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2.80KB ,
资源ID:94078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4078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助教材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助教材习题.docx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助教材习题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4.2基本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是什么?科学内涵(课本P.3-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重要意义(课本P.7-8):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和优良学风,不断开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发展的新境界。4.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内涵(课本P.3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重大意义(课本P.3839):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4.2基本内容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

3、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课本P.43-4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在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的一封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哲学论证。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的的科学态度。

4、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课本P.48)。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课本P.5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3.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课本P.54)。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的

5、各个方面。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课本P.51)。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2.4.3综合应用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结合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完成)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课本P.57)。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

6、、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课本P.60)。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略)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4.1基本内容1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本P.69)。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

7、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本P.69)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8、义的革命。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辅助P.55)(1)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2)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实现的。无产阶级自己也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不是天然形成的,要靠斗争来争取。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本P.76-78)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

9、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课本P.81-8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相互关系(课本P.85-86)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

10、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4.1基本内容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课本P.90-9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

11、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课本P.102-105)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4.4.2综合应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结合基

12、本原理联系实际完成)(课本P.108-110)(l)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5)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略)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3、5.4.2基本内容2如何全面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课本P.117-121)(1)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涵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解放和

14、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3.如何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课本P.122-124)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

15、,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辅助P.137-138)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俩害死责任的需要。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

16、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辅助P.138)(1)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括着丰富的内涵。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队经济发展期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二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不仅自身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通过作用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发挥作用。三是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也是技术。四是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

17、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等重要思想。(3)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6.4.2基本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课本P.137)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

18、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课本P.138-139)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

19、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辅助P.160-161)(1)我

20、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2)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意义。第一,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第二,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第三,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3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辅助P.168-16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

21、、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是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2)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原则。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本基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4.3综合应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完成)(课本P.156-158)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

22、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护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理论联系实际(略)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7.4.2基本内容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辅助P.190-19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改革

23、开放实质上是一场革命,因为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就是革命,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3)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课本P.164-165)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

24、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3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辅助P.192)改革、发展、稳定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3)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

25、展和改革的前提。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上应遵循以下经验和原则:一是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二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4.2 基本内容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辅助P.221-222)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

26、段。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辅助P.229-23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

27、系。第一,联系的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第二,区别的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

28、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8.4.3 综合应用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基本原理联系实际完成)(辅助P.224-225)(1)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同时,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六大对分配理论的新发展,一是不仅再次肯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且从以前的“坚持”发展到“完善”,说明这一制度已经确立;二是把劳动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放在了首位;三是提出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的,同时也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

29、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社会公平。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既要求提高效率,也要求实现社会公平。第二,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第三,效率和公平不可偏废。(3)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一,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体现效率优先。第二,在社会再分配中尽可能体现社会公平。第三,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略)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9.4.2 基本内容1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课本P.

30、220-221)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辅助P.243-245)(1)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1、。要通过人民政权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第二,是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因此,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预防和制止动乱,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等,都需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的条件下,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威胁,不能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是我国人民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政治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2、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实而广泛的代表性,能正确地表达和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能够有效地保证人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能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六、人民代表大会制体现了全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3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辅助P.245-24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其鲜明的特点是如下。第一、坚持共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