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0.34KB ,
资源ID:93486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3486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docx

1、整理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的全部内容。一、选择、填空: 1、短评的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到),(生动灵活),(重在分析)。 2、在新闻评论的各类体

2、裁中,编者按语是篇幅(最为短小)、(依附性最强)的一种体裁。 3、编者按语与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文学评注)和(史学评点)的作用和写法上十分接近. 4、曾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编者按语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各篇“本纪、“列传、“世家”文后所写的(“太史公曰”). 5、与史记中的“太史公曰”相似,宋代(司马光)与其所修的(资治通鉴)中,也以(“臣光曰”)的方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评点议论. 6、1833年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在这份由(外国传教士)主编的报刊上,开始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编后的(编者评论).此后,在1853年创刊的(遐迩贯珍)中,出现了一些

3、位置居于文前或文后的夹叙夹议式的文字。 7、1876年,上海的(申报)上开始出现与报道或文章相配合的(编后),用以分析评价或引申。 8、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正式出版,在这份由(梁启超、汪大燮)任主笔的强学会机关报上,几乎每期都有附于文前或文后的(编语按语)出现。 9、(“五四”运动之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的(解放日报)和晋绥分区的(晋绥日报)等都注意运用编者按语随时对报道或文章进行褒贬评注。 10、按照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分类,可分为(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和(注释性按语)三种类型。 11、编者按语的功能是:(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

4、建议)、(补充强调)。 12、新闻评论各类的体裁中,如(社论)、(评论论员文章)、(编者按语)、(短评)等一般都是编辑部的(编辑)、(评论员)执笔撰写的。专栏评论则有所不同,它一般向外开放,欢迎读者自由投稿,由编辑部择优选用,因此多数属于(群言型评论)。 13、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相继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撰写(今日与明日)专栏评论。 14、专栏小言论比俗称“千字文”的杂文还要短得多,一般在(500字)左右. 15、述评大多出自(记者)的手笔。 16、述评的基本特点:(评述结合,以评为本);(述中有评,评中有述);(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17、述评的类型:(工作述评)、(

5、形势述评)、(事件述评)、(思想述评)。 二、名词解释: 1、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短评的字数多在500字左右,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2、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不署名短评:代表媒介编辑部发言,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或实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议论和看法。 4、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5、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

6、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的目的等等.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6、政论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传达最新的指示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或运用褒贬评议、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7、注释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中某些词语或资料所加的解释性文字,用以解释某些难懂的名词或术语,介绍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资料的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意。 8、文前按语:又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在三种按语形式中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居于文前或栏前,片言

7、居要,严肃庄重。 9、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某段文字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评点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希望等,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或避免传播中出现的副作用。 10、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表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 11、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12、群言专栏:开放型专栏,

8、作者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文章个人署名,风格多样。 13、集体专栏:由几个观点接近的作者或编辑部部分编者合办,文章比较注重政策性和思想性。 14、个人专栏:由专栏作家个人经营,便于写出个人风格,形成个人的权威性。 15、专栏小言论:也称新闻小言论。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16、论坛评论:属于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 17、经济漫谈: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18、赞誉式专栏评论:是一种运用赞誉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19、针砭式专栏评论:就是这样一种

9、运用针砭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20、论辩式专栏评论:一般针对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良思想苗头或偏颇见解,及时运用辩证或辩论的方式进行说理分析,以辩明是非. 21、随感式专栏评论:以随感进行表述的专栏言论,旨在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或困惑,通过提醒、呼吁、启迪、期待等方式,明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愿、感想、预见和建议,以唤起人们的注意,及早地引导舆论,制止或预防某些不良行为、不良倾向、不良后果的发生和发展,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地开拓前进。 22、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23、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

10、作中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进行评述的。 24、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25、事件述评: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被评述的事件有时是关系全局,有时是某个地区或某一方面工作中发生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26、思想述评:是评述当前思想领域中的事件和问题的,侧重于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状况的分析。 三、问答: 1、短评在运用时有哪两种形式? 一为针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的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一为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理的短小评论。其中,配发式短评的运用更为经常和普遍. 2、改革开放以来,编者按语得到了哪些发展

11、? (1)编者按语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除了为新闻报道或文稿配发以外,还经常出现为图片或图表等配写的按语; (2)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编前话、编后话与此类似的配合报道有感而发的方持人点评等已成为常用的节目形态; (3)在些报纸还采用“编后前置的手法,将既有标题又署名的编后放在文前按语的位置发表,反映了编者按语应用过程中更为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3、文前按语的基本特点 (1)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报道或文稿的内容,只需直接提出编者的看法和观点。(2)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不署名,也不拟制标题。 4、文中按语的基本特点 一是与所依附的报道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融合,编者可以直

12、接评价、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提法,议论的针对性很强。 二是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有错即批,随时评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有助避免传播中的副作用. 三是文字简练、鲜明泼辣,与上下文衔接自然,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与理解。 5、编后的基本特点 一是编后在发表形式上与前两种按语不同,它位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结构更为完善,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二是编后在写作要求上与前两种按语有所不同,写法上更接近随感短评,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也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三是编后在功能上与前两种按语的侧重点不同: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四是编后在运用上比前两种按语灵活多样,不仅可

13、以配合新闻报道或文稿,图片、图表、漫画等也可以配写编后。 6、编后的作用是什么? 其作用在于补充和深化报道主题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的同时,增加其内涵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7、编后与文前、文中按语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文前按语冠于文首,大多起强调、提示的作用;文中按语穿插于字里行间,大多起注释、点拨的作用;编后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8、专栏评论的特点是什么? 群言型; 相对的稳定性; 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9、专栏评论有哪些类型? (1)按形式品种来分: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等类型。 (2)按作者组成来分: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等三种类型

14、。 10、专栏小言论的特性是什么? 群言型; 微型化; 新闻性; 形象感. 11、论坛评论的特点是什么? (1)不同于社论、评论员文章,但又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必要补充; (2)不同于以个人身份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专栏的小言论,但却是小言论的必要扩展和深化。 12、赞誉式专栏评论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任务:通过对正面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赞誉的要求: 一是明确赞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那种为赞扬而赞扬的就事论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是对赞誉的对象理应怀有真挚的感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是多侧面的选择

15、赞誉对象。 13、赞誉式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增强赞誉效能的方式方法)是什么? 一是通过个别上升到一般,以强化引导效应。 二是注重多角度立论,进行别一具一格的赞扬。 三是在说理议论时,恰当地运用对照手法,以反面衬托正面,形成褒贬对照,有助于显示事物的实质和意义. 四是善于通过论辩说理,以赞扬先进,借助论辩,从思想上澄清了是非,也正有效地扶持了正气。 14、针砭式专栏评论的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1)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2)多侧面寻求新角度 (3)以类比、对照、拟人等手法进行生动活泼的针砭 15、论辩式专栏评论的写作原则和要求? 以诚相见,以理服人。以诚相见,与人为善,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论辩氛围;

16、以理服人,实事求是,也方能产生良好地论辩效果。唯有以诚相见,以理服人才有可能体现论辩的意义,发挥论辩的作用,达到论辩的预期目的. 16、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一是善于从矛盾和变动的信息中选取由头,萌发灵机和感想。 二是社会责任心和政治上的远见决定随感的价值。 三是真心实意地同读者交流思想和看法。四、论述:(做简答时只答小点) 一、短评各主要特点的内涵? 1、短小精悍:短评应该短小精悍,这首先体现在篇幅的短小上,一般来说,短评的字数多在500字左右.短评的短小精悍还体现在评析内容的具体、立论角度的集中、结构的简约和文字的精练上。它抓住新闻报道或所评析事物的某一点进行议论,力求行文精粹

17、,不蔓不枝。 2、新鲜独特:短评的“新”,首先表现在选题更新鲜、及时,抓住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或新鲜事实做出分析和评价;其次表现在立论角度的新颖和观点的独到上,能够从新的视角观察事物,做出与众不同的分析并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和结论;此外还表现在引入新的论据,采用新的表述方式,使评论给人以新的信息和新的启迪等等。 3、生动灵活:首先,短评的分析说理应该生动引人,议论风生,运用多种议论手法使文章富有生气;其次,短评的结构方式应灵活多样,依据不同的评析对象变换文章开头、结尾与谋篇布局;再有,短评的语言文字也应生动活泼,使文章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短而有趣。 4、重在分析: 短评要“短”,更要“深”.作为依托

18、报道而发的短评,应注意依据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揭示其意义,或挖掘其根源,或剖析其本质,或预测其影响,就实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 二、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有效的做法是紧扣所依附的新闻报道,据事说理,以及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一事一议。 (2)长话短说,议在实处。在结构上精心开头,简化结构,以及在文字表达上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3)源于报道,高于报道。以配合新闻报道发表议论为主的短评,应正确处理依托报道与超脱报道之间的关系,使短评的论点从报道中来又高于报道,从实际中来又高于实际,从群众中来又高于群众。 三、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1)立

19、足依托,有所超脱。按语所依据的由头或论据,应方要是新闻报道或文稿所提供的事实或材料;按语的见解或观点,应是报道思想或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要做到依托而不拘泥于报道,超脱而不游离于报道.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编者按语是编辑在编稿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的行为。在根据新闻报道或文稿的评论价值对其进行甄别和筛选后,可以立即为其配写按语并迅速发表。 (3)文学精粹,点到即止。由于与新闻报道或文稿同时发表,按语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节省不少用于介绍由头或论据而花费的笔墨,直截了当地对事件或问题发表看法、做出分析。(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编者按语在言简意赅的同时应态度鲜明,在有限的篇幅内对赞成什么,反对什

20、么,提倡什么,针砭什么应有明确的表示。 四、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要求和方法? (1)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着眼大局,就是着眼于客观形势,着眼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和任务来选题立论和选材。 小处入手,是指论题切忌过大过空,而分化大为小,大中取小,举重若轻,以小见大。 (2)视角要宽些、深些、新些. 要善于在主流之中见支流、洞察矛盾的苗头,多从侧面探求。 五、论坛评论的优势和写作要求? 1、在人称上,跟评论员文章通常采用的第三人称的称谓方式不同,论坛文章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式,将“我置身评论之中,以个人身份独自发表见解,这就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

21、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即使是专业评论员或领导干部撰稿,但一旦进入论坛园地,也就自然以普通作者或读者的身份与众多读者平等地进行交谈,这有助于消除或弱化“官腔,改进文风.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言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 作为思想性导向性较强的论坛评论,贵在理论上启迪人们的心扉,升华人们的认识。比起专栏小言论,显然有着明显的优势。 4、便于就不同的或偏颇的见解展开探讨和商榷。 在专栏内可以就有关论题发表的言论中的不同的见解或者偏颇的、不全面的见解展开同志式的讨论、商榷和补正,从而形成互补共生的态势

22、,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显然,这是以编辑部名义撰写的评论所难以企及的,也比小言论有更为广阔的回旋天地。 六、经济漫谈专栏评论日趋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仅做为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宣传包括经济评论日益重视,经济漫谈式的言论也曾有一度有所活跃。然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经济评论随之受到冷遇而陷入“万马齐喑的困境。 直到70年代后期“四人帮”一伙的垮台,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闻媒体的经济宣传日益显得重要而日趋繁荣。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处在实行

23、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新旧体制的此消彼长中,各种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互相交织,充满了矛盾冲突,现实的需求正是经济评论包括经济漫谈专栏评论兴旺发达的基础。为此,经济评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诸多新闻媒介的各种经济漫谈专栏纷纷登台亮相。 七、经济漫谈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是什么? 1、贴近经济生活 写作经济漫谈要善于观察经济现象,发现经济工作中的矛盾和弊端,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力求使选题和立论贴近经济生活,加强针对性,强化导向效应。 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 前瞻性指的是在写作时,善于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全局,通过经济形势的

24、分析,市场的分析,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从一时一地一事的具体动态中触摸经济发展的脉搏,提出带有提示性或预见性的主张和建议,以推动改革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发展。 3、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只是就经济谈经济、就业务谈业务,往往会导致“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的不良效果,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我们做到虚实结合,深入浅出。 八、针砭式专栏评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心中有秤,怀揣标尺。(也就是说在选题立论时,务必时时事事以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尺,矢志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既要敢于正视矛盾,切中时弊,又能够积极地对症下药,指点迷津.针砭时弊最忌吞吞吐吐,隔靴搔痒,也最忌冷嘲热讽,辱骂恐吓,而不考虑效

25、果不讲究策略的鲁莽态度。) 2、批评人或事要与人为善,注重政治,考虑效果。(写针砭式言论在批评时常常容易出现简单生硬、片面指责甚至否定一切的情况。因此,在针砭说理时,格外需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承受程度,力求做到尖锐而不失分寸,深刻而恰到好处.) 3、明确针砭的宗旨即针砭个别旨在教育一片。(批评“这一个”旨在触动“这一类”。正因如此,就事论事、消极贬斥均不可取,贵在高屋建瓴,注重说理,深刻分析,在破与立的结合上积极引导,以促使消极因素向积极方面转化.) 九、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两者是有机的结合。述评中对新闻事实的叙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内容的需要

26、,有时述多于评,有时评多于述。叙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也有的是对一段时间内的事实的叙述;有的是具体的描述,也有的是概括的叙述;有的只报道一两个典型的新闻事实,也有的是概述面上的情况,等等。有时在叙述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已经包括了作者的倾向和分析,只要再加以画龙点睛的议论,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或者说它所讲的道理,主要是来自对述评所提供的新闻事实的分析。因此,评和述的结合,可以体现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容易被人们所理解。述就是摆事实,评就是讲道理。述评中的

27、事实不是随意选用的,因为它是评的依据,有些事实的选用就是有针对性的.评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阐明新闻事实所包含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新经验、新问题,而不能就事论事。许多述评采取夹叙夹议、边叙边议的方式,述中有评,评中有述,有助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的高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述评所讲的道理,是作者通过对大量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也是述评区别于某些推理性评论的主要之点。因此,述评更注重材料和观点的统一。述评所选用的事实,都是服务于评, 为了说明观点,或者说要受观点的统率。在一般的情况下,述评的述多于评,但并不是说事实越多越好.在述评中不

28、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记者所掌握的事实都罗列出来,选择哪些新闻事实,哪些情况作概括的介绍,哪些情况用具体、典型的事实加以说明,都要服从于评,服从于作者阐明观点的需要。 十、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述评的论题和选材的要求,是新闻性在述评写作中的体现。它的论题即所评述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这样的述评,立论也才会有新意,使受众有新鲜感。一篇述评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述评要摆事实讲道理,新闻事实是述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述评既不能堆砌事实,也不能脱离事实而空泛议论. 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夹叙夹

29、议的评述是述评写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和要求.夹叙夹议就是把叙述和议论,把具体的事实和抽象的议论,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阐明一定的道理。 十一、为什么说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边缘体裁? 述评可以说是一种边缘体裁。它介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是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 十二、述评同新闻综合综述的区别? 述评和常见的新闻综述不同,新闻综述虽然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但它是以向受众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是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

30、。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议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的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是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分析和评价事实,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十三、述评在评论体裁中的地位和优势? 述评一般就当前重要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述,所以也称为新闻述评.述评大多出自记者的手笔,往往是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对所见所闻的新闻事实或问题,有所感而发,既有述,又有评,所以也称记者述评。这也正是述评的优势所在.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职能于一身,既及时报道新闻

31、事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又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意义,指明事物的发展趋势,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和真实,主要是报道事实,让读者从客观事实中得出结论;述评则是叙事和说理兼而有之,使读者既可以得到必要的信息,又可以了解作者对这些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意义的分析和探讨。新闻评论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发表议论,但新闻评论一般不对事实作详细的介绍。它有时配合新闻报道,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新闻事实立论,有时在评论中用典型的新闻事实作为由头或论据,引发议论。述评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闻评论体裁,一般都要对新闻事实进行比较全面的,有时是多方面的介绍,包括典型的新闻事实、概括的情况以及必要的背景材料等,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进行议论。当然,这咱比较只是为说明述评这咱评论体裁的地位和优势,为了便于掌握和运用这种体裁。 十四、述评发展的趋势? 述评也是一种传统的评论形式.我国报刊在“五四”运动前后已经有了这样的栏目。 新中国成立后,述评这种评论形式也时有报见,但不很普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以及形势的需要,述评这种评论形式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现在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述评,一般都有栏目和标题,有作者署名.也有的述评不加栏目,标题也没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