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81.87KB ,
资源ID:94374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4374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地理5.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地理5.docx

1、中国地理5中国的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5) 三、典型例题分析: 例1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属于利用区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产业为 A、制茶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棉纺织业 D、稀土冶炼业 (2)该区域在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应 A、在沿海各地围海造田 B、增加水稻种植面积 C、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 D、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 (3)从c城市乘火车至d城市需经过的铁路(走最近路线)有 A、京沪线B、京哈线C、京九线D、胶济线 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一幅我国局部地域图,考查考生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在读图能力的要求上和空间思维、知识跨度上的难度都不是很大。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注记“渤海”

2、就可以确定图示主要地区是渤海沿岸京津唐地区,以及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有哪些?国土整治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第(3)小题,关键要从图上认清c、d两城市的名称:c是济南,d是大连。然后结合这个地区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便可作出正确选择。 答案:(1)B C(2)C D(3)A B 例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是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B、油田C、天然气田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3、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 (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命题意图: 该题以我国一幅区域图为切入点,不仅考查了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能力,而且在知识跨度上还涉及了工业布局区位因素的分析。而这一区位因素,又需要考生结合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解题思路: 首先要根据经纬度,以及轮廓特征、山河大势将图示地域确定下来,是我国东北三江平原的周边地区;地区确定后,城市P可根据它的位置和已知“能源基地”这一信息

4、,判定是石油城大庆;东北三江平原地区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它的“优势条件”,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采取排除法进行筛选。 答案:(1)D(2)B(3)B(4)A 例3 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填表并回答: 城市 甲 乙 丙 位置 91E 、30N 附近 104E、31N 附近 120N、30.2 附近 海拔(M) 3658 505 7 年太阳辐射量 202.4(千卡/2年) 88.5(千卡/2年) 112.3(千卡/2年) 年日照小时 年平均气温() 7.5 16.3 16.1 七月平均气温() 14.9 25.8 28.7 一月平均气温(

5、) 干湿地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年均降水量() 所在区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区主要农作物 (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 (年日照时数):A. 1239.2 B. 1970.6 C. 3005.3(一月平均气温):A. 2.3 B. 3.6 C. 5.6(年均降水量):A. 453.6 B. 976 C. 1400.7(所在区土地利用类型):A.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高) B. 水田为主的耕地(地势较低) C. 草地(所在区主要农作物):A. 水稻、甘蔗等B. 青稞、油菜

6、等C. 水稻、茶叶等 (2)从表中资料分析甲、丙两城市所在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甲_。乙_。命题意图: 本题运用多项与发展农业有关的资料,考查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先根据资料中甲、乙、丙三地位置特点判断具体城市名称,三地纬度相近而经度不同,说明距海远近不同,且海拔高度差别明显,可确定甲城市为拉萨,乙城市为成都,丙城市为杭州。其他问题均可根据资料进行判断。本题能力要求层次较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分析发展农业的条件,利用资料,选择有用信息,自己独立编制答案,确实能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本题可有效的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 解题思路: 第(1)小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初步确定的三城市所

7、在位置,拉萨在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有名的“日光城”,年日照时数较高;成都在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上,杭州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根据表中年太阳总辐射量成都低于杭州,因此判断其年日照时数也应低于杭州;在一月平均气温的判断上,拉萨因地势高,年均气温和七月平均气温都比较低,故一月平均气温也较容易确定;成都在四川盆地,年均气温略高于杭州,但七月平均气温却低于杭州(地势较高所致),因此判断其一月平均气温会略高于杭州,这与其盆地位置、冬季风影响较小有关。从年降水量看,拉萨最少,杭州近海,且可受到台风影响,年降水量较多。三地所在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农作物则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成都地势较杭州要高,

8、虽都是水田为主,但有区别;拉萨附近有草地与河谷农业。农作物中极易判断,青稞是明显的拉萨附近的作物,在都有水田的情况下(即都有水稻),成都附近有甘蔗、杭州附近有茶叶是最明显的标志。 第(2)小题分析拉萨和杭州两城市所在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只要了解两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根据发展农业的需要,问题并不难解答。 答案: (1)按甲、乙、丙顺序,各项英文字母对应顺序如下: C A B A C B A B C C A B B A C(2)甲:海拔高,热量不足(或高寒),不利于谷类作物生长;太阳辐射量多,日照时间长,草场辽阔,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丙:地势低平,水热资源丰富(或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

9、业发展。 四、练习与检测 图中是我国四个地方()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1-5题。 1.四地夏季降雨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 2.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D、上海到重庆一带 3.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B、C、D、 4.图中,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5.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B、C、D、 6.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差异的

10、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东部,北方的平原比南方多,但水热条件比南方差 B、西北地区的垂直地域差异显著,西南地区不显著 C、北方的可更新资源多,南方的非可更新资源多 D、南方的可更新资源多,北方的非可更新资源多 7.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状况与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耕地多、西部草原多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B、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地质史上植被覆盖情况不同 C、西南湿润、光照少、垂直地域差异显著降水多、地形复杂 D、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田灌溉水源的丰歉程度不同 8.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A、甘新多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

11、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9.下图中反映从拉萨到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的是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大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10-12题。10.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所在的地点是 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 11.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B、棕壤C、红壤D、砖红壤 12.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B、荔枝 C、龙眼D、柑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阴山

12、 C大巴山 D秦岭14下列矿产地,位于、两地所在省区的是A神府煤矿 B白云鄂博稀土矿C平朔煤矿 D金昌镍矿15关于、两地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是草原,地是森林B地是半干旱地区,地是半湿润地区C地是落叶阔叶林,地是常绿阔叶林D地是中温带,地是暖温带1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_。古诗问:“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_环流实现水气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黄河是北方河流,其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_的特点;春季

13、在_河段易形成凌汛。 (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_.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_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_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_。(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_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_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 17.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源与种植制度的比较,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无霜期(天) 积温() 降水(mm) 种植制度 -隔年年内复种 东北平原 140170

14、 13003700 500800 春麦-玉米-大豆轮作 西北地区 100220 20004500 250600 春麦-冬麦-谷轮作 黄淮海平原 177220 34004700 500950 麦麦豆套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 210280 45005600 8001600 绿肥稻稻 油菜稻稻 (1)东北平原与西北地区的纬度相当,但积温和无霜期相差很大,西北地区有些地方,无霜期低于140天的主要原因是 ;有些地方积温大于3700的主要原因是 。 (2)东北平原只能种春麦,而西北地区春麦和冬麦都可种植,其可种植冬麦的主要原因是 。 (3)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降水较 ;积温较 。故黄淮海平原地区

15、的土壤容易产生 。 (4)长江中下游平原,绿肥一稻一稻种植模式的绿肥可以增加土壤的 。 (5)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黄淮海平原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18.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1)甘肃省位于我国_部,西南以_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_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_走向,_河流经本省省会_市。(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_,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_气候,最南端为_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_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_和_地区。(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

16、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_。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B B A C A B D 11 12 13 14 15 C D D A C 16.(1)雨水是主要补给 季风 (2)暴涨 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附近 (3)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 (4)引黄灌溉 下游 中游水土保持, 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 (5)水能 煤炭 17.(1)昼夜温差大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2)西北地区有暖温带(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是暖温带) (3)少 低 盐渍化 (4)

17、有机质(腐殖质) (5)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18.(1)西北 祁连 二 西北东南 黄 兰州(2)大(或显著) 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 暖温 干旱和半干旱(3)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或巩固西北地区商品粮棉基地的优势地位);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工矿业: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以镍为主)和能源(黄河上游的水能、石油以及风能、太阳能)发展有色金属、石油和电力等支柱工业;防治三废污染。交通:利用兰州铁路枢纽以及地处“第二欧亚大陆桥”的交通区位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线路设施和运量。旅游:利用“丝绸之路”丰富

18、的文化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长城)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环境以上任选三项表述逻辑性:条理清楚、合乎逻辑在线测试窗体顶端选择题1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 )A京哈线B焦柳线C浙赣线D青藏线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2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 )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35题。 1980年 2002年 铁路运量程(万千米) 5.33 7.19 铁路客运量(亿人) 9.22 10.56 铁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 1383 4969 公路营运量程(万千米) 8

19、8.33 176.52 公路客运程(亿人) 22.28 111.63 公路旅客周期转量(亿人千米) 730 7806 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3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相比较( )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客运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 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 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 )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 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 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5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 )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

20、 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 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答案与解析 答案:1、C2、A3、B4、B5、C解析: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我国一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的差别。由一月份世界等温线的分布图(高中课本原图),我们可以看出:温带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稀疏,故温带地区温差较大。首先,我们要判断出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京哈线(北京、哈尔滨);焦柳线(焦作、柳州);浙赣线(杭州、株洲);青藏线(西宁、拉萨)。然后,根据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跨越的纬度,我们可以判断出一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C。 2答案:A 解析:崩塌、滑坡、泥石流都属于地质灾害

21、,我国此类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阶梯交界附近降水丰富的地区,四川、云南的西部最突出。 3答案:B 解析:地理数据分析加工处理是考查地理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纵横比较,尤其要注意有些问题还要利用已知的数据去计算,才能做出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4答案:B 解析:地理数据分析加工处理是考查地理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纵横比较,尤其要注意有些问题还要利用已知的数据去计算,才能做出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5答案:C 解析:地理数据分析加工处理是考查地理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纵横比较,尤其要注意有些问题还要利用已知的数据去计算,才

22、能做出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中国市县地名知识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的由来 周恩来同志曾把我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编成下面四句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诗中首句指的是湖南(湘)、湖北(鄂)、广东(粤)广西(桂)、河南(豫)、河北(冀)、山东(鲁)、山西(晋);第二句指的是江苏(苏)、浙江(浙)、江西(赣)、黑龙江(黑)和新疆(新);第三句指的是四川(川)、西藏(藏)、宁夏(宁)、辽宁(辽)、青海(青)、甘肃(甘)、陕西(陕);末句指的是内蒙古(内)、台湾(台)、北京(京)、上海(沪)、天津(津)。目前,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

23、区共34个-在原30个基础上加上海南省(琼)、重庆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她们名称的由来,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1、以名山大川命名并以山川作为区划界限的有: 河南省和河北省:因位于黄河南北而得名。 湖南省和湖北省:因位于洞庭湖南北而得名。 黑龙江省:因境内黑龙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 青海省:因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 辽宁省:因位于辽河流域,1928年取辽河永久安宁之意,故名。 浙江省:因境内有盘旋曲折的钱塘江(又称浙江)。 陕西省:因位于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以西而定名。 云南省:因位于云岭以南而得名。 山东省与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东西两侧而得名。也说山东地处泰山之东而得名。 江西省:

24、在隋唐以前,习惯上是指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以西和淮河以南地区,唐时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故名。 2、以境内城镇而得名的有: 贵州省:唐代置矩州,因当地语音关系读作贵州,明代设贵州省。也有说境内有贵山而故名贵州。 吉林省:清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意即“沿”,“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吉林乌拉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简称“吉林”,故名。 台湾省:明朝中叶前,原安平地方有一个土著平埔族的民族叫“台窝湾”,“台窝湾”发音接近闽语“大员”“大湾”“台员”。后经官府正式命名对全岛称为“台湾”。 江苏省:清初取江宁府(今南京市)和苏州府(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合而成。 安徽省:清初取安庆府(今安庆市)和徽州府(今歙县)两府首字而得名。 福建省:取当地神州府和建宁府两府首字而得名。 3、从旧的行政区划演化而来的有: 北京市:古称蓟,名称几经理发,于明代改称北京,1930年改北平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称北京。 天津市:古称直沽,后曾名海津、天津卫、天津府。1928年设天津特别市,1930年改天津市,沿用至今。 上海市:取“地居海之上洋”之意,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上海市,沿用至今。 四川省:唐代以今四川省剑阁以南的嘉陵江以西,大渡河以东地区分设西川、东川。宋代分设四川合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