴承孔30和35的加工过程如图11所示(2)根据工序尺寸和公差等级,查附表12内圆表面加工方案得出粗车、精车内圆表面的工序偏差。轴承孔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见表13:表13 轴承孔工序尺寸表2424301.5 0.533.5半精车0.130精车0.5IT2+0.021 030+0.021 0357、设计总结经过三周的设计,轴承座的设计已经完成。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也学知识,也是对个人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训练,这次设计是分工合作,整体讨论,具有极好的成果。 在设计中,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发,然后整个组的在一起讨论,有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想法都发表出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讨论设计方

12、案和设计步骤。 课程设计是锻炼个人能力的最好方法,对于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必须独自完成,有问题就和老师同学讨论,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方法,也要考虑设计后用于实践的成本,以及适用性,因此设计也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 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设计中的帮助。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零件名称学 号:姓 名:参考文献1 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周静卿等.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3 王伯平.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3版). 机械化工业出版社. 2009.4 韩荣第.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3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