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1.41MB ,
资源ID:9393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393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专题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南京 南”即是最好的佐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成为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享乐之地。二产增值(万元)自鸦片战争以后,苏州的政治、经济地位开始走下坡路,在晚清至解放前的百余年时间内,特别是上海开埠以后,苏州更是变成了富家子弟娱乐消遣的“天堂”,沦为畸形的“消费城市”,成为所谓“上海后花表 1 2001 年苏州与部分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出口总额协议合同数(个)实际利用外资苏州1760.28236.62123.07136230.221150.3095.8857.514109.021360.1166.6736.0051213.57常州672.9032.5

2、921.662676.20上海4950.841204.88680.07245843.92北京2817.60515.40117.90114917.70杭州1568.01112.9872.844835.03宁波1312.6988.9262.458068.74广州2684.83230.37116.23108733.27深圳1954.17686.11374.80186036.032002 苏州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园”。直到 1980 年代初期,与周边城市无锡相比,苏州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准。即使是今天,在人均工业产值方面,苏州仍落后于无锡。195219571962197019751978

3、19801985199019951998然而自 1990 年代中期以来,苏州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格图2 苏州三产结构变化示意图10080604020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局。苏州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及各县(市)开发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外资, 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外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制造工厂。苏州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 略中扮演了一个制造业基地的角色,从一个传统的消费型城市急剧向一个新 兴生产型城市转变。2001 年,苏州市三产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已达56.2%,在某些生产领域特别是 IT 制造业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地位。苏州开始蜕变为一个现代制造业城市,并成为全球经济产业链的重要

4、 一环。1.2 迅猛发展的外向型制造业经济进入 199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步伐逐渐加快,高昂比重的劳动力成本、环境代价和土地租金迫使其制造业纷纷外迁。经济增长强劲、政治社会稳定、劳动力供给充裕、市场潜力几至无限的中国自然成为国际资 本投入的不二之选。地处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协议(合同)外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接待境外旅游人数(人次)1997 年86.3646.4744.1224.9541.581998 年94.5052.0743.1730.7244.021999 年125.5569.2835.8828.5660.692000 年200.70104.8147.7

5、828.8371.412001 年72.3077.82州,更以其绝佳的交通区位,先进的制度优势,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外商特别是台商的投资热土。从表 1 和表 2 可以看到,1990 年代中期以来,苏州经济发展迅猛,其经济外向度逐年提高,在吸引外资方面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讲处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2001 年出口额仅次于直辖市上海和经济特区深圳,超过了北京和广州。在经济总量方面,即使与世界公认的国际高科技制造基地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相比,苏州也是毫不逊色。2000 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创造了 280 亿美元的产值,进出口贸易额超过 290 亿美元。而苏州在 2001 年实现 GDP

6、总值 210 亿美元,进出口总值 240 亿美元,苏州与新竹的规模差距并不大。而苏州的 IT 产业增长尤为迅猛,2002 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 509 亿元人民币,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31.5。苏州已成为全球的 IT 重镇,小屏幕液晶显示器、压力传感器、电脑摄像探头、水晶振子、鼠标等产品已占据世界 30%的市场份额。苏州正在向国际性高科技最近,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对全国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首 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苏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排序 在第六位,个别单项指标甚至超过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由上海社科院权威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潜心研究出的这份成果, 主要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专家

7、们选择的十个城市分 别代表中国特大型城市,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和具有西部 特色的大城市。通过对十个城市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数据的模 型处理和比较,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 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苏州在其中名列第六。其中苏州的投资效果系数位居十城市 第一;进出口额占 GDP 比重、第二产业对 GDP 贡献率位居第二;国外投资位居第三;人均 GDP 超过北京,位居第四。 ,2001.4.13。表 2 苏州历年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1.3 苏州,又一个新竹?制造业基地的方向迈进。据苏州市外经贸局 2002 年 7 月 27 日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

8、苏州进出口总额超过 148.4 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达 78.4 亿美元,在全国 20 个出口大市中,仅次于深圳、上海位居全国第三。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的贸易出口呈现的显著特点是,外资企业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上半年,外资企业出口 64.07 亿美元,占苏州市出口比重的 81.73%,同比增长 40.3%;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上半年出口额达 4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4%,雄居出口产品榜首,称霸整个出口行业。转载于中新苏州网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3大量资本特别是台资的聚集,相似的发展模式和目标,人们往往把苏州和新竹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从苏州目前的发展趋向来看,苏州也似乎正

9、循着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道路前行优先发展制造业,为跨国公司作代工,成为世界工厂,然后再实现产业的提升,美国新闻周刊甚至将苏州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然而,苏州真能成为大陆的新竹吗?当我们回望新竹崛起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却不得不提出这样疑问。新竹的崛起是因为抓住了硅谷转型的机遇。当硅谷渐渐成为寸土寸金之地,生产成本逐渐增高时,台湾有意识地吸引国际大企业把生产制造转移过来。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引导,使本地出现一大批高科技生产型企业。低廉的成本、优异的质量使美国企业纷纷把产品委托给他们代为生产加工。台湾因而成为全球最大的 OEM 制造地,也叫代工基地。从这一点上来讲,苏州有着与新竹相似的发展机

10、遇国际高科技制造业的又一次全球性转移。可是新竹有着另外一些苏州并不具备或者是尚有欠缺的特质,而恰恰是这些特质造就了新竹的辉煌,也是新竹的活力所在:落实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合理的土地制度,鼓励技术创新的奖助资金等;积极吸引海外学人进区办企业。1997 年在 245 家进园企业中,有 97 家企业为留学归国人员所办,海外学人已近 3000 人,他们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技术,也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以邻近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交大、清华为技术依托促进了园区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新产业的发展;注重技术创新,在 1997 年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 5.4,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 13.9%。1992 一 19

11、97 共投入研发经费 173 亿新台币,园区管理局还设立了多种奖励资金以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园区职工素质较高,在 7 万多职工中博士生占 1%、硕士生占 13、大学生占 20;然而,与其他城市相比,苏州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GDP 总量和外资上,而在科技竞争力则处于相对劣势,与新竹相比,差距则更为明显。在新竹成功的五个条件中,苏州除第一条之外,其余四条均不满足或有很大不足。目前在台湾厂商之间的普遍想法是,台湾与苏州的生产并重,而且会把那些成本压力更大的订单转移到苏州生产。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把相对便宜的产品放到内地生产而台湾会更加倾向于做高端或是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据说这样的想法在台湾企

12、业中相当普遍,如果果真如此,苏州可能永远没有办法成为第二个新竹。而且,更严重的后果是,苏州会“菲律宾化”如果厂商转移生产线(这在 IT 产业中很容易),苏州可能只剩一个空壳。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苏州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只能处于被支配的弱势地位,成为所谓的“肢体城市”。这种城市完全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土地等非生产性成本和外部市场,形成条件相对简单,而衰退相对更快,缺少对外部经济的影响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曾经作为跨国公司生产基地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因国际金融风暴所经历的衰退,也许能给我们以启示。而韩国由于有自我创新的良好机制和能力,很快度过了危机,重新走上了发展的正轨。我们不能保证,未来苏

13、州的发展过程不会遇到相似的困境,苏州有应付的能力吗?而根据我们所作的苏州与部分沿海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比较,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城市创新能力的标志,苏州的科技竞争力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与无锡、常州、宁波同处于最低的第三层次。而上海以其超群实力独处于最高层次,其他城市则处于较弱的第二层次。也从这意义上说, 苏州还只是一个高科技制造业大市,而不是一个高科技制造业强市,苏州如果想成为第二个新竹,要走的路还很长。2、开放性与内敛性并生的文化特质2.1 苏州文化的演进轨迹图3 部分城市科技竞争力比较竞争力数值21.510.5-0.5-1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注:采用科学事业

14、费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高等学校数、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人均公共图书馆 藏书拥有量等五项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部分城市科技竞争力数值。 200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对吴文化有着种种不同的诠释,至今也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无可否认吴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苏州作为吴地的中心,其文化是吴文化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也将吴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是吴文化集大成者。苏州古代文化的发展基本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这是苏州文化逐渐积累兴起的阶段。此时吴地尽管经济和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人口稀少, 江南地区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二是三国至明末,江

15、南之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其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苏州地区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吴文化厚积薄发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明末三大思想家中苏州独占其二(顾炎武、黄宗羲),苏州文化臻至顶峰,成为历史上全国经济、文化、艺术的中心地区。三是清初以后,清朝政府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苏州文化失去了明代的朝气。及至上海开埠,苏州文化精英大量流失,苏州逐渐变成了一个消费城市。2.2 苏州文化的特质兼容并蓄的个性。苏州从来不是一个闭锁保守的城市,数千年来,吴文化表现出一种善于吸纳、巧于融合的特色。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吴国从建立伊始就是周人和吴地土著相结合的产物,这种不同

16、民族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吴文化也具有不同的文化来源交流融汇的特性。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喜游子弟”,可见吴地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人才聚集之地。因而,从本质上看,苏州应是典型的移民社会。苏州的文化具有包含性、开放性的特点。同时,苏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中国各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过程中,苏州人以其开放的胸怀,在其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而信奉“经世致用”的吴文化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时至今日,苏州文化开放性的特征依旧表现在苏州城市发展过程。外来人才和外资在今日苏州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创造的文化也因苏州文化的开放性而

17、逐渐成为苏州文化的组成部分,赋予苏州文化以时代 特色和新的活力。苏州文化的内敛性。丰饶的江南水乡带给苏州人以幽禁闲适、温柔细腻的文化环境,也使苏州人丧失了向外发展的进取心,正如浙南贫瘠的山区能迫使温州人造就“闯天下”的勇气,苏州文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内敛性。苏州籍大学者顾颉刚曾这样讲:“苏州人有一件最坏的性情,就是懒惰。他们注重享乐,衣食住行各方面很考究,以致只能守着老家,不能向外发展”。在很多人眼里,苏州人精细而失之小气,柔和苏州城市发展结构图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4而缺乏刚劲,雅致而缺少洒脱,空灵而缺少厚实,缺乏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执着,一种“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霸气,一种“百尺竿头,

18、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在一个全球化的竞争社会,苏州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苏州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这依赖于突破苏州传统文化中内敛性特质的束缚,在自身外部寻求其广阔的发展天地。3、集吴文化大成者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3.1 繁盛的古吴文化苏州是一个有着 2500 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古城,自伍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建阖闾城以来,苏州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却又异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苏州文化的精华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园林文化,戏剧文化,状元文化,织造文化”。园林文化:苏州的私家园林久负盛名,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身

19、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 ,与北京的皇家园林并称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两大流派,并以留园、拙政园独占中国四大园林之二。戏剧文化:戏剧文化在苏州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古代的昆剧到近代的评弹,无不是中国戏剧的精华之作。状元文化:吴地尚文之风素盛,苏州尤是如此,“皓首穷经者,前后相望”,好学之风可见一斑。以致历史上苏州状元辈出,自唐至清,苏州共出文状元 45 人,占全国的 1/13,秀才、举人更是难以计数,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状元文化。织造文化:苏州的丝绸、刺绣均是天下闻名,苏州刺绣更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而苏州的扇子、玉雕等手工艺品也是为人所称道的精品。“苏州文化之鼎盛,江南无出其右”,而同时苏州亦拥有迤逦

20、的湖光山色,人文与自然的交融形成了苏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所谓“假山假水城中园,真山真水园中城”,旅游业成为苏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苏州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2002 年半年,苏州新区目前吸引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80 多家外资企业、总投资近 50 亿美元。其中世界 500强企业有 81 家。2001 年国家外经贸部规定公布的出口额最大的 500 家企业排名中, 苏州新区就有爱普生、明基、飞利浦、罗 技、名硕、力捷、富士胶片等 8 家企业入榜。仅爱普生、名硕电脑、明基电通的出 口额就超过 14 亿美元。摘自证券时报,于凌波3.2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共生的城市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孕育了

21、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也在发展着先进的现代文明。精美雅致的苏州园林与极富现代气质的工业园区共处于同一个城市载体之中, 城市中也随处可见古今文明融合的结晶,古代文化要素被很好地继承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而且,苏州城市文明的发展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未中断过,有着很好的延续 性和包容性,这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2500 年的历史赋予苏州浓厚的文化气息,园林文化、状元文化、戏剧文化和制造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苏州的神韵不是仅仅存在于单个的文化要素中,她体现在所有这些要素融合为一个整体的苏州之中,体现在由古苏州城特有的街道、小桥、流水所构成的生活景致之中,苏州古城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真实性一个仍然充满活力的、却

22、有着历史景观的城市。但同时,苏州 15 平方公里的古城仍旧担当着苏州商业中心、重要居住中心甚至是交通枢纽的职能, 古城早已不堪重负,每一个苏州人都可能经历过每日上班高峰期时那令人绝望的拥挤。而交通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多修几条马路,最根本解决之道应在于古城功能的转换,将不利于古城保护的功能从苏州老城区置换出去,减少古城内部的交通发生量,同时,把通过型交通引离老城市,这需要在城市功能结构方面有所创新。4、苏州城市化表现出产业集聚和用地扩散的双重特征4.1 产业的集聚苏州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发展工业园区。全市有五个国家级开发区和 10 个省级开发区,其中,仅苏州市区便有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和

23、太湖旅游度假区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2002 年上半年全市开发区新增开发面积 144 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巨大,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投入 173 亿元,省级开发区投入表 3 苏州市区发展水平与所辖市县比较2002 苏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99 亿元。由于硬、软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共引进外资项目 432 个,其中 1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多达 110 个。区域经济运行良好,效益明显,共完成 GDP368 亿元,财政收入 495 亿元,进出口总额 1086 亿美元, 其中出口 495 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50、40和 66、67,占全市比例分别为 37、375和70

24、、68,开发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呈现加快开发之势。随着市区工业的外迁,老城区的旅游和服 务功能将得以明晰。产业的集聚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和协作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组织。土地面年末总国内生人均国出口总实际利财政收在岗职积(平人口产总值内生产额用外资入工平均方公里)(万人)(万元)总值(万美金额工资(元)元)市区1649.72209.4661856002969361911211848291638916070常熟1094.00103.76303003429183106813072630462211499张家港772.4085.36306838535917108298320

25、0932080011777昆山864.9060.032308072386352494517503927356212271吴江1092.9077.03203366126374739892119313290111478太仓620.0044.891579805351697214824734121218121144.2 用地的扩散在产业集聚的同时,苏州城市建设用地呈急剧扩张的态势。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各自规划了约 250 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用地,苏州市区东西两端几至开发殆尽。其中工业园区二期、三期开发已经启动,大部分用地也已有项目落实, 苏州城市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无限扩张的阶段。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看

26、到,工业园区多是单层的密度厂房和大片的绿地。不能否认,某些产业需要这样的用地条件,但是否每个工厂都必须建成这样的厂房呢,况且其中有含有多少“圈地”的 成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地矛盾极为突出的国家,这样的开发显然不尽合理,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优越自然环 境、绝佳区位条件、雄厚经济基础和丰沛的人力资源,决定了苏州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城市将具有无尽的发展潜力,意 味着任何一种发展形态都有可能在苏州获得成功。那么,成为一个单纯的制造业基地,是否就是苏州这样的一个城市所 应有的抱负呢?我们坚信,苏州的天赋决定了她有可能而且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苏州应该用更为长远的目光审视目前的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功能,否则苏州便是在浪费自身资源,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行为,可能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5、苏州市域发展高度均衡,与上海高度交融从现实的角度看,苏州对其所辖市县的经济影响力远没有其政治影响力大,表 3 显示,市区发展水平与其县级市相比有一定优势,但并不明显,某些经济指标特别是人均指标甚至低于县级市,在经济上缺乏控制力和影响力。蘇州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5就总体水平来讲,各个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很小,都早已超过小康的发展阶段而正向着基本实现现代化推进。市域内各中小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是上海,而非政治中心苏州和南京,这种现象在苏南地区普遍存在。这与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有关,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