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新人教版4孙权劝学教案A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2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3在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的基础上,掌握“邪”“耳”“乎”等语气词的用法,以及“卿”“孤”“阿蒙”“大兄”等称谓语的含义;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在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的基础上,掌握“邪”“耳”“乎”等语气词的用法,以及“卿”“孤”“阿蒙”“大兄”等称谓语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教学方法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2表演法。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依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认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3、二、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谥号文正,陕州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三、文本链接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简称“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四、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录音磁带,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4、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3归纳文言字词。(1)注意古代的称呼。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这样称呼。大兄: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2)注意一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谓曰:对说。(3)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但:但当涉猎(只) 往事:见往事耳(历史) 及: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博士:治经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4)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5)积累并运用
5、成语。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或从穷困变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造句:这人啊,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只是个穷小子的小王,而今却成了大企业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对待。造句:平时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张军,这次却在全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4结合课下注释及前面归纳的文言用法,翻译课文。5再次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6、2)理清课文思路。生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并“结友而别”。生2:我想用“学”字作一线穿珠式的概括,即“孙权劝学” “吕蒙治学” “鲁肃叹学”。生3:文章是用对话组材,借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的,抓住“劝” “议”即可。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指名回答:“邪”“耳”“乎”语气词的用法;“卿”“孤”“阿蒙”“大兄”称谓语的含义。二、课文精读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
7、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地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现。(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怎样劝学的?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
8、,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3从劝学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孙权以自身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层层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非军事、非政治的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见,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严格要求,为提高屡立战功的吕蒙的素质而对其谆谆教导。他具有王者的风范。4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的关系。请问作者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
9、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诸臣中是仅次于周瑜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7文章中心既为劝学,为什么不详写吕蒙学习的具体情况和通过学习后他的论议的高妙?文章的中心在于表现通过学习使人发生巨大变化,只要能表现出这种变化就能突出促进这一变化的动因学习的巨大作用。文章没有铺叙吕
10、蒙学习的具体状况和他的论议,但通过鲁肃的“大惊”、评价和做法,已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学习促成的。这突出了学习的重要和功用。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些启示?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三、文章脉络第一部分(开头至“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及鲁肃过寻阳”至结尾):写吕蒙就学,才略有长进。四、写作特点1剪裁精当。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
11、学来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这样写既节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教案B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2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3在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的基础上,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
12、义;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2在把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的基础上,掌握“邪”“耳”“乎”等语气词的用法,以及“卿”“孤”“阿蒙”“大兄”等称谓语的含义。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
13、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二、文章朗读,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语速。(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作示范背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听读,要求注意文中字音、语速等,并及时圈点标注。卿(qng)、岂(q)、涉(sh)猎、孰(sh)、遂(su)、邪(
14、y)、更(gng)。(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教师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语速方面进行评价。2结合注释,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1)这篇文章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资治通鉴的介绍。(学生自由发言)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听读:先
15、听录音,后查找不懂的字音,及不懂字词的注释。(同学自由上台板书,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听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2解读:边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3释疑:重点词语积累,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4故事复述,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复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导入新课的学习。二、研读探讨,合作交流1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摩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1)“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
16、语气坚决,不置可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小结: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2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从鲁肃与吕蒙的“论议”探讨)(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17、阿蒙!”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18、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语言)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行动)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三、再读感悟,体验反思1朗读训练。全班齐读,分角色朗读。模仿表演: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旁白。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老师作点评。2这个故
19、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2)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4)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5)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成语:二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1)“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2课外延伸。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谈谈两文内容、
20、写法上的异同。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与学习有关,却恰好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接受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而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孙权劝学一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A、B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2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之间的联系;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
21、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之间的联系;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之间的联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设计意图:写
22、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二、文题展示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写作指导:(一)精心选择能够反映人物精神的内容。写人物要注意写出其精神,人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而这些精神是通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表现出来的。写人物一定要精心选择素材,要保证所写内容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例如,萧红写回忆鲁迅先生,捕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事与事时间也不太讲究逻辑联系,但是,作者所选择的点点滴滴却充分表现出鲁迅先生的精神气质。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实则是写其性格开朗;写走路轻捷,实则是写做事干练;写其嘱咐许先生一定
23、让“我”坐小汽车回去,实则是表现其关爱朋友心细如发。(二)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风貌写人物的外在表现,是为人物的内在精神服务的。要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1肖像细节描写。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
24、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明确:鲁迅身体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明确: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2语言细节描写。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
25、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3行动细节描写。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4心理细节描写。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示例:整个晚
26、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愣,“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三)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
27、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其“变色龙”的性格。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
28、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运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
29、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做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做铺垫。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的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做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4伏笔、照应。(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
30、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2)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如冰心的小橘灯中的小橘灯象征着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
31、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6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强化感情。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等,使文章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四)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