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16.32KB ,
资源ID:94877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4877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试 地理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试 地理文试题.docx

1、中考试 地理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分)1现代旅游服务业的三大支柱是()A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B旅游资源、旅行社、旅游者C旅游购物、旅游交通、旅行社D旅游资源、旅行者、国际旅游2下列有关泰姬陵的说法,错误的是()A泰姬陵的建筑反映了印度佛教的建筑风格B泰姬陵是一座陵墓清真寺C泰姬陵位于印度境内D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35题。3四幅景观图中都在非洲大陆的是()A B C D4关于景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位于法国境内B是欧洲著名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D该石柱是由花岗岩雕成的5关于景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景观位于南美

2、大陆上B该景观所在岛屿位于大西洋中C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火山岛D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大陆岛6下列关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珊瑚礁多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域水面温度高B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小C海水的清晰度低D水面较平静7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B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C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地质地貌景观D宗教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中的一类8下列各组事物,均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A杭州西湖、长江三峡、乐山大佛B北京故宫、“锦绣中华”、苏州园林C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9

3、.下列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哪些是文化景观旅游资源所特有的()A位置相对稳定性 B历史文化属性C非消耗性 D美学属性10下列现象与所反映的旅游资源的特性对应不正确的是()A想体验北方草原文化最好去内蒙古草原位置相对稳定性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美学属性C游故宫,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属性D登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感叹人类的智慧物质景象组合性11下列旅游景观与所属类型搭配正确的是()A腾冲火山群地质地貌景观B苏州园林皇家园林C九寨沟建筑与设施D山顶洞人遗址古城遗址12下列景观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13关于下列风景区地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南岛天涯海角海浪侵蚀地貌B山东泰山花岗岩

4、地貌C日本富士山火山地貌D挪威峡湾海水侵蚀地貌14下列景观中,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是()15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中的峰林地貌成为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是()A岩浆活动B有大面积的花岗岩体C花岗岩的球状风化过程D石英砂岩的长期风化侵蚀下面四幅图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据此回答1617题。16下列关于四种民居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所示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B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条件C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D图所示民居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盾冲突17图中和,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A傣族泼水节,蒙

5、古族那达慕大会B土家族对歌节,蒙古族摔跤节C纳西族火把节,哈萨克族赛马节D苗族亚努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18读图,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1921题。19对望夫石的观赏应()A置身其中观赏 B在特定位置观赏C在高处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观20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A领悟了自

6、然与人文的和谐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21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A人工建造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其为飞来石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22建造岳阳楼最主要的目的是()A提高洞庭湖的历史文化价值B增加新的旅游景点C便于登高俯视洞庭湖美景D便于游人休息和娱乐2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到庐山旅游,最好在外围仰视到庐山旅游,在山中观赏无多大意义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观赏位置的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的差异A B C D24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人产生更大

7、的吸引力B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林建筑风格却相同C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D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赞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据此完成2526题。25黄山风景秀丽,“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读图黄山风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比较显著B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经常出现云海缥缈、烟雾朦胧的壮美景观C黄山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明显,造就了地貌多姿多彩的形象美D黄山自古成云海,但只有夏

8、、秋两季才能观察到26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的说法,读图猴子观海,试分析欲欣赏此奇景应()A特定观赏点发挥想象B特定时机,移情观景C抓住景观特色近观D充分领悟山、石、云、松的和谐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B四大佛教名山是指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C杭州西湖、苏州无锡太湖、台湾日月潭不属于山水风光D杭州西湖、桂林山水不属于世界遗产28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庐山泰山桂林黄山B黄山桂林泰山

9、庐山C桂林泰山黄山庐山D泰山庐山黄山桂林29中国的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下列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A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B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榆林窟C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D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榆林窟30下列国外名景与所在大洲对应正确的是()A特洛伊考古遗址欧洲B阿波罗神庙非洲C加拉帕戈斯群岛美洲D吴哥窟大洋洲31环境是一个十分庞大和复杂的体系,分类的标准和依据各不相同,如依据时间尺度. 空间尺度和组成要素等分类,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属于按照组成要素来划分的( )A. 大气环境 B. 聚落环境 C. 水环境 D. 生物环境32以下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10、)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A. B. C. D. 33.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越来越多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酸雨现象 工厂里高耸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废旧的电子产品释放的辐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A B C D34. “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

11、,即地球大气层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 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废弃物C.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 沙尘暴肆虐全球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统计状况图,读图回答3536题:35. 从2000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I类水质 B类水质 C类水质 DV类水质36. 下列我国的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A珠江 B海河 C塔里木河 D松花江37. 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将对水环境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

12、水体受到污染 B严重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C缩减江河湖泊的有效面积 D不会影响江河湖泊的排洪和灌溉能力38. 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 不合理的灌溉 C. 过度开采地下水 D. 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3941题39. 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40.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 )增加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出现逆41. 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重的是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

13、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阅读材料,新华社3月25日报道 料峭的冬日刚刚过去,一场前所未有的沙尘暴即席卷了半个中国。3月16日沙尘暴首先在甘肃民勤等地出现,随即而生的扬沙天气迅速蔓延至甘肃全省。几乎在同时,从蒙古高原上卷起的弥漫黄沙随着强劲大风席卷南下,不到三天,就几乎淹没了中国。“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3月19日的北京,正如老舍先生正红旗下中的描写。“沙雾”并未就此停步。

14、三天之内,它随西北风一路而南,经西北和华北跨越黄河,随后越过长江,向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福建等地进发,直达港台。回答4244题:42. 导致扬尘、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 ( )人们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采掘发菜,导致草场破坏,泥沙裸露西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年增强,风力逐年增大世界气候变暖,蒸发量不断增大A B C D43. 对扬尘、沙尘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暖锋 C冷锋 D反气旋44. 以下哪一个不是形成沙尘暴所必须的条件( )A. 强风 B. 沙源 C. 不稳定的天气 D. 干旱读下表,回答4546题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年份农业

15、林业牧业渔业2002年9430.2985.242238.9662.752003年10750.08376.402506.1654.7545. 2003年产值增长幅度最快的是A. 农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46. 该产业迅速增长最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A. 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B. 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C. 保护了生态环境 D. 减轻了环境污染读“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回答4748题。47.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48.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

16、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49. 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 B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C砍伐森林酸雨 D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50. 下列做法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居民的家中冬季用煤炉取暖 B城市和乡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C将工厂排放烟的烟囱加高 D将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运到农村倾倒51. 有关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汽车的高温引擎产生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B核能发电以铀235为燃料,产生的核废料具有放射性,需妥善处理C使用无铅汽油主要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显著降低温室效应D电镀

17、工厂若直接排放含高浓度铜、锌、铬等离子的废水,会造成环境污染52. 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 )A轮荒耕作 B植被破坏C地下开挖矿井 D大面积开挖原生地面,露天开矿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题。据此回答5354题。53.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54.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

18、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A B C D. 55. 为保证我国石油的战略安全,下列措施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采取节油措施 B加强地质勘探 C投资开发国外石油 D减少汽车数量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有着“绿色奥斯卡”的美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相当重视这个评选。近年 , 在联合国认可的国际 “花园城市 ” 评选中 , 深圳市一举夺得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第一名的桂冠。据此完成5657题。56. 在争创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下列可供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 )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优化道路设计,保护车辆通

19、畅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音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A B C D 57深圳人着眼于长远发展 ,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 科学制订城市规划 , 建设服务规划 , 规划服务环保 , 现己有众多大型跨国公司落户深圳 , 这表明 ( )A.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的 B. 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后保护环境C. 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D.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58. 目前,我国正在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20、A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 B构建和谐社会C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 D培养民众节俭消费的习惯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5960题。59. 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b为酸雨严重区Cc为荒漠化严重区 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60. 上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森林的砍伐 工业排放的废气 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汽车排放尾气 家庭炉灶 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A B C D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61、读

21、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 该国的首都是_,其有“世界花都”之称。(2)该国首都城市兴起与发展与_河密切相关,法国人把这条河称作“母亲河”。(3)下面三幅图为该国著名景点,是_,是_,是_。6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0分)资料一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 见图甲图。 资料三 见图乙图。(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 月。(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多项

22、选择题)。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63、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能源瓶颈制约的切肤之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未来20年,中国应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结合图“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和“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回答以下问题。(10分)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 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目标 (1)我国压缩煤炭消费比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为加速我国能

23、源消费构成的转变,在未来十几年中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4分)(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资源短缺形势将日趋严峻。为此,我国的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 积 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合作开发的多种方式来获得石油资源, 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请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4分)6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春季我国西南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据报道,此次我国西南五省区市(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因旱受灾超过5000万人,饮水困难人数达1609万,而此时的湄公

24、河流域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西南某河流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有些组织还计划向中国驻泰国使馆递交请愿信,要中国负责。但中国专家和该流域国家的官方机构都表示,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跟中国建水坝毫无关系。(1) 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称为 江。 (2) 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西南地区的干旱属于环境问题; B、此处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导致西南大旱的最直接的原因; C、西南地区的持久干旱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 D、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再加上地势地形的阻挡,无法与该地区的暖空气形成锋面是该地区降水少干旱的重要原因。 (3)面对如此巨大的旱情,从实际出发,简单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西南的旱情?(4分)牙克石林业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