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4.50KB ,
资源ID:95021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5021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哲第四章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哲第四章练习题.docx

1、马哲第四章练习题第四章 习题(单项选择)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2.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3.“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使用价

2、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5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6.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

3、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4、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2.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13.资本的周转速度( )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14.把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 )A.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B.物质存在形态不同C.与劳动力的关系不同 D.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15.社会资

5、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6.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 )A.改进技术 B.价格竞争 C.资本转移 D.降低成本17. 生产价格等于() A.可变资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B.不变资本与平均利润之和C.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D.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1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B.等价交换C.劳动工具的出现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内产生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离开

6、流通领域C.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内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D.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20.在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B.生产剩余价值 C.实现剩余价值 D.在市场上销售商品21.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生产价格是(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B.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 D.生产成本与剩余价值之和2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23.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24.价值规律是( )A.自然经济

7、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2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手段是(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2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v+m)=IIc B.I(v+m)IIc C.II(c+v-m/x)(v+m/x) D.I(v+v+m/x)=II(c+c) 27.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 B.控制商品生产 C.操纵销售市场 D.获得垄断利润 28. 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要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因是( )A两者都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 B两者都是自然经济C两

8、者都具备计划经济存在的条件 D两者都具备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2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30. 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 )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C.不变资本; D.v+m。31.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被称为( )A.效用;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供求关系;3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 D.劳动力再生产;33. 某服装厂因为产品款

9、式陈旧导致产品大量积压最终走向破产,这在资本循环中表现为( )A.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C.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34.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运动速度35.在商品价值c+v+m 中( )A.c.v.m 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c.v.m 都是转移来的旧价值C.c.v 是转移的旧价值,m 是新创造的价值D.c 是转移的旧价值,v.m 是新创造的价值36.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

10、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创造商品全部新价值的时间C.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D.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37.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前提条件B.生产剩余价值C.实现剩余价值D.直接带来剩余价值38.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A.人口增长快于生产增长; B.生产资料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C.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D.劳动力就业量日益减少。39.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40.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提高对工人的剥

11、削程度;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C.依靠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D.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4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4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C.对外经济援助D.技术输出43.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44.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是( )A.垄断发展

12、的必然结果 B.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C.金融资本形成后的必然结果 D.跨国公司形成后的必然结果45.利润率是(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46.简单商品生产是( )A.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 B.以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C.以公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 D.以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为基础的;47.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A.商品; B.货币; C.价值; D.使用价值;48.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A.扩大的价值形式 B.一般价值形式C.相对价值形式 D.等价形式49

1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50.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C.固定资本之比 D.流动资本之比5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52.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 (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 53.可以用观念上的

14、货币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54.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 A. 社会资本总量急剧增加 B.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 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D. 不变资本比重下降 55.以下各项能够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C. 工人的劳动时间必须超过一定点D. 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5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57.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

15、先进的机器设备 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58.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A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B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C小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D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关59.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 )A. 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 B. 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 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 D.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60.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

16、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61.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一劳动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将 ( )A.不变 B.增加C.减少 D.无法确定62. 下列物质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机器 B.库存产品 C. 原料D.燃料6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要说明 ( )A.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C.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 6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会形成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 D.部门的平均利润率6

17、5.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和竞争并存66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出来的机器是该厂的(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 D.商品资本67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 )A.预付可变资本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D.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68.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构成是( )A c+v B v+m C c+v+m D c+v+p69.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

18、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一双皮鞋可以交换到( )A 1件上衣; B 4件上衣;C 8件上衣; D 16件上衣。70.从社会内容上看,社会财富是由() A资本构成的 B价值构成的C交换价值构成的 D使用价值构成的71.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B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72.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枢纽的是( )A商品二因素学说B劳动二重性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7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

19、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74.垄断价格是( )A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B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C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D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 答案:1-10 B C B C A A A C C B 11-20 C D D A D C C D B A21-30 B C B B C D D D D B 31-40 C B D C D C A C C D41-50 D B D B B B B C D A 51-60 D A A B A D D B D A61-70 A A B B D D B A C D 71-74 A B B C 第四章习题(多项选择)1.纸币作

20、为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它的基本职能包括(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工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形成新的价值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转移劳动力的价值3.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生产价格波动C.社会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D.每一部门的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

21、额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6.下列关于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正确说法是( )A.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B.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相对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D.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个别资本家得到,一般难以持久7.固定资本的磨损有( )A.由于使用而造成的损耗B.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C.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损耗D.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样的机

22、器的价值贬值8.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 )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 B.是人们劳动的产品 C.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D.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9.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A.自发地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 B.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C.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D.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10.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B.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属于资本家; E.劳动力的价值属于资本家;11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是(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

23、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养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12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有(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 D.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13下列现象哪些属于固定资本有形磨损( )A.同类新机器的价格下降B.机器.设备使用多年而磨损C.厂房建成后,多年未用而被风化D.氧气切割机由于激光切割机的使用而被淘汰14下列属于流动资本的有( )A.小工具 B.工资 C.奖金 D.汽油1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C.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6生产

24、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是(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D.生产资本构成中,固定资本比重大,周转速度就慢1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II(C+M-M/X)I(V+M/X)B.I(V+M)IICC. I(C+V+M)=IC+IICD.II(C+V+M)=I(V+M)+II(V+M)18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C.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竟争 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19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A.说明了平均利润是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结果

25、B.说明了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利益关系的本质D.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因20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 ) A. 劳动者及其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平均的劳动强度 C. 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D.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21.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 )A. 简单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一般价值形式 22.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 A. 货币资本 B. 流通资本 C. 生产资本 D. 商品资本 23.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它的价值( )A. 由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B.

26、由工人的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 由工人在生产中重新创造出来 D. 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并随产品出售一次收回 24.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 A. 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 非垄断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C. 垄断本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垄断本身创造的超额利润 25. 在商品交换中,实现了( )A使用价值的交换 B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C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解决26.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 )A. 它是价值的源泉 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 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 D. 它是使用价值的源泉27.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

27、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28. 资本家提高利润率的方法有( )A延长剩余劳动时间B提高劳动强度C降低工人工资D增加可变资本 2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 )A.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30.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的产生消除了竞争C.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 D. 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31. 马克思认为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物( )A本身不是资本B作为活劳动的“吸收器

28、”,只有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C作为生产要素时是资本D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时是资本32. 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 )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3.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不同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34.要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对资本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资本就是生产资料 B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 D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35.下列关于资本的表述,正确的是( )A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B.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C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D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答案:15 BC AC ABCD AB ABCD 610 ACD ABCD ABCD ABCD ABC1115 AC ABCD BC BCD ABCD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