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9.55MB ,
资源ID:95039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5039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州园林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州园林实习报告.docx

1、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系部: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1 / 15 2014.6.19-6.21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网师园 拙政园 留园 虎丘 实习内容:风格种种,观拙政园之舒旷,留园之秀媚,网师园之清俊.姑苏园林之美,名满江南。妙不可言。但大都能于咫尺之地营造出一番山水真趣,且常在一花、一木、一亭、一榭的培 植与构架中,包含精妙绝大之文章。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我非常高兴能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畅游这美丽又温婉的东吴之地, 领略这里的风景如画,园中精华。 第一站 (2014.6.19下午)网师园作为实习来到的第一个江南园林,网师园如同久居水乡的小家碧玉一般,静静地

2、在氤氲了水汽的傍晚向我们展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概况: 网师,意味着“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又借着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大隐于市的清幽之感油然而生。 喜欢 网师园的原因大概就在于它小巧精致,内容丰富。其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当之无愧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网师园以池水为中心,分别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是以突出水作为 园子的主题中心。 景点分析 1.砖雕门楼 步入网师园,就被它门口的轿子所吸引。从那顶做工精细的轿子看出了园主人的

3、生活品质。 门口处有轿厅、大厅、花厅,内部装饰雅洁,外部砖雕工细,堪称封建社会仕宦宅第的代表作。由大门门厅至轿厅,东有避弄可通内宅。其前砖细门楼为乾隆间物,雕镂之精,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里同类门楼中最精巧之物。 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 精美的雕镂砖刻2 / 15 ,寄托了主人对后人的殷切希望,渴望后辈出人头地,为祖宗光门楼上书“藻耀高翔”表达了原主人享受天伦之一派家庭祥和,老幼同乐的景象。耀门楣。精美的砖雕栩栩如生, 乐的愉快心情。 万卷堂2.古向来人展示园主人的文化内涵及园内主题。作为主厅,万卷堂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堂即为修身养性的代表,整个园子无不透出书香世家的尊人云:

4、 贵典范。 “万卷堂”的匾额为文徵明书体。抱柱对联则为现代书画家吴进贤所撰书:”以追溯名园历“南宋溯风流,万卷堂前渔歌写韵;葑溪增旖旎,网师园里游侣如云。 史,发思古之幽情;畅叙今日风采,颂名园之形胜。 堂外走廊漏景 万卷堂内景 万卷堂朝南面对天井庭院,有对植的玉兰,更有“藻耀高翔”砖雕门楼为对景。室前有作为住宅到花园的过渡空间稍露一廊往南通园门,廊畔小庭院内桂花古树,点缀太湖峰石, 点自然景色,更见雅致。 3.小山丛桂轩小山从桂轩,为一座小巧精致的四面厅,卷棚歇山屋顶,面阔三间,三面回廊。厅南有 一排花窗。粉墙之下,湖石假山起伏,桂树成丛,间有海棠、腊梅相映成趣。名字取自北周文学家庾信枯树赋

5、中“小山则丛桂留人”一句,情景相符,其匾题为写景抒情, “小山丛桂轩”。并有清代何绍基撰对联:“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 成为小山丛桂轩周围景物的形象写照。 网师小筑门楣 轩内一景 步入轩内,向四面望去,每一扇窗皆成一景:南有湖石小山,丛桂飘香;北是冰梅纹圆并在住宅墙面上巧妙地以攀缘附壁的木香形成春景;透过云冈黄石假山;窗,东部山涧溪流, 西边曲廊和蹈和馆之间,羽毛枫潇洒入画,室内外空间融汇一体。3 / 15 看松读画轩4.临池置有石矶,由于画轩水湾之上架设石板曲桥,看松读画轩,轩南有黄石牡丹花坛, 体量较大,实为厅堂,故离池岸退居在花坛之后,这样在景观上就不会产生逼压水池之感。 古

6、柏 看松读画轩 看松读画轩为硬山屋,顶面阔三间,砖砌墙面。其窗景为竹石、蕉石之尺幅画。板壁上陈设山水画条幅。朝南花坛之中,有两株数百年生的古老松柏,可惜罗汉松已不存,仅存古 桧虬干垂枝,苍劲独秀。使画轩内外的园景皆赏天然画本的风雅,这里既是“读画”之处,更是“看松”之处。 入画来,极有趣味。 月到风来亭5.园。亭东二柱上,挂有清代何绍基竹对 “取意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与清风明在邻水的亭子里,举杯邀明月,赏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青睐的风雅之举。 月对酌,醉卧花间君莫笑,我本多情疯癫人。 亭内匾额 从长廊看月到风来亭 月到风来亭面临水面,对面即为

7、云墙。主人巧妙的用假山遮挡,造成了深远的空间感, 不会显得大片墙面遮挡视线,的确巧思。 殿春簃6.花门内树影绰约,一路从水池西北的平板曲桥西行,就见到书有“潭西渔隐”的小门。 街铺地,奇石当户,别有一番天地,这就是著名的殿春簃。园中有院,殿春簃自成一体。花街铺地,奇石环绕,特别是墙角一隅的冷泉极为有趣。 一串水泡从泉底缓缓升起,惊了鱼儿,乱了莲花,一阵清凉之感瞬间袭来。4 / 15 假山一隅的清泉 楹联 小院布局合理,独具匠心,主体建筑将小院分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一大一小宾主相从的书房,是实地空间,但实中有虚,藏中有露,屋后另有天井。南部为一大院落,散布着山 石、清泉、半亭。 殿春簃主厅 半亭

8、 庭院内采用周边假山手法,使之产生余脉连绵的情趣。假山不大,也不高,却起、承、转、合,极有章法,有韵律,有节奏,如一曲流畅的音乐。整个山石峰脉意境相连,藏泉于 谷,藏路于峰,藏洞于岭,有衔接,有过渡,空间浑然一体 7.引静桥。为苏州园林 这座小桥位于水尾小溪,遮挡了水域不开阔之处,使“言有尽而意无穷” 最小石桥。桥下壁间嵌有一石,刻“檠涧”二字,传为南宋之物。山石互拥,幽深立现。 引静桥近景 从桥边望水域 造景手法 1透景 之曲折回廊:游览路线富有 加深空间感,使原本短小的走廊变得曲径通幽,再加之高低变化使得 情调。沿着回廊走一圈,便可将大部分园景收入眼中。富有趣味,又不单调,也很好的弥补5

9、/ 15 了园子空间不足所带来的压抑之感。 之假山堆掇: 障景2以月到风来亭为例,对面是大面积无开窗的云墙,若是直接向对面望去景观视线就会受而且还可以将云墙当作背景。坐在亭子里使那里有景可赏,到遮挡。但布置上假山石之后, 时也不会觉得单调,饮酒赏月更佳。 障景之水尾处理:3水尾处水面狭小,若直接现于人前未免有小气之嫌。主人在此处设引静桥,使之遮挡。 并配以山石,形成活水未尽之感。又可坐与桥上观景赏鱼,其乐无穷。 印象感悟其中最令我为之着迷的网师园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园子,它的精巧雅致让我大开眼界。 恐怕就是它以水为骨的构园准则了。水,为清为盈。江南水乡里不乏水系,但是网师园中处处透着水的灵动,婉

10、约。网师园的水系有源有尾,整体性很强。而且富于变化,有开阔者,也有收紧处。有开有合,这种韵 律与节奏的美感让我着迷。在此次实习中设计也有很大帮助。让我懂得了变化与统一的道理。这对于日后的学习、 的第一站就有如此大的收获真的很令人高兴。 第二站 2014.6.20 上午)拙政园(因巧于借的手法完集大成者,拙政园以其包罗万象,作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代表作,成了一个又一个称为传奇的创举。园林不看拙政园等于白看。所以,面积最大,地位最高, 极富盛名的拙政园,我来了 概况在他的家乡以大弘寺址拓建这一年,一个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王姓御史,明正德初年,回到家中一门心思造起了园林。并请到当时的江南才子文征心灰意

11、冷,为园。他仕途不顺, 年之后,一个从起建之时就注定流传千古的园林精品诞生了。明为他出谋划策。终于在16之”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 意,代表了主人归隐田园,不问政事的决心。,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我们主52000平方米)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 要游览了中园和西园。中园是明代所建,西园为补园,是清朝建造的。 景点分析 中园 远香堂:1.远香堂四堂,一般均位于离园大门不远的主要游览线上,是园内佳景的理想观赏点。 面皆佳景,又是骚人墨客游园的必到之处,所以文化内涵丰富。这种手法在园林营因此可以四面观景。远香堂为四面厅,四周都是可打开的落地长窗,

12、远方便赏景。造学上称为落地明罩,能使厅堂内非常空透,作为拙政中园中部的主体建筑, 6 / 15 香堂面向水面的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 爱莲说中周敦颐曾写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莲花,正是远香堂得名的来源。荷的佳处。四面望去,不同的景色纷至沓来。春夏秋冬,四季各不同;晨昏暮晚,四时皆佳景。真奇思是步移景异,身处同一个地方,却能看到不同的景色,不得不佩服造园者的匠心独运, 妙想。 通透的四面厅 远香堂匾额 见山楼2.“采菊东篱拙政园中部水池西北角的一座水上楼阁。楼名典出晋代大隐士陶渊明的名句下,悠然见南山”。但楼虽以见山为名,其实是园中水景中很重要的一

13、个主题。当年楼内曾“林气映天,竹阴在地;日长若岁,水静于人”,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这悬有这样一副楹联: 一景致的意境。 二楼台阶处 见山楼 但见一座村居小石板曲桥将水池北岸的游路与楼推窗外望,这里三面环水,主面向北,它们倒映于正如联中所写的映天蔽地。底层东边轩廊连了起来,平岸的竹林古树郁郁葱葱,水中,被蓝天白云一衬,更显出静水的迷人。水中荷花郁郁婷婷,摇曳生姿。清风送爽,凉 意宜人。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3四季亭 绣绮亭(春亭):每当阳牡丹,山下湖石围成的花坛中种植芍药,绣绮亭是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 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正合杜甫“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以此为名。 7 / 1

14、5 荷风四面亭(夏亭):荷风四面亭是坐落在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小巧玲珑的它被环绕在片片荷叶之中,微风袭来飘过阵阵莲香,是夏季赏景的好所在。赏着荷花,吹着凉风,感觉惬意无比。 让人不禁流连忘返。 荷风四面亭 绣绮亭 :待霜亭(秋亭)用黄石砌成自然式驳待霜亭是位于园中部池中东岛高处的六角景亭。岛为土山,沿岸 名取自唐诗人韦应物岸,北部较陡,高处的深树丛中亭子若隐若现,使小岛之景顿生颜色。 “洞庭须待满林霜”。一到秋天,桔子变红,如火如荼,为之盛景。 (冬亭):雪香云蔚亭云蔚,雪香,指梅花。雪香云蔚亭是位于园水池西边山岛之上一座古朴典雅的矩形方亭。暗香浮动月黄昏。从山上往山下看去也别有登高远指

15、花木繁盛。亭旁植梅,此亭适宜赏梅, 眺之感,可以俯览全局。 雪香云蔚亭 待霜亭 香洲4.舫的建筑特点,阁,楼,融合了台,位于荷风四面亭对面,是石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 成为独一无二的一种建筑形式。 这种形式在颐和园里也有出现,就是借鉴于拙政园里的香洲而建的。 5.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里面的梧竹幽居” 明所题。它轻巧别致,背靠长廊,面对水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摇曳。白色的粉墙上有四个圆 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奇特景观。 适合做框景观之,每面都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心情,十分有趣。8 / 15 梧竹幽居 香洲 小飞虹:6

16、.小飞虹是极为少见的廊桥。为了凸显变化,没有做成平整的桥。而是加了起伏,使之分 为三段,形成一个拱形。朱红色的桥栏倒映水中,宛若飞虹。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主人把桥比作彩虹,用意绝妙。 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海棠春坞 小飞虹 7.海棠春坞:下面是用景石和翠竹墙上有书卷式砖额,可称之为园中园。海棠春坞是个独立的小院。与院内有海棠两株。构成的一副景墙。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的海棠花纹, 院内主题相呼应。 西园: 卅六鸳鸯馆:8.梁架一面用扁纱槅将厅等分为前后两部分,鸳鸯厅这种大厅形式是在厅内以屏风、罩、作,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故有此名

17、。前一半为男客使用,后一半则为女眷使 用。这所鸳鸯称为满轩。但其梁架是连四轩而成,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平面为鸳鸯厅形式,鸳鸯戏水正馆浮于水面之上,水台下豢养着几对鸳鸯。窗子用清朝时珍稀的琉璃玻璃所制, 比喻了家庭和睦,感情良好;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前为卅六鸳鸯馆,后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 9 / 15 与谁同坐轩 卅六鸳鸯馆内景 9.与谁同坐轩+笠亭形状特殊的扇面轩与谁同坐轩,和状如斗笠的笠亭在长廊上的某一处相互重合,形成 了一顶清朝官帽的形状。与谁同坐轩平面呈扇面形,与背后的笠亭的圆形相呼应。两侧的开门形状奇特,自成 一景,四面观去皆有景如画。 10.浮翠阁可俯瞰整个园景。古时的大家小姐便

18、是住在绣楼之上。浮翠阁作为女子闺阁,占据山势, 在院中也可当成制高点作为视觉中心。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树丛阴郁中隐隐透出的小楼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 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留听阁11.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名字的 由来为唐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可以透过别有洞天看到中部园景,是借景的手法。 留听阁 浮翠阁 造景手法 借景1. 之北塔寺北塔寺的借景,在梧竹幽居处西望,北塔寺塔影映入眼帘,好似在园内,隐约飘渺, 扩大了空间感,在此视线内,没有周围植物的遮挡,手

19、法巧妙形成了好看的夹景 2.框景之与谁同坐轩使观景更有成功的将四面景色框在巧妙的画框里。扇形的与谁同坐轩以其特殊的开窗, 趣味性。10 / 15 之留听阁与塔影亭3. 对景都是对于狭小水域的巧妙处处在水尾处的塔影亭与网师园的引静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水尾处设置了一个小巧的塔在留听阁的对面,理方式。为了不造成一眼望到头的尴尬之境, 影亭,用来形成对景,同时遮挡视线。 季相变化之四季亭4.让一年处在远香堂旁边的四座亭子各有千秋,旁边的植物配置凸显了植物的季相变化, 四季都有景可观,丰富了院内景观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印象感悟静静地横跨在水拙政园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飞虹。形象小巧的它像一个精密的摆件,

20、域两端。远望如虹如练,站在其上又可凭栏眺望园内风光,十分惬意。虽是一座桥,但它巧在那古老的年代,温妙地架廊于其上,使之富有变化和深意。这样的巧思怎能不引人遐想, 婉的少女和少年一起凭栏远眺,时光安好,岁月流转。”拙除此之外,拙政园还带给我一些新的启示。古人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政园借北塔寺的风光来让自己达到一种远而未尽的开阔之感,实在是一种巧妙的“偷盗”日臻这种借景手法对我们的设计也有很大裨益。希望我也会在日后的学习中多多博采众长, 完美。 第三站 2014.6.20 下午)留园(平方米,代表了清代园林风格,曾取名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 ,故名曰“留园”。“寒

21、碧山庄”和“刘园”,后谐刘字音并取意“长留天地间”这句话形容留园再合适不过。犹抱琵琶半遮面,它在我眼里就“欲扬先抑,收放自如”曲折的大小进厅,开在墙上的美丽漏窗透出隐隐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让人期盼的心痒痒的 个中景色,但却不让人一窥全貌。等到一如园中便豁然开朗,让人目不暇接 概述 留园经历历年的兴废扩建,总体上分为中部山水、东部庭院、西北山林田园三大景区。三区各具特色,中部是全园的精华,以山水为胜;东部以五峰仙馆和林泉之馆为核心,东西并列,布局紧密。建筑外观富丽华贵,内部明亮宽敞,陈设与装饰相当精美;西部南北狭长,土山为制高点,体现自然风光,而北部遍植竹杏桃李等树木,另有一盆景园,颇具田 园意味

22、。 景点分析 明瑟楼1.有峰回路转之妙。明瑟楼体态轻盈造,明瑟楼取水木明瑟之意而名,南面的假山构思独特 之意而名。”“取郦道元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型精巧面对着广阔的水域及葱葱郁郁的三座象征的三仙山这座二层小楼是观赏园景的好去处, 的人工石岛,心情都变得开阔起来。精巧的建筑作为园中部的主体建筑,纵观园景既可以远眺,又可以近赏,明瑟楼通透,11 / 15 结构体现了园主人的大气。 明瑟楼和涵碧山房 涵碧山房2.涵碧山房在明瑟楼西侧,是个两面通透的厅堂。客人在此等候主人通传。即可观园景, 又能品评好茶,期间还有凉风作伴,实为惬意。涵碧山房面前便是摇曳生姿的田田荷塘以及假山石后面为曲折回廊,背

23、面有花境景壁, 岛,是身处其间的人感受到园主人浓厚的文化气质。 3闻木樨香轩通过曲折的回廊和假山的小路可位于假山制高点的闻木樨香轩是一个俯瞰园景的所在。 以便捷的出入闻木樨香轩。奇石尽“闻木樨香轩上有匾额,曰:“”。为苏州当代书法家郑定忠书。轩外有楹联,曰: ”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四面皆有岩桂,植物志有云:桂花,因丛生于岩岭之间,因而又名岩桂。秋日时桂花飘 香十里,坐看园景,大有登高远眺的大气胸怀。 濠濮亭 闻木樨香轩 濠濮亭4.正坐在其间又可观景。位于小蓬莱上的濠濮亭是其上的主景。它既是观景的视觉中心,原所谓人在画中游。小蓬莱寓意仙境把亭建在湖心,西园的湖心亭用九曲石桥与两岸连接, 杀

24、生不如放生。独乐何如同乐;“,月照潭心有亭额“”亭中原有联语:圣教名言:佛家宗旨:” 在池中观鱼,水清鱼艳,看池中的众鱼沉浮,一如目睹众生的人生沉浮,智者乐水,自 然是参透了其中的道理。庄子和惠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也是为了参透人生哲理吗? 12 / 15 5.五峰仙馆是一座卷棚歇山顶单檐方亭,东与冠云台隔廊相望。亭名为集诗文碑帖之语妙合而成。喜雨者,有志”诗句;喜雨,即及时雨,榷春秋榖梁传中佳晴有新课佳晴,取宋范成大“ 于民者也”,句意;快雪,则为晋王羲之决雪时晴帖。夹堂板上刻此均对农事有利,又可指园中四时景物,均可游赏。亭中有楠木纱槅六扇,有猿羊虎象犬狮图案,裙板上刻有兰花图案,为明代遗物,

25、园藏珍品。亭外曲廊相围,有对 景石雕牡丹花坛。 冠云峰 五峰仙馆内景 6.冠云峰的特点,古人”冠云峰被誉为四大名石之一,因为它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 以石寓志,认为高尚的品质应该像是磐石一般。 造景手法 1.空间变化及联系留园建筑艺术的特点,在于内外空间关系密切,并根据不同的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取消面向湖的整片墙面,已观湖景;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 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把窗外景色引进来。 建筑及景观处理2.建筑物约占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

26、格, 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 印象感悟留园里的空间布局让人流连忘返。穿梭在层层回廊和重重隔间,体验步移景异的快感。 新鲜感层出不穷,想让人一探究竟。留园,终究是留下了层层回忆,留下了旅人的脚步。在景观构成上注这种欲扬先抑,或者说是半藏半露的设计风格也是我们今后要注意的, 意有开有合,空间层次要富于变化,要创造出光影的效果来。 第四站 虎丘上午)(2014.6.21 13 / 15 没有人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山,传说中吴王夫差将其父亲阖闾葬于此地。但至今为止, 能给出阖闾墓的确切答案。这为我们今天出行的目的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概述,故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载吴王

27、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的风范,绝岩耸壑,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 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是世界第二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塔,古朴雄奇, 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 景点分析 虎丘剑池1.圆洞门,旁有”“别有洞天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剑池从上面俯瞰整体呈一把相传是颜真卿的真迹。不过也有传说虎字是后人补上去的。

28、 宝剑的样子,传说与阖闾墓的位置有关。 剑池 虎丘剑池书法 2.云岩寺塔虽然已经用混凝土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这座古老的塔因为地理原因呈现倾斜之势, 加固,但看起来还是摇摇欲坠。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奇景。 憨憨泉 云岩寺塔 3.憨憨泉相传梁代僧人的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自小患有眼疾,但是他耳朵灵心眼好,14 / 15 于是他他就想到是不是这个下面有泉水,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踩在了青苔上摔了一跤, 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村民们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成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的脸上,他的双眼又重见了光明,而 那个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守在了古井旁。 实习总结了解了很多关于我们领略了美丽的苏州园林,知道了苏州的历史文化,通过此次实习,感谢老师和导游如此宝贵的学习经验让我获益匪浅。这片土地的美丽传说,让我收获颇丰。 们的热心讲解,同学们也很积极,我们一起愉快的度过了这三天的姑苏之行。也希望能学习到的关于园林的知识我希望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给我带来启发及灵感。 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去某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可复制、(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编制, 15 / 15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