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4.87KB ,
资源ID:93697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3697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1、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21703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英文名称: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学 时: 48 学分: 3适用对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核方式:分散考试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必修课。课程宗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发展历史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2、、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radio and television directing major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majors. The goal of the course through the China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the professor is to enable stude

3、nts to obtain the basic knowledge about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important works of art and the thought value of mak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initial use of Marxs standpoints and me

4、thods, independent read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skills, to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quality,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national pride and patriotism, and aesthetic qualiti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必修课。课程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为脉络,既介绍每个时期文学的总体风貌

5、,又精选各个阶段的文学优秀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可以继承和弘扬人类文学的丰厚遗产,利于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在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传授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不仅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而且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使学生对文学、社会及人生等各方面有较系统、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文学作品两个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主要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一)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本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二)能够借助注释阅读中等难

6、度的古代文学作品;(三)把握各阶段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科学地运用文艺理论分析评述主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四)能够熟读并记诵一定数量的作品。(五)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原理去分析文学作品。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先秦文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先秦文学的概貌2、掌握重要的文学作品诗经、楚辞3、了解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上古文学1、上古歌谣(1)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2)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2、神话(1)神话的保存、分类和基本内容(2)上古神话的基本特色第二节 诗经1、诗经的编集、应用及流传2、诗经的

7、思想内容3、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第三节 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春秋2、左传、国语3、战国策第四节 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墨子2、孟子、庄子3、荀子、韩非子第五节 屈原与楚辞1、楚辞的含义、渊源及特点2、 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创作3、离骚4、九歌、九章及其它作品5、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简述文学艺术的起源。2、试以中国上古神话为例,说明神话的性质、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试举例说明神话与迷信的区别。4、什么叫做“风、雅、颂”? 它们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5、简述诗经中作品的年代、作者情况、成书的经过及传布情况。6、大雅中有哪几篇史诗性作品? 7、简述诗经中民歌的主要思

8、想内容,并各举几篇代表作品。8、试举例说明诗经民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 9、诗经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10、简述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的性质,体例,记事年代和作者情况。11、左传一书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举例说明左传在记叙战争和描写人物方面的思想、艺术特色。12、举例说明国语一书的艺术成就。13、试以苏秦以连横说秦为例,说明战国策一书在描写人物上的艺术特色。14、简述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所处的时代及生平、思想。15、举例说明论语一书的语言特色。3、举例说明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16、试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7、 以劝学为例分析荀子散文的主要特色。18、韩

9、非子散文大致可以分哪几类?各有什么特色?19、什么叫楚辞?试述楚辞诗体的来源及其形式上的特点。20、简述屈原的生平和思想。21、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2、九歌包括哪几篇作品?其名称是怎样来的?23、九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哪几类?24、试以湘夫人为例论述九歌的艺术特色。25、九章包括哪几篇作品?其名称是怎样来的? 26、简述天问及招魂基本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27、试论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8、试述宋玉九辩的艺术成就。(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自学和课堂讨论为辅,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及重要文学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对非重点的一般教学内容,在课堂上

10、简要列出提纲及参考书目,指导学生在课外自行学习,弥补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缺憾。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力求使本课程的教学更有活力和现代性。(以下各章方法相同,下不赘述)第二章 秦汉文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秦汉文学的概貌2、掌握赋、乐府、文人五言诗等文体知识3、了解秦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文化自信。(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论说散文及辞赋1、论说散文(1)李斯(2)贾谊(3)刘安君臣(4)王充二、辞赋(1)枚乘(2)司马相如(3)扬雄(4)班固(5)张衡第二节 史传文学1、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与著作(2)史记的名称、体例及思想内容(3)史记的艺术成

11、就2、 班固与汉书(1汉书的创作、体例及思想特征(2)汉书的文学性第三节 汉乐府民歌1、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第四节 文人诗 1、 庙堂诗、楚歌诗、四言诗及五言诗的产生2、 古诗十九首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谏逐客书的正反论点是什么?该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鲁迅先生对贾谊、晁错文章的风格有何评论?3、吊屈原赋属骚体赋,子虚赋属散体大赋,试比较它们有何不同特点?4、何谓“七发”?如何评价汉大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在司马迁的生平中,主要有哪几件事与他史记的写作有密切关系?6、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从史学上看它有何发展创造?7、从史记的褒贬尺度看,它表现了

12、哪些进步倾向?8、试述鸿门宴在楚汉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项羽和刘邦各有什么性格特征。9、怎样理解鲁迅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10、盐铁论本议记述了论辩双方哪些主要不同观点?体现了怎样的文章风格? 11、扬雄对辞赋有些什么评论?12、汉书苏武传哪些地方表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今天有何教育意义? 13、王充有哪些文学批评主张?14、汉赋发展可分哪几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每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15、盐铁论本议记述了论辩双方哪些主要不同观点?体现了怎样的文章风格? 16、扬雄对辞赋有些什么评论?17、汉书苏武传哪些地方表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今天有何教育意义?

13、18、王充有哪些文学批评主张? 19、汉赋发展可分哪几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每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0、简述文人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21、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它的作者和产生的时代如何? 22、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色如何?这组诗有何社会现实性?有何局限性?(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课件或相关录相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概貌2、掌握骈文文体知识3、了解文选,了解此期的文学批评思想4、了解分裂时期的文学特色,更能珍惜和平,了解祖国和平统一的对于社会和人生意义,增强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的爱国之心。(二)教学内容第

14、一节 建安文学1、三曹2、七子与蔡琰第二节 正始文学1、阮籍2、嵇康第三节 两晋文学1、傅玄、张华2、陆机、潘岳、张协3、左思、刘琨、郭璞4、玄言诗第四节 陶渊明1、陶渊明的生平思想2、陶渊明的诗歌成就3、陶渊明的辞赋和散文第五节 南朝诗歌1、谢灵运与山水诗2、鲍照与七言体3、沈约与永明体4、谢脁与新体诗5、吴均、何逊与阴铿6、萧纲与宫体诗第六节 北朝诗歌1、北地三才2、庾信、王褒第七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1、南朝乐府2、北朝乐府第八节 南北朝的散文1、南朝的骈文与辞赋2、北朝的散文第九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1、志怪小说与搜神记2、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十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1、曹丕典论论文2、陆机文

15、赋3、刘勰文心雕龙4、钟嵘诗品5、萧统昭明文选(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为什么说建安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的时代?什么叫做“建安风骨”?它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2、“三曹”诗歌在风格上有何不同?3、曹植的诗歌在前后期有何不同?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有何贡献?4、蔡琰的悲愤诗怎样运用场面描写和心理刻划来加强艺术感染力量?5、正始、太康、永嘉的诗风有何不同? 6、阮籍的咏怀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他对五言诗的发展有何贡献?7、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 8、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他隐居后躬耕田园对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9、陶渊明诗歌可分几类?主要内容是什么?辞赋和散

16、文有哪些名篇? 10、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1、为什么说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对后代有何影响?12、谢灵运和谢朓的山水诗在艺术表观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13、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他对七言诗形式的发展有何贡献?14、庾信后期诗风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15、南朝乐府民歌和北朝乐府民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16、试述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17、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几类?各有什么代表作?18、试以搜神记或世说新语中一二篇作品为例,说明这些作品初步具有小说的特征。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文

17、学理论著作?20、谈谈你对下列批评命题的理解:“文以气为主”;“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文变染乎世情”;“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课件或相关录相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隋唐五代文学的概貌2、掌握近体诗的问题知识3、熟悉唐代重要的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4、了解大唐盛世的文化,安史之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痛苦,生发爱好和平,维护祖国统一的感情。(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隋及初唐诗歌一、上官仪与沈佺期、宋之问二、王绩与“四杰”三、张若虚、刘希夷四、陈子昂第二节

18、 盛唐诗歌一、张说、张九龄和王之涣二、王维、孟浩然和其他水田园诗人三、高适、岑参与其他边塞诗人第三节 李白一、李白的生平和思想二、李白诗歌的内容三、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杜甫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二、杜甫诗歌的内容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五节 中唐诗人一、韩愈与韩孟诗派二、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三、中唐其他诗人1、李贺2、刘长卿、韦应物3、刘禹锡、柳宗元4、大历十才子第六节 晚唐诗人一、杜牧二、李商隐第七节 唐代散文一、“古文运动”与韩、柳散文二、晚唐小品文第八节 唐代传奇一、唐传奇的分期二、唐传奇的成就及影响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 背诵以下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骆宾王在狱咏蝉、张

19、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登幽州台歌 2. 解释名词:上官体、沈宋、文章四友、初唐四杰 3. 初唐诗在哪些方面为盛唐诗作好了准备? 4. 四杰、陈子昂诗的局限性是什么?你认为这里包含了哪些历史的经验教训? 5. 背诵以下作品: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渭川田家终南别业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出塞闺怨、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逢入京使6. 列出盛唐两大创作阵营的成员表 7. 以高、岑为例说明盛唐边塞诗的思想主题8. 试述山水田园诗的价值 9.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和“诗中有禅” 10. 背诵以下作品: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塞下曲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兵车

20、行羌村其一秋兴其一登高登岳阳楼 11. 李白和杜甫在思想个性上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因素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个性? 12. 李白和杜甫的乐府诗有什么不同?试述之。 13. 如何理解杜诗的沉郁顿挫? 14. 背诵以下作品:白居易轻肥、柳宗元渔翁、孟郊秋怀(秋月颜色冰)、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 15. 解释下列名词:大历十才子、韦柳、元白、元白诗派、韩孟、韩孟诗派、张王 16. 试述中唐诗变 17. 试述白居易诗歌的历史影响 18. 韩孟诗派有什么特征 19. 李贺歌诗的色彩运用有什么特色 20. 背诵以下作品:贾生锦瑟马嵬 21. 描述李商隐“无题”及相关诗的诗境 22. 比较李商隐七绝和盛唐诗人

21、七绝写作上的差异23. 解释下列名词:古文运动 24. 为什么南北朝以来、韩柳之前提倡古文的努力都收效不大? 25. 周作人、张中行等对韩愈文风都是不满的,他们的矛头指向一是“载道”,二是做作气,请从周、张文集中找到有关表述,并解释他们反韩的实质,并阐述你对韩愈文风的态度。(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课件或相关录相 第五章 宋代文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宋代文学的概貌2、掌握词的文体知识3、熟悉宋代重要的作家苏轼、李清照等4、了解分裂时代宋词、宋诗、宋文的特点,分析宋代爱国词人的作品,以引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宋代的词一、北宋初中期词1、柳永2、张先、晏殊

22、、晏几道3、欧阳修二、北宋后期词1、苏轼2、秦观、贺铸3、周邦彦三、南宋前期词1、张元干、张孝祥2、李清照四、南宋中后期词1、辛弃疾与辛派词人2、姜夔、吴文英第二节 宋代的诗一、北宋诗人1、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2、苏轼、黄庭坚二、南宋诗人1、杨万里、范成大2、陆游第三节 宋代散文1、欧阳修、王安石 2、苏轼(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背诵以下作品:温庭筠“小山重叠”、韦庄“人人尽说”、冯延巳谒金门、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煜乌夜啼浪淘沙令虞美人、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浣溪沙”词与七律形式相近,请具体说明它们的不同。3.怎样理解温庭筠词中的艳情?4.李璟、冯延巳的词

23、与晏欧词有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5. 背诵以下作品:柳永八声甘州雨霖铃、苏轼卜算子定风波、晏几道鹧鸪天、秦观踏沙行、周邦彦六丑苏幕遮 6. 柳永在词史上有何地位?他的贡献是什么?7. 怎样理解苏轼的“以诗为词”? 8. 试以六丑为例说明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9. 背诵以下作品:如梦令昨夜一剪梅醉花阴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 破阵子水龙吟楚天千里摸鱼儿 10. 李清照晚期词在情感上有何特色?试结合永遇乐声声慢二例,与前人词相比较加以阐述。 11. 同为豪放词,稼轩有别于东坡,也迥异于辛派后学,请通过稼轩词的例析加以论述。12. 背诵以下作品:姜夔扬州慢、吴文英风入松 13. 骚雅词派的特点是

24、什么 ?14. 你对梦窗词的评价如何 15. 背诵以下作品:山园小梅、戏答元珍、明妃曲北陂杏花 16. 解释名词:唐宋八大家、北宋诗文革新、韩欧、梅欧、梅苏、半山体(半山绝句)17. 北宋散文革新为什么能取得比中唐古文革新更大的成功?18.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是什么?19. 背诵以下作品:前赤壁赋和子由渑池怀旧望湖楼醉书 20. 叙述苏轼的人生历程 21. 贬谪对于苏轼生命体验的意义 22. 苏轼诗文有哪些共同性特征 23. 背诵以下作品:登快阁寄黄几复、示三子 24. 解释名词:苏门四学士、“夺胎换骨”、“活法”、江西诗社宗派图、一祖三宗 25. 概述江西诗派的诗学观26. 试结合要求背诵

25、的三篇作品,具体阐述江西派诗的艺术特色。27. 背诵以下作品:重点作品:范成大催租行、杨万里初入淮河闲居初夏午睡起、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临安春雨初霁 28. 解释名词:“以杜甫为体,以李白为用”、中兴四大诗人、诚斋体、永嘉四灵、江湖诗派 29. 中兴四大诗人创作道路有什么共同特点 30. 你对梁启超七绝“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是如何理解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课件或相关录相第六章 元代文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元代文学的概貌2、掌握曲文体的知识3、熟悉元代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如关汉卿等4、了解

26、蒙古族统治下的国家文化的特点,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因而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杂剧一、关汉卿二、王实甫三、白朴、马致远第二节 散曲和南戏一、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二、张可久、乔吉三、琵琶记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1. 解释名词:参军戏、金院本、诸宫调、南戏、宾白、科范、末本戏、荆刘拜杀、琵琶记2. 比较元代杂剧和南戏体制结构和表演方法的特点 3. 列出元杂剧的角色 4. 阅读关汉卿各类题材剧本一种,参阅教材内容,概括关剧的艺术成就 5. 简述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6. 复述西厢记的故事,并阐述其戏剧冲突及其意义7. 解释名词:套数 8. 词有小令和慢词

27、之分,散曲也有小令和套数之别,词中小令和散曲中小令各有何特点9. 以作品为例,阐述散曲的文体特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以课件或相关录相第七章 明代文学(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明代文学的概貌2、掌握明代的传奇文体、小说文体等知识3、熟悉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如三国演义、汤显祖等。4、从明代文学中了解到社会人生的丰富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第二节 水浒传一、水浒传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二、水浒传的思想内容三、水浒传的艺术成就第三节 西游记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作者二、西游

28、记的思想内容三、西游记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金瓶梅及明代其他长篇小说一、金瓶梅的成书、作者与版本二、金瓶梅的思想内容三、金瓶梅的艺术成就第五节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一、“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二、“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第六节 汤显祖一、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二、牡丹亭的思想内容三、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市民阶层的壮大与新的读者群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2、你如何看待明代审美趣味变化对文学观念变化的影响?谈谈你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倾向的看法。 3、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谈谈这描写在小说艺术结构、人物形象刻划等方面有什么特色。 4、谈谈你对水浒传梁山

29、义军受招安这一结局的看法。 5、 比较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思想与艺术特征的异同。6、试比较宋濂散文与刘基散文的同异。 7、台阁体诗人的特点有哪些?8、简说“明中期三大传奇”的艺术特点和历史地位。 9、试论徐渭杂剧的思想倾向 10、“四大声腔”对明中叶传奇的繁荣有什么影响?11、简叙你对吴江派与临川派之争的看法。12、请谈谈牡丹亭中杜丽娘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13、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性格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14、牡丹亭与西厢记的爱情描写有什么不同?15、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6、怎样理解西游记丰富而深刻的意蕴?17、与以前的小说相比金瓶梅在表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18、谈谈你对西门庆这一文学形象的看法。19、什么是“拟话本”? 20、谈谈“三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