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18KB ,
资源ID:93366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3366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壶口瀑布导游词.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壶口瀑布导游词.docx

1、壶口瀑布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导游小宋,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闻名中外的壶口瀑布,欢迎大家游览壶口瀑布。她与 雄伟多姿的龙门,世称“九河之蹬”的孟门山 ( 位于龙门与壶口之间 ) 号称黄河三绝。 壶口瀑布更以它气吞山河之势,声绝九霄之壮著称于世。 壶口瀑布位于北纬 36 度 8 分 10 秒,东经 110 度 26 分 40 秒,海拔 448.1 米。东距吉县县城 45 公里,距尧都临汾市 169公里;西距陕西宜川县城 49 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 170 公里;北距山西省省会太原 387 公里; 南距陕西省省会西安 449 公里。以壶口瀑布为中心, 北至马粪滩, 南至小船窝,西至

2、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 100 公里。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1988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1997 年向海内外推出的三十五条黄金线路之一; 2001 年被中共陕西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 年被国土资源部评定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 风景区规划面积 175 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 27 平方公里,是以壶口瀑布为主体的峡谷景区,北至小河口, 南至仕望河口。 为了满足大家急切希望一睹壶口瀑布壮丽的容颜,我们将直接有宜川县城出发,沿 309 国道直达壶口景区。黄河壶口瀑布名字的又来最

3、早应追溯到尚书 禹贡记载道:“盖河旋涡,为一壶然,故名”。壶口之名由此而来。从平面上看瀑布全景, 它的确像一个巨大的壶口, 翻滚倾注着滔滔黄河之水。而宜川人民称其为龙王哨, 相传史前洪水泛滥,大禹子承父业来到壶口, 决心用“疏导法”治水。 大禹驾驭着一条神龙,名曰应龙,威猛无比,为了凿开孟门,应龙将尾巴向孟门甩去,然孟门山高石坚,竟丝毫未动。应龙生了气,用龙角一抵,把孟门冲开一个豁口,洪水宣泄而下,应龙身子一甩,形成了“十里龙槽”,接着用龙足一蹬,把巨石戳了个千丈深的大洞,这就是壶口瀑布。应龙由于用力过猛,伤了神力,再也飞不起来,大禹就在巨大的水帘里修筑了龙宫宝殿,封应龙为黄河神。一直以来,当

4、地群众把壶口瀑布叫做“龙王哨”,并修“龙王庙”供奉龙王。民间传说虽无据可考,但至少反映了两岸子民对黄河的敬畏与膜拜,对母亲河哺育之恩的虔诚。神话传说自然不能解释壶口瀑布的形成, 其实壶口瀑布的形成是由当地的自然地理现象, 气候等塑造的。 在距今二亿三千万年前发生的印支运动, 也就是壶口之下龙门地区曾发生过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产生了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的相对位移,形成走向东西的断层。 自北南流的黄河, 流经断层时, 便产生了瀑布急流。瀑下河床由三迭系砂岩夹薄层页岩组成, 质地并不十分坚硬, 黄河的河床为呈水平构造的三叠纪砂岩比较坚硬, 抗蚀力强, 岩层缓向上游倾斜。黄河水中带有沙石等搬运物

5、,不断垂直侵蚀下游的岩石,并同时受水力作用影响, 令被侵蚀地方不断加深。 又由于河床走势的关系,河面骡然急缩到米,原本缓流的河水躁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向前汹涌,从米高处飞流直下,形成似茶壶注水之势。故日渐被冲蚀, 形成深槽。 同时, 砂岩倾角较缓, 只有三、 四度,几乎近于水平,亦是形成壶口瀑布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瀑布的强烈冲击下, 不尽瀑下冲蚀出极深的槽潭, 且瀑崖亦随之而渐渐后退,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中,称为溯源侵蚀。据估计,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每年以 34 厘米的速度,向上游后退着,孟门的石岛, 就是这种侵蚀作用留下的残存部分。 如果按这一速度推算,壶口瀑布在孟门附近时的时代是距今 10

6、万年至 7.5 万年之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说的是鲤鱼逆水而上游,若能跳过黄河龙门者, 便可化而为龙, 腾云驾雾, 翱翔在九天之上。如果再按每年 34 厘米的溯源侵蚀速度估算,那么在一、二百万年之前的时候, 如今的壶口瀑布该在下游 65 公里之遥的龙门,这样看来,鲤鱼跳龙门之传说,也就有些事出有因了。壶口瀑布风光,随四季而变换。春季之壶口瀑布,上游冰雪开始消融,所谓“桃汛”来临。时值桃红柳绿之际,风和日丽,远山开始披上一层淡淡的翠绿, 然而, 上游的冰凌仍不时飘浮而下,汇聚在壶口瀑布的上游宽阔的河道,继而倾泻跌下,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抛洒此时之水色山光,显得格外妩媚

7、。而当夏季来临,黄河进入洪讯时期,河水水位急聚抬高,反而减低了瀑布的原有落差, 从而使壶口瀑布变成了一滩急流。这一现象与瀑布通常在洪季更显得气势磅礴的特性不尽相同,此时去观赏瀑布,则无法见其本色。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秦晋高原万里无云。 登高愿望, 壶口瀑布的来形去势, 一目了然,不禁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每当日出, 瀑下烟雾, 折射成道道彩虹,环跨天穹,色彩缤纷,若“桃浪两飞翻海市,松崖雷起倒蜃楼”之梦幻景象。而当大雨滂沱,或阵阵秋雨之后,黄河壶口瀑布,若黄龙腾云驾雾而来,只见风雨烟雾,弥漫天空,天地水三体一色,故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滔撼孟门”的诗句。至于数九寒月,秦晋高原往日的黄色大地顿

8、然消失, 而披上了素裹银装,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真是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一派北国风光,此时之壶口瀑布,亦变成一匹白练,尤其令人神往。河水冻结,人畜来往无阻。要尽情地领略壶口瀑布之气势, 当下到河床谷底, 蹲到一孔道的半当中,此时再抬起头来,眼前是一幅多么壮丽的画面:黄河之水,若自天上降落下来,跌落到顽石之上,溅起无数的水珠,眨眼之间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横跨苍穹。河水随后又冲落进偏西的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此情此景,恰如“涌来万岛排山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映日彩虹连山水,满天风雨不见云”。若再靠近瀑布,可发现在壶口瀑布的“壶嘴”正中,有一块闪亮

9、的石头, 似乎在瀑布的急流之中, 随水流而上下浮动着,其形状像一只玩水的乌龟,故称为“龟石”。它又像一颗明珠,两侧滚滚跌下的两瀑宛若两条游龙, 龙腾而珠跃, 形成了一幅极其生动形象的双龙戏珠的图画。 对于这块奇异的石头, 曾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有的说是当年禹王治水时, “先壶口, 次孟门,后龙门,依次凿时,引水而下”,疏通河道,治服了洪水,这块奇石,就是治水时,开凿壶口时留下的“宝石”;亦有的传说此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神石”; 还有的说是伏羲和庖羲兄妹俩成亲时的“媒石”。大家看到壶口瀑布景色可以概括的总结为八大奇观:水底冒烟 黄河入“壶口”处, 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 腾空而起,恰似从

10、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 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 150500 立方米/ 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 20 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大雾,即“水底冒烟”一景。旱地行船 壶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 过去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 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

11、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 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尽管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 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 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近来,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 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 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霓虹戏水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

12、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 象彩桥飞架, 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 春秋两季, 水底冒烟、 浓雾高悬, 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山飞海立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 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晴空洒雨 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 虽然烈日当空, 但在瀑布附近,犹如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

13、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旱天惊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 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 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冰峰倒挂 隆冬季节, 龙槽冰封, 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石窝宝镜 壶口瀑布在“龙槽” 两侧的石岸上,石坂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形石窝, 浅的 1 尺,深的数米, 小的碗口大, 大的如瓮口。这些石窝中,红沙土沉底,清

14、水浮面,伸头观望,观者的相貌清晰可见,因而这里的人们把它们称作“石窝宝镜”。 “石窝宝镜”的形成,漫长的岁月, 它是黄河急流不停地冲击石块盘旋磨蚀而成的,因此每个石窝中都有一个圆形石头。每个对“镜”照面的游人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而浮想联翩。 当地人说在这些宝镜里找自己, 心灵美的人会越变越美,而心灵丑的人会越变越丑。游客朋友们, 我们一睹壶口瀑布的雄风, 让我们沿着刚才下来的石级上岸, 在关上其它景观的同时进一步细细品味壶口, 领略母亲河心脏的跳动。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十里龙槽,壶口至孟门约 5公里,在这段 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 3050 米宽,1020

15、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 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 故取名“十里龙槽”, 也称“十里龙壕”。其实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 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 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 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一方是山石,一方是水流,从荒古以降,彼此之间在这里不间断地较量着,水流撞击山石,山石阻挡水流,这种猛烈的撞击,造就了我们眼前这深切的“龙槽”。据唐代无和郡县志中的记载,壶口距其南西的孟门 1000步,约合

16、1600 米,今天的壶口瀑布已距孟门约有 3000 米,并且仍以每年平均 3-4 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这是多么巨大的自然力量, 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无穷无尽,无止无休,这正是我们华夏民族永不低头、顽强不屈性格的写照。我们沿着河岸一直向下游走去,岸边有柯受良风飞跃黄河,黄河娃朱朝辉飞越黄河的痕迹。大家向远处看,远远的就望见 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 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 当地人又称之为“梦梦山”,因为他们相信这座山使美梦成真,尤其在古代是科举高中的地方, 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饮酒作词的最佳之选。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

17、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大孟门岛长约 300 米,宽约 50 米,高出水面约 10 米。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 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 匾幅长 2.5 米, 宽 1 米,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小孟门岛在大孟门岛上游 10 米处,仅五、六十米长。这两个河心岛全由呈水平状产出的块状灰绿色砂岩组成, 岩石坚硬, 抗风化性能较强。孟门迎着汹涌奔腾的泥流, 昂首挺立, 任水滔天, 终年不没。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

18、天”,其雄伟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 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 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 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 而且孟门月夜也是一大自然奇景。大家观赏完孟门山的景色, 可以再次体验一下晃晃悠悠的飞索桥。至此,我们今天游览壶口瀑布景区已接近尾声,在这黄河岸边我们郭下村的村民将为大家表演与黄河息息相关的壶口斗鼓,紧接着还有宜川剧团为大家表演独具风情的宜川胸鼓。 在雄健与娇媚中让我们感受壶口, 或许闭上眼睛, 你会感慨唯有这样的人,这样的鼓声才能与壶口相容,与黄土相容,与祖国相容。观看完表演, 我们将去桃池人家享用晚餐, 有的当地特色小吃: 猪肉谷累,荞面凉皮,凉粉,荞面饸饹,油糕,野菜,白豆子炖鸡等等。用完晚餐我们就住在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小宅子里,大家也可以自由活动,到村子里转转,与当地人拉拉话,看看当地妇女亲手缝制的布鞋,鞋垫,缝的布老虎,布驴等等小饰品。今天我们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