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2.14KB ,
资源ID:93821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382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美术电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美术电子教案.docx

1、四年级上册美术电子教案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准备:1、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2、学生搜

2、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I)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二、新授I、欣赏。(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2、分组活动。(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

3、师指导。3、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给你带来哪些秋

4、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三、拓展1、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2、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3、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作业设计:板 书

5、:教学反思:第二课 生活中的暖色教学目标: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德育目标: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教学准备: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课 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布置课前准备内容: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二、组织教

6、学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什么场合使用暖色?三、研究活动组织学生研究活动: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小组活动: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四、艺术实践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品。作业设计:板 书:教学反思:第三课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目标:应知:冷色

7、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德育目标: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准备: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二、组织教学欣赏书中图片水。三、组织研究活动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

8、给你的感受。分析、交流活动。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四、讲授新课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五、艺术实践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六、展示评价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作业设计:板 书:教学反思:第四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9、。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难点: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教学准备: 油画棒、牙签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二、感悟畅想: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1)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2)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4)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5)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3、绘画时应注

10、意什么?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三、体验创新: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四、展示作品: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作业设计:板 书: 第四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反思:第五课 有趣的字母牌 教学目标:学会用不同的彩色纸和彩笔涂画,做出英语字母,以这种美术与手工结合的方式,提高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认真、塌实的精神。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授学生各种不同的字体和方法。 难点:对不同字体的掌握,学会用多种字体表现英文字母。

11、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 是各种各样的卡通英文单词。那同学们学过英语,你会哪些单词呢?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如何用我们美术的方法去学习英文单词。2、引导学习:同学们知道英语有多少个字母吗?这些字母你们都会写吗?好,老师今天要带领同学们学习如何制作这样的手工字母。首先请大家看一下大屏幕上是一些其他同学制作的优秀作品,请你们看看这些优秀作品都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副?3、教师示范:看了这么多的作品,下面就由老师来为大家示范一下如何制作(教师使用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字母的样本并分析每一步的动作)第一步我们要先在纸上把你

12、设计好的字体写在一张卡纸上,然后用深色的笔给它描好,然后要用剪刀把沿着它的边线把字母剪出来。把剪好的字母用固体胶贴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然后我们可以做一些背景添加。可以加上入一些装饰,让你的字母卡牌更加丰富,要注意选择不同的颜色,让层次感分明起来。4、学生讨论:看完老师的示范,同学们自己对于设计一幅卡牌有什么想法呢?请和你的同桌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完毕后老师请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5.学生制作:由学生自己动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卡牌,教师巡视辅导。6.综合展评:请做好的同学们到讲台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看谁做的最快,谁做的最多,谁做的最漂亮,谁的字体最清晰。7用卡牌进行游戏:同学们可以用制作的好 的

13、卡牌去拼写自己的单词,把拼好的单词展示出来,看看谁能拼写的又多又快。8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美术课不光是去发现美,也可以将美术和其他 学科相结合,发挥学科的优势去帮助同学们学习更多新的知识。所以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业设计:板 书: 第四课 有趣的字母牌教学反思:第六课 飞天教学目标:1、了解“飞天”的来历及不同时期“飞天”的异同点。2、通过欣赏感受壁画艺术的风采。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重点:如何运用线表现飞天的形象。教学准备:教科书,彩笔课 时: 一 课

14、时教学过程:一、在地图册上找出甘肃省的敦煌、河南省的洛阳、巩县。授课时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去参观旅游西方文化艺术中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个双肩长有翅膀的可爱天使,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在参观中国的寺庙、石窟时我们经常看到的另外一个没有翅膀,却依然飞舞飘扬的却是“飞天”形象,他们有的手捧果品,穿云过河;有的手持乐器,吹笛抚琴,美妙动人。 你想知道他的来历吗? 二、飞天的来历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在佛经里称为天歌神、天乐神、散花神。传说中飞天能歌善舞,每当佛在讲法时,他们便凌空飞舞,奏乐散花。传说中每当飞天凌空飞舞时全身还会散发出芬芳馥郁的香气,所以又称之为“香音神”。 在西方艺术中飞天早已有

15、之,中国古代也有飞神,即羽人、飞仙的神话传说。然而,出现在中国的云冈、龙门、敦煌石窟中的飞天艺术却来自印度。在印度神话中,飞天是云和水的女神,以湖泊沼泽为家,常遨游在菩提树下,又说她是伎乐天(佛教中的天神)的情人。 随着佛教的流传,飞天成为中国寺庙、石窟中随处可见的装饰形象。在山西的云冈石窟、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在敦煌石窟,飞天在中国古代杰出石匠的精心雕凿之下向世人展示出无穷的魅力,他们仅凭两条飘扬的丝带,或吹奏、或散花、在碧空中飘飘荡荡,自由翱翔。 西域式飞天 云冈石窟大致建于北魏时期,其中的飞天形象造型比较粗扩奔放,一股袒露上身,赤足,形象稍欠生动,人物有男有女,有的还留有胡子,带有浓厚的西

16、域色彩,称为西域式飞天。 三、不同时期飞天的风格:1、北魏散花飞天,脸型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2、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3、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

17、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嵋动人。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产生于盛唐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壁画艺术水平已达高峰,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飞天形象。敦煌550多个石窟里的4000余身飞天,不再是有男有女,而是清一色都是少女形象,体型苗条,面部丰满,神态潇洒、情状温柔。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敦煌飞天中第一次出现了裸体飞天。它们身上不长翅膀,不饰羽衣,手持各种乐器,身披长巾飘带,奏乐、散花、飞舞。向人们形象地表现出一群少女凌空飞舞,自由翱翔的动人情景。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

18、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虽然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乐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后来成为一种敦煌壁画艺术。代、宋以后的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四、飞天的风格特征: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五、学生选一件飞天作品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出问题。作业设计:板 书: 第六课 飞天教学反思:

19、第七课 飞天(二)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情意: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临摹创造一幅飞天作品。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教学准备:课件、飞天的相关资料、图片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提

20、问:怎样画人在天上飞?或是你见到画人飞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 2.学生发言,请一名学生到黑板画一画。 3.教师谈话导入,敦煌飞天作品。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现代人画的飞人与古代飞天的表现方法作以比较。二、 欣赏感受飞天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去参观旅游,在地图册上找出甘肃省的敦煌、河南省的洛阳、巩县。 2.学生介绍收集飞天相关材料 3.教师介绍飞天:(课件展示)A.飞天的来历。B.不同时期飞天的风格。C.飞天的风格特征。教学意图:了解不同地方石窟及飞天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自主了解知识的好习惯。三、欣赏探究飞天 1.欣赏课本中的飞天壁画艺术:思考问题:(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

21、么共同的特点?(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可以提出问题。 2.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怎样表现。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飞天的造型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欣赏评述能力。四、实践表现: 1.作业要求: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2.学生作画,教师指导。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教师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表现,飞天的动态,线条的美感及动感。五、 展示小结:课堂小结,评价。作业设计:板 书: 第七课 飞天(二)教学反思:第八课

22、笔的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2、技能目标: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德育目标: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难点: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笔。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1、师:看老师手中拿着这两个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字能组成一个什么字呢?生:笔师:对,咱们中国人最早的笔就

23、是用竹子和动物的毛做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毛笔是我们的“笔祖”,它的使用方法是蘸墨写字。那你们知道西方国家的“笔祖”是什么吗?生:鹅毛笔。2、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个笔,这支是什么笔?这支、?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这些笔,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水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向你们展示了一个笔的发展历史。3、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师:板书课题。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1、寻找笔的内在美,笔最重要的功能师:现在老师手中拿着这支笔,我们来拆一拆。师: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生:笔芯。师:这

24、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生:笔的基本用途:书写师: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师:现在呢,老师想为拆下的这支笔芯再重新加一个外形,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下,这些东西那个更适合一些呢?生:针筒、口红。师:为什么你会觉得针筒和口红更适合一些呢?生:因为针筒和口红他们的外形人们拿着更舒适,更适合书写。师小结:笔的造型美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并且,在设计的时候色彩要和谐、整体。三、探究笔的功能美1、师: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的笔,不但外形很漂亮而且还给我们

25、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请同学们看课本,对课本中26页的问作业设计: 创作一支有功能的笔。板 书: 第八课 笔的世界教学反思:第九课 猜猜我是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教学准备: 旧挂历上的摄影或绘画作品.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语言组

26、织教学。二、导人新课1、探究式学习活动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2、板书课题。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3、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4、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5、小组讨论:(1)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2)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3)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4)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5)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6)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

27、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6、学生动手实践三、布置作业。巡视辅导1、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3、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4、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5、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6、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四、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五、课后拓展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作业:画出自己家里人的背面头像。板 书: 第9课 猜猜我是谁教学反思: 第十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自行

28、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教学准备:绘画工具。课 时: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 交流信息,导出课题 同学们上学都用什么交通工具?(自己走,家长骑车送)同学们家里有没有自行车呢?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自行车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通过

29、学习自行车局部写生来了解自行车。 二、师生探究学习 1、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师:同学们知道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吗? 教师展示自行车发展的图片。 第一辆代步车“小木马轮” 第一辆真正可以使用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的结构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让一位学生上台拼搭) 3、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特点与结构。 车把、车座、车前后轮、车架的配置都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4、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条变化。 (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5、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并提示要点。 三、师生探讨,引导创新 1、欣赏不同样式、不同功能的自行车。 (儿童车、赛车、双人自行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