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8.64KB ,
资源ID:95413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5413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docx

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 学校名称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 14060 专业名称 社会体育 专业代码 660303 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1.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前景2.专业现状3.存在问题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四、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实效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科学化管理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5.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6.师资队伍、教学团队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五、绩

2、效考核指标六、专业建设进度、建设经费预算七、保障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社会体育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社会体育专业服务行业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精神,结合福建省“十二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闽政201147 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闽政201119号)、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文件精神,特制定学

3、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方案。一、 专业建设基础1.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前景福建省体育产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全省体育产业体系逐步健全,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9年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4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闽政201119号)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推动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重要举措。优先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广泛宣传全民健身条例,普及群众体育健身,引导大众体育消费。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主体、多方参

4、与、层次多样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各地可以多种形式设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构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体育健身休闲业,促进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等体育健身产业发展。依托知名本土健身企业,发展面向全国的健身俱乐部,形成辐射全国的品牌效应。培育繁荣体育健身休闲市场,积极引进健康趣味的健身休闲项目,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努力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福建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体育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1)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为我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机遇。优先发

5、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空间,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例的出台,对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健身活动,保障公民个人的健身权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组织方面,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组织公众从日常工作中抽出部分时间投身全民健身运动。在管理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明确管理责任,扩大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范围,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在安全方面,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公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安全。(2)体育行业特有

6、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实施与完善,推动着体育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别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为体育高职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引导体育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直接与职业活动需要和就业需要相结合,直接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提供服务,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为推动体育高职教育走向市场和社会奠定了基础。2.专业现状社会体育专业2005年批准设立,2006年开始招生。07级、08级为两年制;09级开始改为三年制,现有在校生169人,2011年计划招生90人,实际报到65人,报到率72.2%。社会体育专业分为全民健身和休闲体育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专任教师32人,专业

7、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人,占本专业教师总数21.9%,中级职称教师8人,硕士学历教师11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5%。社会体育专业具有优质的教学条件、持续的人才需求、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好的特点。多年来,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健身俱乐部教练、体育培训机构教练、社区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组织指导等岗位工作,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课程设置结构比较合理。依托体育行业,通过专业调研,逐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不断完

8、善校内外基地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初步建立了以职业资格考证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适应体育市场发展需求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根据就业岗位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行业)实践,积极为社会服务。目前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编写校本教材6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3.存在问题(1)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多功能的专业技能训练实验室还比较欠缺。(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针对性不强。(3)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不能完全满足培养本专业

9、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教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4)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与企业(行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以“教育教学为核心,后勤服务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先导,以科学管理为主线,以党的建设为根本”的办学思路,按照“尚德、尚勇、尚能”的校训要求,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为目标,结合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及体育产业和社会体育发展的趋势,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

10、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服务全民健身的 “志愿者”,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创业者”。建设一个教学条件优良,课程体系完善,符合高职专业建设规律的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具有较强的服务企业(行业)发展能力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三、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1)专业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福建省确定的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力争将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按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要求进行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建设工作。加大社会体育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力度,聘任(聘用)具有体育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使专业建设

11、紧跟体育产业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与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提升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能力。通过建设,全面带动我院的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把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体育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要求,能在经营性休闲健身场所和大众体育活动中从事体育健身教学指导、科学健身咨询、体育健身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具体目标(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校企对接的推

12、进力度,以体育产业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体育企业(行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优秀文化的高度融合,学校教育要素与企业生产要素高度一致的“双主体”共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系统培养途径,进行系统化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学校、企业(行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进

13、行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指导体系建设.(2)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重新设计职业技能课程,创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探索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化的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模式。实施拓展教学资源建设工程,落实“三进入”举措,不断拓展教学资源,进行专业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校企合作教材开发。(3)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制定、完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对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升级改造,进行相关实验室建设,进行“教学做一体”“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定、完善符合体育高职教育规律的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制定

14、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通过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构筑开放的教学资源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我院现有教学资源,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模式。(5)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进行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就业与创业跟踪平台建设,加大订单班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实现工学结合

1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进行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建设,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6)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骨干教师积累实践工作经历,树立行业影响力。合理安排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四、专业建设内容与改革举措1.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优秀文化的高度融合,学校教育要素与企业生产要素高度一致的“双主体”共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2

16、)探索系统培养途径,进行系统化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3)落实“1+1+1”教育教学模式,对本专业2010级第4学期的课程设进行改革,做好毕业实习与预就业衔接工作。进行订单式培养,重组职业订单班,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支持企业岗前培训,组织和落实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培训与考证工作。(4)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学校、企业(行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5)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将专

17、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建设相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全过程,行业名家、企业代表、教学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研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按照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6)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指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关系,完成社会体育专业职业素质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应用。2.进行课程改革(1)创新课程体系,进行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重新设计职业技能课程,创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2)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符合

18、体育高职学生特点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探索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化的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教学模式。(3)实施教学资源拓展建设工程,进行专业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完善课程实训模块、岗位见习模块、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培训考证模块。(4)拓展教学资源,完善岗位能力内容进入课程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课程标准,探索课堂教学进入企业职场,实施课堂与企业职场一体化教学方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入课堂,提升学生应用技能水平和职业岗位能力的“三进入”举措。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对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加大企业(行业)参与实践教学条

19、件建设的力度,在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力度。(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关节中,做到实训目标具体化、实训过程规范化、实训项目系列化。(3)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进一步实现实训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化。(4)促进“教学做一体”,“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产学一体,提升岗位应用能力。加大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完成运动休闲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工作。4启动

20、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实效(1)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实现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教学应用数字化,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建设进程。(2)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时,与企业共同建立起比较顺畅的资源收集渠道和开发整理基地,做到建设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与实践紧密结合。整合学院现有网络课程的资源,进一步改进网络课程的功能,加大网络课程的使用力度,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引进、使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学资源库。合理使用国内外优秀的开放式学习平台,借鉴其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组织老师根据教材开发、制作PPT、FLASH等课件。建立教学资源收集的制度,鼓励教师上传共享优秀的音视频教学资源。完成视频

21、点播系统、无纸化考试平台的建设工作。以社会体育专业为主,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3)建设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1)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功能。通过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建设,把企业(行业)的设备、职业标准、师资、需求用于运动训练专业建设,让学生在平台上学本领,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撑,真正成为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制度的实践者。(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在课堂、师资、教材、标准、评价以及见习、实训、顶岗、培训等方面,在学院教师挂职、企业职工培训等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2、3)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4)继续与福建浩沙健身俱乐部、舒华、特步、名乐、大樟溪等体育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6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1)重视教科研的引领功能,推进应用性教科研课题立项,进行校企合作联合教材编写,明确教师学术研究发展方向。(2)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教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为专业办学奠定雄厚的基础。围绕专业方向,建设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结构专兼职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发展规模,按照“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引进、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名专业骨干教师,加大培训力度

23、,聘请15名企业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硕士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副高职称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3)面向企业(行业)开展技术社会服务,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推进社会体育与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用品企的合作,发挥专业技术与信息等资源优势,加大与企业(行业)的横向联合,为企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开展课题研究。加强闽台体育院校在运动训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计划安排2人赴台交流,全面提升本专业服务体育产业能力。四、 绩效考核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具体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运行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完善专业指导委员

24、会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委员会工作会议。人才培养调研、培养方案的制定深入企业行业调研,并与企业行业专家研讨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完成1个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职业素质与职业指导体系建设 完成社会体育专业职业素质实训教材编写,建设完整的职业指导体系。评价模式改革改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建设第三方评价机制。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确立社会体育专业职业岗位。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符合岗位实际的课程标准、完成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完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完成4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企业联

25、合开发5本校本教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实施实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推广与普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包开发普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训实习条件改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健身健美实训基地的升级改造和内涵建设。运动休闲综合实训基地完成运动休闲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大对原有实训基地的合作力度,新增8-10个校外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研究并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运行(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初步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校企

26、合作管理平台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并运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师资培训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完善师资培训平台(网络资源使用能力培训40人次)。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运行建立和完善企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沟通机制。 就业跟踪平台就业跟踪平台的建设并运行。合作企业订单培养进一步完善与浩沙健身俱乐部、宝力豪健身俱乐部、永泰大樟溪休闲游乐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社会服务面向企业、行业技术服务实施方案的制定;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企业培训人员、产学研、社会体育指导);企业培训和社会培训达到5

27、00人次。师资队伍 建 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引进、培养2 名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培养4名专业骨干教师。教师一线实践选派20名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15名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培养培训企业兼职教师培养培训20名。 对台交流、专业素质培养组织2名教师参与闽台交流活动。 双师素质专兼职教师比例“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副高级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六、专业建设进度、建设经费预算1.专业建设进度建设项目11年10月至12年10月12年10月至13年10月专业

28、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1.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员;召开2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2.进行职业指导体系建设3.深入企业(行业)调研,并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4.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5.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1.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沟通机制,召开3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2.建成职业指导体系;3.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4.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完成1个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工作;5.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课程体系建设1.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组建课程体系开发团队,构建符合岗位实际的课程标准、完成课程体系设置;2.完成2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3.完成

29、2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案建设;4.与企业联合开发2本校本教材;5.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包开发;6.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学模式研究与实施;1.完善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建设;2.完成2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3.完成3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案建设;4.与企业联合开发3本校本教材;5.普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6.推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与建 设1.扩建校内健身健美实训基地;2.新建运动休闲综合实训基地; 3.新增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究并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5.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工作1.完成健身健美实训基地的升级改造和内涵建设

30、;2.完成运动休闲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投入使用;3.新增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加大与原有实训基地的合作力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专业、资源库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1.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课程资源库建设;3.进一步建设重点课程资源库;4.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5.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6.师资培训(网络资源使用能力培训30人次);7.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8.部署、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1.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运行;2.完善课程资源库建设并运行;3.完善重点课程资源库建设并运行;4.完善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并运行;5.完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并运行;6.完善师资培训平台(网络资源使用

31、能力40人次);7.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并运行;8.初步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 建设1.建立企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沟通机制;2.企业(行业)技术服务实施方案的制定;3.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不断完善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现实训实习教学管理的科学化;4.合作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5.培训企业员工100人次、社会培训200人次。1.完善企业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沟通机制;2.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企业培训人员、产学研、社会体育指导);3.进一步完善与浩沙健身俱乐部、大樟溪休闲游乐公司、舒华、特步等企业进行订单式专门人才培养,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4.培训企业员工200人次、社会培训300人次。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培养 1名专业带头人;2.培养2名专业骨干教师;3.聘请7名企业兼职教师;4.组织1名教师参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